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背后的小九九

文摘   2025-01-14 15:56   天津  
昨天晚上,易方达发布了ETF产品“改名”公告,涉及17只产品。

从前后的对比上,也能看出改名的几个方向——

1.后段都贴上了管理人的标签,这个不多说了。

2.中段更加简洁统一。

之前的名字比较随意,有叫“ETF指数”的、有叫“ETF基金”的、还有叫“指数ETF”的。

改完之后,统一都是“ETF”了。

3.前段指数能省的都省了。

比如消费50、医疗50、物联网50,统一都变成消费、医疗、物联网,后面的数字,都省去了。

又比如说中证A100,前面的“中证”两个字,也省掉了,变成A100。

改名后,整体ETF的产品名称更清晰。

极简风格指数+ETF+管理人的命名方法,也更加模块化,如果未来这种命名方式普及开来,也会更加方便投资者做选择。

除了投资端之外,在管理人端,ETF改名也存在较大影响。

首先,如果未来大家都使用新的命名方式,那么ETF管理人之间,会更加公平。

ETF产品的名字,也是有优先级的。

比如同样是沪深300ETF,“沪深300ETF”,就比“沪深300ETF基金”更加直接。

投资者在交易软件搜索的时候,也更容易找到,并转化为基金规模。

所以,站在管理人的角度上看,能用前者,就不会用后者(同一交易所上市的同类ETF,不能重名)。

这点我们在不少ETF产品的名字中也能发现,一般来说,某类ETF的首只产品,都是指数+“ETF”这种标准的命名方法。

比如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

而在ETF更名之后,产品先发(先起名)优势,或者像中证A500一样,大家一起报,但一个交易所只能有一个“中证A500ETF”,抢到就赚到的优势,就基本没有了。

对于管理人来说,会更加“公平”一些,但不是“平等”,具体原因后面我们会说到。

我也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这次易方达ETF系列产品的更名,可能并不只是管理人的改变,还有更高层面对行业的整体推动。

你看易方达ETF里面规模排在第二,名字又好的创业板ETF并不在这批更名列表之中。
这次统一更名的ETF大多规模较小,较大两只ETF在同类中排名也不太靠前。

这和之前降费的打法比较类似,用自己规模较小的ETF先行先试,再慢慢扩大范围。

其次,品牌效应。

ETF更名后,加入了管理人这个增量信息,那么管理人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到投资者的买入决策。

检验管理人过去品牌建设积累的时候到了。

对于头部管理人来说,ETF中携带管理人名称,确实可能带来一定的品牌溢价以及更高的管理规模。

不过对于其他非头部的管理人来讲,就不一定是品牌溢价了。

比如国联安的半导体ETF,这个产品的名字本身很好,基金的规模也很大,超过200亿。

但如果改成“半导体ETF国联安”,就不太好讲了,因为从品牌上看,这家管理人的曝光度确实少了点。

这一来一去,ETF市场的马太效应可能会越来越明显,头部管理人的优势越来越大。

我统计了一下,截至2024年年末,权益类ETF管理人集中度,CR3(最大的3个)只有51%,CR10(最大的10个)为82%。

和美股等发达市场之间(CR3接近80%)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在更名之后,ETF管理人集中度的提升,可能也会加速。

说完了影响之后,最后再提几个“看点”。

文章开头,提到“消费50ETF”改名为“消费ETF易方达”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指数中本身携带的数字省略了,那么该如何表达指数的成分股数量。

比如,中概互联除了有一个中概互联50指数外,还有一个中概互联30指数。

这类产品,数字本身就很重要,代表了成分股,集中度等不同的产品特性,那这类产品,是不是就必须要在ETF产品中,携带数字了?

或者,中概互联50,统一要求缩写,如中概互联ETF易方达,而中概互联30,要保留数字,变成中概互联30ETF广发。

还有像MSCIA50、和中证A50,这两个A50系列产品,要怎么分配场内简称

……

这些都是改名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再有就是改名后,同类产品份额、规模之间的变化。

品牌效应强的管理人,是否真的能从其他管理人手中,抢到市场份额。

各管理人的品牌,到底又有多少真实的“含金量”。

咱们可以拭目以待。

iETF令狐冲
ETF老司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