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行业死期:机构招不来孩子,家长选不好机构!

教育   2024-11-22 20:35   上海  



这段时间,有一位北京的单亲妈妈非常焦灼,她带着孤独症儿子每天奔波四个小时,在某大牌孤独症机构干预四五个月后,“没看到什么效果”,母子都已身心俱疲。

于是,她开始拼命寻找“真正好的”机构,给我们发来一长串品牌,询问哪家更靠谱。

鉴于上一个机构就是我们推荐的,这一次实在难以启齿,就回她,“你们先去试几节课,看合适不……”

她的困惑并非个例,几乎所有的机构都会遭遇家长“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非议,但谁能保证这些家长折腾完退费后,下一个选择就会更好?

同时,很多机构的创始人和运营团队也在为填满学位而焦头烂额,穷尽市场手段流量渠道,Q2和上半年的KPI还是徘徊在50%以下,长此以往,机构能撑多久且不说,大家的饭碗是眼睁睁看着要没了。

在上一篇《唉,孤独症行业已被营销套路逼疯了!》 推送后,不少行业人士与我们交流,最大的困惑都是:

我们这么好的服务,为啥招不来孩子呢?
 
今天,我们就着重谈谈这个问题。

01
01
泥沙俱下
资本已战胜专业

十年来,尤其是疫情爆发前后,热钱几乎流淌到各个行业去寻找机会,孤独症康复这个赛道也不例外。

这无疑给行业带来了机遇,也一改孤独症康复“苦哈哈”的公共形象。不少新创立品牌也一举取代老机构,奔跑在赛道的最前列。

推陈出新,优胜劣汰,本来是好事,但资本也是把双刃剑,拿了人家的钱,就得签对赌协议,就得承诺扩张速度,就有一大堆的财务数据要完成。

于是,原本客客气气、相敬如宾的行业,尽管上层之间还保持着体面寒暄,下沉到运营部门和门店,早就卷得无以复加。

很快,机构无论新的旧的大的小的,都沦为营销套路的奴隶,一线的服务质量,家长的感觉和孩子的成长,都退而居其次。

既然都在耍套路,都在卷,那么谁都难得体面。不撕破脸皮,就没法活下去,代价就是整个行业越来越丧失家长们的信任和尊重。

有一位北京家长就告诉我们,每次一进那家机构,就害怕碰到负责她孩子的那位工作人员,“她总是鼓动我续费买课,我不买就感觉要么穷,要么不爱孩子,让我深感羞耻。”

诸位看官,人家花钱买服务呢,结果白白被推销员当成了PUA的出气筒。

这样的机构,能不缺孩子吗?

还有一些认真做事的机构,也因为品牌力越来越弱,老家长之间的口碑传播效应衰减多年后,到现在籍籍无名,只能为生存而挣扎。

在两个好西瓜之间挑瓜很好挑,看个头看色泽品甜度,但在两个馊掉的西瓜之间挑,咋挑都不对劲儿——这就是很多家长现在的感觉。

一句话,行业过于浮躁势利,更推崇销售业绩而不是专业担当。

一家两家变质变心,还有挽救的余地。整个生态垮掉,恢复起来就遥遥无期。


02
“流量”已成穿肠毒药

现在,各家机构负责人最喜欢谈的,就是“流量”,也就是能来门店咨询甚至成交的孤独症家庭。

而几乎每个机构、工作室从大到小都在开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拍短视频做直播涨粉丝,遍地开花,但 “变现”却越来越难。

为什么?

1 内容输出同质化严重,一点开无非两种话题,一种是孤独症家庭成长故事,一种是各类干预妙招,大同小异,用户对早已审美疲劳。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矛盾,传播性高的往往是故事类文章,为机构变现的效果并不好,讲干预方法的能引流,但点击和转化率不容乐观。

2 机构已陷入为了做账号而做的怪圈,什么平台火就得在什么平台开一个号,好像不做就会被时代抛弃,最好能把账号矩阵建起来,显得气势磅礴,全面占领了互联网用户心智。

但每个平台这样的号都铺天盖地,并不是你注册了更新了就马上来流量。

想要做好,就要投入人力运营,差劲儿的还不行,成本陡然就上去了。

于是很多机构就指派一俩人,对接所有平台,寄希望于撞大运,效果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账号多了,有种七嘴八舌的即视感,自身特色越来越模糊不说,粉丝的重复性高、流量收口也不纯粹,更谈不上转化。

3 基于1和2引发的流量饥渴和焦虑,还算有点钱的机构便会放任职业经理人急功近利,在各平台花钱大撒网投流刷好评,主打一个热闹。

可但凡仔细一捋单条流量的成交成本,以及中间可能存在的灰色操作空间,性价比真不像PPT上那么动人。

话说回来,我们其实有点厌烦在孤独症行业用“流量”这个词,每一条所谓“流量”的本质是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和家庭,他们需要的是实打实的服务,而不是套路。

脱离了用户服务谈流量,就是浪费成本死路一条。


03

满口情怀的人

不是老了,是坏了

 
赚钱与情怀不矛盾,比如很多企业家花钱做慈善。

矛盾的是,你不能为了你的主业多做几单生意而大谈情怀。

都2024了,观众们早就为情怀买单买麻了。

做生意,就按照生意的路数,真有情怀那就提质不加价,加量不加价,舍此都是忽悠。

廉价的煽情,没法换来一口安稳饭和一众忠实信徒。

要“改变一个家庭”、“改变中国行业未来”的鸡血虽好,长期注射,当心副作用:

1 价值观导向虚空,让团队更加懒惰虚伪。

喊口号扛大旗远比解决具体的问题要容易,你可以讲情怀,但不能一直讲情怀,创始人长期带头讲情怀,只会透露出一个讯息——这个团队的大脑已经懈怠,没有更多干货可以输出。

领头人一旦伪善,下面蹦跳的,只能是一群伪君子,连真小人都不屑与之为伍。

2 折损品牌形象,消耗本就不多的善意。

孤独症行业真不需要那么多惺惺作态的“垂怜”,更需要的是对专业的敬重和对家长的同理心。做着这一行的生意,却口口声声为了孩子和公益,如此虚头巴脑只会让人质疑其专业度,除了折损品牌形象,没有任何益处。

能为品牌带来口碑的一定是产品的专业度、性价比、服务的体验感,而不是创始人高举大旗的呐喊——口号喊得再响,概念再恢弘,不能踏踏实实让信任他们的家庭受益,就无异于诈骗。


04

无法激活00后,行业必死

 
这一部分的道理很简单,决定一个行业前途的,不仅有老前辈和老钱,更要看新晋的年轻人。

年龄最大的00后,今年已经24岁了。对孤独症干预这个人力密集型行业,越来越仰仗00后从业者在一线输出光和热,也决定了行业未来的方向。

问题是,他们得到了足够的尊重吗?

很多机构和管理层,还在用上个世纪的方式管理员工,注定会被员工抛弃。
 
比如,喜欢开大会,喊口号,大讲创业故事,鼓吹个人崇拜,笼络亲信,除了满足当事人的自恋和领袖欲,对年轻人没有任何正向价值。
 
做这一行的老师很苦培养出一名专业的老师不容易,如果真为了机构长远发展,就应该舍得多给员工好处和自由,扶持后辈,给予信任,制定高效的机制激发一线活力,而不是处处设防设槛把员工当囚犯一样监管,另一边又对空降兵们和营销套路无脑跪舔。
 
更没必要以位高者姿态,对下属玩着服从性测试,画着大饼压榨年轻人宝贵的青春。
 
这样的机构,一定走不长远。
 

05

KOL越来越不管用

 
有位爸爸跟我说,他觉得家长需要抱团,于是拉了个家长群,大家在里面纯分享育儿心得生活碎片其乐融融,此时最怕的就是突然进来一个人,讲几句经验后开始给某机构站台或者发一些课程体验券,学习资料,纵使对方是有点在理,也让人瞬间下头。
 
事到如今,圈内的KOL早已不纯粹,要么通过渲染自己的故事打广告带货,更有旅居过国外的家长打着信息差带着伪科学方法回国割韭菜。

左右都是利益,以至于老家长们对此纷纷PTSD,而年轻一代家长嘛,压根不混群,表演给谁看?
 
如果此时机构在规划家长业务板块时还依赖于过去那种捧出一个KOL家长就能一呼百应流量滚滚的模式,可以说是一种黔驴技穷,不思进取。
 

06

不把中重度孩子当人看

 
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机构的宣传往往集中在那些“顺利进入幼儿园/小学啦!”“考上大学啦!”的案例上。
 
对应的,从创始人到分店负责人、销售、售后跟家长间的关系维护也变得日益功利,似乎只有具备康复潜力,或者康复得好的家庭,才能成为机构的“座上宾”。见一次面,毕业后回访,都要敲锣打鼓上头条,仿佛这才是干预的正途和终点。
 
全然忘了机构里更多的中重度孩子才是常态,也将干预的风向引入单一路径,给家长带来更多焦虑。
 
创始人往往代表着机构的调性,一味宣传融合上学,忽视孤独症干预的维度和时间长度,无异于对家长孩子杀鸡取卵,能成则成,不能成的就自生自灭吧。
 
随着越来越多能力差的孩子在宣传中被隐形,这也会带动整个行业愈发功利,从销售到老师均对着孩子挑三拣四不说,从传播到目标设计口径也强导向“康复”,与医疗的界限也日益暧昧,裹挟着整个行业越走越歪。
 
而孤独症干预,是贯穿一个孩子一个家庭全生命周期的,不管服务什么年龄段的机构,都应该有横向看能力纵向看未来的魄力与格局,而不是纠结于眼下的“康复”。
 
当机构背离了以家长和孩子个性化服务为主的本心,就一定会失去老师和家长的基本盘。


END


更多干预课程,戳戳看阅读原文

暖星社区
面向孤独症(即自闭症)群体的综合平台——汇集各地孤独症康复机构信息,孤独症知识,资深康复师信息及相关学习资源。让孤独症群体生活得更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