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素材:每期选取了1篇主流媒体的评论文章,大家阅读后,可以积累案例或语料;
2.扩展延伸:每篇评论文章后面不仅有学长姐精心总结梳理的逻辑框架,还有根据考场评论的要求来分析其【可借鉴之处】和【可优化之处】,来解决媒体评论文章与考研应试复习之间的差别问题,大家需要消化吸收;
3.深入思考:每篇评论文章后都给大家留了思考题,大家可以写下自己的看法,训练自己的思维。
“国庆上网,被雷军骂了整整7天。”连日来,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不少“雷军AI配音”的恶搞视频,部分网友使用AI克隆的雷军声音骂人、吐槽,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和不满。10月7日晚,针对“为何骂人”的询问,雷军在网上回复了三个愤怒表情。
从相关视频来看,口音语气都神似雷军本人,还有他的“出镜”,但实际上是将鬼畜和假名人语录的玩法套上了“赛博”皮套。
乍看起来,这类恶搞似乎是一种梗文化的延续,“雷军AI配音”广为流传,也是他的舆论亲和度、社会接受度和网友喜爱度的反映。比如有网友就认为,“雷军被年轻人喜欢,就得接受年轻人表达喜欢的方式”。但恶搞要有边界,当恶搞跟侵权之嫌沾边时,“勿以恶小而为之”才是更该秉持的原则。
这两年,生成式AI迎来了蓬勃发展之势,AI语音(包括语音合成、语音克隆、语音识别、深度伪造和自然语言处理)已是当下相对成熟的AI技术。有些互联网平台或大模型厂商就推出了AI配音功能。AI配音确实为大量内容创作者、影视工作者带来了便利,但与之俱来的,还有乱用冒用他人声音的现象出现。
去年底,一段美国歌手泰勒·斯威夫特“说”中文的短视频在网络刷屏,其实是AI生成的,但音色和讲母语时的音色类似,甚至连口型都能对上,足以让人信以为真。而“AI孙燕姿翻唱一切”之类的视频,也在网上传播甚广。若这些音视频只是制作者自己“图个乐子”,那影响可能还在可控范围内。但现实中,AI伪造的音视频中不乏带脏口、搞谩骂甚至设置骗局的,这要是出了事,谁来背这个锅?
这波热传的“雷军AI语音”里,也充斥着不少粗话脏话,还有造谣嫌疑,如要投资建设某某大学等。懂的人知道这是AI配音,不懂的人听闻雷军的声音加画面,可能真就盲信了。
随着AI语音技术越来越成熟,以假乱真效果不断趋近,利用AI拟声换脸诈骗的风险也愈发让人无法低估。无论是之前的“ZAO”换脸争议,还是“假靳东围猎中老年女性”事件,都曾揭示AI语音跟Deepfake(深度伪造)技术被滥用的隐患和危害。
AI应用,不能逾越基本的伦理红线和法律底线。根据《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也就意味着,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声音权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公开或侵害其声音权益。
就防止AI配音侵权而言,社交媒体、内容平台有义务在发现问题后阻断其传播链条,并尽可能利用技术能力识别那些语音欺诈行为,对用户作出“疑似AI合成”之类的提醒。AI配音技术提供商也不能为侵权大开方便之门,甚至冲在侵权的前线。据报道,目前市面上就有AI配音小程序内置雷老板、姜小文、葛大爷等多种声音——使用代称而非本名,正是为了避免版权风险。但未经许可就冒用他们的声音来牟利,本就涉嫌侵权。
对网友来说,就算用“雷军们的AI配音”只是出于恶搞目的,也该恪守边界,不要以恶搞之名行侵权之实。否则,很可能就踩了造假造谣的红线。有人用“雷军AI配音”兴许是为了好玩,但对法律的敬畏、对伦理的信守,不能轻易玩没了。
·中心论点:
恶搞要有边界,当恶搞跟侵权之嫌沾边时,“勿以恶小而为之”才是更该秉持的原则。
段内论证:该段先是介绍生成式AI近两年发展的情况,在肯定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指出一些乱象。同时,在阐述乱象时还加上了一些论据,也让读者对AI乱用的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分论点2:以假乱真效果不断趋近,利用AI拟声换脸诈骗的风险也愈发让人无法低估。(第5段)
段内论证:利用《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内容,强调利用AI拟声换脸诈骗的风险不可低估。
·分论点3:防止AI配音侵权而言,社交媒体、内容平台有义务在发现问题后阻断其传播链条,并尽可能利用技术能力识别那些语音欺诈行为,对用户作出“疑似AI合成”之类的提醒。(第7段)
段内论证:介绍市面上的AI配音小程序,来提醒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如何规避版权风险。
(1)标题规范,论点集中且简明。
本评论标题格式非常规范,既有事实阐述,也有明确的观点,让读者一眼就能抓住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另外,字数相对合理,表述客观中立且不失力度,日常练习及应试可以学习参考。
(2)框架恰当,条理清晰
本文的框架搭建比第一篇评论要更恰当,它是按乱用现象(定性)——影响——措施的思路来安排的,会更符合逻辑。另外,每个分论点较为清晰,且论述围绕总论点展开,明确指出生成式AI存在的语音诈骗等问题以及整治的急迫性,说服力较强。
(3)论据使用充足
该文章的论据使用比较丰富,尤其是在阐述生成式AI迎来了蓬勃发展之势时,作者写到了“AI孙燕姿翻唱一切”之类的视频,这样的案例使用能丰富论证的层次,提升说服力。
(1)首段的写法
开头第一段需要介绍新闻事件,紧接着给出和标题相一致的论点。但是这篇评论的论点出现在第三段,这一点需要格外注意。
(2)分论点位置不明显
本评论的分论点位置并不统一,尤其是分论点一出现在段落最后一句,导致框架不算清楚。在应试评论中,尽量把分论点放在段落第一句,且分论点态度要明确,方便阅卷老师第一眼看到观点。
(3)措施段无重点,论证缺乏力度
本文的分论点三从社交媒体、内容平台等主体提出要在发现AI侵权问题后,及时阻断其传播链条。但是具体如何做没有阐述出来,这一点初学者需要注意。
【觅游25级实务班】报名中!
系统提升实务写作能力
就来觅游新闻实务班!
• 超高质新闻实务系统课,6大板块全拿捏
• 大小作业、特色考察“三”管齐下,全面覆盖10类题型
• 批阅升级二稿制,精练精批到考前
• 实力派讲师&专属督学答疑,伴你同行
• 超硬核资料强助攻
写好实务没有捷径,唯有熟能生巧。
而“熟”与“巧”之间,既有学员紧跟觅游脚步,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的努力,也有团队踏实细致完善每一个工作环节的较真。
觅游每年的高分考生也就是这样练成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做到!希望我们能给你的实务学习之路以及考研上岸之路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期待你加入【觅游25级实务班】,稳扎稳打,搞定实务写作!
报名咨询速来滴滴觅游任一学姐吧!(非好友扫码添加)
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