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接到境外陌生来电,注意了你的智能手机可能正在泄密,国安提示如何规范使用手机?

文摘   2024-12-30 05:52   浙江  

 


前段时间,小余遇到了一件糟心事。他在网上看到一款看似实用的办公软件,没多想就从一个非官方链接下载安装了。起初,手机也没什么异样,可没过几天,他就频繁接到各种境外来电和骚扰电话,对方甚至能准确说出他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还冒充银行客服,企图骗取他的银行卡密码。惊慌失措的小余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手机信息怕是泄露了。

 

在如今这个数字化时代,智能手机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可它也像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暗藏诸多风险。就如小余的遭遇,一次不经意的软件下载,就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手机里存储的通讯录、短信、照片等个人信息,瞬间沦为他们作恶的工具。这不仅给个人生活造成困扰,若是涉及涉密人员,更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威胁国家安全。

 

从信息泄露风险来看,我们手机中的各类信息,就如同一个个待宰的羔羊。不法分子一旦掌握通讯录,便能伪装熟人行骗;获取短信、邮件,就可能破解账户密码;利用位置信息,甚至能实施精准敲诈。对于那些身处涉密岗位的人,手机里若存有未妥善处理的工作机密,泄露出去,危害难以估量。


 

网络攻击威胁也不容小觑。智能手机接入网络,就如同打开家门迎接世界,但若没有“安保措施”,病毒、木马、钓鱼网站便会如不速之客般闯入。它们不仅肆意窃取个人隐私,更像一条隐藏的导火索,通过关联入侵其他信息设备,将信息安全的“火药桶”点燃,引发连锁反应,让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数据堡垒轰然崩塌。

 

还有间谍软件隐患,仿若隐匿在暗处的“偷窥者”。不法分子利用软件漏洞植入窃密软件,悄无声息地监控手机用户一举一动。通话被窃听、短信被翻阅、位置被追踪,一旦涉密敏感内容落入他们手中,国家安全防线便撕开一道口子,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这些风险,国家安全机关给出贴心提示,助大家守好手机安全防线。

 

在软件和系统安全上,务必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应用,这好比去正规市场买菜,质量有保障。及时更新手机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就像给房子定期修缮漏洞,让不法分子无机可寻。定期病毒扫描清理,是给手机来一场“大扫除”,将隐患扼杀在萌芽。

 

养成良好手机使用习惯同样关键。设置复杂且定期更换的解锁密码,是给手机信息上把坚固的锁。谨慎使用公共 Wi-Fi,不在公开网络处理机密事务,避免在“信息集市”裸奔。定期备份数据,为手机信息买份“保险”,以防万一。

 

提高反间防谍安全意识不可或缺。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保持警惕,不轻易交出个人信息,合理设置应用权限,别让软件过度“窥探”隐私。


 

相关法律法规也为手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违反者将面临责令改正、警告、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为境外窃取国家秘密等行为,均有严厉惩处条款。知晓法律红线,我们在使用手机时才能更谨慎,切实守护个人与国家信息安全。


让我们从点滴做起,规范手机使用,共筑安全防线。


法学之苑
法治前沿 公益普法 法学研究 法文学交流与创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