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过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一定会对医院里那几幢砖红色房子印象深刻。这些篆刻着年代感,又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就是“仁爱医院旧址”。
19世纪初,西医对中国医学的影响逐渐浓厚,牛痘接种法以及西医外科和眼科治疗技术等近代西医学的成就相继引入中国,从而为西医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仁爱医院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1924年,法国天主教仁爱会修女郝格勒在现址创建仁爱医院,这就是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前身。
三十年代的仁爱医院,无论从医术还是医院的规模,在杭城都可算是首屈一指。在当时,仁爱医院的X光机等设备,在杭城算得上是先进设备。
新中国成立之初,杭州市红会医院创立了针灸科。创立者是以郭守云医师为首的几位针灸医师,郭守云师从全国著名的针灸名家楼百层前辈。当时的针灸科患者中,既有商贾官员,也有产业工人。
随着医院的发展,红会针灸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医院的老牌科室。杭城老百姓那时候口口相传:“打针灸,要到红会医院去。”这是民众给红会医院针灸科最厚重的礼物,也是几十年来,老百姓对郭守云等一批批针灸医师最好的褒奖。
汪芳俊如今是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推拿科主任,她自1993年从当时的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毕业后,一直在红会医院工作至今。30多年过去,她依然记得第一次到医院报到时的场景。
(以下是汪芳俊的叙述)
刚毕业的我胆子小,到人事科报到,不记得科长都说了些啥,只记得让我去针灸科报到,同时担任医院接待留学生的翻译工作。
当时医院的大门面向环城东路,现在的凤起路是大门进来的通道,通道左手边是一排两层楼的建筑,一楼是总务相关的一些办公用房,二楼设有康复科、同位素室等;右手边就是门诊大楼,也就是现在结核科这幢楼。这是一幢80年代的五层楼建筑,东边是门诊部,西边有急诊室、血站和干部病房,针灸科在门诊大楼的三楼。
九十年代初,医院还没有设立推拿科,但针灸科却是在杭城里有响当当的名气。当时周边九堡、下沙,甚至海宁的病人都会慕名而来。要知道当时从九堡、下沙、笕桥来红会医院,要一大早赶2个多小时的路才能到。
大多数病人都是慕郭守云医师的名来的,她最擅长就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多采用各种配穴,像募俞穴配伍、原络穴、奇经八脉穴、子母穴配伍这类配穴方法。这对于像我这样刚毕业参加工作,只知道局部哪痛打哪里的“菜鸟新手”来说,真是大开眼界,惊叹这才是传统针灸啊!我愧疚地想,书本上学到的穴位都到哪里去了?赶快去翻书,原穴在哪、络穴在哪,阴跷阳跷……感觉像没学过针灸一样。”
(郭守云医师正在跟病人交流)
而郭医师针灸选穴是如此娴熟而自信。她的选穴方案全凭经验和直觉,早就融合进了她的大脑,跳过了理性思维,信手拈来,如鼓应桴。病人只要一说哪里不好,她就能下针如有神。比如睡眠不好,下针申脉、照海,复诊时,病人会很兴奋地告诉我们,“回去睡觉好了很多”。急性腰扭伤,痛得动不了,郭医师一针后溪,有时一针人中;落枕病人,一针合谷、列缺,病人活动都会利落个七八分,惊叹真是神奇!这时,郭医师就会对我们和学生“嘿嘿”一笑,然后笑吟吟地看着病人,继续下一步治疗。
冬天,针灸科的大房间中间有个煤炉,上有烟囱通向窗户外面,房间加温,病人也不容易受凉。以前没有空调,针灸科病人都需要脱衣服接受治疗,我们准备了棉被、垫被、枕头、草席,就像居家环境一样,换季了还要换装备。
那时候医患关系也特别好,我记得有位叫陈洪根的老师傅,是公交公司的退休工人,因为背痛,经郭医师针灸治疗后效果非常好,因此和针灸科的医生们都相处得特别融洽,经常带来饭菜和各种零食与我们分享,像邻居家人一样。
每到三伏天,针灸科开展“冬病夏治”。头伏头一天,因为来贴膏药的病人很多,医生们会来得特别早,来不及吃早饭,陈师傅就会给我们带来烧饼油条当早饭,还带来中饭大家一起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与其说一年一度的“贴伏天膏”是一治疗项目,对我们来说,就好像是一年一度的习俗,像过年一样热闹。
说到冬病夏治,不得不说我们的三伏灸。主要项目是“伏灸”,包括贴三伏贴、疤痕灸和铺灸三大项目,根据不同的病情、人群选取治疗手段。
那时候有很多周边郊区的农民,他们吃苦惯了,对疼痛的耐受力比较高,相信三伏天的“伏灸”,能缓解冬天好发的疾病,因此喜欢过来做疤痕灸和铺灸。所谓疤痕灸,我们选取大椎、肺腧、风门、膏肓这几个穴位,放上用艾绒做好的三角锥状的艾柱,直接点燃,灸到局部皮肤疼痛灼热,重复2-3次,看病人的耐受度。
还有一种是铺灸,又称“督脉灸”、“长蛇灸”,和我们现在改良过的“铺灸”不太一样。它的整个时长约半小时,艾绒下面的生姜、大蒜和麝香,在艾草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的作用下,姜汁、大蒜汁麝香刺激皮肤产生烧灼感。一次灸完后,患者背部皮肤发红,第二天会产生大量水泡,需要到医院来把水泡刺破,涂上消毒药水以防感染。刺水泡2-3次后,皮肤逐渐愈合。整个过程需防感染,不能冲澡,不能受空调冷风刺激等。好在那时空调也不是家家都有,夏天医院里都是靠电扇哗哗地吹,大家也都熬过来了。古人认为,这样的铺灸,能起到振奋“阳气”,减轻冬天好发的由于阳虚导致的一些疾病的发病症状,减少发病次数的作用。
在80年代,针灸是中医药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我到医院工作时,医院的留学生带教工作已经开展多年,学员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德国,后来也有新西兰、美国和以色列等国家的留学生。
一批批学员来到我们医院开展文化交流和学习,他们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惊叹于中医针灸的神奇。学员们的宿舍就安排在现在的结核楼西区五楼,有专门的授课老师带教,主要为临床实习和每周1-2次的理论授课,学员一般学习1-3个月不等,周末还会安排他们游览杭州及周边的景点。
(汪芳俊正在与外籍学员交流)
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学员学习和生活上的翻译、出行的安排和讲解。记得第一次跟随医院的译员(也是本院英语较好的护士)上临床的时候,虽然我英语底子还算不错,但是基本还是张不了口的“哑巴英语”,非常害怕说错语法或找不到合适的词汇。不过,随着和学员们接触增多,几个月下来,就能比较顺畅地和他们交流了。
后来这个任务,我断断续续地担任了近10年。也就是在这10年中,跟着临床带教的翻译工作,接触了很多中医药方面的专家,也让我学到了丰富的临床知识,让我能从西方的视角重新认识中医,开拓了眼界。
文章来源:都市快报
原始供稿:推拿科 汪芳俊
图片来自科室供图及授权图库
综合整理编辑:党建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