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周医事∣2024年国家医保谈判收官

健康   2024-11-02 10:01   北京  

医疗政策和医疗资讯

1. 国办发布13条举措完善生育支持

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等4个方面,共提出13条系列生育支持措施。


(一)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强化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保障作用。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做好未就业人员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保障。研究完善生育保险制度,进一步强化生育支持保障功能。


(二)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各地要完善生育休假政策,统筹多渠道资金,建立合理的成本共担机制,加大对生育休假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假、生育奖励假、陪产假、育儿假等生育假期落实到位。


(三)建立生育补贴等制度。制定生育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和管理规范,指导地方做好政策衔接,积极稳妥抓好落实。落实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


(四)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加强生殖保健技术研发应用,提升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后保健等生育医疗服务水平,规范诊疗行为,改善产妇生育体验。加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指导各地将适宜的分娩镇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强化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预防非意愿妊娠,深入开展早孕和流产关爱服务。


(五)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儿童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综合医院、中医医院的产科、儿科建设,推动绩效工资分配向产科、儿科倾斜。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医院,深入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夯实基层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网络,持续优化6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深入实施儿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动态支持产科、儿科等临床重点专科发展,推进儿科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儿科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鼓励儿童药品研发申报,不断丰富儿童适用药品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加强儿童医疗费用保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用药按程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六)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各地要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渠道资金,开展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公办托育服务网络建设,着力增加公建托位供给,提高公建托位占比,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积极推行公建民营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普惠、多元、优质托育服务。各地要根据常住人口规模和实际需求,落实托育服务设施与新建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的要求,结合城市更新工作加快补齐托育服务设施短板。统筹社区各类资源,发挥贴近居民的服务优势,提供更多免费或低收费用房场地,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积极支持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和托育实际需求等因素,科学规划托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优化托育服务精准供给。


(七)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价格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适当运营补助。各地要落实好托育服务税费优惠、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等政策。制定托育行业人才培养计划。举办托育领域职业技能竞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与托育机构开展签约服务,提供健康管理、疾病防控、人员培训等支持。对托育机构的服务管理、人员资质、卫生保健等方面加强常态化综合监管,守住托育服务安全底线。


(八)促进儿童发展和保护。建立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渠道,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与技能。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专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组织等的积极作用,依托村(居)委会等基层力量,以多种形式为家庭提供育儿指导服务。广泛开展儿童关爱服务,创建安全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大力推进儿童早期发展工作。发展儿童福利事业,保障困境儿童合法权益。


(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受助,做到应助尽助。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十)加强住房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可结合实际出台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政策。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因地制宜逐步使租购住房群体享有同等公共服务权利。


(十一)强化职工权益保障。完善促进妇女就业政策,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落实对女职工特别是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鼓励用人单位结合实际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方式,营造家庭友好型工作环境。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配建母婴设施、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组织开展寒暑假期和课后儿童托管活动,积极帮助职工分担育儿压力。


(十二)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搭建多种形式的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结婚颁证、文明简约婚礼等特色服务。扎实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培育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


(十三)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渠道,加强人口和生育政策宣传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组织创作一批高质量影视剧、舞台剧和网络文艺作品,加大专题节目、公益广告等制作投放。积极发挥群团组织宣传教育等作用,鼓励引导社区、单位、个人参与,共同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来源:中国政府网

2. 前三季度,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参保群众1.7亿人次

10月29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发布第六十二期全国医疗保障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公共服务信息,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参保群众1.70亿人次。


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63.71万家,较2023年底增加8.67万家,增长15.75%。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运行基本平稳。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066.69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1173.58亿元,分别较2023年同期增长32.09%、19.14%。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59亿人次,减少个人垫付256.10亿元,分别较2023年同期增长108.43%、113.29%。


此外,线上备案服务便捷高效。所有参保人员均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办理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查询异地联网定点医药机构、门诊慢特病资格等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通过国家统一的线上备案渠道成功办理备案878.17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55.64%。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3. 10月30日2024年国家医保谈判收官

10月27日8时30分,2024年医保目录现场谈判竞价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正式开始。10月30日中午12时左右,为期3天半的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现场谈判竞价结束。


10月27日-10月30日,25名医保谈判专家分为5组,对162种药品进行了谈判和竞价,药品治疗领域涉及糖尿病、高血压、抗感染等,也覆盖肿瘤、罕见病。现场谈判和竞价最终结果预计将于11月另行公布。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国谈关注度较高的“明星”新药有一个共同特点:“创新程度高,能够满足未满足需求”。其中7款谈进可能性较大的创新药备受业界关注,分别是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单抗、依沃西单抗,迪哲医药的舒沃替尼、戈利昔替尼,阿利斯康的德曲妥珠单抗,信立泰的阿利沙坦酯氨氯地平以及泽璟制药的重组人凝血酶。


2024年医保目录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62个中成药,与2023年相比,目录内、外中成药数量均有所增加。这一趋势表明,中成药在医保目录中的地位正在逐步提升,未来将有更多中成药惠及患者,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总体来讲,今年国谈对于真正创新度比较高的,尤其是属于独家品种的新药,很大可能会给予比较好的倾斜。

来源:医药经济报

4. 今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账共济305亿元;18省份已将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 30省份已实现省内共济

2021年,国办印发文件,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从职工本人,扩大到其参加基本医保的“配偶、父母、子女”,今年1-9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金额达305亿元。今年7月底,国办再次印发文件,进一步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亲属的范围由“配偶、父母、子女”,扩大至其参加基本医保的“近亲属”,目前,18个省份及四川半数统筹区已将共济范围扩大。


一、18省份及四川半数统筹区已将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


截至10月20日,天津、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江苏、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新疆等18个省份及四川半数统筹区已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由“配偶、父母、子女”扩大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其中,黑龙江、江苏、江西、湖北、贵州、甘肃、新疆7省及四川部分统筹区为近期新增。


二、29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跨统筹区共济。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共29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跨统筹区共济。只要共济人、被共济人在同一省份内参保,无论是否在同一个城市,都可以实现个人账户资金共济,其中,浙江、河南、陕西三省为近期新增。另外,辽宁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近期已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跨统筹区共济。


三、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


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从共济地域看,同一统筹区(通常是同一个地市)内共济2.31亿人次,共济金额275.59亿元;省内跨统筹区共济1534.50万人次,共济金额28.98亿元。

从共济用途看,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273.18亿元,用于支付在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个人负担的费用12.21亿元,用于参加居民基本医保等的个人缴费17.03亿元。

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医学前沿

1. GSK 8.5亿美元收购恩沐生物三特异性抗体,用于自免疾病

10月29日,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和恩沐生物达成合作,将以3亿美元的首付款从恩沐生物收购CMG1A46,后者将有资格获得总计5.5亿美元的开发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GSK计划重点开发该候选药物在B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应用,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性肾炎(LN),并有可能扩展到其他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CMG1A46是一种靶向CD19、CD20和CD3的三特异性抗体,从机制上来说属于T细胞衔接器(TCE),该抗体对B细胞表面的CD19和CD20具有高亲和力,对T细胞表面的CD3具有低亲和力,可以降低与TCE相关的毒性。该药是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CD19/CD20/CD3三特异性抗体。目前正在美国和中国进行白血病和淋巴瘤的 I 期临床试验。GSK计划在2025年开启该药治疗狼疮的 I 期临床试验。


CD20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既定靶点,CD19 存在于更多类型的B细胞中,CD19有望成为一种差异化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前研究中,靶向CD19和CD20 的CMG1A46已显示出血液和组织中快速、深部的B细胞耗竭,这可能导致患者产生更持久的反应。


该协议强调了新型治疗方法对于解决狼疮表现的异质性和持续负担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患有严重疾病且对当前护理标准难治的患者中。

来源:医药魔方

2. 再鼎医药KarXT治疗精神分裂症III期桥接研究达主要终点,将递交上市申请

10月29日,再鼎医药宣布了评估KarXT (xanomeline and trospium chloride) 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中国III期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主要数据。与先前的全球临床研究一致,这项注册性桥接研究达到了其主要终点,在第5周时,与安慰剂相比,KarXT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总分上较基线具有9.2分的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降低(-16.9 vs -7.7,p=0.0014)。


该研究也达到了所有关键次要疗效终点,在第五周时,与安慰剂相比,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评分、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评分、PANSS Marder阴性症状因子评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CGI-S)评分以及第五周时的PANSS应答者百分比均表现出显著改善。关键次要终点均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进行正式检验。


第5周时的研究结果包括:

在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中,与安慰剂相比,KarXT降低了1.9分 (-6.5 vs -4.6, P=0.0474)。


在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中,与安慰剂相比,KarXT降低了2.5分 (-3.2 vs -0.7, P=0.0062)。


对比KarXT此前的精神分裂症相关研究,该研究中未出现新的或预期外的安全性信号。治疗组中发生率≥10%且至少为安慰剂组2倍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呕吐、心动过速、恶心、全身性高血压、头晕和腹泻。此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研究(ZL-2701-001)评估了KarXT在202例中国急性精神分裂症成年住院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再鼎医药正在积极推进并计划于2025年初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KarXT的新药上市申请。


KarXT是一款复方口服的毒蕈碱类抗精神病药物,由呫诺美林(xanomeline)和曲司氯铵(trospium)组成,呫诺美林是M1和M4两种亚型的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AChR)激动剂,而曲司氯铵则是M-AChR的拮抗剂。9月26日,FDA批准了该药用于成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再鼎医药与Karuna Therapeutics(被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收购)达成了独家授权许可,拥有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开发、生产和商业化KarXT的权益。

来源:再鼎医药

3. BTK 抑制剂匹妥布替尼获批上市

10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礼来公司的匹妥布替尼片(Pirtobrutinib)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的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成人患者。



MCL是一种罕见的血液肿瘤,也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亚型。MCL源自于B淋巴细胞,这是一种白细胞,也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MCL通常发生于淋巴结外缘套区的B细胞,随着肿瘤的进展,它会扩散到骨髓、脾脏、肝脏或消化道。


匹妥布替尼一款口服、高选择性、可逆 BTK 抑制剂,它通过广泛的氢键与ATP 结合位点附近的水分子和 BTK 残基相互作用,而不是与 C481 位点结合发,显示出克服对共价 BTKI 耐药性的潜力,对野生型和 C481 获得性耐药突变型 BTK 均有抑制效果。


匹妥布替尼是 FDA 批准的首个可逆 BTK 抑制剂,也是首个获批用于治疗已对 BTK 共价抑制剂产生抗性的 MCL 患者的 BTK 抑制剂。


BTK 目前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和 B 细胞恶性肿瘤治疗的潜力靶点。目前国内已批准 4 款 BTK 抑制剂(包括 2 款进口和 2 款国产)。匹妥布替尼的获批无疑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为复发或难治性MCL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来源:MIMS医药资讯

4. 清华大学刘万里团队揭示红斑狼疮新机制!

10月29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和免疫所刘万里与合作者在《免疫》(Immunity)发表题为“Progressive polyadenylation and m6A modification of Ighg1 mRNA maintain IgG1 antibody homeostasis in antibody-secreting cell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IgG抗体稳态调控的新机制,并探索了其在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在SLE患者中,他们发现YTHDF1在ASCs中表现出过表达。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分析,研究揭示了一个具有高YTHDF1表达的ASCs亚群在SLE患者中显著增加,而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这一亚群有所减少。这一发现暗示YTHDF1可能在SLE等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验证YTHDF1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潜在治疗价值,研究者使用小鼠SLE模型进行了实验。他们发现,阻断YTHDF1与m6A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缓解SLE症状,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这一结果表明YTHDF1-m6A通路可能成为自体免疫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来源:学术经纬


循环界
循环界,为您提供学会动态、专家采访、会议报道、会议直播等高质量的医学信息和专业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