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教研】NO.2085秋实丰盈 砥砺前行——我校开展第九周语文教研活动

文摘   2024-10-31 21:03   江苏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

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

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老师之间的学习交流,10月29日上午,我校“思维方法”语文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在阶梯教室举行,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教研活动。 






我们的教研

一堂好课的背后凝结着无数次辛勤与汗水的磨砺。为确保此次教研活动的圆满完成,二年级语文教研组积极备课、深入研讨,主备人张铨老师围绕本节课阐述了自己的备课思路,组内老师畅所欲言,为打造精彩课堂提供想法与建议。

  





我的课堂

《我要的是葫芦》是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安排了《坐井观天》《寒号鸟》和《我要的是葫芦》这三篇寓意深刻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一文讲的是一个人想要种出比南瓜还要大的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置之不理,邻居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结果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一个一个落光了。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等。

(一)在语言环境中认识9个生字“葫、芦、藤、谢、蚜、盯、啊、赛、怪”,会写6个生字“棵、谢、想、盯、邻、治”。解释“赛过、治一治、奇怪”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反问句、感叹句的语气,梳理主人公一心只要大葫芦的心情。

(二)课堂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项学习任务:“查阅资料,认识葫芦”“欣赏葫芦,感受可爱”“分析现状,总结原因”“学习汉字,美观书写”。通过四个板块的学习解决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识字、写字、阅读等要求,落实扎扎实实学语文,实实在在练语感。






我的反思

这是一篇寓言,讲一个种葫芦的人十分喜爱小葫芦,但葫芦叶上生虫了,他认为叶子上的虫子和他要的葫芦没有关系。结果小葫芦掉光了。这则寓言说明,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正确全面地看问题。

一、教学效果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简短精悍,生字较多,共14个。教学时,我采用随文识字,并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片来认识和理解生字,例如教学“藤”字时是通过画葫芦藤直观形象地了解“藤”就是植物的“茎”;学习“盯”时让学生来做动作,感受文中那个人对小葫芦的喜爱。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认识了字形还理解了字义,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会容易。

二、成功之处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为了使学生能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我引导学生看图激趣,引导学生利用葫芦图及形声字的特点自主识字,这样识字有意识地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了识字能力。

三、改进措施

1.注重课上的读,努力为更多的孩子提供读的机会,争取每个人都能读出感情。

2.由于时间关系,后面的节奏加快。应该把节奏放缓,打好基础,先把基础工作做扎实,讲不完可以下节课接着讲。

3.在课堂上要认真听学生说的是什么,有时候学生说的反而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小问题。






我们的认识

王楷文老师:张老师的识字教学非常扎实,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学习重点,在学习“葫芦”两个字时,张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认识“葫芦”是什么,及时正音,并让学生观察字形,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在课文的学习部分还将课题中的“葫芦”和课文第一句的“葫芦”结合两个“颗、棵”让学生进行对比辨别。
  张老师在讲解“啊”字时,把它放进了句子里,通过老师范读,让学生仔细听,说说发现了什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上课专注力,也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生字的记忆。

张月蓉老师:张老师进行教学时采用了随文识字的办法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句。通过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课上学生都能做到“我能说,我能演,我能做。”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学习藤的时候,老师先问学生,你还见过哪些植物有藤?再出示黄瓜藤,南瓜藤,西瓜藤,葡萄藤……让学生记住这种弯弯曲曲缠绕在一起就是藤。在本课的教学中,张老师还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许多想象说话的环节。例:你看到的蚜虫会着急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治蚜虫呢?大胆的想象,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同时也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培养。

骆艺老师:《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张老师以其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亲切的教学风格,带领二(1)班的孩子们扎扎实实地学语文。课伊始,老师先指导学生读好课题中的轻声,引导学生思考“我”要的是怎样的葫芦?接着带领他们细读课文,分句讲解,同时巧用简笔画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葫芦生长的过程,进而逐步理解得不到葫芦的原因,再创设情境,指导朗读“我的小葫芦啊,快长啊,快长啊”,读出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整节课张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识字、朗读、写字的时间,让孩子们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郑颖颖老师:张老师的课环节紧凑,课堂思路清晰,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学习生字、解决生字,利用板贴与学生积极互动,内容设置上也体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充分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并在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整个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我们学习。

徐璇老师:张老师这节课运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扎实地明确了字音、字意。然后从第一自然段出示葫芦最初的样子到最后一段葫芦掉落,前后对比,让学生对故事产生兴趣,带着疑问深入学习。接着在讲解反问句时,通过句子的对比朗读,感受其中的情感变化。最后张老师这节课准备充分,精致的板贴以及板书设计都是我以后教学中需要学习的。






我们的建议

刘丹老师:名师何捷多次在文章中提到:“宁凿一口井,不挖十条渠。”提醒老师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抓住主要问题反复敲打,围绕一个目标多角度开展学习,进行有深度的教学,从而给学生带来最大限度的成长。《我要的是葫芦》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几篇课均为寓言故事,每一篇小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寓意,非常适合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

我建议老师可以从课题入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紧紧抓住课题开展教学是很多课文都适用的教学方法。对题目的有效质疑,可以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对提高学生命题作文的能力能够起到较好的奠基作用;结合题目,理解文章中关键语段的意思,可提升理解的准确性,降低阅读的难度,有助于发现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理解了内容,顺着作者的思路逆流而上,反观题目的由来,可发现作者布局谋篇的巧妙,实现从理解文字意思到习得表达方法的飞跃。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期待我们将学习中的思考和收获带进今后的课堂实践,在实践中努力前行。

策划:教科室

文字:张   铨

图片:朱   荣

编辑:王美玲

统筹:办公室

审核:丁红琴

签发:郑竹清


盐城市敬贤路实验小学
秉承“见贤思齐”校训,以“敬学励行”为学风,以“敬业乐群”为教风,以“敬贤敬细”为校风,致力于“办一所儿童幸福学习的乐园”(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寄语)的目标,培育适应新时代发展的 “尚贤儿童” 和“优贤教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