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让渔业有“智”更有“质”——商州区发展智慧渔业的实践与思考

学术   2024-08-08 17:16   陕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三岔河镇地处秦岭腹地、商州区西北部,属丹江河发源地泥峪川流域,植被覆盖率高达98.5%以上,有丰富的地下山泉水资源,且水体溶氧充足、水质呈弱碱性,是冷水鱼养殖的“天然渔场”。近年来,商州区依托优质生态资源,与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合作,在三岔河镇黄鱼沟村建成全市首个智慧渔业工厂,形成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共生养殖系统,实现产业迭代升级,成为商洛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范例。


商州区水产养殖产业园


主要做法


以创新探寻发展之路。商州冷水鱼养殖规模居全省第一,但大部分是传统养殖模式,未来发展面临环境承载上限、扩大生产难等问题。为推进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商州区抢抓商洛打造特色农业强市机遇,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数字渔业中心洽谈合作,突出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全市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以项目支撑产业转型。采取“EPC+O”招投标建设模式(即从工程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由北京国渔科技有限公司一体化实施),投资3500万元建成三岔河镇冷水鱼智慧渔业工厂项目,从开工到投产运营仅用了4个月时间,跑出高质量项目建设加速度,达到了成本低、工期短、建成即运营的目的。

以科技解锁生态密码。引进国内设施渔业领域最先进的鱼菜共生4.0智慧养殖系统,催生出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一方面,通过鱼菜共生的生态智能设计,将水产养殖与水耕种植技术有机结合,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和谐的生态平衡,实现无污染、无公害、零排放的绿色循环生产,有效解决了高密度生态养殖和尾水排放污染难题。另一方面,通过5G信息传输、实时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分析等数字技术应用,实现全流程智慧化管理、数字化监控、自动化运行,每立方水养殖量从传统的5-15公斤提升到50-70公斤,极大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产养殖综合效益。

以品牌促进溢价增值坚持从原产地引进鱼卵孵化,建成鱼苗繁育基地,可为省内外水产养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高品质鱼苗。建成国家数字渔业科学实验基地,拓展科研、人才培训、科普教育和研学等职能,增强项目的外溢效益。规划建设精深加工、保鲜冷藏、智能物流项目,深化与北京二商集团、首农集团、京东集团、盒马鲜生等企业合作,打造养殖、精深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全产业链,提升“秦岭冷泉鱼”公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以效益带动农民增收。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形成以冷水鱼亲鱼繁育和成鱼养殖为主,协同养殖淡水大黄鱼、鲈鱼等高端鱼类的渔业发展格局,预计年产鱼苗516万尾、成鱼195吨、实现产值1500万元。同时,拉动垂钓、露营、休闲运动等乡村旅游发展,可带动周边8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180万元以上。


商州区鱼菜共生AI工厂

有益启示


发展特色农业,要强化开拓创新意识。商州区聚焦推进冷水鱼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有解”思维,主动识变、积极求变,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数字渔业中心对接交流、洽谈合作,找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路径。这启示我们,创新是发展特色农业的第一动力,尤其是在做优“土特产”、迈向“专大强”过程中,必须永葆“赶考”的精气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发展特色农业,要坚持科技兴农战略。商州区通过引进鱼菜共生4.0智慧养殖系统,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尾水零排放”,亩均产出提升近10倍,迈出了传统水产养殖技术革命的坚实步伐。这启示我们,科技是发展特色农业的第一生产力,必须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尤其要深化西商融合协同发展,主动承接西安“双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发新品种、推广新模式,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菌果药畜茶酒”等特色产业迭代升级。

发展特色农业,要发挥生态产地优势。好山好水养好鱼,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全市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提供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比较优势,商州区将“生态鱼”与“智慧鱼”相结合,一体推进品种培优、品质认证、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实现了生态产品溢价增值。这启示我们,生态产地优势是发展特色农业的独特要素,必须准确把握绿色健康的消费热点,突出生态产地的产品卖点,更加高效合理地变生态要素为生产要素、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源源不断将绿水青山“好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好价值”。

发展特色农业,要延展接二连三链条。商州区通过建设冷水鱼繁育基地、高密度循环智慧养殖基地做精一产提品质,配套实施精深加工、保鲜冷藏、智能物流项目做强二产延链条,拓展研学游多元功能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增效益,实现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多层次开发、多环节增值这启示我们,补链延链强链是发展特色农业的重点,必须着力在外引内培、外延内扩上下功夫,推进特色农业跨界融合、“接二连三”、集群集约发展,不断丰富产品门类和业态类型,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发展特色农业,要持续促农增收致富。商州区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打造从农户到企业、从基地到市场全产业链,把农户牢牢镶嵌在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链条中,形成利益共享、抱团发展的良好格局,实现生态增质、产业增效、群众增收。这启示我们,富民增收是发展特色农业的最终落脚点,必须健全完善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保障农民收益,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同时为企业留下足够的利润空间,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走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相得益彰的发展之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下一步,商州区将锚定商洛打造特色农业强市发展目标,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对接科工贸,推进冷水鱼养殖产业高端化、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带得稳”“带得准”“带得久”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放大智慧渔业示范带动效应,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资料来源:《商洛调研》2024年第40期

图片来源:商州区委政研中心

责任编辑:任拉利



<转载本公众号图文请保持原貌,并注明转载来源及链接>






商洛政研与改革
宣传解读中省市政策,展示商洛政策研究和深化改革工作,搭建业务交流、汇思集智和对外宣传平台,发挥政策研究服务发展、深化改革引领发展作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