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家论医德医风医道选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
中医药典籍浩如烟海,积淀了几千年来中医先辈的实践经验和思想智慧,也蕴藏着大量医德医风医道的思想精华,是新时代中医药行业开展医德医风医道建设的思想宝库。
《古代医家论医德医风医道》基于中医药传统文化典籍,以医德医风医道为主题,取材《黄帝内经》以降,贯穿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历代,从众多名家言论中各选 20 条经典格言进行解读,结合原文整体篇章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进行阐释,形成古代医家论医德医风医道格言精选 60 条,编写成一册供行业内人士学习借鉴的读物。
书籍推荐
书名
《古代医家论医德医风医道》
医风篇
24.以志一之,以气辅之,以理持之,以神守之
【原文】
见者诧之曰:夫夫[1]也忙甚,必名医也,医安得暇乎哉?先生曰:唯唯,否否,医而不暇,何以为医?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是故以志一之,以气辅之,以理持之,以神守之,寂而通之,息而游之,此岂汲汲遑遑[2]所能治乎。夫治病犹治兵也。栾针[3]之称晋师曰:好以暇。金鼓方急,使摄饮焉,鄢陵[4]所以胜也。诸葛之羽扇,谢艾之胡床[5],祭遵之投壶[6],安石之赌墅[7],皆暇也。余之治病,亦如是矣。
【简介】
选自程林《医暇卮言》尤侗序。程林(生卒年不详),字云来,安徽休宁人,明清之际的医学家。《医暇卮言》是程林所撰的一部医学杂论著作,共二卷。尤侗(1618—1704),字展成,苏州人,明清之际的著名文士。在此序中记录了程林“医当得暇”的谈话。
【注解】
[1]夫夫:引申为这位大夫之义。典出《礼记·檀弓上》:“夫夫也,为习于礼者。”郑玄注云:“夫夫,犹言此丈夫也。”
[2]汲汲遑遑:急迫匆忙的样子。
[3]栾针:春秋时期晋国将领,作战时在国君的战车上担任武士。栾针出使楚国时,曾回应楚国令尹子重说晋国的军队临阵从容不迫。(见《左传·成公十六年》)
[4]鄢陵: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时的一次战役,晋国获得了胜利。
[5]谢艾之胡床:谢艾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前凉的将领,率军打败了后赵的进犯。在阵前他安坐于胡床(马扎)之上,安定了军心。
[6]祭遵之投壶:投壶是士大夫进行交际的礼仪和游戏。祭遵是东汉名将,相传在军旅中仍要举行投壶的游戏。
[7]安石之赌墅:安石即东晋宰相谢安。淝水之战时,前秦百万大军压境,谢安却前往山中别墅,与亲友下围棋,以别墅为赌注,以显示镇定。
【语译】
人们见到以后非常诧异,说:“这位大夫如果非常繁忙,那他必定是一位名医。医生怎么能有闲暇呢?”程林先生说:“是吗?不是。作为医者而没有学会闲暇,凭什么成为良医呢?医者面对的疾病有万千变化,所用之药也有万千变化。因此医家治疗需要专一心志,以正气为辅助,用道理把持,用精神守护,以平静的心态感通万物,在闲暇游玩中得到充分休息。怎么可能在急迫匆忙的状态下治好病人呢?治病如同治兵一样,栾针称道晋国的军队说:晋国喜欢通过闲暇让军队保持从容严整的应战状态。进军的金鼓变得急促起来,仍然让军士们饮水,以逸待劳。这是鄢陵之战能够获胜的原因。因此,诸葛亮摇羽扇,谢艾坐马扎,祭遵玩投壶的游戏,安石赌别墅,都是闲暇的表现。我治病也如同这般。”
【阐释】
这段文字意在表达为医者要具有气定神闲、从容不迫的态势,这既是一种气度和修为,也是一种工作作风。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让自己处在一定的安然闲适的状态,从容不迫地应对事务,是医家修养之一端。《医暇卮言》这一书名就体现了对闲暇的追求。“卮言”的说法出自《庄子》,意思是无意中流露的真理之言。程林指出,没有学会闲暇之道的医生,不能成为良医。在今天繁忙的就诊环境中,医家保持安逸闲暇的心态是很重要的。我们知道,自由是对必然规律的认识、运用和驾驭。医家的诊断治疗,是对医理也就是医学规律的运用和驾驭。闲暇为自由提供了用武之地,拥有闲暇的医者能够以放松的心态从容应对医事诊疗。程林指出治病犹如带兵打仗,如果能够以逸待劳,就能极大增加胜算。反之如以疲劳之师作战,则很可能失利。因而程林提出了保持闲暇的一系列功夫,从志、气、理、神、寂、息等方面让医者气定神闲,从容应对。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保持闲暇并不是无所事事,享受安逸,而是一种从多方面积极开展自我调整的心性功夫,让医者调整到最好的状态应对病情。
25.医者当自念云:人身疾苦,与我无异
【原文】
医者当自念云: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或止求药[1],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
【简介】
选自潘楫增注《医灯续焰》卷二十《医范·陆宣公论》。
【注解】
[1]或止求药:指医者出行时被病人拦下求药。
【语译】
医者应当常常自念:别人身上遭受疾病苦难,和我遭受没有什么两样。凡是有病人来延请召唤,立即前去不要有所延迟。如果在路上被拦下来祈求施药,应当立即为他们开方发付。不要打听询问病人地位的贵贱,不要对病人的贫富挑挑拣拣。
【阐释】
本段文字从一个侧面强调医生的职业态度和行为规范,这也是养成良好医风的体现。换位思考,感同身受,是医者面对病人时所应持有的一种态度。医学既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人学,是一种人帮助人解决病痛和困难的学问和技术。救死扶伤的对象是病人,从普遍性上来说救助的是人。医者也是人,从同类的角度上,救病人也是在救自己的同类。古人认为,“仁”为二人之义,人如己,己如人,也就是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有人情味,要执行人道主义,要有人文关怀。如果医者计较于利益得失而戕害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之心,既是对医道宗旨的违背,也是对生生不息的天理的违反,是医者必须引为鉴戒的。在今天,医者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分子,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指引下,将“人身疾苦,与我无异”的理念作为自省的格言,尤其具有时代意义。
点击关注 及时获取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每日门诊排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