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向北洋军阀政府致敬是一种“观影”错觉

文摘   2024-12-25 13:43   宁夏  
《建党伟业》是一部向北洋军阀政府致敬的电影,该片用生动的镜头,精彩的案例,温馨的细节,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时代:报纸可以私人控股新闻可以批评政府,大学可以学术独立,学生可以上街游行,群众可以秘密结社,警察不可随便抓人。权力有边界,法律有作用,人权有保障,穷人有活路,青年有理想……
——陈丹青

众所周知,无论北洋军阀还是国民党,其执掌国政时,不管是在发展经济、改良社会、提倡文教,乃至改进行政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的成绩,这些已为学界所熟知,且有大量论著加以展示。

但民间为什么还会有“不如前代”之叹呢?此中奥窍颇值得深究。以往论述多着力于历史理性,而进行政治评价,提出诸如“腐败”、“落后”、“封建”等论断。诚然,历史理性评价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或先行工作,本文也难以越出这一范式与路径,故此着眼于北洋时期政治建设的“不良”,以及国民党时期“不如北洋”。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不良”,更多是引用时人的评价,是他们口中的“不良”,以表达他们对于中国政治运行状况的感受及其情感趋向,而非代表笔者的主见。笔者越来越觉得,研究历史者不应“参与历史”,只是应当把历史当作一些案例,进行科学观察,以期拓展或深化科学研究的某些领域。

就学理层面而言,“恋旧”是不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或者说,“恋旧”心理何以产生?这是一些解释难度较大的问题。“恋旧”固然不是中国普遍的社会心理,但也不排除这种心理的多发性,例如历代“盛世”就广为后人传诵,“犹忆......”之类的表述足以说明这点。回想既往,对于过去的直接受益者或在过去未蒙其害者(相对于现实而言),无疑是一种精神慰藉;可以说切身感受的对比,是促进“恋旧”的重要原因。民国时期的前清遗族无疑多持“民国不如大清”的看法。普通社会民众之所以也产生这样的心理,则是基于对现实的不满情绪。此中既有切身感受者,也有附和趋同者。但总体而言,当他们对现实产生抱怨之时,对于“前朝”的负面印象就会减弱,甚至生出“同情”之感。假如将这些当事人“穿越”回“前朝”,其实际处境与感受也会大不一样,同样可能抱怨,但远去的背影却容易引发后观者的同情。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社会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民众对于历史的参照系是选择性建立起来的,即突出其与现实处境相对应、且容易形成反差的内容,以求得其怨恨情绪的排泄。无论“民国不如大清”,还是“国民党不如北洋”均有这种因素在内。就社会发展情况而言,无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民国均要胜出大清不少;国民党北伐势如破竹,国民政府各项建设也均非北洋政府所能胜任。

但是,民众对于历史的认识特点大体呈现总体性、模糊性特点,换句话容易出现“看上去很美”或“看上去很坏”的幻觉或错觉,而对现实的观感则是局部与具体的,体验是真切而又实在的,这种个体的感受在选择性的历史参照系中往往容易被放大,甚至扭曲,产生“今不如昔”之叹

还有一点,民众对于现实的感受无疑也是多方面的,既有所谓的“积极现象”,也有所谓的“消极层面”,但一般倾向于放大后者,淡化前者。尤其是随着现代国家的建立,国家的基本职能越来越被界定为改善民众处境,增加民众福利,所以“干得好”越来越被认定为本职工作,而各类秕政或弊政,则成为众矢之的。由此也说明,政治越发达,为政越不易。而民主社会的一大好处就是不断将各类政治死结化解,不断将各类政治业务分包给社会,最终通过取决于多数意愿而获得解决。社会担负的国政越多,民众的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也越强,而国家与政府的责任与义务也就越小,受指责的机会相对就会减少,因为国家的风险与责任已被分散于每个国民身上。

作者简介

李玉,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1968年生,山西省山阴县人,历史学博士。20004月被评为副教授,200712月被聘为教授,20085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企业制度史和中国国民党史研究。

来源:

[1]李玉.从北洋到国民党“易代”的政治因果略论[J].广东社会科学,2020,(04):112-121+255.


极简计量分析
夫弃医从文,实乃医者治一人治病,而文章救一世之愚。今不才虽以工经济计量为业,愿以拙笔撰政经随笔,风闻大众耳目,盼世人觉知,成一自由民主之中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