上海市位育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名篇名句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 ·长沙》)
(2)虎踞龙盘今胜昔,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 ,所思在远道。(《 ·涉江采芙蓉》)
(4) ,与子成说。(《诗经·邶风·击鼓》)
(5)王绩《野望》中“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
二、语言文字运用
2.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某企业招聘高层领导时,引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达期盼众多优秀人才加盟的意愿。
B.王同学竞选班长时,提及班风班纪不如人意,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慨叹。
C.李阿姨经常回想起她童年时代“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乡间生活氛围,既安宁又不失生机。
D.张同学非常珍惜他那支看着很普通的黑色钢笔,知道内情者都说他这心理是“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好的细节可以点亮全篇
颜同林
①细节之于小说,犹如“眼”之于围棋。围棋之术有“眼”一说,博弈的双方中只要己方手上有两个“眼”,便宣告自己拥有“两口气”而不会被对手拿住。下棋需要善于做“眼”,在棋盘中讲究巧留空子,多留“眼”方可运筹帷幄,才能步步为营、立于不败之地。“眼”是黑白博弈双方的生存之法,涉及布局、时空、先后、疏密等命题,将其移用作为小说细节的隐喻同样适用。细节这一“眼”让整个小说虎虎有生气,点亮全篇。相比于小说主题的宏大、开阔,情节的曲折、丰富,细节往往显得细微、琐碎而具体,看似平常,实际上并不简单。无论是揭示主题、描绘环境,还是塑造人物、推动情节,细节都具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功效。
②现实生活复杂多变,小说家如何观察、思考并重构现实,源自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入体验和独特表达,源自他对生活细节的重新汇聚和转化。人的感官和心理是细节描写得以呈现的基础。作品中对细节的捕捉,离不开作家的耳闻目睹触摸和心理活动。凡是说到细节,最要紧的是人所感知和获取的真实、细腻、新鲜和独到之处。有了细节就有了小说的性格。小说有诸多细节的加持,则像毛细血管深入肌肤一样,让文本有血有肉,以此精微形象地重构现实生活的版图。
③张洁的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叙述母女俩的爱情道路和观念碰撞。其中一个细节是母亲珍藏着一套27册的《契诃夫小说选集》和一个题着“爱,是不能忘记的”的笔记本,任何人都不能触碰。1962年春天一次音乐会上,母亲与她一直深爱的人见面了,两人没有握手,但母亲牵着“我”的那只手“突然变得冰凉,而且轻轻地颤抖着”。对方和“我”握了手,他的手也是冰冷的,也轻轻颤抖着。作品以“我”的触觉感受,来传递两人之间心照不宣、永不相忘的感情。小说家通过锤炼细腻而传神的细节,书写出情感的力度,给人刻骨铭心之感。
④在现实世界中围着柴米油盐转动的日常生活,会源源不断输出不同的细节。譬如环境中的一角、一景、一事、一物,人物的容貌、言行、神态、嗜好,考验作家能否真正抓住生活的根须。要想准确反映琐细的日常生活,让读者产生“就是这样”的共情,就要在细节的捕捉、择取和凝练上下硬功夫。长篇小说因其容量甚大,细节描写繁花似锦,自然不在话下,即使是短篇小说多以呈现片段见长,细节描写也不可或缺。
⑤文学细节有自己的体温和生命特征。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源自现实生活的馈赠,很难凭空虚构出来。自然、真实而不雷同是文学细节的第一生命。会呼吸的细节拒绝遗忘,哪怕在一个不被聚光灯照射到的角落,哪怕呈现的只是生活的细枝末节,因为它有自己的体温和生命特征。
⑥会呼吸的细节,源自小说家的随物赋形,也源自小说中虚构人物本身的存在逻辑。小说家用独特的眼光打量生活的方方面面,捕捉的哪怕是几处微小的细节,也是对生活、命运与时代的感悟。小说家面对革命叙事的母题,其细节描写方法各异、神采不同。王愿坚的《党费》回忆1934年闽粤赣边区反“围剿”的峥嵘岁月,女地下党员黄新上交的党费是一筐咸菜。她的妞儿瘦得厉害,因久不见油盐,两个大眼瞪着咸菜,馋得咂嘴巴,把小手伸进坛子里去,忍不住抓了一根腌豆角想吃,黄新看见了忙伸手把那根菜夺过来。细节会说话,从中不难听到小事件与大时代进行对话后留下的余音。
⑦文学细节能带来一叶知秋、以少胜多的美学效果。细节描写对于小说创作和接受都具有重要意义,既能起到认识社会、洞悉时代的实用功效,也能带来见微知著的审美享受。1958年茅盾说茹志娟小说《百合花》中的细节“嵌在我们脑子里”。能达到这个效果,多半是经典化的细节,因为细节描写也有大小主次之分,而非毫无差别的等同。
⑧好的细节是作家精心遴选、打磨、创新的结晶,绵密的“细节群”让作品摇曳生姿,处处都有一种力量存在,从而赋予整个作品经典的潜质。经典化的细节是文学经典的必备要素,一个好的细节往往闪耀着跨越时空的人性光芒。同时,经典化的细节与细节之间,细节和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之间存在各种张力结构,比如它对故事情节的支撑、烘托和充实,对人物性格、命运的暗示和托举。
⑨围棋贵有“眼”,小说贵有鲜活、灵动的细节。小说离不开细节描写,更离不开经典化的细节描写。作家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中披沙拣金,打捞有生命质感和经典品相的细节。捕捉细节、呈现细节并依靠细节的力量,已然成为小说创作的金科玉律。
(原载2023.11.22《光明日报》“文艺评论”副刊,有删改)
3.下面是对第⑨段画线句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从生活中发现好的细节,相当于披沙拣金。
B.琐细暗藏意义,作家要善于打捞出琐细的片段。
C.创作要捕捉和呈现能深刻反映生活本质的细节。
D.刻画经典化的细节,是进行小说创作的必修课。
4.本文多次举例讨论小说细节描写的作用,请从《百合花》中任选一例细节描写,赏析其妙处。
5.分析全文思路。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鉴赏家
汪曾祺
①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②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掉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莲、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儿”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果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③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④叶三五十岁整生日,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⑤叶三有点生气了:
⑥“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⑦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⑧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⑨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⑩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
⑪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⑫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
⑬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
⑭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⑮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⑯“唔!你怎么知道?”
⑰“花是乱的。”
⑱“对极了!”
⑲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⑳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
㉑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
㉒“不对?”
㉓“‘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㉔“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㉕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
红花莲子白花藕,
果贩叶三是我师。
惭愧画家少见识,
为君破例著胭脂。
㉖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
㉗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
㉘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
㉙“不卖。”
㉚有一天有一个日本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
㉛“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㉜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㉝叶三说:
㉞“不卖。”
㉟客人只好怅然而去。
㊱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用较大篇幅写叶三对选果子下的功夫,表面看似是与鉴赏家无关的内容,其实反映的却是鉴赏家的特质。
B.“紫藤有风”“花是乱的”,汪曾祺借助寥寥数语,让一个果贩与一个鉴赏家的形象巧妙地叠合在一起,可谓神来之笔。
C.小说语言独具特色——准确、干净、不失华丽,大量使用短句,使语言凝练又明快活泼,形成汪曾祺独到的文风。
D.从情节和结构来看,文中基本找不到一般小说那种清晰的线索、强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颇有“散文”特征。
7.有人认为第⑨段画线句可以删除,你认同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8.分析第26段画线句“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和第29、34段两处“不卖。”语言表达上的异同。
9.结合文意,分析文中叶三这一人物形象。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
【西晋】陆机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①不再阳。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②。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③。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④。
短歌可咏,长夜无荒。
【注】①华:同“花”。②蟋蟀在房:出自《诗经》“蟋蟀在堂,岁律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③章:同“彰”,彰明,显示。④臧:美好,善。
10.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
A.律诗 B.古体诗 C.近体诗 D.曲子词
11.以下不属于本诗“悲歌”兴感之由的一项是( )
A.盛年不复 B.酒旨肴臧 C.物序更替 D.生命易逝
12.比较本诗与曹操的《短歌行》,分析两首诗各自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释之执法
其后拜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节选自《汉书》)
13.解释句子中的加点字。
(1)此人犯跸,当罚金。( ) (2)唯陛下察之!( )
1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法如是,更重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②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记王忠肃公翱事》)
A.①相同,②也相同 B.①相同,②则不同
C.①不同,②也不同 D.①不同,②则相同
15.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一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16.张释之逐层说理,成功说服皇帝,请对他的说理过程加以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钵山余霞阁记
[清]梅曾亮
①江宁城,山得其半。便于人而适于野者,惟西城钵山,吾友陶子静偕群弟读书所也。因山之高下为屋,而阁于其岭。曰“余霞”,因所见而名之□。
②俯视,花木皆环拱升降;草径曲折可念;行人若飞鸟度柯叶上。西面城,淮水萦之。江自西而东,青黄分明,界画天地。又若大圆镜,平置林表,莫愁湖也。其东南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风绕之,左引右挹,绵绵缗缗(1),上浮市声,近寂而远闻。
③甲戌春,子静觞同人于其上,众景毕观,高言愈张。子静曰:“文章之事,如山出云,江河之下水,非凿石而引之,决版(2)而导之者也,故善为文者有所待。”曾亮曰:“文在天地,如云物烟景焉,一俯仰之间,而遁乎万里之外,故善为文者,无失其机。”管君异之曰:“陶子之论高矣,后说者,如斯阁亦有当焉。”遂之为书记。
【注】(1)缗缗:连绵不断的样子。(2)决版:决堤。版,版筑,用两板相夹,装满泥土,用来筑土墙、河堤。
17.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乎 B.也 C.与 D.者
18.结合全句内容,赏析第②段画线句把“行人”比作“飞鸟”的表达效果。
19.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文章就像是山峰之中云雾缭绕、江河的下游之水汇聚。
B.“凿石而引之,决版而导之者”喻指写作中的“有所待”。
C.为文需要顺其自然,不必刻意为之,待有情感意趣即可。
D.“善为文者有所待”一句包含作者对同游者为文的批判。
六、作文
20.根据要求作文。
狂风咆哮着企图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一棵大树挺起胸膛,顽强地与狂风搏斗着。狂风想按下它高贵的头,压弯它不屈的腰。但是,它不屈不挠。大树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风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像擀面条一样把它们揉来揉去,几乎要把它们撕成碎片。小草在狂风中抖动颤栗,屈腰伏身,把脸紧紧地贴在大地上。狂风终于累了,走了。人们发现,大树折断了腰,小草却慢慢扬起了脸。
学生问苏格拉底:“老师,你认为大树和小草谁值得赞美?”苏格拉底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1. 恰同学少年 沁园春 天翻地覆慨而慷 采之欲遗谁 古诗十九首 死生契阔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慨、慷、遗、契阔、匝。
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恰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句意为:山不满足于它的高,海不满足于它的深。比喻招纳贤才,多多益善。企业招聘高层领导时引用此句,表达了对众多优秀人才的渴望,符合期盼人才的语境。
B.不恰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句意为: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表达的是毛泽东对国家命运和前途的感慨与担当,有一种宏大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语境是一名学生的感慨,大词小用,不符合班长竞选的语境。
C.恰当。“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句意为: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描绘了乡间生活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场景。符合描写李阿姨童年时的乡间生活氛围的语境。
D.恰当。“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句意为:不是荑草长得美,而是因为美人赠送所以才美。强调了物品因赠送者而变得珍贵。符合表达张同学珍惜黑色钢笔心理的语境。
故选B。
3.B 4.
①《百合花》小通讯员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菊花,描画出他热爱自然的天真。
②他从新媳妇手里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走出而衣服被挂破的细节,表现了他的紧张、稚嫩。
③新媳妇从破洞认出他,在明知他已经牺牲,“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展示了青年女子善良淳朴的赤子之心。 5.
①首先以围棋的“眼”引入,强调细节在小说创作中的作用;
②然后从三个方面结合例证分析细节的功效——细节能以精微的形象重构现实生活的版图,细节有自己的体温和生命特征,能感悟生活、命运与时代,细节能带来见微知著的审美享受;
③最后,强调作家要注重从生活中发觉细节,用细节表现生活的本质。
【导语】这篇文章探讨小说创作中细节描写的重要性,使用围棋“眼”的比喻,形象地阐述细节在小说中的功能。作者指出,细节不仅增强文本的真实感和感染力,还能揭示主题、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通过列举张洁和王愿坚的作品,文章展示了细腻细节如何传达出深刻情感与时代背景。最后,文章强调经典化细节的意义,呼吁作家要善于提炼生活中的点滴,以丰富小说内涵。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B.“琐细” 和 “细节” 是不同的概念,不是所有的 “琐细” 都是 “细节”,细节是能够体现小说价值、有意义的内容。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结合“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可知,通过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小通讯员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对自然地热爱,展现了他天真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②结合“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可知,通过他衣服被挂破的细节,表现了他的紧张、稚嫩,符合他年轻、腼腆的人物性格。
③结合“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可知,通过新媳妇在明知他已经牺牲,依然缝着那个破洞的细节,展示了她善良淳朴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小通讯员的情感。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①首先文章第①段引入主题。将“细节之于小说”比作“围棋的 ‘眼’”,指出细节虽细微但作用重大,无论是揭示主题、描绘环境,还是塑造人物、推动情节都有重要作用,从而引入主题;
②其次文章第②-⑧段从三个方面结合例证分析细节的功效,结合“有了细节就有了小说的性格。小说有诸多细节的加持,则像毛细血管深入肌肤一样,让文本有血有肉,以此精微形象地重构现实生活的版图”“文学细节有自己的体温和生命特征”“说家用独特的眼光打量生活的方方面面,捕捉的哪怕是几处微小的细节,也是对生活、命运与时代的感悟”“细节描写对于小说创作和接受都具有重要意义,既能起到认识社会、洞悉时代的实用功效,也能带来见微知著的审美享受”可知,细节能以精微的形象重构现实生活的版图,细节有自己的体温和生命特征,能感悟生活、命运与时代,能带来见微知著的审美享受;
③最后第⑨段再次点题,与开头呼应。结合“小说离不开细节描写,更离不开经典化的细节描写。作家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中披沙拣金,打捞有生命质感和经典品相的细节”可知,最后,强调作家要注重从生活中捕捉、呈现细节并用细节表现生活的本质。
6.C 7.不能删除。第⑨段看似闲笔,实则表现出了季陶民豪爽放旷的性格;同时也引出下文叶三为其送果赏画,叶季两人的交往随性自然。 8.三处“不卖”都表达了叶三对季陶民的尊敬,对其画作的真心喜爱,对自己承诺的信守;三次“不卖”反复,突出刻画了叶三重友情、重知己、轻财利的品性。
第一处“一张也不卖!”是面对季陶民,“一张”及感叹号强调叶三态度坚决,毫不犹豫,仿佛是对知己的宣誓;
后两次“不卖”,是面对“很多人”“多少钱都行”,表现出叶三的平静从容,句号收尾,语气温和有礼,显示出叶三待人的友善。 9.
职业素养高的果贩形象:
他的果子个个都好,应时新鲜,色泽鲜艳,形状好看,说明他观察生活,对美有直觉的敏感,他热爱生活,为人热情,诚实守信;
懂画的鉴赏家形象:
他赏画有见识和鉴赏力,能一语中的,直率地指出错误,对画有真心的喜爱;
他和季陶民相互懂得相互尊重,是知己。他能鉴赏美,鉴赏自然,鉴赏生活,鉴赏艺术,亦懂得鉴赏人,是一个真正的大鉴赏家。
重情重义的朋友形象:
无论是面对季陶民提出可以拿去卖钱的情况,还是面对众人想买画以及日本人出高价购买的情况,叶三都毫不犹豫地拒绝,突出了叶三重友情、重知己、轻财利的品性。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 “不失华丽” 表述错误。小说语言独具特色,准确、干净,但并不华丽,而是质朴自然。作者大量使用短句,使语言凝练又明快活泼,这是汪曾祺独到的文风。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从人物塑造角度看(内容上):这句话写出了季陶民作为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展现了季陶民作为画家豪爽放旷的性格,丰富了人物形象。同时也体现出叶三对季陶民喜好的熟知,衬托出叶三对季陶民的关注和用心,从而深化了叶三这个鉴赏家形象对画家及其作品的热爱之情。
从情节关联角度看(结构上):这句话为后文“叶三总是搜罗最好的水果给季陶民送去”做了铺垫。因为季陶民画画有吃水果的习惯,所以叶三才会把这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每次都优先给季陶民送水果,这使得情节的发展更加自然合理。
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相同点:
无论是面对季陶民提出可以拿去卖钱的情况,还是面对众人想买画以及日本人出高价购买的情况,叶三都毫不犹豫地拒绝,表现出他对季陶民画作的珍视和坚守,也表达了叶三对季陶民的尊敬;
叶三反复说“不卖”,即使“日本人要多少钱都行”,仍然说“不卖”,突出刻画了叶三重友情、重知己、轻财利的品性。
不同点:
第一处“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是面对季陶民说的,当时季陶民主动提出让叶三拿去卖钱,他却拒绝说“一张也不卖!”感叹号结束,强调叶三对知己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他不卖画的态度更坚决,毫不犹豫,语气更强烈,类似于宣誓;
第二处“不卖。”是在“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时叶三说的,此时季陶民已经去世,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且都是精品,于是很多人都想买,但他仍然直接拒绝;
第三处“不卖。”是在“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时叶三说的,此时的日本人出高价购买,叶三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
后面两句话都是用句号收尾,句式更为简练,语气更为平和,态度也更彬彬有礼。表现出叶三的平静从容,语气温和有礼,显示出叶三待人的友善,不为金钱所动的坚定立场,突显其高尚的品质。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职业素养高的果贩形象: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而且都是原装。他对四乡八镇的果园情况了如指掌,知道什么节令该送什么果子,能根据节令提供各种优质的水果,比如立春前后的 “棒打萝卜”,杏子、桃子下来时的香白杏和 “一线红” 蜜桃等,这体现了他作为果贩的专业和用心,说明他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为人热情,诚实守信,能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去体验和感悟生活中的美。
懂画的鉴赏家形象:
叶三站在季陶民旁边看他作画很入神,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并且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这表明他和季陶民相互懂得,相互尊重,是知己。他能真正领略画作的妙处;
他能精准点评画作,大都能一句话说出画的好处。如他能看出紫藤里有风是因为花是乱的,能指出墨荷画中莲子与荷花颜色不符的问题,这些都显示出他对绘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见解,并且能一语中的,直率地指出错误,对画有真心的喜爱。体现了他能鉴赏美,鉴赏自然,鉴赏生活,鉴赏艺术,亦懂得鉴赏人,是一个真正的大鉴赏家。
重情重义的朋友形象:
季陶民送给他很多画,他一张都不卖。即使在季陶民死后,画价大增,很多人想买,甚至日本人出高价,他也坚决不卖。并且在季陶民死后,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体现了他对季陶民真挚深厚的情谊,不为金钱所动,坚守与朋友之间的情感。
10.B 11.B 12.
①陆诗珍惜生命此在的兴会之感,用情感与诗歌战胜生命的荒芜,体现了平和而从容阔大的人生态度。
②曹诗化生命的虚无感为积极的慷慨之志,抒发了建功立业的宏愿,在生命苍茫垂暮中,有刚健之气,体现了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导语】陆机的《短歌行》表达了对于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更迭和蟋蟀寒夜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因盛年不再而悲叹、因生活短促而忧愁的情绪。诗中含有积极追求及时行乐的哲思,结合劝诫的意味,展现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体裁的能力。
律诗属于近体诗,曲子词是词,《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古体诗。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酒旨肴臧”描述的是酒的美味和菜肴的丰盛,是诗人在表达珍惜当前欢乐时光的一种表现,而非“悲歌”的兴感之由。实际上,它是诗人在面对生命短暂这一悲伤现实时,寻找的一种暂时忘却烦恼、享受当下的方式。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陆诗中,“乐以会兴,悲以别章”写诗人因与友人相会而快乐,以分别而感到悲伤,写出诗人十分珍惜友情的珍惜;“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来日苦短,去日苦长”等句写出诗人感叹时光易逝,青春难在,人生苦短;“我酒既旨,我肴既臧。短歌可咏,长夜无荒”,写出诗人认为应当及时行乐。诗人感叹人生苦短,因此更因能与友人相会而快乐。因此,本诗以自然物序更替譬喻人生盛年之短,抒发了珍惜生命此在的兴会之感,用情感与诗歌战胜生命的荒芜,体现了诗人平和而从容阔大的人生态度。
②曹诗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诗人以此比喻自己胸怀的宽广和容纳贤才的诚意;“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写曹操对贤才的渴求和招揽天下英才的决心,展现他渴望建功立业。从他的慷慨之志和建功立业的宏愿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在垂暮之年,有刚健之气,体现了他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13. 判处 表示希望、祈使 14.B 15.一旦倾斜(动摇),那么全国的法律运用都会因此受影响,老百姓又如何安身立命呢? 16.
张释之的说理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首先,表明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
其次,指出如果随意加重对犯人的处罚,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
最后,说明廷尉的职责是公正执法,是天下执法公平的关键所在。否则,百姓就会不知所措。
通过这层层递进的理由,最终说服了皇帝,让皇帝认可了他公正执法的判决。
【导语】《张释之执法》选段展现了张释之作为廷尉时坚持原则、公正无私的优秀品质。他在处理“犯跸”事件中,面对皇帝的不满,冷静地阐述法律应为全民所公用的原则,强调了法律的公正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最终说服了皇帝。文章通过对张释之逻辑严密、层次分明且坚持法律公正的说理过程的描写,突出了法治的重要性,反映了社会对法制建设的迫切需求,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当:判处。句意: 这个人触犯了禁止行人通行的禁令,应该判处罚金。
(2)唯:表示希望,祈使。句意: 希望陛下仔细考虑这件事。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均为“这样”。句意:现在法律是这样规定的,如果加重处罚他。/皇帝过了很久才说:廷尉的判决是正确的。
②却/才。句意:可是廷尉却只判处他罚金。/乘车到朝房里住下,十天后才回自己的府第。
所以①相同,②不同。
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一”,一旦;“倾”,斜,有失公正;“为”, 因为;“安”, 哪里;“措”,安放。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首先,根据文本“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可知,张释之表明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的,强调法律的公正性和平等性,让皇帝认识到法律不能随意被破坏;
其次,根据文本“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可知,他指出如果随意加重对犯人的处罚,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从法律的公信力角度来劝说皇帝,让皇帝明白维护法律的权威性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根据文本“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可知,张释之说明廷尉的职责是公正执法,是天下执法公平的关键所在。如果廷尉执法不公,那么天下人在使用法律时都会随意改变刑罚的轻重,百姓就会不知所措。
通过这层层递进的理由,最终说服了皇帝,让皇帝认可了他公正执法的判决。
参考译文:
之后,张释之被任命为廷尉。此后不久,有一次汉文帝出巡,经过长安城北的中渭桥,有一个人突然从桥下跑了出来,把拉皇帝车子的马吓了一跳。皇上命令骑士捉住这个人,交给了廷尉张释之。张释之审讯那个人。那个人说:“我是长安县的乡下人,听到了清道禁止人通行的命令,就躲在桥下。过了好久,以为皇帝的队伍已经过去了,就从桥下出来,一下子看见了皇帝的车队,马上就跑起来。”廷尉向皇帝报告那个人应得的处罚说:“这个人触犯了清道的禁令,应处以罚金。”文帝发怒道:“这个人惊了我的马,我的马幸亏驯良温和,假如是别的马,说不定就摔伤了我,可是廷尉才判处他罚金!”张释之说:“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的。现在法律就这样规定,却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而在那时,皇上您让人立刻杀了他也就罢了。现在既然把这个人交给廷尉,廷尉是天下公正执法的带头人,稍一偏失,而天下执法者都会任意减轻或加重处罚,老百姓岂不会手足无措?愿陛下明察。”许久,皇帝才说:“廷尉的判处是正确的。”
17.B 18.本句通过将“行人”比作“飞鸟”,描述了从高处俯视时,行人如同在枝叶间飞翔的鸟儿,因为视野中的人很小,显得轻盈如鸟。这种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出俯视远观时的视觉错觉,强化了视觉的动态感和趣味性,令读者感受到景致的灵动与变化。 19.C
【导语】《钵山余霞阁记》描绘了钵山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象,运用生动的比喻如将行人比作飞鸟,呈现出一派生动景象。作者通过雅致的文字和对“文章之事”的哲理思考,表达对自然与人生哲思的融合,呈现出清雅而具哲理的描写风格。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文章第①段介绍钵山余霞阁的位置,括号所处的位置在句末,从上文来看,该句是一个判断句,说明“余霞”阁因所见得名,故括号内应填表判断的虚词。选项中的虚词只有“也”符合这个要求。
故选B。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行人若飞鸟度柯叶上”意思是“行路的人就像飞鸟在树的枝叶上掠过一样”,由上文可知,这是“俯视”的景象;人像飞鸟,说明看到的行人在远处;人行走像飞鸟在树叶上掠,说明山间树木繁茂,小径曲折,从远方看,只能看到行人忽隐忽现。从修辞手法上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上的人从俯视的角度望向远方所看到的一瞬间的景象,含义深切,视觉冲突感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画线句子的意思是说文章这件事情,好像山上的云自然地冉冉升起,又如江河中的水汩汩地自然流着,不是凿开山石就可以引出云来决开河堤就可以引出水来的。所以会做文章的人,一定要有所待。作者以山上的云自然升起、江河中的水自然流淌为喻,强调的写文章要顺其自然;又以云不是引出来的、水不是决开河堤引出来的为喻,说明写文章不能刻意为之,而要“有所待”。
A.“江河的下游之水汇聚”错误。文中强调的不是汇聚,而是自然流动;
B.“喻指写作中的‘有所待’错误。“凿石而引之,决版而导之者”形象化地展示写作的不宜刻意求工;
D.“批判”错误。题干曲解了作者意图,文章没有批判之意,而是强调了写作时顺其自然,待时而动的观点。
故选C。
参考译文:
江宁城,山占了一半。那便于人们游玩而又有郊野之趣的,只有西城的钵山,这也是我的朋友陶子静和他的众位兄弟读书的地方。他们顺着山势的高低造了房子,在山顶上建了一座阁。取名“余霞”,是按照眼中所见之景而题的名字。
从余霞阁往下看,花木随山势高低而生,团团环抱着山峰;长满草的曲折小径,一条一条,清晰可数;行路的人就像飞鸟在树的枝叶上掠过一样。城西面的秦淮河萦回环绕着。长江由西向东奔腾而去,天青水黄,颜色对照分明,就像一条线一样划开了天地。那平放在树木外面的一面大圆镜,便是莫愁湖。那东南面遍地的房屋密密麻麻,屋上升起的炊烟像站立的人,各自在张望顾盼,微风吹来,好像从左右不同的方向牵引着它,连绵不断地向上飘去,微风将山下闹市喧哗之声传到山上,近处的听不到,而远处的隐隐约约可以听到。
甲戌年的春天,陶子静在余霞阁设酒宴款待各位朋友,所有的景致都呈现在眼前,大家高谈阔论,更加无拘无束。子静说:“文章这件事情,好像山上的云自然地冉冉升起,又如江河中的水汩汩地自然流着,不是凿开山石就可以引出云来,决开河堤就可以引出水来的。所以会做文章的人,一定要有所待。”我说道:“文章在天地间,也好比云烟景物一般,一会儿的功夫已逃在万里以外。所以善于做文章的人,一定不会失掉时机。”管君听了说:“陶君的言论高明极了。后面梅君所讲的这番话,对余霞阁来说,两者倒是相当的。”于是我就写了这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