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分享的第66篇论文。本期小编和大家分享的论文是《地缘性商会与民营企业跨地区并购绩效》。文章于2022年第9期发表于《财贸经济》,作者为廖佳(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苏冬蔚(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袁玉(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地缘性商会;跨地区并购;并购绩效;市场分割
文章摘要
作者以2006-2018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完成的跨省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考察地缘性商会能否帮助原籍地企业突破商会活动地的跨地区并购障碍、改善并购绩效。作者发现,地缘性商会显著提升了原籍地企业在商会活动地的跨地区并购绩效,且该效应在交易双方所在地之间的市场分割程度严重时更加显著。
作者进一步发现,信息优势、关系网络和增进信任是地缘性商会发挥效应的重要途径;地缘性商会促使原籍地企业到商会活动地进行并购的概率更高、频率及规模更大;且在地缘性商会的影响下,跨地区并购交易给主并企业带来的长期绩效也更好;地缘性商会这一正式社会网络与原籍地企业的董事网络存在替代作用。作者据此认为,地缘性商会具有弥合市场分割这一制度缺陷的功能,在我国地区市场分割的情形下作为替代性制度安排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文章导读
跨地区并购是企业突破现有发展边界、提升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有助于促进异地资源有效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当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正在加快实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构建的背景下,通过国内跨地区并购整合市场、扩大内需将成为中国企业在应对环境不确定性过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较佳选择。然而,国内市场的长期分割使得企业跨地区并购并未得到有效发展,并购交易规模较小且效率不高(刘春等,2015)。与此同时,民间资本的跨区域流动促使地缘性商会不断发展壮大且逐渐受到关注,地缘性商会为民营企业突破夸区域并购障碍、改善并购绩效提供了潜在可能。
研究设计
1.样本与数据
作者以2006-2018年中国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交易成功的跨省并购事件为初始样本。并购交易基本信息取自CSMAR数据库,同时作者通过百度搜索、天眼查等方式手工整理了目标企业的所在省份信息。参考现有文献的做法(刘春等,2015;李善民等,2019),作者按照以下标准对初始样本进行筛选:(1)上市公司作为并购方;(2)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3)剔除ST类上市公司;(4)剔除多标的并购、同一天多笔并购的观测值,并对同一标的多次并购仅保留首次;(5)剔除债务重组、股份回购等不涉及并购方对标的地区选择的并购事件;(6)剔除同一企业多次并购且前后两次并购的间隔时间短于6个月的并购事件;(7)剔除交易金额少于100万元的并购事件;(8)剔除关键数据缺失的观测值。最终,作者得到997个有效观测值。
作者研究的“地缘性商会”为省级异地商会,通常以“注册地省+乡籍地省+商会”形式命名,如“江西省浙江商会”指的是江西省注册成立的浙江籍商会。作者借助百度搜索引擎以“XX省/市+XX+商会”为关键词,对31*30共930个省份组合进行逐一搜索,并记录是否存在该商会及其成立时间,得到a省份在b省份是否以及何时建立商会的数据。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股票交易数据等均来自CSMAR数据库。
2.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并购绩效。
参考已有研究(Ishii and Xuan,2014;刘春等,2015;李善民等,2019),作者以并购事件首次公告日前后短窗口内(前后1天、前后2天)的股票累积超额报酬率度量并购绩效。
(2)核心解释变量:地缘性商会。
对于每笔跨省并购事件而言,若在并购事件发生当年,并购方所在省份在目标企业已建立商会,地缘性商会取值为1,否则为0。
(3)控制变量。
借鉴刘春等(2015)和李善民等(2019)的做法,作者还控制了:i.并购交易特征,包括并购交易规模、是否关联交易、并购支付方式、是否重大资产重组;ii.并购方财务与公司治理特征,包括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占总资产比重、两职合一、独立董事占比、董事会规模以及上市年限。此外,作者还控制了行业固定效应和年份固定效应。
研究思路与结果分析
1.基准回归。
第一,在控制住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后,作者发现,地缘性商会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跨地区并购绩效;第二,基于相对价格指数法构建市场分割指数后,作者发现,并购方所在地与标的方所在地之间的市场分割程度较高时,地缘性商会对原籍地企业跨地区并购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2.稳健性检验。
首先,作者构建了地缘性商会的逆向指标,发现地缘性商会并不能显著提升其活动地企业向乡籍地企业进行并购的绩效,表明地缘性商会对跨地区并购绩效的促进作用是单向的。其次,作者运用工具变量法以及更换其他窗口测度并购绩效的方法进行检验,发现研究结论依然是稳健的。
3.机制检验。
作者从信息优势、关系网络、增进信任三个维度进行机制检验,发现:
第一,当交易双方地理距离较远、标的企业所在地互联网发展程度较低时,地缘性商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表明地缘性商会在原籍地企业获取标的企业相关信息所需付出成本较高时发挥的作用更强,验证了信息优势是地缘性商会提升企业跨地区并购绩效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
第二,当并购方不具备政治关联、交易不涉及关联交易时,地缘性商会的估计系数更为显著,说明地缘性商会在并购交易对社会网络关系的需求更高时发挥的作用更强,验证了关系网络是地缘性商会提升企业跨地区并购绩效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
第三,当标的企业所在地对并购企业所在地信任程度较低时,地缘性商会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表明增进信任是地缘性商会提升企业跨地区并购绩效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
4.进一步分析。
作者进一步研究发现:第一,地缘性商会显著提升了原籍地民营上市公司到商会活动地进行跨地区并购的倾向以及并购交易的规模;第二,地缘性商会的存在会显著提高并购交易的长期绩效;第三,地缘性商会的促进作用在原籍地企业董事网络较弱时更为明显,表明地缘性商会这一正式社会网络与其他非正式社会网络之间存在替代作用。
研究结论
在当前国际形势依旧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国内实现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既能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又能与“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发展理念相契合,但同时信息不对称与地方保护主义也可能对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形成阻力。基于此,作者以民营上市公司跨地区并购事件为样本,探讨地缘性商会对于民营企业跨地区发展的意义。
作者发现,地缘性商会能显著提升企业的跨区域并购绩效,并且这一促进效应在两地间的市场分割程度严重时更为显著。同时,信息优势、关系网络以及增进信任是地缘性商会发挥效应的重要途径;地缘性商会的存在显著促进了原籍地企业到商会活动地进行跨地区并购的倾向与规模;地缘性商会对跨地区并购交易的长期绩效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缘性商会所构建的正式社会网络与其他非正式社会网络呈现替代作用。
文字:王晨宇
编辑:李嘉欣
责编:孙子谋
审核: 屈源育
GFBC 论文速递
GFBC论文速递旨在将国内外家族企业、财富管理等领域的前沿学术论文推送给大家,并持续更新学习笔记。论文版权属原作者与出版机构所有。本论文速递仅为学术交流之用,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欢迎小伙伴们公众号后台留言讨论、投稿,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