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季感想:龙树逻辑语言论这么厉害,为什么对科技与AI贡献为零?

文摘   2024-10-17 07:31   美国  

诺贝尔科学奖和AI的关系昭然若揭,而AI 背后是逻辑语言学模型问题,为什么龙树如此高潮的学问不能为科学所用?呼吁一个转向。诺贝尔科学奖背后的隐形大师》一文发表之后,收到一些留言,其中一条就是本标题。

佛教中的龙树(Nāgārjuna 被誉为“第二代释迦”,大约活跃于公元一五〇年至二五〇年之间)在逻辑与语言方面确实有很深的造诣,在某种程度上说超越维特根斯坦和莱布尼兹,尤其是在他的“中观”哲学中,他对二元对立、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述的反思和解构具有极高的思想深度。然而,像龙树这样的思想家尽管在逻辑与语言上有所成就,却未对科学做出直接贡献。何也?粗数如下几点:

1. 世界观的差异

佛教,尤其是龙树的中观思想,关注的是对“实相”的洞见,即通过摒弃对实在的执着而达到对空性的理解。龙树批判了所有实在论的立场,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没有独立的本质。这种强调“空性”和超越世俗经验的哲学,使得佛教哲学家们倾向于超越物质世界,而不专注于自然界的观察和验证。这与西方科学的发展路径有根本不同。

西方科学,特别是在启蒙时期后,开始依赖实证主义和实验证据,关注的是自然现象的描述和解释。牛顿、莱布尼兹等科学家通过数学和逻辑来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而佛教哲学则倾向于关注心灵与现象的关系,更多的是内省与悟道,而不是外在的实验和观察。

2. 哲学目标的不同

龙树的逻辑学和语言学更多服务于解构世俗世界的概念和语言陷阱,以引导个体超越这些限制,从而获得解脱。他的“龙树逻辑”被用于辩证法,以否定固有实在,帮助人们理解“无自性”的观念。这种思维模式不旨在解释自然现象或建立物理定律,而是帮助修行者摆脱烦恼和执着,走向精神上的觉悟。

与此不同,西方哲学家和科学家在逻辑与语言上的工作,通常是为了解释和预测物质世界的运作方式,最终形成了自然科学。像莱布尼兹、图灵这样的思想家,他们的工作直接推动了数学、物理学和计算科学的发展。

3. 知识体系的封闭性

佛教的修行传统和思想传播主要依赖师徒传承和宗教经典,而这些经典的重点在于修行、伦理、解脱和超越世俗。这使得佛教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封闭”的知识体系,即关注内在修行和终极关怀,而非对外界客观世界的系统探究和实验验证。反观西方,启蒙运动后科学逐渐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共同推动和认可,导致科学知识得以积累和繁荣。

4. 时间与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观学派和龙树的哲学发展于公元2-3世纪的印度,而那时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科学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甚至在西方,真正的实验科学也要到17世纪才开始崛起。因此,龙树及其他佛教哲学家们所处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决定了他们的兴趣集中在解决存在和解脱的问题,而非自然界的探究。

总之,龙树及其逻辑和语言学成就虽在佛教哲学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但其思想的主要目标在于揭示人生的痛苦与解脱之道,而非解释物理世界的现象。因此,他的成就未能对科学做出直接贡献。相比之下,西方哲学家如莱布尼兹和图灵,则将逻辑和数学运用于实证主义的自然研究,为科学进步提供了基础。

换成俗话,火药可以开山修路,也可以做鞭炮娱乐;指南针可以航海探险,也可以看风水骗钱;逻辑与语言可以搭建智能模型、机器学习和思维模拟,也可以自证万法皆空。沿木求鱼,呜呼乐哉。

后记:近年和郑学礼先生在录制关于佛教和龙树的讲座,也希望从认识论和逻辑语言学的角度,为现代AI模型提供借鉴。关于这个问题,郑老师常说的一句话:造物主所造皆实在,但不是绝对的也不能因为它们不是绝对的,就否定它们的实在性”  否认实在性,只能在心理学领域贡献一二了。大家有什么建议和问题,请留言。本期重新更新《因果律难题:从龙树到休谟、康德和维特根斯坦》,希望有心者打通之,开发潜在的资源。(董良杰)

诺贝尔科学奖背后的隐形大师

中英学术
中英学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