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人们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效力。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的“微观社会学”研究基础上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费孝通构建的乡土中国理论,实际就是为了回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而对此问题的回答是:“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因此,乡土中国即指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确切地说,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
从历史变迁的经验事实看,从20世纪40年代到今天,中国乡村社会已经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历史变迁,即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如今,乡村社会的“乡土本色”逐渐淡去,后乡土性色彩越来越明显。
“后乡土中国”是对“乡土中国”理论的发展,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用后乡土性来概括和解释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是要说明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中国乡村社会具有着自己的一些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得乡村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并行相随,而非被现代化所取代。
变迁之后的乡土性特征,突出地表现在村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上,那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和“空巢社会”。由此看来,如今的乡村社会,虽然村落共同体依然存在和延续,但共同体内的主体构成以及主体的社会行动都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迁。
后乡土社会的另一个重要变迁就是农户生计模式的转型,尽管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与粮食生产也在不断增长和发展,但是对于多数农户而言,农业却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生计模式。多数农户的生计模式属于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而且越来越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与生活来源是依靠外出打工或工商经营,从农业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来看,较多农户的主业其实已从农业转型为非农业。
乡土文化在与现代性文化的交汇融合中走向分化和多元化。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规范和价值系统,随着现代性文化不断向乡土社会的渗透,村民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两栖生活,社会经济的转型驱动着乡土文化的变迁。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村落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人口流动率小,人们的往来也疏少,他们的生活富于地方性,三家村就是典型的相对孤立和隔膜的村落代表。
B.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这两个概念也可以称作“有机的团结”的社会和“机械的团结”的社会。
C.“乡土中国”是指过去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它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具体而生动的描述。
D.“后乡土中国”是于乡土中国理论和中国乡村转型与发展经验而提炼出的一个概念,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当终老是乡成为乡土社会中的生活常态,生活在这样的村庄里的人们,彼此“熟悉”成为一种人际关系特色。
B.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具体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悉”社会。
C.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当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逐渐被现代化所取代,乡村社会的自有特质越来越不明显。
3.下列选项中不具有“乡土社会”特征的一项是( )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C.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D.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乡村从“乡土社会”到“后乡土社会”的特征变化。
5.如何理解中国社会的乡下人“土气”?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莫拉哨所·狼牙(节选)
石钟山
莫拉哨所在藏南的边境线上,海拔4678米,半个篮球场大小的院子,最高处山石缝隙中竖着一根旗杆,旗杆上是一面猎猎飘扬的国旗。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往山外,极目远处,路便若隐若现,消失在视线的尽头。山路连着一条公路,通往几十公里外的团部,团部在山的褶皱里。
米小冬命运的改变,一切都因那场突然而至的大雪。那是六月初的雪,来得猝不及防,下得昏天黑地。那场雪一连下了一天两夜,哨所的房舍几乎被大雪覆盖了,那条通往山下的羊肠小道,也早已不见了踪影。到处都是皑皑的白雪,扯地连天,没有尽头的样子。
米小冬已经是第二年的老兵了,高中毕业,他和所有同学一样,也参加了高考,虽然考上二本类大学。但考试分数离心仪的军校差距较远,他放弃这个二本大学,先参军,后考军校。
参军的过程,得到了父母亲朋的一致拥护,先成为一名军人,再成为一名军官,不仅是米小冬的理想,也是全家人的念想。于是米小冬便顺利参军,他从家乡带来最多的东西就是高考复习资料,足足有半箱子。在参军后这一年多时间里,他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到这次考军校的准备中了。
排长方江南是刚从军校毕业的军校生,对米小冬考军校的行为赞赏有加,方排长对米小冬的支持,不仅停留在口头上,还落实在行动中。每次巡逻回来的业余时间,他都会把米小冬安排到自己的排部兼宿舍中,不仅给他提供复习的环境,还经常上阵充当米小冬的老师。
排长方江南就经常冲排里的士兵说: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排就会再出一名军校生。方排长就是在莫拉哨所考上军校的,也是在当满一年兵后参加的全军统考。四年军校毕业后,他便又回到了莫拉哨所当上了排长。
那场大雪不仅改变了米小冬考军校的命运,还改变了方江南排长的婚期。方排长的婚期定在7月1号,早在半个月前,方排长的未婚妻林渝北就来到了莫拉哨所,接方江南回重庆完婚。
荒凉的莫拉哨所,突然来了林渝北,似乎一下子变得鲜亮起来。
五月中旬后的莫拉哨所,早晚还是冻手冻脚的,可是到了中午,穿一件衬衫还是显得有些热。早晚的时候,林渝北就穿风衣,不仅是那件红色的,还有件米色的。中午到下午这段时间,她会换上裙子、T恤衫,林渝北不论穿什么都很好看,大城市来的姑娘就是不一样。
林渝北在哨所这期间,方江南带着全排的士兵去边境线巡逻,临走时,拍拍米小冬的肩膀说:你安心留守复习,有疑难杂题不会,可以问小林,她可是高考状元。吃完晚饭后,林渝北仰望天空,太阳就沉入到西山,天空中有钩弯月挂在了天际,不多时,星星就铺满了天空。
林渝北问米小冬:你说你们排长他们巡逻到哪儿了?
冈巴山。他不假思索地答,这条巡逻线路他走过无数次了。对全排辖区的一百多公里路程,他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要翻越三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山,还有四条河流,三处悬崖绝壁……
他记得,第一次参加全排巡逻时,还没翻越完冈巴山,他就晕倒了,是排长和三班长架着他往山上走。后来,几个战士用背包带捆在他身上,轮流拖着他往前走。冈巴山是他们巡逻途经的三座山中,海拔最低的一座,还有那两处峭壁悬崖,脚下根本没有路,是他们扒着石壁,一点点蹭过去的。方排长介绍过,他当新兵时,老兵给他讲过,这里曾掉下过两名巡逻的战士。过悬崖时,排长教他的方法是,不要往脚下看,眼睛要盯紧下一个攀爬的石头。第一次巡逻的经历让他终生难忘,那次巡逻回来,他似乎脱了层皮,又似乎换了一个灵魂。
他把第一次巡逻的经历和她讲了,她久久没有说话,目光仍盯着遥远的天际,半晌才说:你说,你们在这儿守着边防点,一次次这么巡逻值吗?
她说完这话,下意识地回望了一眼身后,突然眼圈有些发热。他刚到哨所时也这么问过自己,后来,陆续有家人、同学也这么在信中问过他,他当时一律回答:边防因为有了我们的守护,我的身后才有了安宁的万家灯火。
下半夜,莫拉哨所竟刮起了大风,风呜咽着,飞沙走石的样子,整个边防点都在风中摇晃着。
六月初,那场罕见的大雪一落,莫拉哨所就成了孤岛,与外界彻底隔绝了。他们能做的,就是沿着那条通往山下的蜿蜒小路,打开一条雪路,他们知道,山下团部的官兵也将全力以赴,开通雪路和多个边防哨所重新建立起来联系。
方江南排长几天几夜下来熬红了眼睛。以前,他们也经历过被大雪围困十几天断粮的困境,也都熬过来了。这一次,米小冬的心境和以往不同,如果道路不能及时打通,他将错过考军校的时间,也许他的一生将就此改变。方排长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为了早日打通通往山下的路,战友们冲着雪一次次发起了冲锋,铁锹、铁镐并用。
就在雪路即将开通到山下时,意外发生了,那是一次雪崩,雪崩前一点征兆都没有,方排长一声大叫:快,躲开!紧接着米小冬的腰眼就被踢了一脚,他顺着雪路身不由己地滚了出去,滚动过程中,还带倒了几个战友,也一同随他滚落下去。
等米小冬抬起头来时,半个山坡的雪已经滑落下来,一座山似的堆在他们的面前。这时他的耳畔划过一声凄厉的叫:方江南,你在哪里呀?林渝北疯了似的向那座雪山奔过去,同时奔过去的还有全体哨所的战友……
通往山下的那条雪路终于打通了,此时全军统考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
方江南排长遗体告别仪式很隆重,方排长的墓地就选在莫拉哨所山后,墓前立了块碑,碑上写着“烈士方江南”几个大字。
团长在方江南墓前说:方江南同志是为守护莫拉哨所牺牲的,如今他的身下就是我们边防军人寸土不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
全场肃穆,一排枪声鸣响。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写莫拉哨所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意在突出莫拉哨所荒僻旷远的风貌特征,由此可见哨所战士生活的不易。
B.“他似乎脱了层皮,又似乎换了一个灵魂”,表现米小冬经历第一次巡逻的磨炼,就成为了一名意志坚定的军人。
C.林渝北对莫拉哨所军人巡逻的好奇与追问,既表现出她对方排长的关心,也反映出她对边防军人巡逻意义的困惑。
D.团长在方江南排长墓前的致辞,肯定方排长牺牲奉献的意义,同时也表达了边防官兵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决心。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情节设计精心,前文写六月初的大雪突然而至,后文写战士们争分夺秒开通雪路和雪崩发生方排长牺牲,前后勾连紧密。
B.小说注重场景描写,夜晚美丽静谧的弯月繁星,下半夜呜咽咆哮的大风,既营造意境渲染气氛,又使小说的叙事节奏张弛有致。
C.小说采用温情的女性视角叙述故事,使文章充满细腻的笔调和浓郁的抒情色彩,也给阳刚峭拔的军旅小说注入温婉美好的情感。
D.小说的结尾深沉隽永,写出了方江南排长葬礼现场的庄严肃穆,同时也表达出对英雄的敬仰之情,读来荡气回肠又意味深长。
8.小说第9段林渝北的“衣着”和《百合花》中小通讯员枪筒上插着的“野菊花”在表情达意上有相似之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小说在米小冬和林渝北的对话中叙写米小冬第一次巡逻的经历,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材料二: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A之世B不闻C有师D有辄哗E笑F之G以为H狂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甚不自是也”与“由是感激”(《出师表》)中的“是”字意思不同。
B.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C.“又挈挈而东”的“东”与“上食埃土”(《劝学》)中的“上”字用法不相同。
D.见,表被动,与“信而见疑”(《屈原列传》)中的“见”字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中立想要拜柳宗元为师,柳宗元谦称自己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所以没有答应韦中立的请求。
B.柳宗元认为,韩愈就是因为做了人师而遭人攻击的,如果自己答应韦中立的请求,不仅会使自己遭人攻击,就连韦中立也会遭人攻击。
C.圣人愈发圣明,愚人愈发愚蠢,都是缘于是否有从师学习的愿望;圣人圣明,还要向老师学习;愚人愚蠢,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D.所谓的士大夫,虽然不屑于与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同列,但他们的智慧是比不上后者的,这并不奇怪,原因在于他们不拜师求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4.对于那些嘲笑从师行为的人们,柳宗元是怎样讽刺的?请简要分析。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5.下面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借助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反映爱情生活。看似写神话传说,实则是人间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
B.整首诗从织女的角度来写织女劳动的情景、勤劳的形象和孤寂苦闷心情,最后两句突出地表达了牛郎对织女的缠绵情意。
C.全诗既有景物描写,也有情感抒发,情语景语融合无间,写景自然清新,抒情真挚委婉,言有尽而意无穷。
D.诗中六个叠音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或写景,或描人,或叙情,生动传神,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16.《涉江采芙蓉》的最后两句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试分析这两句与《迢迢牵牛星》的最后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分别抒发了什么情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 ”极写女孩顽皮活泼之形象,而“ ”则表现出男子焦灼万状的情态以及用情之深。
(2)文人学者为表明志向寄托情怀,常从名篇佳句中选字取意来命名书屋或居室,比如“十驾斋”就取意于《劝学》中的“ , ”。
(3)人不能盲目自大,当别人夸奖你的专长时,你可以用《师说》中的“ , ”两句来表达你的谦逊。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干眼症这一看似不起眼的眼部疾病,正悄然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眼部不适,更是眼表健康受损的警示灯,其背后的复杂成因与多样化的治疗方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干眼症,医学上称为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由泪膜稳态失衡引发的眼表损害及不适症状。它与全身健康、生活习惯、环境等多个因素 A ,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健康挑战。
电子产品的使用是当今干眼症的常见诱因之一。通常情况下,人们每分钟眨眼10~20次,这一动作有助于将泪液均匀地涂布于角膜与结膜表面,形成泪膜,保护和滋润我们的眼睛。但在使用电子产品时,由于人们 B 地盯着屏幕,眼睛眨动的次数减少,这使得( 甲 ),眼球表面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造成眼部不适,逐渐发展成干眼症。
除上述原因外,造成干眼症的原因还有很多,①如低湿度环境,空调、风扇等形成的干燥的环境也会使眼睛失去水分,②加剧干眼症的发生率;③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泪液的分泌减少,④这也是引起干眼症的常见原因之一;⑤此外,眼睛疾病和一些药物的不当使用也可能导致干眼症的发生。
如何避免干眼症?首先,尽量控制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适当进行远眺或做眼保健操;更重要的是,要提醒自己多眨眨眼,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眼球表面干燥;也可使用蒸汽眼罩,但要警惕蒸汽眼罩不能温度过高、使用时间过长,以免烫伤眼睛。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水分供给,保持眼球的湿润;还要养成室内通风的好习惯,维持适宜的温湿度;同时,( 乙 ),多吃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如葡萄、芒果、猕猴桃、胡萝卜等。
18.文中第一段用“警示灯”比喻“干眼症”,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请以“生命”为本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暗喻;比喻贴切,表达流畅。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要求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但要警惕蒸汽眼罩不能温度过高、使用时间过长”,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闻一多
人类发展进程中,总有一些人不计回报,不问收获,默默耕耘。他们或平凡,或伟大,都值得被书写。请你抓取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物和这样的事迹,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1.C 2.A 3.A 4.①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和“空巢社会”。②农业已经不再是农民主要的生计模式。 5.①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靠种地谋生,离不了泥土。②乡土社区间人口流动率小,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③乡下人的生活方式、乡土社会的习俗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是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具体而生动的描述”说法错误。从材料二第一段“在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知,“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具体目标,分工协作”说法错误。从第四段“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可知,“为了谋生这一具体目标,分工协作”应该是法理社会的特征。
C.“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说法错误,依据材料一“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可知,这里只是指出二者的不同,并没有比较二者的优劣。乡土社会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是乡土社会信用的基础,但是法理社会中的信用就需要契约来维护,两者适用环境不同,不能说“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当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逐渐被现代化所取代”说法错误,依据材料二第四段“中国乡村社会具有着自己的一些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得乡村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并行相随,而非被现代化所取代”可知,乡村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并行相随,而非被现代化所取代。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据的能力。
“乡土社会”特征包括: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和隔膜,但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人口流动率小,生活富于地方性,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与外界完全的隔绝状态,而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可知,乡土社会的隔绝不是绝对的。故A不具有“乡土社会”特征。
B.“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体现了“乡土社会”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的特征。
C.“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体现出“乡土社会”的“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的特征。
D.“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体现出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和隔膜。
6.B 7.C 8.①二者都充满活力,表现出不同年代的战士对生活与美都充满热爱。②本篇小说里林渝北的“衣着”写出林渝北的到来给荒凉的莫拉哨所带来活力和美感,《百合花》里小战士枪筒上装饰的“野菊花”写出小通讯员在烽火年代里洋溢着纯真、活泼、阳光的青春气息。 9.①写出自然环境的险峻,突出莫拉哨所军人守护边疆的艰辛勇敢和浓浓的战友情,人物形象更饱满。②突出莫拉哨所战士坚守、巡逻祖国边界的意义,使小说意蘊更深刻。③采用回忆性叙述,自如切换时空,使叙述更为灵活,既丰富了小说内容,又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就成为了一名意志坚定的军人”错。根据从“又似乎换了一个灵魂”中的“似乎”可知,表现米小冬经历第一次巡逻的磨炼,只是他成为一名意志坚定的军人的开始,此时他并没有一下子就成为了一名意志坚定的军人。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C.“小说采用温情的女性视角叙述故事”错。小说采用的是全知视角叙述,虽然文中有林渝北这一女性形象,但是小说并没有从女性视角来叙述故事。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重要物象的作用的能力。
小说在第9段中这样描写林渝北的“衣着”——早晚的时候,林渝北就穿风衣,不仅是那件红色的,还有件米色的。中午到下午这段时间,她会换上裙子、T恤衫,林渝北不论穿什么都很好看,大城市来的姑娘就是不一样。结合第8段“荒凉的莫拉哨所,突然来了林渝北,似乎一下子变得鲜亮起来”分析,小说里林渝北的“衣着”写出林渝北的到来给荒凉的莫拉哨所带来活力和美感,表现出守边战士们热爱生活与美。
小说《百合花》中小通讯员枪筒上插着的“野菊花”也很美,在战争年代,小通讯员还在自己的里枪筒上插着的“野菊花”,小战士身上洋溢着纯真、活泼、阳光的青春气息,这表明那个时代的战士和当代守边战士们一样都热爱美,热爱生活。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1)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分析
结合“第一次参加全排巡逻时,还没翻越完冈巴山,他就晕倒了,是排长和三班长架着他往山上走。后来,几个战士用背包带捆在他身上,轮流拖着他往前走” “冈巴山是他们巡逻途经的三座山中,海拔最低的一座,还有那两处峭壁悬崖,脚下根本没有路,是他们扒着石壁,一点点蹭过去的”分析,从米小冬第一次巡逻的经历可知自然环境的险峻,突出莫拉哨所军人守护边疆的艰辛勇敢和浓浓的战友情,人物形象更饱满。
(2)从主题安排的角度分析
结合“这里曾掉下过两名巡逻的战士。过悬崖时,排长教他的方法是,不要往脚下看,眼睛要盯紧下一个攀爬的石”“你们在这儿守着边防点,一次次这么巡逻值吗”“边防因为有了我们的守护,我的身后才有了安宁的万家灯火”分析,叙写米小冬第一次巡逻的经历,为了突出莫拉哨所战士坚守、巡逻祖国边界的意义,使小说意蘊更深刻。
(3)从的角度分析
结合“林渝北问米小冬:你说你们排长他们巡逻到哪儿了?冈巴山。他不假思索地答,这条巡逻线路他走过无数次了……”“他记得,第一次参加全排巡逻时……”“他把第一次巡逻的经历和她讲了,她久久没有说话,目光仍盯着遥远的天际”分析,小说采用回忆性叙述,自如切换时空,使叙述更为灵活,既丰富了小说内容,又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10.BDG 11.D 12.C 13.(1)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之地,竟幸运地被您取法。
(2)对于他们自己,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糊涂啊! 14.柳宗元采用了比喻的方法。他把韩愈比喻为蜀之日,把自己比喻为越之雪,而把嘲笑从师行为的人们比喻为犬,字里行间流露出鄙视轻蔑之意。
【导语】柳宗元和韩愈的文章均讨论师道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衰退。柳宗元通过自谦和引用孟子来反驳社会上不求学而耻师的风气,并以韩愈为例,说明敢于倡导师道的人会遭受误解和嘲弄。韩愈则直接批评士大夫们不愿从师的弊端,强调师道不存对个人和社会智慧发展的危害。两者都揭示了当时代人们对师道的偏见和误解,倡导恢复尊师重道的传统。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
“今之世”是句首时间状语,其后B处断开;
“不闻有师”是动宾短语,宾语“师”后D处断开;
“有”是假设的前提,“辄哗笑之”是假设的结果,联系紧密,不宜断开,因此应在“笑之”后面G处断开
故选BDG。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动词,认为正确;/代词,此。句意: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因此我十分感谢,因此更感到激励。
B.正确。
C.正确。名词作动词,向东行;/名词作状语,向上。句意: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向上吃到泥土。
D.错误。都表被动。句意:不仅我会被辱骂。/诚信却被怀疑。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圣人愈发圣明,愚人愈发愚蠢,都是缘于是否有从师学习的愿望”错误,由原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可知,只有愿望是不行了,圣人圣明,是因为践行从师的风尚,愚人则相反。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意”,想到,料想到;“乃”,竟;“见”,被。
(2)“于”,对于;“其身”,他们自己;“耻”,以……为耻;“惑”,糊涂。
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由原文“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可知,柳宗元采用了比喻的方法。他把韩愈比喻为蜀之日,把自己比喻为越之雪,而把嘲笑从师行为的人们比喻为犬,流俗不问是非,见怪即吠,字里行间流露出鄙视轻蔑之意,隐含着对韩愈的同情理解以及对浮薄世风的愤懑。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我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之地,竟幸运地被您取法。我自估量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东西,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
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我过去听说庸、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话。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遇到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停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变成了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
材料二:
唉呀!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让人没有疑惑很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多了,却仍然跟着老师向其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低于圣人很多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蠢。圣人之所以更加圣明,愚人之所以更加愚蠢,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疼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糊涂啊!那些童子之师,是教给他们文字而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解除疑惑的人啊。不了解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要学习,有的则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是遗弃,我没有看出那种人的明智。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跟着别人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些人,听到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弟子这类话,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为师,就值得羞耻,以地位高的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于与他们同列,现在他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值得奇怪啊。
15.B 16.《涉江采芙蓉》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抒发了相爱相思又不能相聚相守的痛苦。《迢迢牵牛星》寓情于景(或间接抒情),抒发了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的慨叹。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最后两句突出地表达了牛郎对织女的缠绵情意”错误,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织女”,表达的应是织女对牛郎的缠绵情意。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是说“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是集中展现出生活状态,属于直抒胸臆,“同心而离居”表现她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表达内心的哀伤与悲愁的情怀。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说“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表现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交谈的凄凉。属于寓情于景,借助景色,抒发出近在咫尺不能相见的惆怅和感慨。
17.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搔、踟蹰、驽、攻。
18.示例一: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我们每个人都是那渡河的人。
示例二:生命是一颗大树,它从种子生根、发芽,经历着风雨的洗礼。 19.A.息息相关
B.目不转睛 20.②句改为“增加了干眼症的发生率”。
③句改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泪液分泌减少或“年龄的增长导致泪液的分泌减少”。 21.甲:泪膜得不到补充 乙:建议合理饮食 22.观点一:不合逻辑,“警惕”本身具有否定义,应该是警惕温度过高,使用时间过长。
观点二:可以使用,“警惕”具有告诫的意思,原句并不是说可以使温度过高,使用时间过长,而是告诫人们避免出现温度过高、使用时间过长。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修辞仿写句子的能力。
本题要求以“生命”为本体写一个比喻句,也就是将“生命”比喻成相似的事物,并且要使用暗喻的手法,暗喻就是不使用“像”“似”等表明喻的比喻词,直接表述本体是什么。
可以将生命比喻成种子、大树或河流,再找出相似性,如生生不息、向阳而生、拼搏向上、奔腾不息、勇往直前等。注意句子用生命是……开头,比喻贴切,语意完整,语言流畅。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语境指干眼症和多个因素关系密切,可填“息息相关”。息息相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
B.结合后文“盯着屏幕,眼睛眨动的次数减少”可知,此处指专注地看着,可填“目不转睛”。目不转睛:意思是指眼球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句,“加剧干眼症的发生率”动宾搭配不当,改为“增加了干眼症的发生率”。
③句,误用介词导致成分残缺,去掉“随着”,或改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泪液分泌减少”。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前文有“这一动作有助于将泪液均匀地涂布于角膜与结膜表面,形成泪膜,保护和滋润我们的眼睛”,则“眼睛眨动的次数减少”就会导致泪膜不能形成,后“眼球表面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故应填“泪膜得不到补充”。
乙:“多吃富含……”指饮食应合理,应填“建议合理饮食”。
2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逻辑的把握能力。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任选一个,言之成理即可。
不合逻辑。“警惕”,意思是保持警觉,小心戒备。“警惕”的宾语应该是某些危险的事情。本句话中“警惕”的宾语应该是“眼罩温度过高、使用时间过长”。所以,原句说法不合逻辑。
可以使用。语言有约定俗成的使用方法,“警惕”在句中具有告诫的意思,加上后文的“不能”有双重强调之意,是告诫人们避免出现温度过高、使用时间过长。而不是说可以使温度过高,使用时间过长。
九份期末汇编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