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国际传播中的中西方文化融合与创新

文化   2024-10-22 09:25   北京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增强文化自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了战略部署,报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中国新闻社作为国家主流媒体,一直致力于向海外受众介绍中华文化,通过采用多元化的传播手段和方式,以满足海外受众对中华文化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新闻社通过不断探索更多样化的报道策略和方法,进一步增强传播内容的普适性、立体性和兼容性,以期更好地向海外受众展现中华文化之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鉴。如何用更多元化、立体化、普适化的方式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已成为中国新闻社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一、中西方文化及其传播方式的差异性

在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下,中西方文化及其传播方式的差异愈发凸显。这种差异不仅鲜明地展现在语言表达上,而且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判断以及社会习俗等多个维度。面对这种现实,既要尊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要积极寻求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发展。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1.中西方新闻理念的差异。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有鲜明的政治导向,即服务于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的福祉。中国媒体的新闻报道坚守“党性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以确保媒体在宣传党的政策、反映政府的工作动态和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西方的新闻体系则是在自由市场的竞争中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虽然强调新闻报道应当独立于政府权力,但实质上仍然受到资本逻辑和商业利益的深刻影响。因此,在西方国家,环境保护、气候危机和核能安全等问题常因其潜在的政治争议性而成为新闻关注的焦点,这些话题不仅关系到公众的知情权,也直接影响着全球性的社会议程设置和文化价值观的传递。

中国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就要求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有致力于推动党和人民各项事业发展的新闻理想。西方新闻观多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新闻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为西方主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统治服务的,更注重具有针对性新闻价值的事件。

2.中西方文化起源和媒介环境不同。从历史文明的角度追溯,中西方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路径均有不同。历史背景差异保留了中西方两种文化的独特性,也导致中西方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在价值观念上,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性。在文化传播中,这种价值观念体现为对个体经历的重视和个体价值的推崇。而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则更注重集体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社会整体的利益。在文化传播中,这种价值观念体现为对集体精神的弘扬和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其次,从思维方式上看,西方文化强调逻辑分析,重视实证科学,倾向于将复杂问题简化为具体的、可量化的要素。这种思维方式在文化传播中体现为对信息的精确传达和客观分析。而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则更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倾向于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理解和解释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在文化传播中体现为对信息的深入解读和内涵的挖掘。

最后,从社会习俗的角度观察,中西方文化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价值观大相径庭。中国社会重视家庭和家庭成员的群体生活,有严格的长辈晚辈之分。而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家庭结构中老少界限模糊,长辈与晚辈多以朋友相处。所以,在文化传播中,西方社会更宣扬自由、平等与开放,中国社会则更倾向于人际关系和谐与情感交流。

3.中西方信息传播获取途径存在差异。这不仅体现在技术和平台的多样性上,更深深地根植于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中。在中国,信息获取的渠道往往呈现出一种多元化但集中的趋势。传统的新闻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对年轻人群体中的影响力正逐渐减弱。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多的年轻人日益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新闻APP、论坛等数字化平台来搜集和获取所需的信息。这些新兴的信息获取方式不仅提供了更加便捷、即时的信息获取体验,还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人们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人物或话题,获取最新、最全面的信息。

与中国的信息获取渠道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获取上更强调个人选择和市场机制。除了传统的新闻媒体外,各种在线新闻网站、博客、播客和社交媒体等也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这些平台往往以更加独立、自由的立场进行报道和评论,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观点和信息。

二、文化融合在国际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文化融合在国际传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增多,文化融合逐渐成为提升国际传播效果的核心驱动力。这一趋势不仅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共存,还增强了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构建更加和谐、包容的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撑。

1.文化融合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通过文化融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能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异质文化,从而增强对国际传播内容的认同感和共鸣。在此基础上,文化融合不仅促进了全球文化的交流与理解,还加深了国际合作,打破了传统的文化壁垒,让各国人民在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世界。

例如,以考古百年为切入点,我国的主流媒体、考古机构、博物馆及艺术团体等,依托考古发现的器物与遗址,运用新闻发布、文物陈列、数字化互动和艺术演绎等多元化传播方式,致力于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这一系列行动的目的是缩小海外公众与中华文化,以及当代年轻人与悠久文明之间的认知差距,借助“历史的深度感”来克服“空间的隔阂”,从而逐步探索并构建具有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国际传播叙事模式。

中国新闻社主办的“东西问”专栏,就是展现中西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共同价值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东西问”专栏通过采访来自不同国家和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面对面共同探讨和解答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的问题。通过他们的不同视角和经历,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平台窗口。“东西问”不仅仅是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向海外受众呈现,还运用到了新媒体平台和技术手段拓宽国内传播渠道,将专栏的内容多维度呈现,快速吸引更多年轻读者和海外受众。

2.文化融合是一项长期且需双方共同努力的工作。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当我们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不仅要尊重他们的习俗、信仰和传统,还要积极地去理解和学习,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新的文化元素,而不是用我们自己的文化标准去衡量和评判他人。

在推动文化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实现文化资源共享。文化资源共享是指将各类文化资源,如文化遗产、艺术作品、文化节庆、民俗风情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开放和传播。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还能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共享包括加强文化产业的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的瑰宝;以及加强文化市场的规范和管理,确保文化交流的公平、公正和有序等。

同时,在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应注重文化安全与文化自信的建设。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要坚守本民族的文化根基与核心价值观,确保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与平等性。通过加强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务实创新的行动,才能不断推动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与广泛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融合在国际传播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传播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创新实践与探索

国际性活动为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机遇。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深化多边合作、推进各国友好往来,更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

1.传统文化与国际会议相融合,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影响力。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一系列高级别的国际活动成功举办,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与非遗项目的创新融合更烘托出活动的气氛,充分彰显了其影响力;在中亚峰会上,精心呈现的射礼、揖礼及汉服表演等,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受到了法新社、阿通社等多家海外媒体的广泛报道。这次会晤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的成功案例之一。

在杭州亚运会盛大的开幕式上,宋韵与芭蕾交相辉映,音乐剧与越剧和谐共鸣,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国际元素的巧妙融合。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国和越南的五位古筝艺术家采用各自国家的独特演奏技巧,联合演出亚运会主题曲《心心相融》,不仅创造出了一场融合多元文化元素的音乐盛宴,也体现了亚洲国家之间在艺术与文化交流方面的互利合作关系及对和谐多样性的尊重和探索精神,更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于亚洲地区丰富而深刻的文化交流内涵的关注度;在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杭州亚洲运动会的竞技场中,以传统舞蹈与地方戏文化为灵感的拉拉队演出精彩纷呈,年轻的运动员们既是竞技舞台上的勇者,也是文化传承之路上的探索者,他们的表演精准契合了年轻群体的审美需求,为观众呈现了一种独特而新颖的视觉享受。这些表演同时也在抖音海外版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了广泛的传播和转发,有效地带动了年轻群体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和文化交流的热情。


2.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融合既要“请进来”也要“送出去”。为进一步加强探索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融合,除了“请进来”的国际性活动之外,还有大量向海外“送出去”的视频产品。中国国际电视台与欧洲新闻台联合出品的系列专题《中欧非遗》深度挖掘、展示中欧优秀非遗文化遗产,跨越语言障碍,通过英、法、德、意、葡、西、俄等多语种形式,共同探索非遗之美,促进双方非遗文化的交流互鉴,全球观众可通过欧洲新闻台网站观看,节目反响积极;新华社倾力打造的微型纪录片《美美与共——“一带一路”上的文明对话》,通过鲜活的镜头语言述说着共建繁荣丝路背景下,各国间深远的文化互动与交融故事。其中,中国琵琶与中东地区的传统弦乐器乌德琴之间的文化交融故事,引起埃及最具影响力的英文报纸《每日新闻报》关注,并对此进行了详细转载;中国青花瓷与土耳其伊兹尼克瓷的文明交流则受到土耳其多家媒体的广泛转载与传播。

3.国际传播需要不断探索新的传播方式、技术手段和内容形式。文化融合并不是各国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经历一次去粗存精的打磨过程,同时进行文化的创新和转化,将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融入自己的文化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例如,在传播时可以借助大数据分级统计,精准分析受众需求和喜好,有针对性地制定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传播策略。同时,人工智能、5G和VR等新技术手段也为国际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感官体验,使受众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增强参与感和体验感,有力提升了国际传播的效果。

四、结    语

综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及其传播方式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促进有效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需要实施一系列具体策略。首先,我们应秉持对文化多样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认识到并接受不同文化间的根本差异,确保在交流过程中避免任何形式的文化偏见或歧视,以平等、包容的心态面对每一种文化。其次,深入了解对方文化的历史背景、社会习俗及价值观念,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研究,准确把握对方文化的精髓与特色,以便在交流过程中更加准确地传达信息,有效减少误解和冲突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明确认识到,在逆全球化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的背景下,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的博弈下,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面临巨大挑战。为此,我们应秉持开放、包容与合作的姿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并致力于推动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 中国新闻社

编辑:杭丽坤

本文刊发于《传媒》2024年18期


传媒
《传媒》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国家级新闻类专业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宗旨是服务传媒、引领传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