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处在青春叛逆期,如何解开情感“疙瘩”?

健康   2025-01-16 16:31   辽宁  

2019年4月17日晚上十点左右,在上海卢浦大桥上,一辆白色轿车突然停在车流之中,车内一17岁男孩与母亲发生争执后,突然跑下车迅速跳桥,母亲未能抓住他,坐在地上痛哭。母亲因男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而批评了他,但可能未充分了解事情全貌,孩子觉得不被理解,内心委屈。在车内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双方情绪都比较激动,争吵升级,导致孩子做出了极端行为。

武汉某中学14岁的张某锐因在教室与同学玩扑克牌,被班主任请家长。其母亲到校后,在走廊里当众扇了他两个耳光,随后母亲被老师拦阻离开,张某锐在走廊里静立两分钟后,翻过栏杆从5楼跳下。(来源:搜狐网)

这两件事其实是在提醒我们
怎么去跟孩子做互动
如何陪伴孩子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这也是有方法有技巧的
如果两个人针尖对麦芒了
更加容易导致矛盾的激化
我们看到的都是输的,不是双赢
在面临这种状况的时候
需要按一下暂停键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根本差别
是成年人应该有更好
把握自己情绪的能力
现在有很多家长可能还不一定有孩子成熟
甚至家长也很情绪化的
表达自己的思维情感、意识活动
这时候就相当于俩孩子在打架
互相开始争权夺势
用情绪的方式来表达
就容易把矛盾激化
孩子进入到青春期以后
他会有情绪和行为上的变化 
接收的信息更敏感
因此就会容易发生很多激烈的反应
支配他的行为,情绪也会很激动
因此很多青春期孩子
会表现为爱发脾气、非常的敏感

第二个心理特点
是在关系上开始变化
从跟父母的依恋关系 
现在变成了跟同辈
同龄孩子的一些依恋关系
爸爸妈妈说话都不是权威了
你们说话不好使了
我可能更听同学的
第三自我形象化的关注
比如有些孩子彰显我的独特性
学校里大家都穿校服不能彰显独特
但男孩子他就会选个限量版的球鞋
女孩漂染一绺头发
实在不行别个小发卡 
在青春期的时候
可能会有自我同一性的变化
就是我怎么看我自己
和外界你们怎么看我自己是不是一致的
不一致的时候
他自我同一性就没长好
那孩子就不断的追求他自我的独特性
因此就跟家长开始起冲突
如果这时候家长没有做到平静下来
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就会导致孩子的情绪越来越激动
就变成了互相的较劲
不是来解决问题 
而是用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掌控别人的关系
这个时候其实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有的时候家长权威性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一味的谦让
什么都以孩子为中心
那也可能自我太膨胀了
他就觉得唯我独尊了
也会促使孩子最后发展成
自恋型的一个人格特点
在家里可以给孩子提供自恋的空间
给他足够的尊重
在外边没人让着你
那他可能也会被打击
所以这时候家长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早上全家都准备上班、上学,但这时候孩子进屋“哐”把门一关,一锁,就不出来,这时候作为父母该咋先消气?接着又该咋处理?

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

家长短时间内不要教育他不上学不对

这些都没有用

你先要关注他的情绪

他这样一定有他的道理

也可能孩子没写完作业

第二也可能他学校里有人欺负他

当跟孩子互动的时候

首先就是你先要跟这个人做一点连接 

不是跟他的情绪做连接

跟人做连接的时候
要用你的身体来表达
内容方面它只占到了7%
语音语调表达的时候占到38%
非言语性的肢体动作占到55%
你们俩的互动其实也代表你的态度
温柔而坚定,表情微笑的
非言语性的肢体动作
代表我是接纳的
这样孩子是跟你有连接的
而不是抵抗的
所以在身体表达上要注意表情态度
语音语调要降下来 
柔和下来孩子才能接纳你

第三要主动迎上去
接纳他说的一切,要出耳朵听
速度要慢、语调要低
要暖心的回应,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第四不加批评指责的好奇
你今天不上学一定有你的道理
而不是马上就批评不上学不对 
或者过分关心
你怎么回事为什么不上学
有一些孩子
以躯体化的方式表达我这难受、那难受
结果就把所谓的症状和疾病都强化下来
过分的重视孩子觉得有获益
那下回还可以这样不上学
所以家长把握好态度是非常关键的

这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如果不能停我就不理你了
第二就是要改变环境
比如一个人离开弄点吃的倒点水
或者是各回各的房间自我反省
还有建议上头的时候
能够调整一下呼吸
深吸一口气憋3秒再说话 
和你马上冲出去是不一样的,事缓则圆
不要把它变成矛盾激化的方式
鼓励一下孩子 
孩子立刻也会软下来

孩子在学校跟同学闹矛盾被找家长了,怎么“冷处理?

第一不能跟老师对着干
认可老师对孩子的教育
她关心孩子
虽然老师有情绪
那我们要关注老师的情绪
其实老师能管你这是老师在负责任
回家以后对孩子说
我知道你今天是有情绪了
有情绪正常的
任何人打你妈妈都不干
我也不能让别人随便打你
未来可能遇到各种欺负我们的 
或者是你觉得不公平待遇的
那你怎么应对
咱能多想几个办法吗
一下就把他从那个环境里边给脱离出来了
然后给他分析值不值得
而且在跟孩子商量过程中
主动权是掌握在他手里边
第二教给他怎么去应对方法是最重要的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
你是可以听到孩子表达
让他有更多创造性的方法
能够学会应对
他掌控他安全 
这个方法不是你教给他的而是他想到的
而且是从情绪上升到理性上


曹杨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科主任
精神科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
注册系统督导师:D-21-145
从事精神及心理临床、教学、科研近30年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精神病学组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员会
家庭治疗学组委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委员会委员
东北三省发育行为儿科协作组委员
辽宁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
辽宁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
沈阳市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成员
沈阳市卫生局危机干预培训专家
沈阳市中小学生健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出诊时间:周三、周五


编辑:赵 辉


健康一身轻HEALTH BODY LIGHT
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健康一身轻》栏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