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案例:1年收两次,亩赚1万元,1次种植,多年收益,投资小、见效快

文摘   2024-11-03 07:00   四川  

微信的规则进行了调整

希望大家看完文章后多点“在看”

喜欢的话也点个分享

这样不会错过每一天的精心推送

农场视界精彩你的精彩

进入6月,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渭田镇东边村的菜农正在抢收山蕗。

山蕗是一种草本植物,学名蜂斗菜,又称掌叶菜、野南瓜。因其富含粗纤维及矿物质等丰富营养,同时又有健胃消食、清凉解毒、抗细菌防感冒的功效,深受日韩市场青睐。

“东边村出产的‘东边红’山蕗出口量目前已占日本市场的25%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山蕗出口第一村。”福建夷山物产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仁标自豪地说道。

早在2003年,沈仁标因工作原因到日本交流学习,负责企业对日产品出口。在此期间,他了解到山蕗在日本虽受欢迎,但是日本地少、人工费高,故而生产成本较高。2007年,一位日本客商找到沈仁标,希望他能尝试在中国种植加工山蕗。

沈仁标想到了自己的家乡东边村,村子四面青山环抱,平均海拔205米,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发展农业种植。于是,沈仁标将日本进口、大田种植后留种的山蕗根茎分发给村民种植,并承诺包产包销,还从日本方面请来技术人员进行全程指导。“那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山蕗是什么,当成宝贝一样。”沈仁标回忆。

第一年20亩试种非常成功。可没想到,当地农户找到沈仁标说:“沈总啊,这不就是我们村后山上的野南瓜吗?干嘛还从日本进口?”沈仁标听后当即组织农业专家上山调研,发现农户口中的“野南瓜”当真是山蕗,就连品种都是一样的。

于是,第二年沈仁标让村里组织人上山采挖野山蕗的根茎作为种子种植。“我们一半用日本种子,一半用本土的野山蕗种子。成熟之后同时推给日本的客商,结果他们都说我们野山蕗种子种出来的品质更好!”沈仁标满是欣喜地回忆道,“那之后我们就不再需要进口山蕗种子了,第三年就实现种子的本土化。”

对于沈仁标和东边村村民来说,这是一个意外之喜。相比日本山蕗在大田种植后的留种,本土的山蕗野生种一方面在种植中表现出的生命力和抗病力、抗菌能力更强,亩产量高;另一方面野生山蕗种拥有更为浓郁的山蕗气味,纤维也更加饱满,在海外市场上更受欢迎。

从此,东边村在山蕗育种上取得了主动权,山蕗产量也逐年增加。

“今年的天气好,收成还可以。”东边村村民陈火弟常年在外务工,近年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决定回村发展,村里人都说种植山蕗收入不错,于是他也种植了6亩地。

沈仁标和他一起算了笔账,每亩山蕗茎秆可采收约8千斤,合作社以0.75元的价格全部收购。扣除成本每亩1500元,一年净赚2万7千元左右“山蕗收完后我还可以种水稻,等到做笋的时候再去挖笋,不会比在外打工差。”陈火弟乐呵呵地说。

山蕗一年可收割两次,5至6月份收割茎秆后,9月中旬到11月初还能挖根。茎秆制成的水煮山蕗是一种无污染、天然绿色健康食品;根则售往外地作为种子种植,所培植的山蕗质量佳,不生虫,出产的山蕗杆茎产量高、效益好。

山蕗根亩产2500公斤左右,收益另算。参考网购2元/斤的价格,山蕗根亩产值大概可以达到1万元

山蕗的叶片和花蕾也被利用,叶片多用于渍菜,花蕾在早春开放,尤其受日本人的喜爱,说是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拔的气节,是食春的良好选择。

山蕗还具有药用价值,根部可提取蜂斗菜素,百里香酚甲醚,咖啡酸等成分,为清热解毒用药。其中的蜂斗菜素还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天然化合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山蕗生长对海拔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可生长的地块广泛,荒地、废地上都可以生长;而且山蕗是一年种植、多年收获的植物,投资小、见效快,收入持续时间长。

主编沐青

编辑谈丁


免责声明:

“农场视界”(xh-ncsj)由四川省农副食品流通协会打造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欢迎微信(xhgzwx1)对公联系协会秘书处关注、分享平台信息;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部分图文、视频来源于互联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内容仅供行业交流、参考,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不承担信息引用产生的法律责任;非常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写作,如有侵犯版权敬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农场视界
农业赚钱智慧,农场运营方略_——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推介平台,四川省农副食品流通协会官方打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