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7-30日,第36届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年会(TCT 2024)在美国华盛顿隆重举行。在大会首日举行的LBCS I:EHJ联合专场上,来自美国新泽西州莫里斯敦医疗中心的Philippe Généreux教授公布了EARLY TAVR研究的最新结果,证实在无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中,早期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策略相比临床监测策略或更胜一筹。
研究背景
对于无症状重度AS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50%)的患者,现行ACC/AHA指南建议进行临床监测,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常规随访。目前缺乏来自随机试验验证早期TAVR干预是否能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
研究方法
EARLY TAVR研究是一项在美国和加拿大的75个中心进行的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患者主要入选标准为年龄大于65岁、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无症状、LVEF>50%、STS<10%。排除标准为具有主动脉瓣置换I类指征、解剖不合适TAVR。
主要终点为在随访至少2年后,患者全因死亡、任何类型卒中以及非计划性心血管住院的复合终点。
预先设定的次要终点包括:
(1)2年内存活且KCCQ评分≥75分,或较基线评分减少≤10分的复合终点;
(2)2年内左心室综合健康状况;
(3)2年内LVEF变化;
(4)新发房颤;
(5)死亡或致残性卒中。
在意向治疗集中使用了优效检验进行统计检验。
图1.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从2017年3月到2021年12月,共有1587例患者同意接受筛查,最终901例患者接受了随机分组(其中816例患者通过平板运动试验证实无症状状态,另外85例患者仅根据病史被归类为无症状),455名患者被分配到TAVR,446例患者被分配到临床随访监测。患者平均年龄75.8岁, STS评分为1.8%,83.6%的患者手术风险较低。
图2.患者基线特征
在主要终点方面,与临床监测组的202例(45.3%)患者相比,早期TAVR组有122例(26.8%)患者发生了全因死亡、任何卒中或非计划性心血管住院(HR 0.50,95%CI 0.40-0.63,P<0.001)。2年的NNT=6,即2年内治疗6个患者即可减少一个事件。
图3.研究主要终点
TAVR和临床监测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8.4%的9.2%,卒中发生率分别为4.2%和6.7%,计划外住院心血管原因发生率分别为20.9%和41.7%。
在预先指定的次要终点方面,早期TAVR组2年内的健康状况、左心室健康的综合状况相比临床监测组表现更佳,而两组2年内LVEF的变化、新发房颤、死亡或致残性卒中方面则无显著差异。
图4.预先指定的次要终点
在临床监测组中,388例(87.0%)在随访期间接受了主动脉瓣置换术(AVR),从随机分组临床监测到转为AVR的中位时间为11.1个月,其中26%在6个月时转为AVR,约50%在1年时转为AVR,约70%在2年时转为AVR。
在接受AVR的临床监测组患者中,从症状发作到决定干预的中位时间为32天,转为AVR时约40%的患者出现晚期急性症状,约60%的患者出现进行性症状,少数患者则无症状。
研究者对主要终点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与临床监测相比,早期TAVR策略仍具有优效性(HR 0.49,95%CI 0.40-0.62,P<0.001)。
图5.主要终点的探索性分析
除此之外,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结果都非常好,尽管有约40%的患者出现急性或晚期症状,但两组患者在TAVR术后都没有发生心血管死亡。早期TAVR组和临床监测组分别有0.9%和1.8%的患者在术后30天内发生卒中,而在其他围手术期并发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
在无症状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相比于临床监测,早期TAVR干预策略可降低死亡、中风或因心血管原因计划外住院发生率,并且多个终点变化均显示出一致的结果。
来源/APSH青年俱乐部、心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