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家论医德医风医道选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
中医药典籍浩如烟海,积淀了几千年来中医先辈的实践经验和思想智慧,也蕴藏着大量医德医风医道的思想精华,是新时代中医药行业开展医德医风医道建设的思想宝库。
《古代医家论医德医风医道》基于中医药传统文化典籍,以医德医风医道为主题,取材《黄帝内经》以降,贯穿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历代,从众多名家言论中各选 20 条经典格言进行解读,结合原文整体篇章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进行阐释,形成古代医家论医德医风医道格言精选 60 条,编写成一册供行业内人士学习借鉴的读物。
书籍推荐
书名
《古代医家论医德医风医道》
医道篇
41.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原文】
黄帝坐明堂[1],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治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2],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3]。帝曰:善。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4]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简介】
选自《黄帝内经》之《素问·著至教论》。《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共十八卷,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各为九卷。《黄帝内经》“取材于先秦战国,成编于西汉”“是西汉末年之前众多医家理论与临床经验的总结汇编”。现今传世的《素问》由唐代医学家王冰整理编次而成。现今传世的《灵枢》由南宋医学家史崧整理而成。
【注解】
[1]明堂:古代天子举行隆重典礼、宣明政教的场所。
[2]树天之度:树立圭表,测度太阳的运行。
[3]疑于二皇:即拟于二皇,“疑”与“拟”通假。二皇,指伏羲、神农。
[4]相输应:相互输布、流通、感应。
【语译】
黄帝安坐于明堂之中,召见他的大臣雷公,问他说:“你知道医之道吗?”雷公回答说:“我诵读了医书,但是未能理解医之道。即便对医之道略有理解,却不能加以区分和辨别。即便稍能区分和辨别,却不能显明通彻。即便能够显明通彻,但不能对它有所彰显。我的医术可以治疗众位臣僚,但不足以治疗侯王。我愿意受教天道运行的度数,与四时阴阳变化相参合,辨别星辰与日月的光辉,让医经与医术得到彰显,使后来之人更加明白透彻。上与神农相通,使至善之教得以显著,与伏羲、神农等圣王之道相比拟。”黄帝说:“你说得好,请不要忘记,这些都是阴阳、表里、上下、雌雄
相互流通感应的道理。医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才可以长久流传。用它教化广大民众,也不会导致疑惑和过错。医道论篇可以流传后世,作为无上之宝。”
【阐释】
本段文字重在强调天人合一是中医整体观念之体现,也是宇宙人生之大道理,此乃中医学所遵循之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伤。为医者须天地人相参,方为上工,才能具有大境界、强技能、高水平。
在《著至教论》的对话中,黄帝在明堂召见雷公,向他讲述“医之道”。雷公作为向黄帝学医的学生,已经获得了黄帝的教诲并能习诵理解,在医术上已经有了相当的掌握,能够治疗群僚之疾。但是当黄帝问他是否知道“医之道”时,雷公立刻发现了自己学医的局限与不足。正是因为不知晓“医之道”,尽管雷公能够诵习、理解,却不能有所区分辨别;不能区分辨别,就不能显明全体;不能显明全体,就不能发扬光大。尽管他能够治疗和自己同级别的群僚,却没有把握治疗侯王这样的重要病人,这也是因为雷公对医学的一知半解,故而没有十足的把握。也就是说,雷公的医学和医术还需要“医之道”的启迪,需要如同日出般的“朝彻”来照亮未知的黑暗,才能够实现水平和境界的提升。于是黄帝向雷公传授了医之道的关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人事为医学的展开提供了场域,在更深层次上组成了医学理论体系和规律法则的基础。由此可见,仅仅就医论医,是很难把握医学全部,实现医道上的显著提升的。
4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原文】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1],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2],度百岁乃去。
【简介】
选自《黄帝内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
【注解】
[1]术数:又作“数术”,古代探索世界规律的学问和技术。根据《汉书·艺文志·数术略》,数术分为“天文”“历谱”“蓍龟”“五行”“形法”“杂占”,其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思想。“数术”被学者们认为是中国古代科学和迷信的渊薮。
[2]天年:天然具有的寿命。
【语译】
上古时期的人们,其中知晓“道”的人,取法于阴阳的消长变化,行为举止与术数之学所反映的自然规律相谐和。作息饮食有规律、懂得节制,注意爱惜身体,不妄兴烦劳,所以身形与精神都能保持健康完满,形神相守,从而能享受到天然寿命的一
生,活到百岁以后才去世。
【阐释】
这段文字说明医者要深刻体悟医道,应把握天人相应的基本规律,运用于指导养生保健,使人们享受更为健康自然的美好生活。
《黄帝内经》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道论,取资于战国、秦、汉以道家和儒家为主流的诸子百家哲学思想,体现出医家对医道的深邃思考。《上古天真论》作为《素问》的开篇,开宗明义地指出道是天道,更是生命之道。对于人而言,生活在天地之间,也受到天道运行与自然规律的支配。人去认识道、追求道、感悟道,其归旨在于享受更为自由自在的生命历程。因此,医家之道,不仅仅表现为哲学上的精神超越,更表现为遵循天道展开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因而知“道”的上古之人,能够取法阴阳的消长变化,行为举止与表现自然规律的术数若合符节,起居饮食有节制,爱惜精力,避免过度劳累。通过这样的努力,保持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不受损耗,从而能够得到以终其天年的长寿。与《上古天真论》后面讲到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相比,这些上古之人更像是普通人,但他们却是知“道”的普通人,是后世普通人学习的榜样。为医者,首先应该悟透这个深刻道理。
点击关注 及时获取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每日门诊排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