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药食同源:疏肝理气的“高手”——佛手

文摘   2025-02-03 08:02   江苏  



中医药文化

佛手

沁人诗脾,清流环抱,

香分佛果,曲径通幽。

——宋·苏轼

药  材  认  识

形态特征:

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其果实顶部呈分裂、张开、握拳形态,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表面有不规则的皱纹和深陷的油室。果肉浅黄白色,质地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味芳香,味道微甜后苦。

生长习性:

佛手原产于印度,现广泛栽培于广东、四川、浙江等地。佛手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

文化意义:

佛手自古有“仙果”之称,因其鲜果形状如观音纤手,以形得名,兼与“福寿”谐音,寓意“福寿吉祥”。


功  效  与  作  用

1

疏肝理气

佛手性味酸、苦,可归肝、脾两经,具有疏肝理气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肋疼痛、胸闷不适、失眠、心烦易怒等症。

2

化痰止咳

佛手性温,归肺经,具有化痰止咳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痰多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常与香橼、半夏、藿香等其他中药配伍。

3

和胃止痛

“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滇南本草》

佛手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少呕吐等病症。


食  疗  配  方

1

玫瑰佛手茶

做法:玫瑰花6g,佛手10g,用开水冲泡5分钟即成。

功效:理气解郁,用于肝胃不和,胃脘疼痛和嗳气少食。

2

佛手大枣粥

做法:佛手15g,大枣10枚,粳米60g,冰糖适量。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煮至粥熟,加入冰糖溶化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行气化滞,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闷、嗳气呕吐、 消化不良等。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供稿部门:提取部

供稿人:王蕾




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秉持“承创中华精粹,造福人类健康”的企业使命,践行“诚信、高质、创新、共爱”的价值观,坚持以党建引领奋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领先企业,致力于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药品和健康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