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和大家分享的论文是《国有股东能否降低民营企业内部收入差距?——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章发表于《金融研究》2024年第5期,作者为王彩萍(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张家豪(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中山大学高级金融研究院)、黄志宏(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内部收入差距;国有股东;民营企业;社会公平理论;锦标赛理论
文章摘要
如何有效缩减收入不平等,同时又不损害经济主体积极性,是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关心的议题。作者立足于中国国有资本规模庞大并与民营企业形成深度股权联结的制度背景,考察国有股东入股对民营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作者发现,整体上国有股东入股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细分上既降低了非合理内部收入差距又提高了合理内部收入差距。
基于高管与员工薪酬的机制检验表明,国有股东入股,既可抑制高管抽租行为,又能保障高管薪酬的激励作用,因而对高管薪酬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国有股东入股推动了民营企业完善用工制度、增强了员工薪酬的激励作用,进而提高了员工薪酬。异质性检验表明,当超额在职消费和冗余资源越多时,国有股东入股降低整体内部收入差距的作用越显著。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国有股东入股降低了企业管理费用率,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降本增效。作者的研究结论表明,国有股东入股民营企业,可兼顾公平与效率,是加快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文章导读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始终体现效率和公平是有效推进共同富裕并高质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如何在有效缩减收入不平等的同时又不损害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自此以后,国有资本通过股权联结的形式与民营企业逐渐形成了深度融合的股权结构网络,对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有鉴于此,作者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国有股东如何影响民营企业内部收入差距,为缩减收入不平等、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同时也为明确国有股东的功能定位提供经验参考。
研究设计
1.样本与数据
作者选取的研究样本为2007-2021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并对初始样本做如下处理:(1)剔除财务数据缺失的样本;(2)剔除金融类和ST类的样本;(3)剔除当年员工人数小于100或大于100000的上市公司;(4)剔除高管平均薪酬小于员工平均薪酬的样本;(5)考虑到要计算薪酬黏性,剔除当年净利润为负以及样本区间内净利润始终为正或为负的上市公司。国有股东数据来自RESSET数据库,其余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或统计年鉴。
2.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企业内部收入差距。作者使用高管薪酬均值除以普通员工薪酬均值作为衡量内部薪酬差距的代理变量。
(2)核心解释变量:国有股东持股水平。作者分别使用两个变量刻画国有股东持股水平:一是企业前十大股东中国有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和;二是前十大股东中国有股东持股之和除以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之和。
(3)控制变量。作者控制了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托宾Q值、经营性现金流、营业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所属省份GDP增长率。此外,作者还控制了行业和年份的交互固定效应。
结果分析
1.基准回归
作者通过基准回归发现,国有股东持股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内部收入差距。具体来看,作者将内部收入差距细分为合理收入差距和非合理收入差距,发现国有股东主要降低了民营企业非合理的内部收入差距,同时还挺高了合理的内部收入差距。
2.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
首先,作者通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度量方法、剔除不存在国有股东入股的样本呢、增加控制变量以缓解遗漏变量带来的干扰等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其次,作者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内生性检验。上述检验结果均与基准结果保持一致。
3.机制分析
一方面,国有股东持股显著抑制了高管寻租行为,进而约束高管抽租活动,降低了高管薪酬黏性;另一方面,国有股东持股增加了员工薪酬,完善了员工劳动制度建设,降低了员工薪酬黏性。这两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了民营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降低。
4.异质性分析与效果研究
作者通过引入交互项的方式,从公司治理机制的视角开展异质性检验,发现国有股东持股对于民营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在超额在职消费水平越高、民营企业冗余资源越多时更为显著。
5.经济后果检验
在经济后果方面,作者发现国有股东持股通过降低民营企业的非合理内部收入差距最终降低了管理费用率并显著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有效发挥了降本增效的作用。
研究小结
作者基于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国有股东入股对民营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国有股东入股降低了民营企业整体的内部收入差距,且主要是降低非合理内部收入差距,同时还提高了合理内部收入差距。国有股东持股一方面降低了超额管理费用从而抑制高管的抽租行为,降低了高管薪酬黏性,另一方面显著提高了员工的整体薪酬。国有股东持股对民营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抑制效应在企业超额在职消费与冗余资源越多的情况下越显著。此外,国有股东入股能有效降低管理费用率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文字:王晨宇
编辑:张轩铭
责编:孙子谋
审核: 屈源育
GFBC 论文速递
GFBC论文速递旨在将国内外家族企业、财富管理等领域的前沿学术论文推送给大家,并持续更新学习笔记。论文版权属原作者与出版机构所有。本论文速递仅为学术交流之用,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欢迎小伙伴们公众号后台留言讨论、投稿,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