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九条”的发布,标志着私募基金行业“扶优限劣”的态势进一步升级,加速了私募机构的优胜劣汰。随着新规的接连发布,行业规范和健康发展的方向变得更加明晰,尤其在基金运作、程序化交易、信息披露等方面。
在这场变革中,私募机构的不良行为和违法行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打击。行业的自我净化也在加速进行。据中基协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注销的私募管理人数量达到了23109家,而2024年年内注销的私募管理人共有1403家,其中仅11月就有66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这一数字不仅显示了行业洗牌的力度,也反映了监管层对于规范私募基金行业的决心。
在监管新规的推动下,私募基金行业正逐步向更加规范、透明的方向发展。从国家级政策动态来看,政策不仅强调了风险投资和耐心资本的重要性,还提出了进一步畅通“募投管退”循环,以及落实并完善税收政策等措施。这些政策的出台,旨在促进行业的稳健发展,同时也为私募基金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截止日期:2024-12-27
截至12月27日,有业绩展示的21只宏观策略产品,2024年以来收益均值为18.14%,暂时领跑。今年宏观策略的优异表现,主要归因于国际贸易紧张和地缘政治冲突所创造的投资环境,为宏观策略私募基金捕捉市场机会提供了条件。从宏观策略收益分位统计来看,下四分位数为10.57%,中位数为14.35%,上四分位数为19.85%,95.24%的产品获得正收益,可以看出宏观策略表现较好的原因,主要是表现较好的宏观策略产品整体收益较高。
随着2024年的A股大幕缓缓落下,我们站在了2025年的门槛上,满怀期待地展望着新的一年。在“924行情”的助力下,A股市场以一抹亮色收官。那么,2025年的股市将何去何从?各大私募机构对2025都表达出不同程度的乐观与期许。多家私募机构表示,2025年的政策持续发力将带动经济基本面持续好转,A股和港股的上升空间大于下行风险,当前正是布局结构性机会的良机。
聚鸣投资创始人刘晓龙指出,2025年中央财政大概率将发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稳定经济,预计货币政策也将维持相对宽松的环境,以支持实体经济复苏。其次,政策持续发力下,房地产市场在明年企稳的概率较高,家电、家居、汽车等行业的补贴政策有望在明年继续,因此对2025年的经济修复持有偏乐观预期,中国经济有望进一步修复。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强调,2025年纵观国际市场整体金融环境,中国资本市场具备低估值、高成长性、较好流动性、较大容量等特性,有望吸引全球资金进入中国股市。
星石投资副总经理兼首席策略投资官方磊表示,政策发力依旧是2025年重要的股市驱动因素,因此投资者需要更关注政策发力方向的投资机会。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来看,全方位扩大内需和大力提振消费将是重要的政策抓手。随着总量政策和行业政策组合发力,国内经济动能应该会比2024年好转,那些直接受到政策发力拉动的行业基本面大概率也会表现更好。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强调,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国产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政策层面,如新“国九条”与“科八条”等,都将为相关行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这些政策不仅能够刺激经济增长,还能够引导资本流向关键领域,为投资者提供明确的投资方向。特别是在半导体、数字经济、信创等自主可控领域,政策的推动将带来国产化率的持续提升和市场份额的增长,从而为相关行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如AI应用、智能汽车、商业航天等,也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重阳投资也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制度乃至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积极变化。从短期来看,在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推动市场风险偏好快速回升的同时,流动性宽松将是支撑2025年市场向好的重要因素。从中期来看,根据相关测算,2024年A股和港股的股东净回报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海外成熟市场水平,股市吸引更多长钱入市的条件初步具备。
也有私募机构看好2025年消费类资产修复机会。方磊认为,消费领域是稳经济、扩内需的重要方向,因此受到的政策拉动也会较明显,在政策驱动下,大消费企业的经营情况有望持续改善,消费类资产价值有望稳中有升。2024年9月以来的股市反弹中,成长风格和金融风格都累积了较大的涨幅,而大消费类资产的反弹幅度和估值抬升幅度都相对较小,当前大消费板块的交易拥挤度较低,也有望受益于2025年的股市流动性轮动。尽管2024年以来,红利资产实现较大幅度上涨,但仍有私募机构青睐红利资产。贺金龙认为,根据以往的经济政策预期,结合当前各宏观因素考量,年初市场往往对全年政策预期较高,与此同时,低息环境下,机构资金的长期配置需求为大盘和红利股带来增量资金。
尽管市场前景乐观,部分私募机构也建议关注特朗普上台后对华政策以及国内经济基本面修复节奏的扰动,认为这些风险因素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
由此可见,2025年的市场表现预计将受到政策支持和经济基本面好转的双重影响,私募机构对于A股和港股市场持乐观态度。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内需板块、科技企业和红利资产,而消费类资产的修复机会也不容忽视。同时,市场参与者需警惕外部政策变化和国内经济修复节奏的不确定性,以及这些风险因素对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新的一年里,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动向,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同时做好风险管理。
更多管理人信息可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