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和第六届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海淀基础教育学术会议在海淀区开幕。
相关链接
中国教育学会初专委第二十次学术年会、第六届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海淀基础教育学术会议开幕
局长论坛和校长论坛 |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和第六届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海淀基础教育学术会议
1
PART.ONE
/ 教师论坛 /
10日上午,聚焦大会主题,6个教师论坛平行开启。来自北京、陕西、湖南、广东、云南、福建、上海、甘肃、浙江、山东、江苏、内蒙古等地区的34位发言人,围绕身边的好老师、大思政课的教学与教研创新、科学教师指导学生做中学、人工智能为教学增智、跨学科实践的设计与实施、校本教研的顶层设计与实施等话题带来主题发言,11位专家围绕发言主题与内容进行了深入点评,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指导。
教师论坛1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云南省昆明市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杨昆华主持,来自北京海淀、陕西咸阳、湖南长沙、广东中山、云南昆明的教师和学生代表发言。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北京开放大学原副校长、研究员张铁道作精彩点评。9位发言人围绕“好老师,就在我身边”分享了自己、团队及身边好老师的故事。180余位教师参与论坛活动。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申军红聚焦海淀名师队伍建设,以多个学科的名师故事为例,描画了海淀区教育家的群像,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擦亮了海淀教育的“金名片”。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高级校长马志太分享了交大附中多位教师秉持“课比天大、志耀精神、新华之仁”的教育理念,践行以道为源、以范为常的教育实践与探索。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王晓英分享了学校语文教师团队成长的故事。教师们以研究为抓手,逐步形成集体共识的语文观、团队协作的实践观,成就了语文学科组的建设与发展。
北京市育英学校高二年级学生张澜轩,分享了育英学校郝杰老师的故事。郝杰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教给方法,更指导人生,是一个执着于教书育人、热爱教育、淡泊名利的好老师。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岳海江分享了成长道路中好老师对自己的影响,他认为教育的本质、课堂的真谛、教师的使命都是立德树人,教师就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先生。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实验毓秀学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屈辉从自己充满爱与希望的成长谈起,分享了教育因成就学生而美好、教育因成就教师而美好的教育追求与情怀。
广东省中山市烟洲中学谭程老师,分享了瑶山乡村周少燕老师在大山深处从教十二年的故事。周老师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因为淋雨时有人撑过伞,所以决心成为那个为大山孩子撑伞的人。她被称为飞进瑶山深处的“百灵鸟”。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茶世俊教授分享了乡村教师段仙娇老师的故事。她是乡村阅读的推广与研究者、学生成长旅程的引领者,不仅用阅读为边疆孩子点亮了一盏希望的明灯,也实现了以生命自觉为底色的自我成长。
北京市玉渊潭中学吕娜娜老师分享了学校姜曼老师关心学生、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姜老师与学生阿豪的成长故事,见证了姜老师的信仰与责任。她是玉渊潭中学诸多教师的缩影,用实际行动让教育家精神在教育日常中得以具象化。
专家视点
张铁道研究员对九位发言嘉宾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认为九位发言人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诠释了好老师应该有的样子,让我们了解了祖国各地好老师的形象:他们以“教好课”为职责,以成就学生的进步和成功为己任,不断进行自我迭代和自我超越。教师要有“争当好老师”的职业作为,学校要形成“争当好老师”的职业文化,我们的社会就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教师论坛2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学校党总支书记、北京市丰台区南苑镇第一小学校长张广利主持,来自福建福州、湖南长沙、北京朝阳和海淀的5位发言人做专题报告。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杨志成,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谢春风作为点评专家出席论坛,5位发言人围绕“大思政课:课程教学与教研创新”分享了理论的思考和实践经验,约200位教师参与论坛活动。
福建省福州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校长方颖就福州区域教研实践进行分享:构建纵横交织的教研网络,市级、县级、校级联动,形成合力;打造多元课程体系,坚守教育正道,推动创新发展,丰富学生实践体验;建设“研训赛展”综合平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助力大思政课建设,培养时代新人。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从历史经纬出发,分享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的经验。双向——既育师,又育生:锻造有教育家精神的双高干部教师队伍,以“大思政课”实施培育时代新人。四通——构建育人生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学段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相结合。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任兴来老师,就海淀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教研实践进行分享。他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教研的目标是实现教学研究互通、教学内容联通、教学资源融通和教师培养贯通,并从课例研发、课题研究、联合教研、内容衔接、学科融合、学生读本、实践活动和课程建构八个方面进行了具体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内副校长黄群飞从三方面分享了学校创新“大思政课”的实践经验:学段贯通,包括一体化课程建设、一体化教学方式创新和一体化教研创新;学科融通,打造“思政+X”跨学科课程思政体系,建立学科思政课程群;社会联通,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思政素养。
湖南大学普通教育与继续教育党委组织员金沙从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实践探索。依托策源地资源,形成湖南大学育人特色,深化中小学思政“金课”体系建设。落实“迈出去、迎进来、深互动”策略,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建设;扎根湖湘红色沃土,挖掘书院文化富矿,打造大学“大思政”。
专家视点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杨志成充分肯定了发言人在教学与教研创新方面的探索,他强调,大思政课程需紧密联系实际,助力学生成长。他指出:思政课要讲深、讲透、讲活,启迪心灵,激发斗志。课程应具广视野、大格局,教师需有大情怀,培养学生大抱负。区域教研、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师能力提升至关重要,通过实践整合,推动大思政课创新,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对发言人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方颖院长站在区域探索视角,通过系统思维图示的构建,分享福州教研改革创新的图景。任炜东校长从育人生态构建的角度,阐释以思政课教学的生命线促进八十中思政课育人生态的提升的经验。任兴来老师聚焦思政学科教研,为如何破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难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教研范式。黄群飞副校长从思政学科教学内在规律的视角,分享了人大附中在思政课教学探索创新方面的举措。金沙老师从党建引领的视角,分享湖南大学将红色资源赋能学生成长环境的实践。
教师论坛3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初中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党委书记周颖主持。来自北京海淀、北京丰台、上海徐汇、甘肃兰州的5位发言人分别从科学课程设置、教与学方式变革、区域教研等不同层面提炼科学教师指导学生做中学的关键做法和实施策略。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明建平作专家点评。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助理崔琰,聚焦科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分享海淀的教研经验,包括:系统建构区级科学教师研修课程,基于调研确定科学教育关键问题,设计实施学科、跨学科教研课程,开展实验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创建“斓殿科学大讲堂”系列品牌活动等。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特级教师徐敏从“做的起点在哪里?”“做的过程难点有哪些?”“做的成果如何评价”的三个难点问题的回答,揭示了做中学的关键策略:让学生自主规划如何做,发挥“做”对于“学”的功能,评价促进学生认识再发展。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正高级教师陈浔颖指出,“科学教育是所有人必需的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她详细阐释教师如何选择跨学科实践活动主题,如何基于材料调整、技术工具改进、评价量表等方式帮助学生聚焦核心观念、实现核心认识的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邓翼涛分享了科学课程体系的建设经验。基础型课程:形成课程学段梯度,跨学科深度融入教学,开展科学家课程;拓展型课程: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项目化实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型课程:基于丰富的社团课程拓展广阔的实践空间,让探究随时随地发生。
甘肃省兰州市金城实验中学(北京市第八中学兰州分校)学生处主任、生物化学教研组组长李晶分享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以学科课程为阵地,创新科学课堂模式与实验教学方式、实施跨学科主题实践,培育学生科学思维;以特色课程为抓手,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科学实践氛围。
专家视点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陈征指出,教师要厘清科学素养与科学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关系。他以实验为例,阐明了做中学的不同层次:演示与体验,建立基本的感官经验,激发兴趣;定量实验,解决技能与方法的问题;半开放式的探索实验,培养思想方法;开放式创新实验,即科研实验。
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教具研制、实验设计、课程开发、体系构建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教师版英才计划、教师版的IYPT竞赛提升,在科研院所中经历原始的新问题的探索过程,建立感官经验,在竞赛中完整体会科学探索、陈述成果与辩论的过程。
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明建平在点评中高度肯定了五位发言人的精彩分享,他指出这五个优秀案例为区域层面如何推进科学教育,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做中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提供了可借鉴、可迁移的策略。
他指出,要根据学段特点,对于学生“玩中学”“做中学”“研中学”“创中学”进行科学规划,进阶培养;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个人素养,拓宽思维和视野,为学生提供更为科学的引导;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始终保持“好奇、真实、快乐、灵动”的状态。
教师论坛4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杨斌主持,来自北京海淀、浙江萧山、广州天河和上海浦东的5位教师围绕“人工智能:为教学增质”做经验分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冯晓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八一学校教育集团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校长沈军作为点评专家出席论坛。约300位教师参与论坛活动。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主任张晓,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增智提质的海淀经验:
以教育部试点工作引领,开展双师共享、精准教学、AI+X创新、AIGC应用实践;
以区级培训赋能,带动全区形成智能教育创新发展新局面。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特级教师钟玲芳,介绍了“人工智能+教师研训”的实践路径:
整合平台数据,建立教师数字画像;
分析多维数据,提供研训决策依据;
应用多元数据,助力精准研修。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课程与科研处主任明欣,结合具体课例,介绍了学校推进AIGC赋能学科教学的经验:
以教研部门牵头,以研究课为抓手,运用AIGC创新教与学方式;
强调反思技术使用边界,做好机制建设。
广东省广州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吴洁,介绍了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基于课堂教学分析系统,对教师教学能力开展个案研究;
基于智慧评价系统,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开展行动研究,创新教师发展机制。
上海市尚德实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沈芸华,聚焦教师技术应用困境,介绍了学校的破解路径:
应对:成立智囊中心
转变:形成典型应用
落实:搭建实践平台
提升:开展多元竞赛
创新:推广优秀经验
保障:强化实践保障
专家视点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冯晓英,对5位发言人予以充分肯定,围绕“如何理解,如何行动,如何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变与不变”做指导。
智能时代的教师需要具备学科、设计、研究和数智素养,具备人机协同育人的“大能力”,引领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的“大思维”和前瞻性、跨学科的“大视野”。
智能时代的教学方式体现在师师“和”、师生“和”、生生“和”、人机“和”。
抓好留白、角色定位、支架、循证等关键,形成教师能力成长连续体。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八一学校教育集团校长沈军,围绕“遇见AI 教育需要三个厘清”做点评。
厘清教育现代化概念,树立教育转型“新四观”,即众创共享的新知识观、智联建构的新学习观、融通开放的新课程观、人机协同的新教学观:
以系统化的视角厘清“+”任务,将人工智能融入智管、智教、智学的全过程,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以务实的态度厘清可为与否,保持审慎态度,确保技术有效性与安全性,维护教育公平性与人性化。
教师论坛5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物理教研员琚鑫老师主持,来自山东济南、北京海淀、广东东莞、上海闵行的5位老师做专题报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夏雪梅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黄燕宁副教授作为点评专家出席论坛,近300位教师参与论坛活动。
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总校长、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赵勇,从跨学科素养模型建构、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与展望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学校跨学科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基于跨学科素养的单学科和多学科校本课程,以及超学科主题学习的资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尹博远老师从跨学科实践面临的问题及反思,提出了基于课程标准把握学科本质、实现跨学科整合的有效策略。他强调通过寻找学科间的本质关联实现跨学科整合,通过嵌入式、项目整合式的方法开展跨学科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谢瑶老师以“设计摘柿子神器”为核心任务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通过任务拆解,需要与数学、工程、技术等多学科融合,让学生经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总结反思、应用迁移的过程,促进学生素养发展。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林泽槟老师结合真实情境,设计驱动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候鸟监测,并提出生态保护举措等实践活动。学生将真实问题转化为学科问题,在做中学,实现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高中思想政治教研员陈春辉老师将高中思想政治与美术学科相融合,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家国情怀。通过跨学科教学实践的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专家视点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夏雪梅从课程标准、课程方案、教学实施等方面阐释了“跨学科实践”的三层含义。她指出,开展跨学科实践首先应明确其内涵和目标,聚焦核心问题,关注学科核心素养与跨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引导学生像科学家和工程师一样去探索、去实践,使学生能从科学的视角分析问题。在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在思考学科内在逻辑的同时,思考学科逻辑与项目逻辑间的关系,基于学科、超越学科,真正实现跨学科实践对于学生的成长价值和意义。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黄燕宁对几位老师的发言给予了高度肯定。她认为跨学科实践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持续实践体验、课程体系构建,促进核心知识应用与素养提升,激发学生自信与挑战精神,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推动教师自我突破。几位老师在这些方面都做了深入的探索并收获了成果。黄教授指出跨学科实践课程面临多重挑战:需明确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与学科课程的关系,提升复制推广效率,回应高研发需求,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同时,教师需突破自身素养束缚,展现专长。
教师论坛6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教改实验部副主任高淑英主持,由来自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静安区、江苏省苏州市、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的5位区域及校本教研的负责人、校长、教研组长进行主题发言,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综合教研员赵雪晶,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马景林作专家点评。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副主任马萍从制订政策文件、研制评价标准、构建研修课程、建立工作机制、凝练特色经验等方面,介绍了区域校本研修体系的建构。此外,还分享了区域学校聚焦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协同攻关、区校联动的校本教研创新实践。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副校长周璐蓉介绍了学校数字化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创建,平台整合六大领域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激活教育科研,解决教育热点问题,提高办学效益。学校坚持“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探索,实现因材施教和课堂增效。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学科主任田云就学校“四修课程”的实践进行分享:
基础通修——以思维课堂承载生命认知:聚教材,细规划,重经典;
兴趣选修——以特色课程赋能生命体验:通古今,融生活,促兴趣;
专业精修——以经典细读涵养生命体悟:建课程,细指导,挖价值;
自主研修——以多样平台助力生命伸展:“博识课”,慕课,共发展,促反思。
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校谭元老师以英语学科组为例介绍校本教研路径:
学科德育为统领:建德育生态圈,促德行活动,重增值评价;
本色作业为抓手: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真实问题贯穿始终,关注表现性与思辨性作业;
组群分类微教研:任务分类,建立学习共同体,个性选择,资源共享。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第三中学史美琳老师分享了学校的教研探索与实践:
打造尊重课堂:构建一个教学模式,成立两个共同体,开展三类研究,推进四人学习小组,构建五维评价。
教研组精准教研:“一核”,核心素养;“二问”,聚焦问题;“三导”,以学定导;“四用”,迁移运用。
专家视点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综合教研员赵雪晶作专家点评。她充分肯定五位代表的精彩发言,并从三个角度分析点评。
看教研:借助“飞鸟之眼”“蜻蜓之眼”和“蚂蚁之眼”,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把握政策、分析问题和推动实践研究;
做教研:要基于实际、激发潜能,协同共进、聚集智慧,解决问题、促进改进;
着眼未来,实现校本研修的“三动”:联动、互动和灵动。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校长马景林基于五位代表的经验交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四点启示:
教研部门的认识和设计是区域教师研修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研工作的归宿是校本教研,要着眼于学生,着力于教师;
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是学科建设,要指向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效;
区域和校本研修的设计者、管理者要深刻认识到,一些生发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动力,可能甚至大于顶层设计,而教师的自组织教研效果也可能大于学校和区域有组织的教研效果。
2
PART.ONE
/专题报告及闭幕式 /
11月10日中午,专题报告与闭幕式顺利进行,为此次盛会画上圆满的句号,为期一天半的会议共有3500余人次现场参会,4万余人线上观看直播。专题报告与闭幕式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党委书记申军红主持。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吕玉刚作题为“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题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六个方面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快建成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大力弘扬、力学笃行教育家精神,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厚植教育情怀,涵养师德匠心。教师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应当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和社会福祉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革新教育观念,推动实践创新。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德育为先、全面培养、面向全体、知行合一的教育观念。
涵养育人智慧,提升育人能力。教师要具有宽厚的学科知识结构,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教师队伍治理体系。要统筹师德建设、学历提升、素质赋能、优化配置、激励机制等方面工作,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素质。
优化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快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坚持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的教师教育体系。
强化教研支撑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持续优化教研体制机制,坚持科研、教研和培训一体化,促进教研活动的转型创新发展。
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教师潜力。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成长型思维习惯,最大限度地释放自身的专业潜能。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罗滨带领大家重温大会精彩内容并作大会总结。
本届大会以“铸魂·强师: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为主题,是初专委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切实行动。一天半的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115位教育行政领导、高校专家、中小学校长、教研员及一线教师贡献智慧,既有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的高位引领,也有12个论坛的深度研讨,规模大,容量大,站位高,深入实践,借鉴价值高。
大会亮点
1.育人为本,引领改革方向;
2.回应需求,学术示范引领;
3.视角多元,探索方法路径;
4.协力聚智,多向赋能育人。
思考展望
弘扬教育家精神。校长、教师、教研员要对标政策文件要求,通过个体和团队行动实现教育教学变革。
提升新时代教师素养。从“教学能力”转向“教书育人能力”提升,需要行政、教研、学校三位一体协同合作。
发扬光大中国独特的教研制度。立足研究型实践,实现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的有效互动,将数据作为优化教学决策、改进教学方式的重要依据。
素材来源:海淀进修
编辑:黄依依
投稿邮箱:hdjywx@126.com
海淀教育内的文章,大部分是海淀教育记者的原创以及征集资料的整合,除海淀教育授权外,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本公号荣获2017年度、2018年度“首都教育新闻宣传策划创新力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大奖,2020年度“首都教育融媒体建设先锋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最具影响力”大奖!
优质 均衡 特色
海淀教育永恒的追求
微信号:hdjy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