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 26

健康   2024-10-10 14:45   四川  

维摩诘经讲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26

2018年10月29日

【课前开示】

后天是天降日,希望各个地方要重视,多行持一些善法。如果因缘具足,金刚道友们可以小范围地聚在一起,念阿弥陀佛名号、心咒、《普贤行愿品》,或者行持其他善法。作为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徒,要非常重视佛陀的四大节日——神变月、转法轮日、天降日、成道日。佛陀的成道日在藏历四月,这个月也叫萨嘎月,金刚萨埵法会就安排在这个月当中。

佛陀的这些节日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全世界任何一个宗教的教徒,在教主的特殊节日都有不同的表示,比如举行一些活动。佛教徒也应该如此。而且,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祈祷、禅修、积累资粮,会令相续中生起强有力的觉受和证悟。

对于很多在家人来说,因为生活压力比较大,平时也特别忙,整个天降月都行持善法有一定的困难,那就可以在明天这个殊胜的日子多行持善法。

另外,每年的极乐法会,我们都要念30万遍阿弥陀佛心咒。前几天,我让大家在1个月内念完,但这对城市里的有些人来讲可能时间太短。金刚萨埵法会的时候,我们要求大家在3个月内念完40万遍金刚萨埵心咒,所以这次的阿弥陀佛心咒也延长两个月吧——3个月念30万遍,1个月念10万,3天念1万,这样应该没问题吧?希望大家都参与,最后一起回向,功德是非常大的。

谁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何时就结束了,人世间的很多事情,有些会做完,有些到死也做不完。但不管怎样,因缘成熟时每个人都会离开人间。当离开的时候,你辛辛苦苦积累的一切都用不上,只有善根资粮伴随左右,这就是善法不可思议的力量和功德,大家应该重视。

法王如意宝曾在极乐法会时,在居士林给大家赐予了阿弥陀佛的结缘灌顶,相关视频已经通过网络给大家提供了。虽然看视频不一定能得到灌顶,但至少会获得结缘的加持和力量,也是一种缘起。总之,希望大家非常努力地为往生极乐世界做好准备,这很重要。

现在继续讲《维摩诘经》。大家应该把心收回来,放在闻思修行上,把闻思修行当作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有些人只是将听闻佛法当作世间普通的培训课、学知识的课。我觉得,他们并没有真正明白佛法的价值。

世间的知识,只能解决这一世的生活或生存问题。而佛法,不仅对这一生有很大利益,更重要的是,它能在相续中种下善根,令人生生世世离苦得乐。所以,大家应该对佛法有渴望之心、难得之心、欢喜之心,还要有一种热情。

做任何事,如果没有激情、热情或感触的话,都不会做得很好。有些佛教徒,刚开始热情似火,信心日夜奔涌、无法按捺。但在岁月的风吹雨打下,信心慢慢变得奄奄一息,只剩下小小的火苗在狂风中时隐时现。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 不忘初心

不管你信仰哪一个宗教、进入哪一个行业,始终都应不忘初心,最初的温度和热情不能丢失。我遇到过一些做企业的世间人,他们始终保有热情的心态和勇猛的干劲,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有些佛教徒,尤其是一些“老油条”,刚开始对闻思修行特别精进,白天不休息、晚上不睡眠,只睡三四个小时都觉得太可惜了;但是后来,他们的热情慢慢消退,今天退一点,明天退一点,最后变得非常冷漠。这样真的不行。

在发心方面,也要将热情坚持到底。很多人一开始热情高涨,什么都要参加。像我们藏族人,做事之前先把一边的袖子撸起来,“我来,我参与!”可是慢慢就不行了,他觉得天气很冷,就把袖子放下来——当最初的勇气消失殆尽,他就退缩了。

修行方面也是如此,一如既往的坚持很重要。

另外,有些法师、辅导员一定要对法有兴趣。前段时间,我跟学校里的老师们讲:要对教学有兴趣。现在好多老师对教学没有什么意乐,只是为了吃这碗饭,勉勉强强地应付而已,每天讲课的时候也没啥感觉。如果老师都没有感觉的话,学生肯定也没有感觉;如果老师活跃不起来,那学生也不可能活跃。

希望大家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有些人的心态好像软绵绵的,虽然没有死,但也不算活,一直在听法的行列中得过且过、浑浑噩噩。命根还没有断,算是比较不错了,但也跟死去的人没有什么差别,这样不太好。

总之,我希望大家把散乱的心收回来,不管是学《维摩诘经》还是听其他课,都要一心一意、非常专注。虽然我讲得不好,我也知道,但《维摩诘经》的内容确实非常殊胜,对于这一点应该没有不承认的。因此我们共同学习很有意义。如果我讲得不对,你也可以举手,“那个地方讲错了,喂喂喂,不要再讲下去!”然后我就听你讲,你讲完之后我再继续讲下去。西方很多学校都是这样,他们的思想比较开放。

  • 前四品回顾

在《维摩诘经》中,第一品是《佛国品》,讲“心净国土净”的道理,相当于序品、因缘品,宣说了本经的宗旨;第二品是《方便品》,讲维摩诘居士弘法利生的不可思议方便,对此我们都应该随学;第三品是《弟子品》,讲佛陀让十大声闻弟子向维摩诘居士问疾的故事;第四品是《菩萨品》,讲了弥勒菩萨、光严菩萨、持世菩萨和善德菩萨的故事。在第三品和第四品当中,佛陀吩咐大小乘当中非常有名的弟子去看望维摩诘居士,但他们都不敢去,并讲述了各自与维摩诘居士之间的故事和维摩诘居士给他们的教言。

可见,《维摩诘经》是一部非常有逻辑性的佛经。本来经典不同于论典,其逻辑性不一定很明显,结构也比较松散。所以有些人将佛经比喻成宝库,其中的教言好像金银珠宝,松散地堆放在那里。而这部经则不同,一层一层的逻辑十分清晰,至少前面的内容是这样。

有些前辈大德说,这部经的前面部分主要讲折服的内容,后面部分主要讲摄受的内容[1]

  • 欢喜心

我之前讲过,《维摩诘经》在汉地非常出名,尤其受到古大德的重视;在藏传佛教当中,很多大德也经常引用本经中的教证。这次我给大家传授了本法的传承,以后可能会有很多大德来弘扬,这一点现在也许看不出来。不管怎样,大家有了这么好的传承,无论是宣讲弘扬还是自己修行,都会有很大的利益。

大家在听闻佛法的过程中应该具有欢喜心,因为这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很多人认为,赚到大钱、事业成功、相貌庄严、地位显赫等非常重要;但我个人认为,通过佛法获得加持、觉受和证悟,是人生当中最有意义的事。人到中年以后,这种感受尤为强烈,也许与我的信仰、信心和从小所受的佛法熏染有关。

  • 专注听闻

希望大家在听闻佛法过程中,不要吃东西或做其他事情。经堂里的道友们都能如理如法地听闻,但通过网络听受的道友,可能会边听边吃东西、上网、看手机等,这样不是很好。佛经的内容十分深奥,专注听闻都不一定能懂,何况是以散乱心去听呢?哪怕是看一部电视剧,如果没有专注的话,都可能错过关键情节,比如演员之间的对视或某句话,导致后面的情节都不清楚。

当然,如果有特殊情况,比如上夜班,那边上班边听也是可以的。但如果有时间,最好专心致志地听闻。因为对佛法越重视,获得的加持和利益就越大;越不重视,获得的利益就越小。如果只是把听课当作听世间人的演讲,随便看一看、听一听,不想听了就“啪”地关掉电脑,开始听流行歌了,那么,你去看其他节目也许会获得更多利益。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 文殊菩萨

佛的大小乘弟子各有不同功德,但在智慧方面,文殊菩萨是首屈一指的。

在显现上,他是菩萨相,但也有经论中说,他是古佛再来。当然,不同经论有不同说法。我翻译的《八大菩萨传》当中,介绍文殊菩萨的篇幅最广,其中提到了《首楞严经》的记载:文殊菩萨在过去已经成佛,名为龙种上如来[2]。有些经典中说,他是未来的佛;有些经典中说他是现在佛,名为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普见如来等。但大多数大乘经典中都说,文殊菩萨示现童子相,开启众生的智慧。

有些西方人认为,文殊菩萨只是智慧的象征,他手中的宝剑能斩断无明。实际上,文殊菩萨不仅仅是一种象征,他还是佛陀时代真实存在的一位菩萨,后来在五台山等地、在不同众生面前示现各种身相度化众生。

现在有些西方人好像对佛菩萨不是特别了解,有些大德给他们宣说佛法时,就害怕他们将佛教故事与其他宗教的神话故事混为一谈,经常告诉他们:观音菩萨是一朵莲花,代表清净与大悲;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能斩断无明……什么都用象征、表示来宣说。这种“看图说话”的方式,也许能令某些人更容易理解,我们有时也会这样讲。但是,要介绍佛陀的话,就要将佛的故事真正讲好,不要讲成传说或神话故事;讲菩萨的话,也要将菩萨的功德介绍清楚。

我也听过其他宗教的一些故事,有些是神话性的,有些则是人类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重要事件。任何一个宗教,都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故事、渊源,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别人的历史和传统,另一方面也应该很认真地观察自己的思想。否则,我们的看法就会受偏见左右而不自知。

这些偏见是如何形成的呢?每个人小时候都是一张白纸,没有自己的见解;长大后接受不同的教育,受到身边人和环境的影响,心识上就积累了一些故事,染上了一些颜色;这些颜色越来越深,最后就成了心上的烙印。假设我出生在信奉无神论的家庭,从小受这种思想的熏染,我就会对无神论深信不疑。

大家也要思考一下:自己的思想究竟是不是千真万确、不容置疑的?佛陀说过:“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不要因为对我恭敬就接受我所说的法,而要用智慧反复观察,就像提炼黄金一样。”这是佛教当中很重要的格言。

现在文殊菩萨要出场了,很多人都很期待。因为前面的佛弟子都不敢去看维摩诘居士,大家都觉得,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居士的智慧碰撞会十分精彩。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这时,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你代我去向维摩诘居士探问疾病吧。”

前面诸多大小乘佛弟子都不敢去问疾——当然,有些人是示现的——而且,他们都曾在维摩诘居士处得到过不同的智慧和教言。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很多人确实收获很大。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前对《维摩诘经》的认识比较肤浅,这次依靠大家的因缘,有机会对这部经专注地研究和挖掘,对经文的认识也更上一层楼,非常感谢大家。

佛陀此时才让文殊菩萨去问疾,是一个很好的安排。如果刚开始就派他去,以他的智慧,很多问题就会问得很清楚了,其他人有没有出场的机会也不好说。所以,佛陀从舍利弗、目犍连开始,总共派了五百位阿罗汉,然后是菩萨。前一品当中只讲了四位菩萨,不知有没有派其他菩萨,经中不明显。但我想,在场的菩萨特别多,可能不仅仅是这四位吧。不管怎么样,文殊菩萨此时才出场。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降伏众魔,游戏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虽然,当承佛圣旨,诣彼问疾。”

文殊菩萨陈白佛陀:“世尊,这位上人非常难以应对,他深深通达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而且善于为有缘众生如理宣说、应机施教。他辩才无碍,智慧甚深、无有间断。他对一切菩萨的事业了如指掌,对诸佛等净无二的深密境界无不趋入。他善巧地降伏了四魔为主的所有魔众,具有各种神通,就像游戏一般。他的智慧和方便都已到达彼岸。即便如此,我当承蒙佛的加持,向维摩诘居士探问疾病。”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文殊菩萨对本师释迦牟尼佛说:“佛陀啊,这位上人非常难以对付……”因为他知道前面有那么多声闻和菩萨都不敢去,所以首先并没有说:“我去没问题,您放心,我来解决,这件事对我来讲非常简单!”而是说:“这位上人确实不简单!”

  • 上人

南怀瑾先生说,“上人”一词就源自《维摩诘经》。在藏文译本中,“上人”一词不是很明显;唐译将其译为“大士”[3]。其实,“上人”不仅在《维摩诘经》中有,在其他经论中也出现过。比如小乘的《增一阿含经》中说:人若能改过自新、忏悔过失,就可以被称为“上人”[4]。《十诵律》中将人分为四种,即麤人(“麤”同“粗”)、浊人、中间人、上上人。同样,僧中有四种断事人:没有惭愧心,也不懂文句和意义的人是“麤人”;没有惭愧心,但是懂得文句和意义的人是“浊人”;有惭愧心,但不懂文句和意义的人是“中间人”;既有惭愧心又懂得文句和意义的是“上人”[5]

当然,这里的“上人”,应该不仅具有惭愧心并精通文句、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舍己利他的精神。《大智度论》中也说:“若自能舍己乐,但为一切众生故行善法,是名上人。”抛弃一切自私自利的心,一心一意为众生行持善法的人,就叫做上人。《华严经》中讲:“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就是菩萨精神。

心心念念想着众生,这个人就可以被称为上人。在座各位是不是上人呢?大家可以自己观察,看看平时的言行举止是否都为了利益众生。当然,一点都不想自己的利益是不可能的,但作为一个大乘佛教徒,也需要时时刻刻心系众生。

  • 加持与摄受

法王如意宝写过一个发愿文:“愿我从今乃至世世中,上师殊胜本尊予摄受,三学功德海藏得自在,易成弘法利生大事业。”意思是说,从今天开始,愿我生生世世得到上师、本尊的摄受,精通三藏,最后能弘法利生。佛学院的念诵集中有此愿文,僧众也经常念诵。

我们在发愿的时候,也要祈愿生生世世得到上师、护法神的摄受。如果没有得到他们的加持和摄受,光凭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弘法利生,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从我自己的修行和人生经验来看,缺少这种加持的人,也许暂时讲得特别好,智慧很不错,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但将来能否真正成熟弘法利生的事业也不好说。

有些人经常抱怨,对上师、对法、对负责人不满,觉得某些事应该按他的想法去做。实际上,如果没有上师、本尊的加持,单凭他的力量,可能过不了两三年就会以失败告终。

所以,要想当一个真正的上人,还是需要上师和本尊的加持。没有信仰的人不会承认这一点,他们只承认明确的知识和实实在在的物质。在他们眼里,无形的力量是非常遥远的事物。当然,我们也不要求他们承认这种力量,但在座的各位的确需要思考。

下面是文殊菩萨对维摩诘居士境界的赞叹,也是对他的个人介绍吧。我出去讲课的时候,也经常有人对我做介绍,但有些人是在乱说。如果真正要介绍一个人的话,要讲他的智慧、弘法利生方面,而不是仅仅说他在什么时候降生,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不过,现在人可能喜欢听这些吧。

“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维摩诘居士深深通达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这一点我们从前面的经文中也看得出来。他不仅自己精通实相,而且善于为有缘众生如理如实地宣说法要,为不同众生应机说法。在说法过程中,他辩才无碍,智慧甚深、无有间断,在辩论、表达等方方面面都无法被攻破。

关于“善说法要”,日文本和梵文本中好像是“能善巧宣说一般与特殊之法”“宣说或分或合之法”,跟藏文本的内容比较接近。不管怎样,这些经文的意义应该是相同的。

  • 善说

“善说”一词,在佛经论典中经常出现。有些人既通达诸法实相,又善于为他人宣说;而有些人,虽然确实通达了佛法的意义,修行也很不错,可是讲经说法不善巧,常常是一出场就失败。

我也在思考:无论是出家身份的法师,还是在家居士,都不能变成书呆子。一方面,能背出很多教证、举出诸多理证是很好的;但另一方面,懂得众生根基、善于与人交往也很重要。

有时候,我们会派一些很有希望的法师出去讲法,但有的人在寺院里连三天都待不住,把所有人得罪光就跑回来了——“哇,我终于回来了!”而且以后也不想出去讲经说法了,觉得出去就像打仗一样,特别可怕。

有些法师说,这种现象源于“山沟文化”,在小小的山沟里培养出来的人就是这样。其实也不是,在喇荣这个山沟里,培养了很多对全世界做出贡献的人,包括藏族人、汉族人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出现过非常了不起的大德,现在也有,未来肯定也有。

我们也看得出来,其他一些地方的法师和居士,好像更加包容一些,做人做事等很多方面都比较好。我们这里的个别法师确实也很不错,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方面,既有善巧方便,又有利益众生的发心。

麦彭仁波切的《君规教言论》中有一品是《观察语言》,希望大家好好学习一下。真正的善说,不会损害别人,也不会损害自己,而且对众生非常有利。就像《四分律》中所说:“善说于言者,令己无热恼,亦不侵他人,是言为善说。”所谓的善说,就是不会让自己痛苦,也不会给别人带来烦恼、痛苦的语言。而且,别人哪怕只听了他一堂课,也会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在我自己的人生经历中,与藏传佛教的某些大德只有一面之缘,或在他们面前只听过一节课,但其巨大加持却让我至今难忘。

总之,通达甚深实相很重要,语言的善巧也很重要。作为一个修行人,即使没有法师的头衔,也要善于与人交流。麦彭仁波切说过:世间的亲和怨,大多源于语言[6]。所以,语言是很关键的,它是沟通的工具。如果语言把握得不好,可能一句话就会得罪无数人。

希望各位居士、出家人,说法的时候也不要特别自信,“啊,我说法肯定没问题,别人百分之百都认可的!”也不能这么想,还是要经常观察自己,看看自己的说法能力到底如何。

智慧无碍”,在藏文译本中是“对众生无有嗔恨的智慧”。有些注释中说,“辩才无滞”指世俗当中的辩才无碍,“智慧无碍”指胜义智慧无有障碍。

“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从利他的角度来讲,维摩诘居士对一切菩萨的事业了如指掌,在弘法利生方面非常善巧;从自利的角度而言,维摩诘居士对诸佛(“诸佛”,在藏文本中是“诸佛菩萨”)等净无二的深密境界无不趋入,无余通达。

“降伏众魔,游戏神通”,他善巧地降伏了四魔(烦恼魔、蕴魔、死魔、天魔)为主的所有魔众,具有各种神通,就像游戏一般,可以在众生界中自在示现,无有阻碍。僧肇大师说他显现神通既可以度化别人,也可以自娱自乐[7]

“其慧方便,皆已得度”,他的智慧和方便都已到达彼岸。有了智慧与方便,度众生是很容易的。《大宝积经》中有一句话非常好:“观此世间犹如化,智者游行无所著。”菩萨观世间万法如梦如幻,不管到哪里去都不会贪著,也就无有任何阻碍。

我以前也提到过法王如意宝的一个教言:“如果真正具有证悟空性的智慧和利他的行为,就可以依靠文殊菩萨的加持而云游世界。到那个时候,你会看到一些非常悲伤的事情,也会见到令人非常欢喜的事情,但都不会执著。”我想,如果大家真正通达了如梦如幻的境界,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并非实有。

  • 梦幻之吸引力

有些人觉得,佛所说的“如梦如幻”只表达了虚无缥缈之义。实际上,“如梦如幻”还有更重要的一层含义——梦幻具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吸引力。就像梦,它虽然是假的,但在醒来之前,我们会一直沿着梦的习气,将梦境当成实有;又像幻化,当我们进入一个幻化的世界,虽然明知其为虚幻,但那种吸引力让我们不愿从中出离。现在有些年轻人,一听说有新电影上映,就一定要去看,即使没有钱,借钱也要到电影院里去看,甚至不吃、不喝、不睡都可以。他们虽然明知电影、游戏是“幻”,但那种吸引力已经令其沉醉其中。若以智慧观察,世间一切无不是梦、无不是幻,但在真正苏醒之前,每个人都陷于梦幻之中无法自拔。因此,佛教所说的“如梦如幻”,并非仅指空和虚无。所谓梦与幻,自有一种吸引力,令无数众生卷入其中而不自知,专注幻境而无法苏醒。

在这段经文之后,唐译当中还有一些内容[8],你们方便的时候看一下。唐译中讲:维摩诘居士具有巧便无碍,已经达到了最为胜妙无二无杂的境界;维摩诘居士对于一切问答获得了无畏自在,并非下劣言词所能抗对。

“虽然,当承佛圣旨,诣彼问疾”,即便如此,我当承蒙佛的加持,向维摩诘居士问疾。

这里的“佛圣旨”可能有法之圣旨的意思,鸠摩罗什大师在翻译过程中没有使用“加持”一词,这个词是后来才出现的。这句经文真正的意思应该是说:虽然维摩诘居士非常了不起,具有无量智慧方便,很多人都无法回答他的诘问,但既然佛陀要求我去,我还是要去的。大家最好再对照一下其他译本[9]

于是众中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师利维摩诘共谈,必说妙法!”

于是众中的诸位菩萨、大弟子、帝释天、梵天、四大天王、人、天人等,心里都在想:“今天这两位大士——文殊菩萨和维摩诘居士要对谈,肯定会宣说妙法。”

大概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在家人叫嘎桑扎巴(昌都人,现已去世多年),他专门讲《格萨尔王传》。他的表情很丰富,声调和语气也令人很有身临其境之感——“格萨尔王在哪里?”“正在这个时候,他想到了……”他并不是完全按照传记去讲,而是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前段时间我还听了他的录音,方便的时候给你们放一下,但你们不懂藏语,可能听了也没有什么感觉。我刚来喇荣的时候,宗教政策刚刚开放,他就经常说唱《格萨尔王传》。法王如意宝说,他的说唱给佛法兴盛带来了很好的缘起。

在场的天人、菩萨都想:文殊菩萨要去看维摩诘居士了,他们的对话一定非常精彩,两位大士的智慧碰撞,定会激发真正的善说火花。所以大家都特别期待。

那个时候,大家都很重视智慧的碰撞。而现在,人们对于辩论的输赢不一定很在乎。因为这是一个物质的时代,人们特别执著的是财富、金钱。在我很小的时候,人们还很重视智慧;时至今日,人们已经越来越看重有形有相的东西了。

即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皆欲随从。

当时有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都想跟文殊菩萨一起去。

他们可能是想当围观者,按现在的话说可能是“吃瓜群众”。

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绕,入毘耶离大城。

于是,诸位菩萨、佛陀的大弟子众还有诸位天人,恭敬围绕着文殊菩萨,入于毗耶离大城(即广严城)

这个队伍浩浩荡荡,有八千菩萨、五百声闻,可能现在的一个大型体育馆可以容纳,但广严城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大,不知道怎么容纳了这么多人。

在藏地历史上,也有某座寺院中有十几万僧众的说法,有些可能是真实的数字,有些可能是一种虚词。我们平时也会说“成千上万”“无量无边”等词语。

总之,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居士的会面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大家都跟着去了。

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

当时,长者维摩诘心里想:“今天文殊菩萨和天人等大众都来了。”于是以神通力加持(藏文当中有“加持”二字),使他的房间顿时空了,所有器具和侍者(器世界和有情世界)都消失了,只留下了一张床,他自己以病人的姿态躺在上面。

维摩诘居士的房间原本装饰得非常庄严,但在他的加持下,立即变空了。后面会讲,所有东西都消失了表示法无我,所有的人都消失了表示人无我,留下一张床表示涅槃的所依。维摩诘居士以病人的姿态躺在床上,也是一种示现。我看画像上,维摩诘居士也是卧着的。

在显现上,维摩诘居士拥有很多财富和眷属;实际上,他既可以自在享用,也可以依靠等持力令其立即消失。就像松赞干布,看似在边境杀了很多人,令人无法理解,实际上,他是以幻化的军队杀了幻化的人。所以,诸佛菩萨的境界的确不可思议。世间真正具有法相的善知识、菩萨也可以如此幻化。

文殊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

文殊菩萨进了维摩诘居士的屋子,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他独自一人躺在一张床上。

可见,诸佛菩萨的示现也是很有意思的。

时维摩诘言:“善来,文殊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

这时,维摩诘居士说:“欢迎!文殊师利菩萨,本来没有来之相而您来了,本来没有见之相但我们见面了。”

他们还是挺有意思的,不像我们普通人,看到来客人了就说:“欢迎光临!来,吃吃吃、喝喝喝!”现在,维摩诘居士家里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全都空了。

“善来”表示非常欢迎的意思,这是维摩诘居士对文殊菩萨的尊重。

“不来相而来”,从胜义层面讲没有什么来的,所以叫“不来”;但从世俗层面讲,文殊菩萨确实带着这么多人来到了这里。

“不见相而见”,从胜义层面讲,互相见面是不存在的,所以说“不见相”;但在世俗层面,文殊菩萨的确与维摩诘居士在这样一个空室中见面了。

藏文当中还有“不闻相而闻”,意为在胜义当中无可听闻,但在世俗当中,他们可以互相交流、彼此听闻。

汉传佛教有些大德,对这段经文的解释方法与我刚才说的比较接近。但天台宗的智者大师认为,不应该从胜义和世俗(实相和现相)的角度去解释。他认为,应该按照天台宗的“四不可说”法来解释,即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10],类似于唯识宗的解释方法。

不管怎样,来和去在实相当中是不成立的。《金刚经》中也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没有来,也没有去,这是从实相层面而言的。

文殊师利言:“如是!居士!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

文殊菩萨说:“您说的对,大居士。如果已经来了,就不会再来;如果已经去了,就不会再去。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来者无所从来,去者亦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

“文殊师利言:‘如是!居士!’”,文殊师利菩萨回答说:“大居士维摩诘,您说的非常对!”

“若来已更不来”,如果已经来了,就无法再来,因为过去的来已经过去了;没有来的话不可能来,因为未生的法不可能来;正在来也不存在,因为当下不可得之故。”

“若去已更不去”,已经去了就不可能去,因为过去的去已经灭了;如果没有去的话就没办法去;正在去也是不可能去的。

《中观根本慧论》第二品《观去来品》中也说:“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 已经去了的没办法去,没有去的也不可能去,除了已去和未去以外,哪里还有一个去呢?《观六情品》中讲:“见不能有见,非见亦不见。”以前法王如意宝讲《中论》的时候,道友们在路上碰到就经常说这个教证。

以上是文殊菩萨对维摩诘居士的回应,意思是说:去、来与见都不可得。

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宁可忍不?疗治有损,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问无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

先放置这些事,居士,您得的这个病可以忍受吗?治疗以后病情有好转吗,不会更严重吧?世尊殷勤地询问了您的很多情况!居士您的病是如何引起的?病了多久了?应该如何灭除此病?

且置是事”,这些事先放下来,我们暂时不辩论吧!

他们刚见面就对来与去等问题进行了辩论,所以文殊菩萨说:“这些事情暂时先不说吧,我是受佛陀的委托来询问病情的,不是来辩论的。”

居士!是疾宁可忍不”,居士,你病得怎么样?能否忍受?

“病得怎么样”也许是印度的一种说法,有点像“你睡得怎么样”,我们藏族人经常说“仁萨阿滴”(གཟིམས་ས་ཨེ་བདེ།)——“你睡好了没有?”你们汉族人见了面经常说:“吃饭了没有?”北欧人见面会说:“天气好不好?”按照我们的习惯,见到病人可能不会首先问他:“你能不能忍?”

“疗治有损,不至增乎”,文殊菩萨继续问:“病得严重吗?治疗有没有效果?病情有没有损减?不会更严重吧?”

“世尊殷勤致问无量”,佛陀非常殷重地询问关于您疾病的很多情况。

鸠摩罗什译本中只说了“致问无量”,藏文和梵文本中还有很多内容,比如佛陀非常殷重地问:“你身体怎么样?行动怎么样?好点没有?身心快乐吗?”大家再看一下唐译[11]

  • “该病的病了”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生病,对于疾病有正确的认知很重要。博朵瓦格西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明天可以发到藏文微博上,他说:“很多事情并不是不该发生,不是不该病的病了、不该死的死了、不该倒霉的倒霉了,而是该病的病了、该死的死了。生老病死的痛苦,不是不该发生的突然发生了。若不想生老病死,就要根除‘生’。要根除‘生’,就要断除烦恼。所以,要与烦恼作战。”

大多数人都认为,很多事情是不该发生的,其实并非如此。我觉得博朵瓦格西的这些话很重要。很多人生病的时候觉得自己不该生病,临死的时候觉得自己不应该现在就死。实际上,每个人的因缘不同,只要有身体,就会在该病的时候病、该死的时候死。不要说我们了,连真正的大德都不免疾病和死亡。

  • 戒贤法师

我讲过戒贤大师的故事吧?他一百多岁时,在那烂陀寺见到了玄奘法师,当时他哭得非常伤心。玄奘法师问:“大师为什么哭啊?”侍者说:“三年前,大师病得非常严重。当时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在他的梦中现前,文殊菩萨告诉他:因为你以前当国王时害了很多人,所以会感召这样的病痛。大师问:‘那我的痛苦如何解除?’文殊菩萨告诉他:‘再过三年,有一位大唐的僧人会来到这里拜你为师,如果你把佛法交给他,你的病就好了。’”

当时戒贤大师是很想以自杀来解脱病痛的,但听文殊菩萨这样说,他就一直等着,后来终于见到了玄奘法师,他就把佛法传给了玄奘法师。

可见,作为修行人,想用法来对治病痛也是很困难的。虽然我们知道“该病的病了,该死的死了”,但真正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就不是那么轻松了。

  • 病痛难忍

《杂阿含经》中也讲过,佛陀时代有一个出家人,病得非常严重,他很想自杀。舍利弗亲自去安慰他,问:“你病得怎么样?能不能忍受?现在有没有食欲?”他说:“我病得非常非常严重,特别痛,我很想用刀自杀。”舍利弗说:“你不要这样,我会给你很多饮食、财物、药物,带很多弟子来看你。”他说:“这些我都不需要,饮食、药物、财物、弟子我都有,但是这些无济于事,我还是特别痛,我想自杀。”

舍利弗又给他讲人无我空性:“眼不是自己,耳不是自己……”但是他病得实在太严重了,听这些也无济于事,他说:“我懂得这些,但我还是很痛苦,受不了了。”后来他真的自杀了。

其实自杀的过失很大。但现在,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人,由于无法承受身体或心理的痛苦而自杀。如果我们修行稍微好一点,应该是不会自杀的。

这里讲,文殊菩萨询问维摩诘居士的病情,并转达了佛陀对他的殷切关心。

“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文殊菩萨问:“您的病是由什么原因而起?您病了多久了?应该有很长时间了吧?听说国王大臣等都来看过您了。您的病什么时候会好?”

对于文殊菩萨的询问,维摩诘居士准备明天回答。

阳光之卫
སློབ་གསོ། གསར་འགྱུར། དཔེ་ཀློག གླུ་གཞས་སོགས་འཕྲིན་སྟེགས་འདི་ལས་གཟིགས་ཐུ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