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孩子不如说训练孩子、教养孩子
文摘
育儿
2024-01-16 10:24
日本
在日本生活了一段时间,发现有个两级分化的情况。不仅仅是华人、日本人也是如此。要么很卷,要么躺平。总体躺平的大多数,华人中很卷的也不少。暖暖所在的学校期中考试的均分竟然在及格线以下,也问了一起在日语学校的一些别的学校的孩子,均分基本在及格线以下。这大概是公立学校的平均水平。因为我们在公立学校,所以对私立学校的情况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我不止一次听到朋友们说: ——“到了日本我就不怎么管孩子了。身边的人都不要学习。甚至进入私立高中也很多人不学习。反正以后随便读个大学也能就业。” 日本社会就算高中毕业也是能顺利找到工作,这和国内现状很不同。因为他们人口老龄化严重,在很多产业上人力严重不足。所以他们一再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希望引进外国人才。据新闻报道:2023日本的就业情况已经达到“完全就业”水平,也就是基本人人能找到工作。拿IT这个行业的就业前景来说,日本的专门学校毕业生(也就是专科)一个人甚至可以拿到四五个offer。并且还存在60岁再就业进入IT公司的情况。所以如果学习仅仅为了一份工作,那真的可以随便读读。日本福利好,贫富差距相对比较小,简简单单的生活是不成问题的。 —— “到了这里你还管他啊,工作忙、以前管得太多,现在就不太管了。”有个朋友对我说。 我其实有一段时间也不太想管暖暖,因为一是太容易引起情绪波动;二是身体吃不消。因为新冠后我的心脏一直不太好。我不想因为管孩子让自己挂了,那不值得。我有时候会想:怎么小时候那么乖的孩子变化那么大。自我意识觉醒带来的亲子冲突是我始料未及的。当然暖暖其实已经算在青春期表现不错的孩子了。她愿意和你沟通,也喜欢和父母在一起。喜欢和你辩论,虽然有时候觉得她歪理一大堆,死鸭子嘴硬。但她有一个优点:也许当下还硬着脖子,但过后她还是会做出自我反省,如果真的发现自己不对,还是会改正。以前她从不道歉,但后来我错了我就主动和她道歉,慢慢地当她对我情绪比较激动口不择言之后,也会主动过来和我道歉。 在亲子关系里摆烂肯定是不行的。后来我认识到,不是不该管,而是我该如何管才更有效。孩子是需要被管的,至少在成年以前。我们成年人也许没人能够管我们了,但我们也要做好自我管理,经常反省自我,不断学习。与其用管这个词语,不如用“训练”、“教养”更恰当。 —— “孩子原本成绩还不错,到了日本之后就天天搞体育,搞部活(也就是社团活动)。现在成绩一塌糊涂。我也管不了了。” 日本的社团非常发达,是学校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一个篮球社,一周有四天需要放学后训练,甚至还要搭上双休。当然社团不仅仅是体育活动。对体育的热爱我觉得是一件很好的事。日本的篮球、足球、棒球等等体育项目在世界上都有耀眼的成绩,这和他们开展的社团活动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的选拔就是从社团中开启,一路筛选。体育锻炼能让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让身心更健康。佑佑非常喜欢体育活动,也因着体育活动的增加他的身高一下子就窜起来。但如果因为社团活动影响到学生的主要目的——学习,或者成为不读书的理由,这是我很不赞成的。这里面就有一个比重的问题。有天赋的,那就好好发展,也许可以成为职业选手。单单作为出于对体育锻炼的热爱,那么社团活动就不应该高过学习。这里面就需要父母的引导。 对于孩子已经进入初高中的父母而言,训练、教养孩童其实更加困难。最佳的训练期应该是小学。我听到不少案例,很多孩子和父母在青春期没有交流,一交流就吵架。甚至有的除了问父母要钱就不和父母说话。这个年纪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但心理上其实非常幼稚。总认为自己是大人,希望你把他当大人看。实际行为上很不理性、情绪特别容易受周围的影响。尤其是男孩,同伴影响远高过父母影响。 佑佑到现在和我的关系还很好,我个人觉得不仅仅是因为我的训练和教养,而是他天生就是一个温暖的人。很多父母也许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有的孩子生性凉薄、有的孩子天生热情;有的孩子天生专注力好,有的天生散漫;有的孩子天生就是读书的料,有的除了读书别的方面都很好。及时认清孩子的特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如果一门心思认为只有华山一条路——读书,那对父母,对孩子都是一种折磨。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出生其实很多东西已经注定。比如情商、比如智商,比如性格。佑佑就属于情商很高的人,他会很容易就注意到身边人的需要。这样的人在很多事情上稍稍点拨,他就能立刻领会。但是他自我管理能力差,专注力相对薄弱;暖暖则相反,她专注力比较好,学习能力强,性格倔强但是情商方面欠缺。所以需要父母针对他们的弱点进行训练。但是有一点,他们都是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暖暖一直被别的朋友说很会带孩子,连佑佑也这么说。我其实有见过她在聚会的时候对小朋友的态度,非常的温柔。而且她还在主日学担任助教,协助老师管理小朋友。但实际上她并不那么喜欢小孩。只是大姐姐的身份让她这么做,或者说她所受的教育让她这么有耐心和爱心。这是教育的结果,而非本性。 如何训练孩子,这一点很重要。很多人觉得我说的训练是训练如何学习、如何提高专注力,然后成绩立刻一飞冲天。因为毕竟大多数家长觉得学习成绩是最主要的指标。这自然是要训练的,但人生没有捷径,学习也没有。对孩子而言,首先要训练的是生活上的能力。生活上的能力也同样会影响到学习能力。这是我之前所忽略的。在国内的时候,孩子们学业紧张,我基本不会叫孩子们做家务。很多人也认为做家务不需要脑子,不过是机械的劳动罢了。实际上做家务大有学问,至少有三大能力得到锻炼。一锻炼动手能力、二锻炼思维能力、三锻炼时间管理能力。我其实在如何做好家务上面也是偷偷有学习的,如何整理归类衣服能减少寻找的时间、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家务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时间、如何分步骤完成家务花的时间最少,效率最高、如何归类、折叠衣物更省空间。这些除了自我摸索以外,也有意识地去看书学习。当然还有共情力,不做家务的人是不知道做家务的辛苦。甚至对于很多做体力劳动的人也会有轻视的想法。我有一次和佑佑说:“你帮我晾下衣服。”他就按我的要求把所有的衣服晾好。结束后他和我说:“好累啊!没想到妈妈这么辛苦。”如何让孩子更理解父母的辛苦很重要,这能让他们更加的尊重父母,知道家是需要整理才会这么干净,衣服是需要洗才有的换;衬衫是要熨烫才会穿出去有型等等。 那么学习中需不需要动手能力呢?物理、化学当然需要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呢?那更不必说了。这都是学习中需要的能力。一个能够整理好书包的孩子,那么他也能够整理好自己房间;一个能整理好房间,做到井井有条的孩子,他就不太容易犯粗心马虎的毛病。课本如何归类、书本怎么放更容易很迅速地拿出来。学习后整理书包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复盘的过程。 生活上的小细节不仅仅是有教养的体现,更是能力的一种体现。我训练孩子们如何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桌、房间。他们俩的房间我除了拖地,别的东西都不需要我操心,因为都摆放得很整齐。佑佑的房间是他自己整理的,东西在哪里他自己都知道。吃好饭,王大爷要求他们必须把碗筷放进水池,并且还要加上水,以防止干了以后很难洗。我要求他们吃好饭整理好自己身边用过的纸巾和残渣。如果因为磨蹭的原因最后一个吃完,那碗就归最后一个吃完的人洗。 父母的以身作则非常重要。我基本每天都会整理拖地洗衣服,周一一般是大扫除。客厅偶尔乱了,暖暖和佑佑也会自己动手整理好。因为他们印象中的家就应该是整整齐齐的。我想他们在学校也不至于书本乱飞,这个没了,那个失踪了。我会告诉孩子们,我每天要做的事情自己是有一个计划的,你们学习和生活也要有一个计划。这一点暖暖做得很好,她学习前都会制定一个计划,并且用英文写。一方面锻炼自己的英文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按计划执行。前段时间她还和我讨论过如何让计划更有效地执行和如果不能完成计划要如何做好调整的话题。佑佑从一开始的没有计划,到现在也开始慢慢学着制定计划。一开始我告诉他今日计划,后面我就让他自己口述计划,由他自己提出,我补充。从整理房间锻炼他们的条理性,再过渡到如何制定计划,如何更高效地完成计划;从做完一项休息一下,到做完两项休息一下,再到按时间休息。现在对佑佑的要求是做完一小时再休息。我还对他玩游戏提出了意见,不要一下子玩完所有时间,分几次玩更好,要学习延时满足。 教养孩童,教养的前提还是父母要学习。一个整天拿着手机的父亲是教不出拿书本的孩子;一个整天不学习的母亲又有什么立场去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呢?来日本后,我就开始背单词学语法,坚持每天学习。他们在日语教室学习的时候,我就在咖啡馆学习。当我背完N3的2000多单词后我会告诉孩子们这个好消息。并且有意识地提起今日我学习了哪些内容,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母亲没有懒惰;当我意识到花费小视频的时间很多的时候,我就开始有意识地用微信读书来替代;孩子们空下来的时候,我建议一起喝茶看书。最近暖暖开始看《雾都孤儿》、佑佑在读刘震云的作品。我也会不时地和他们分享我读的书,传递妈妈也在看书的信息。今年我的新年计划之一就是看完50本书。希望我能以身作则,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是有书卷味、是温馨的、是积极的,是安静的。这也是今年的目标。 其实无论哪种环境都有利弊,太过宽松的环境和太过卷的环境都不是最适合孩子的环境。父母最重要的是如何教养孩童让他们走正确的路,明白生活和学习的目的;要在不同的环境中训练他们,短板要补,但也要按他们的特性。长处也要发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优势,渐渐养成属于自己的一套习惯和方法,这是终身受用的,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最终我们都要放手,但是被迫无奈的放手和从容安心的放手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希望有一天,我们都能从容安心地看着孩子开始独立生活,而我们也能享受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