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的澳大利亚,将有一部名叫《蜗牛回忆录》的粘土定格动画上映。
(讲述了把自己封闭在蜗牛壳中的女孩如何踏出“舒适区”的故事。)
这年头了,3D、4D大片横行,还有人在一点点细扣一块泥巴,一帧一帧地摆姿势,做粘土定格动画?
是的,导演还是他——15年前那部著名的《玛丽与马克思》的导演,亚当·艾略特。
2003年,亚当凭借粘土定格动画《裸体哈维闯人生》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上映于2009年的《玛丽与马克思》,制作耗时5年。
讲述了生活在纽约的一中年阿斯伯格大叔与8岁澳大利亚小镇自卑女孩之间长达20年纸上友谊的故事。
当年它的票房只有170万美元,如今是豆瓣43万人评分高达9分的神作,荣登豆瓣Top250电影中的第150位。
妥瑞士综合征、“裸露癖”、阿斯伯格综合征…
亚当·艾略特的作品以“少数派”为主角,主人公一生都在与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作斗争。
而这些“缺陷”之人的故事都以一种戏谑调侃的方式被呈现。
《裸体哈维闯人生》
哈维被雷劈后对一切带磁铁的东西具有吸引力
老人院里的老伙伴因此“欺负”他
《玛丽与马克思》也不例外。
重新回顾《玛丽与马克思》后,意外发现,两人之间关系的发展,也是谱系家庭亲子关系的映照。
这段维持了20年的关系中,有3件事决定了关系的走向。
1.
负面情绪的感同身受
让两个地球两端的人
确信对方的存在
仅凭书信往来,如何笃定地球另外一端,确有其人?
8岁澳大利亚女孩玛丽,与44岁纽约中年大叔马克思,却做到了。
8岁的玛丽因自己的平凡而深深自卑。
额头上有一块屎色的胎记让她本来就平平的相貌有了“缺陷”。
生活中更是无人关心。
工作之余只爱躲在车库里沉迷做死鸟标本的父亲、整日醉酒头晕晕,连针线都穿不了,只能用晾衣夹代替纽扣,将就着让女儿穿去学校的母亲。
“她的出生就是一个‘意外’。”母亲对她说。
在学校她的日子也不好过,一张苦瓜脸的她被老师抱怨说笑容要多一些。回家后她的母亲直接用口红在她嘴上画了笑脸,把老师气晕了。
顽皮的同学嘲笑她的胎记和晾衣夹做的临时纽扣,往她的三明治上撒尿。
难过时候,她就把自己装进车库的行李箱里,在黑暗中吃她的晚餐。唯一的朋友是动画片《诺布利特一家》里的角色玩偶,是她用树枝等零件,自己做的。
8岁的玛丽想象自己将来会嫁给一个叫“灰伯爵”的人
一次在邮局,她的妈妈偷了信纸,被发现后逃跑之际,玛丽偶尔撕下了通信薄上马克思的地址,由此开始了友谊。
她窝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写信,真诚地向马克思发问:美国小孩都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老头的裤子都提得很高?为什么肚脐眼上的毛是蓝色的?
这些令她好奇的问题,在平常无人可问,也无人认真回答。
远在美国纽约的马克思第一次收到玛丽的信,就被这突如其来的缘分“吓”得坐立难安——
把她的信读了4遍,凭窗远眺18个小时后,才下决心回信。
他一鼓作气地回答了玛丽那些带着孩子气的古怪问题后,也发现他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一一写下。
比如他也爱动画片《诺布利一家》,都喜欢巧克力。
也没有亲人和朋友的关心,格格不入。
马克思出生时,被父亲抛弃,和母亲生活在集体农场。6岁时,母亲用叔叔的枪自杀了。
因为犹太人的身份,他经历了总是被欺负的童年。
他喜欢人,但不理解人,要靠随身携带一本画有各种表情的小册子,对照别人的表情,才能知道对方此时的情绪。也靠这本小本子,才能学着挤出一个笑容。
因为从小孤单,他虚拟了一个看不见的朋友,叫拉沃尔利。他总有一只叫亨利的金鱼,死了就必须再买一只,名字从亨利一世延续到了亨利九世。否则生活的平衡会被打破。9年来,他还连续买同一组数字的彩票。
他也有一些应对孤独的方法。
所以当玛丽向马克思求助如何才能不被欺负时,马克思写信给她支招。
他让她告诉那个小男孩,那个胎记,是她死后能够掌管天堂所有巧克力的标志,而小男孩死后一块巧克力都不会得到,顺利解决了欺负事件。
在一次信中,玛丽说自己喜欢上了邻居,一个希腊男孩,希望以后能跟他结婚,做爱,生孩子,她问马克思什么是爱,又引发了他的恐慌——
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为他暖床的只有热水袋。
曾经失败的表白经历,让他困惑的调情举动,让他的神经又开始刺痛、引发恐慌。
其实每一次和玛丽写信,马克思都要回忆自己悲惨的前半生,因为无法辨析那些焦虑,又陷入更深的恐慌,所以每次都是“受难”。
这次受到刺激的结果,让他在床上躺了8个月,差点中断这份友谊。玛丽陷入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话太多了,是不是自己太丑了...
马克思也想过为了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不再和玛丽通信。
不过在马克思中了彩票之后,他人生的两大愿望:一辈子吃不完的巧克力、一整套《诺布利一家》的玩偶,都实现了。
只剩下最后一个愿望——交一个真正的朋友。
马克思曾向玛丽表示自己希望能哭得恰如其时,玛丽给了他一瓶自己的眼泪,于是马克思拥有了梦寐以求的眼泪。这给马克思带来了巨大的慰藉。
玛丽是真心对待自己的——
于是马克思继续回信,恢复了与玛丽的友谊。
因为经历过相同事件,他们互相开放自己的感受,往往是挫败、失望、恐惧的,但借由感同身受,两个外表国籍完全不同的人,靠近在了一起,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互相陪伴,不再孤单。
谱系家长经常对在孩子闹脾气的时候旁白:“妈妈看见你的伤心难过了,是不是因为...”
这就是借由感同身受靠近孩子的机会,需要“想象孩子内在发生了什么”的能力。
这种想象是如此生动,以至于我们能肯定对方的存在。
2.
迎来人生巅峰的玛丽
誓要改造马克思
却差点毁了这段友谊
马克思决定认真经营人生中最后的这一个未实现的愿望,经营这份友谊。
他彻底吐露了更深的“真我”——自己是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
他一一列举自己的怪异。
无法读懂弦外之音:会把“请坐、等一会儿”(take a seat)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成“带走一个座位”。
要对照表情图谱,才能读懂别人的表情。
虽然擅长玩魔方,但是手不灵敏,不擅写字,因此对玛丽的回信都是打字。
容易受感官刺激变得非常焦虑。
这次的彻底袒露,让两个人的友情升华。
恰巧此时,成年后的玛丽得到了童年时幻想的一切。
攒钱去做医美,去掉了让她视为追求幸福路上阻碍的巧克力胎记。
父母死后,伤心欲绝的她意外收获了爱情,找到了与自己相似的另一半,就是小时候喜欢的邻家希腊男孩。
在大学,她成为了最受瞩目的研究人员,一路开挂,事事顺利。
作为研究员的玛丽,重新仔细阅读了和马克思之间的来信,寻找他“病因”的蛛丝马迹,写了一篇以马克思为主人公的论文。以此为起点,立志要治愈世界上的精神疾病。
(不过她所翻的书,包括:《疯狂简史》《假装正常》《你是一个杀人狂》,似乎都是以贬低神经多样性人士为主题的书,也为日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在她25岁的时候,研究如何让马克思变正常的书出版,销往世界各地,迎来人生巅峰。
她兴高采烈地把这件事告诉了马克思,本来以为马克思会很高兴。并且收拾了行李准备下礼拜去纽约看他。
收到信之后的马克思勃然大怒,自己竟然成了让玛丽自我感觉良好的工具,而且,竟然把自己当成了“疯子”。原来玛丽一直看不起他,要把像他这样的人“改造”成正常人。
玛丽收到了打字机上的M按键,得知马克思再也不愿意与他来往。因此从高峰跌落谷底,陷入抑郁——
自己是拥有了那些光鲜的荣誉,但是一旦失去和马克思之间的友谊,自己就什么也不是了。
自己到底是谁呢?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呢?
成日醉酒,她成了最不想成为的自己母亲的样子,最后差点自杀。
一些谱系家庭似乎也会经历这样的阶段。
会有想尽办法让孩子“变正常”的时期,做各种能让他们看上去好起来的事,想让他们过别人眼中更好的生活,但是往往会看到孩子因为要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而感到愤怒,发脾气,不愿意接受改造,破坏规矩,这时的我们又会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场虚无。
3.
面对不接纳自己的玛丽
马克思选择了接纳
让关系继续有新的可能
在马克思心中,他喜欢自己,喜欢做一个“亚斯伯格”人士。
当他收到玛丽写着“sorry”的罐头,经历纠结过后,秉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想法,原谅了玛丽,给她寄去了诺布利一家的所有玩偶表示宽恕。
这时玛丽正在自杀之际,收到了这份代表原谅的玩偶礼物,也救下了玛丽一命。这段友谊终于继续了下去。
或许有时候,孩子也在接纳着不完美的我们,和我们一起,在不完美的生活中磨练出更坚定的自己。
玛丽最后也发现,自己并不是万能的神,让她明白世界上并非人人追求完美,而有的人就是追求真实。
马克思死的时候,望着天花板上贴满的来自玛丽的信。那是他一张张熨平的,就像是在抚慰他被刺痛的神经,玛丽已经成了他规律生活的一部分。
玛丽终于也在现实中,带着自己刚出生一年的孩子从澳大利亚来到了他的身边,虽然,这一生他们自始至终都没能互相见到对方一面,但他们仍然最好的朋友。
这段友谊似乎最终什么都没有改变,但是让两个人的灵魂真正相会了。
你有看过《玛丽与马克思》吗?欢迎评论区说说你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更多干预课程,戳戳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