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晶按:
东京审判是中国乃至世界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享誉国际的著名宋史学者刘子健先生曾于1946—1948年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代表团史料专员(这是刘先生的自称,他的实际职务是向哲濬检察官的秘书),溥仪曾手书“东海妖氛靖,披怀饮千杯”相赠,倪徵(日奥)先生等与他颇多过从。
1946年,刘先生与倪先生于东京合影
倪先生于1984年当选国际法院法官,刘先生寄送贺诗一首:
久别重逢难剪烛,新生事物恒河沙。
十年浩劫宁如梦,万里枝棲便是家。
尚记黄龙审战犯,闲招明月看樱花。
沧桑历尽翱翔去,淡泊从容莅海牙。
倪先生晚年所撰回忆录,便以“淡泊从容莅海牙”为书名,可见两位之间的友谊。
刘先生此后以宋史研究名家,于东京审判的贡献,时人或知之未详,可参考《秘书刘子健:罪证查找助惩凶》(收入杨一心主编:《东京审判中国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2020年)。刘先生独女Karen Liu女士寄来的以下照片与速写,或可增补《图说东京审判》(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并展现刘先生在青年时代的英姿。
展览信息
时间
2024年12月1日-12月31日
地点
北京大学静园二院地下展厅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刘子健(1919年12月19日—1993年9月30日),自号半宾居士,祖籍贵阳,生于上海,先后求学于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毕业于中国大学,1946—1948年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代表团史料专员,后留学美国,于匹兹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任职于匹兹堡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于20世纪50年代转向宋史研究,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宋史学者之一。
刘子健在宋史研究领域成果颇丰,主要专著有《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欧阳修的治学与从政》、《两宋史研究汇编》、《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等。邓广铭曾对其研究有过高度评价:“他对于中国历史特别是宋代历史的研究,不论就其取材的广博、见地的精到和剖析的透辟来说,都是超出侪辈,而卓然自成一家的。”
刘子健先生早年肖像照
在教学上,其门生柳立言曾总结乃师之风:“在学生通过大考取得博士候选人资格以前,先生注重‘博’的训练”,即“启发、方法(Methodology)、工具书和研究动态”;“学生撰写学位论文时,先生坚持四个原则”:一是论旨(Theme)明确,二是取材精审,三是组织严密,四是文字精简。
在研究与教学之外,推动国际宋史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是刘子健的又一大贡献,如积极促成台北“宋史座谈会”的成立、推动Sung Studies Newsletter的刊行、组织与筹划国际宋史研讨会等。正因如此,日本学者曾发起编集《刘子健博士颂寿记念宋史研究论集》,汇集日本、欧美、中国大陆与港台等地40余位学者的日文、英文、中文论文,为他庆贺古稀寿辰,诚为学界盛事。
1984年十月摄于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首届国际宋史研讨会
前排左四为刘子健先生,左五为邓广铭先生
今年恰逢刘子健先生105周年诞辰,我们特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举办“学问与测度——刘子健先生诞辰105周年学术纪念展”,以为缅怀。展览搜集、整理了他的部分信札、讲义、论著、手迹等,拟分教学、研究、交游、怀念四大板块,展现刘子健先生丰富而精彩的学术生命,让魂寄故国的刘先生重回燕园。
展览由中国政法大学赵晶教授策划并筹集主要展品,此外还得到柳立言、王汎森、康豹(Paul R. Katz)、朱鸿林、周昭明、吴景键等先生及Karen Liu女士的大力支持,特此申谢。
转载自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