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文摘   2024-11-05 00:01   北京  
广东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24年广东省各市高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广东省各市高三二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广东省各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4年广东省各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广东省各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24年广东省各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4年广东省各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4年广东省各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广东省各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诗一定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中国古典诗歌自始即以其能予人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最基本的特色。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看到外界的景物情事使内心感动,然后用诗歌表达出来。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可见钟嵘所认识的诗歌,其本质乃是心物相感应之下发自性情的产物。使人心动的,除了外在的、大自然的景物外,人世间的死生离别更加使人心动。如杜甫写在天宝乱世年间的诗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当你看到沿途有饿死、冻死的人,难道不会去关心吗?所以,作诗的真正动机和兴起,可以使人对宇宙万物、社会产生一种关怀。

诗歌的吟诵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诗词是一种美文,它包括了形、音、义等几个方面,所以诗词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中国的语言有四声——平、上、去、入。这种单音独体是我们中国语言的特色。因此,诗歌有平仄和结构,有一种独特的声调。而这个平仄的结构和声调,不是古人生编硬派给我们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诗经》大多是四个字一句,就是因为我们独体单音的语言,四个字一句才能够表现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的声调和节奏。《诗经》里的第一首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两字一停顿,才有节奏,而这个节奏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的基本节奏。所以,不管是五言诗还是七言诗,原则上是两个字一个停顿,如国破山河在,是二二一的停顿。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二二三的停顿。这种停顿,是诗词最基本的节奏。中国的传统诗歌吟诵是结合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特色,经过一个必然的、自然而然的演化过程所形成的一种音调,虽然现在听来会觉得奇怪甚至单调,但它却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因此,我认为中国的传统吟诵很重要。

读词背诗,要懂得它所隐藏的深厚内涵。我们来欣赏一首李白的作品《忆秦娥》。这首词写于唐朝由盛而衰的时候——天宝之乱。中国的诗词讲究出处,字字有来历。秦娥出自汉朝的一首乐府诗: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因此秦楼上的女子秦娥就代表着美丽的女子。李白的这首词看起来是一首寻常的描写相思怨别的词,可是它写在天宝的安史之乱之时,其中就有了深意。这部作品带给了我们非常丰富的联想。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你听到那吹箫的声音,像哭泣一样的呜咽,那楼上的女子,每当月明的夜晚,就怀念起那个远离她的人。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灞陵是首都长安送别人的地方,有人要远行,就到灞陵道别。可是这首词中让人怀念的人,可能不是指爱人,而是逃难到西蜀的唐玄宗。乐游原上清秋节,乐游原是长安郊外的一处草原,乐游原到了凄清冷落的秋季,越发惨淡。咸阳古道音尘绝。从长安出发,在咸阳古道远行的那个人,一直没有回来。玄宗到了四川,音尘绝,留在长安的诗人或百姓心断望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在夕阳残照之下,一阵秋风吹过。汉家陵阙,是我们大唐汉民族的陵墓,是我们的宫阙。从最后的两句可以看出,这不是普通的描写男女相思怨别的词。在这首词里,有诗人对国家危乱的无尽悲哀和无限感慨。所以,读诗词不只是入乎耳,出乎口,只会背就算了。你要知道那首诗写作的时代、写作的背景,你要把它的内容、深刻的感情读出来。

中国古典诗歌之所以如此精妙,是因为中国古典诗歌重视心、物之间的兴发感动,由一生二、由二生三、由三生无穷;以内心的感发为主,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感情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诗作,依然能够受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诗歌的生命。

(摘编自叶嘉莹《传统诗词到底美在哪儿》)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的重视源于儒家,孔子崇尚道德,孔门四科中德行科注重弟子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完善。孔子大约从30岁开始收授弟子,在他的教育生涯中,诗礼乐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被视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途径。如何进行道德修养?《论语·泰伯》中记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指出了道德修养的三个层面,首先应该先学诗,而后以礼来立身,最后用音乐完善人性。

礼乐文明的创立者是周公姬旦,礼乐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是社会秩序和谐的标志。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礼乐文化无法适应变革时代的社会要求,礼坏乐崩的局面开始出现,如何对待周代的礼乐文明,也是先秦百家争鸣的议题。孔子言: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崇尚礼乐文明中蕴含的仁爱精神。同时,孔子也崇尚诗,他甚至把诗与礼乐并立,之于道德修养,孔子甚至认为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孔子认为首要的关键是学。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他说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孔子将《诗经》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视为修身养性的教科书。

在道德修养层面,《诗经》为何受到孔子的重视?从《诗经》已有的篇章记载来看,敬德、爱民、德政、忠孝皆与道德修养有关。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诗经》中记述了后稷、公刘、文王等圣君明主进德修业,强调天命降福,修德配命;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得民心者,得天下,修德应以爱民为根;明明天子,今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君主要实行德政,非暴力强制,而是通过礼乐文明的典章制度、祭祀礼仪、行为规范等,对人的道德规范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和感染;既有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出则忠,入则孝,忠孝两全,方能成为道德楷模。

孔子授徒讲学,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因此他提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确实承载了道德修养的积极意义,孔子的诗教观也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源远流长,敬德、爱民、德政、忠孝成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精神内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成为有志之士的人生理想。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真切感怀,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誓言,即使在当代,余华、陈忠实、莫言等优秀的作家仍然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在生动再现历史现实的同时,以悲天悯人的情怀,表达着自己对国家、对民众、对个体深沉的人文关怀。

孔子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奠定了儒家文化影响之下的中国文学的精神文化内核,对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的创作和中国文学思想的传承奠定了深刻的思想基础。

(摘编自房莹《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诗学观述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诗歌从诞生开始就以给人直接的感发力量为最基本的特色,这感发力量都来源于外界的自然景物或人世间的生离死别。

B.中华诗词有平仄和结构的特殊要求,这是中华民族诗词所独有的,这种平仄和结构的要求是中国传统诗词吟诵一开始就固定下来的。

C.《诗经》蕴含了许多倡导加强道德修养的内容,也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D.如何对待周代礼乐文明是先秦百家争鸣的议题,但孔子依然崇尚诗礼乐,他认为在道德修养方面,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他认为敬德、爱民、德政、忠孝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精神内核。

B.叶嘉莹认为李白的《忆秦娥》可能不是描写男女相思怨别,而是诗人或百姓在思念玄宗。这种深层解读,未必是定论。

C.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源于孔子对道德人格的重视,孔子认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途径是学习诗礼乐。

D.读诗背词不只是入乎耳,出乎口,只会背就算了,要能够知人论世,把诗歌所隐藏的深厚内涵和深刻感情读出来。

3.下列各项中,与上述两则材料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辛弃疾有两句词: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意思是,每一棵松树、每一根竹子都是我的朋友,山上的一只鸟、一朵花都是我的弟兄。我们也要有这种爱惜和关怀宇宙万物之心。

B.普希金《致大海》中辽阔而又自由、深沉而又有力、骄傲而又倔强的大海,正是诗人反抗意志的象征,其中体现出诗人在重重束缚下迸发出的斗争激情。

C.阅读杜甫的诗《春夜喜雨》之后,我们不但感受到了顺应时节下得恰到好处的春雨,还可能了解到杜甫对于老百姓的关怀。

D.《论语·阳货》篇记载: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可见孔子十分重视《诗》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上的共同点。

5.孔子主张不学《诗》,无以言,请结合材料二的相关内容,概括孔子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成麻子带领鬼子兵轰炸完村里的草鞋窨子后,终于获得解放。他倚在一棵树上喘着气,听着从各家各户传来的鬼哭狼嚎声,腿自动地萎缩。他的背擦着柳树枯燥的皮,一滑到底。他忽然感觉到自己罪恶深重。村东头偏僻角落上那个数一数二的大窨子,每天夜里都聚着三十二十的男人,一边编草鞋,一边说笑。日本人往这个窨子里投进去四十多颗炸弹,爆炸过后,窨子就成了一个颓平的坟墓,只有一根支撑顶盖的柳木棍子从泥土中伸出来,像枪口一样指着红彤彤的天。

他挣扎着回到家里时,发现他漂亮的妻子和十三岁的女儿躺在院子里,肝肠涂了一地。他眼前乌黑,直挺挺地摔倒了。……他躺着,有时自觉死去了,有时又觉得还活着……他追赶着玫瑰色天空中漂游着的一大片圆圆的红云,妻子、女儿,村里许多熟悉的男女老幼,都站在上边。他在地上飞跑,仰着脸,追赶那片缓缓移动的云。云上的人都不理他,都对着他啐唾沫,连妻子女儿也对着他啐唾沫。他急急忙忙地辩解着,说自己给日本人带路是怎样万般无奈。可是那云里的唾沫更像雨点般落下。他眼见着云团越飞越高,终于变成一个血红的亮点……他醒过来后又开始寻找儿子,八岁的儿子头朝下脚朝上立在水瓮里,身体僵硬如一段棍棒。

成麻子把绳子拴在大门框上,挽出一个圆圆的圈套……一个小伙子高举一把腰刀,横着把绳子斩断。

一九四〇年早春,天气异常寒冷。这时,成麻子已是胶高大队里有名的虎胆英雄。他不愿用枪,只愿用手榴弹,每次战斗,他都冲到最前边,把一枚枚木柄手榴弹闭着眼乱扔。距离敌人七八米远,他也敢扔手榴弹,而且从不弯腰躲避,说也奇怪,那些弹片像飞蝗一样从他身边飞过,却从没碰伤过他的肉体。

这天,大队长江小脚召开干部会议。一个书生气十足的中队长站起来:“我们是共产党,饿死不低头,冻死不弯腰,谁要认贼作父,丧失气节,我就和他刀枪相见!”脸色枯黄的干部也毫不示弱,说;“共产党就是要把人饿死冻死吗?共产党是最聪明的人,应该机动灵活,投降伪团长,是假投降。小忍为大谋,只有保存革命力量,才能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成麻子说:“大队长,我有一条计可解决这问题。”

胶高大队采纳了成麻子的计策,趁着暗夜,偷走了我父亲和爷爷钉在村里断壁残墙上的一百多张狗皮,又盗走了爷爷藏在枯井里的几十支钢枪。他们四处打狗,补充了营养,恢复了体力,筹齐了避寒衣——每人一张狗皮。那年漫长寒冷的春天里,高密东北乡广阔的大地上,出现了一支身披狗皮的英雄部队,使鬼子,尤其是使伪团闻狗叫而丧胆。

第一场战斗发生在古历二月初二,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日头将落时,胶高大队是日落时离的村,村里有人曾看见过当时情景:在血红的暮色里,二百多个土八路哈着腰出了村。他们每人披一张狗皮,狗毛朝外;狗尾巴拖在两腿间。成麻子披着一张黑狗皮,胸前挂一个布袋.布袋里装着二十八颗手榴弹。

他们潜入马店镇时,已是半夜,寒星满天,严霜遍地。为了行动方便,成麻子把挂在胸前的一袋手榴弹摘下来,摸出了一枚披在腰里。他把手榴弹袋子递给一个身材高大的队员,说:“我在门口得手后你快点送上来。”那队员点点头。

微弱的星光照耀着大地,日伪营房挂着十几盏马灯,院子里昏黄如傍晚。大门口游动着两个鬼魂般的伪军,影子长长地投在地上。从大门不远修建炮楼的砖石堆后边,跳出了一只黑色的老狗,他颠颠地跑着;紧跟在他身后,又追出了一条白狗,一条花狗。他们厮咬着,翻滚着,趋着暗影,靠近了大门。在离大门只有十几步的一堆木料暗影里,三条狗咬成一团。远远地看,像三条狗在争夺着什么美味佳肴。

大队长江小脚在砖石堆后,满意地听着看着成麻子他们的精彩表演,不由想起成麻子刚参军时那副木讷懦弱的样子,那时候他动辄流泪抹鼻涕,像个老娘们。

成麻子他们在木料堆的暗影里耐心地厮咬着。一个伪军弯腰寻到一块砖石,用力投过去,怒骂一声:“这群瘟狗!”

成麻子摹仿出狗被击中的嗷嗷叫声。确实是惟妙惟肖,江大队长憋不住想笑。

伪军耐不住了,端着上着刺刀的步枪,小心翼翼地往木料堆旁走。狗厮咬得更加欢快。伪军走到离木料堆三五步远时,成麻子他们从地上飞一样腾起,兵营里马灯射出的昏黄光线照耀着他们的皮毛,好像三道闪电飞向两个伪军。两个伪军都像装满沙土的布袋沉甸甸地倒了。

成麻子在大门口接住了他那一袋子手榴弹,发疯地往瓦房扑去。他对准一个窗口,接二连三地投进去二十颗手榴弹,屋子里的爆炸声和受伤鬼子的惨叫声使他想起几年前日本鬼子往草鞋窨子里扔炸弹的情景。这类似的情景并没有使他体会到报仇雪恨的快感,反而却有一线锐利的痛苦,像尖刀一样,在他心脏上划出一道深刻的裂痕。

这场战斗,是胶高大队组建以来最大的战斗、绝对辉煌的胜利。在这次战斗中立了大功的成麻子竟吊死在村头一棵柳树上。他穿着那张狗皮,从后边看,好像吊着一条狗;从前边看,吊着一个人。

(节选自《红高粱家族》,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麻子为了保命出卖乡亲,带鬼子兵轰炸了村里的草鞋窨子,让人觉得可恨;发现妻子和儿女被害死,他生无可恋,想要自杀,又让人心生怜悯。

B.成麻子刚参军时动辄流泪抹鼻涕,后来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扔手榴弹从不弯腰躲避,说明经过战火洗礼,他的思想发生蜕变,自觉为革命献身。

C.脸色枯黄的干部提出了假投降来解决队里的饥寒问题,说明他处事机动灵活;中队长认为这是认贼作父,坚决反对,表明他坚持原则、看重气节。

D.小说结尾成麻子在村头柳树上吊自杀,一前一后、亦人亦狗的视觉形象描写,既蕴含作者对历史人生的理性反思,也使读者反复咀嚼,回味深思。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村民在村东大窨子编草鞋、说笑的情景,加重了成麻子的罪恶感,为下文他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及最后自缢的情节做了铺垫。

B.小说写暮色、寒星、严霜的景象,为马店镇战斗渲染了清冷肃杀的气氛;星光微弱、马灯昏黄的交代,也使战士扮狗骗伪军的情节显得合理。

C.成麻子他们伪装成狗,厮咬、翻滚、嚎叫,引得伪军投石怒骂、大队长憋不住想笑,写出了战士们的表演以假乱真、惟妙惟肖。

D.作者善于运用色彩词汇,特别是红色系词汇,如一、二段中红彤彤的天”“玫瑰色天空”“红云""血红的亮点等,给残酷的战争带来温暖的底色。

8.小说第一、二段是如何表现成麻子痛苦挣扎的心理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本文题目最初叫狗皮,后来改为奇死。对于这两个题目,你认为哪个更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之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公曰:寡人欲行夫子之言,恐吾国贫矣。孔子曰:《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卫灵公问于孔子曰:有语寡人曰:‘有国家者,之于庙堂之上,则政治矣。’何如?孔子曰:其可也。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知得之已者,则知得之人。所谓不出环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及己之谓也。

孔子见宋君,君问孔子曰:吾欲使长有国而列都得之,吾欲使民无惑,吾欲使士竭力,吾欲使日月当时,吾欲使圣人自来,吾欲使官府治理。为之奈何?孔子对曰:千乘之君,问丘者多矣,而未有若主君之问问之悉也,然主君所欲者,尽可得也。丘闻之,邻国相亲,则长有国;君惠臣忠,则列都得之;不杀无辜,无释罪人,则民不惑;士益之禄,则皆竭力;尊天敬鬼,则日月当时;崇道贵德,则圣人自来;任能黜否,则官府治理。宋君曰:哉!岂不然乎?寡人不佞,不足以致之也。孔子曰:此事非难,唯欲行之云耳。

(节选自《孔子家语·贤君》)

材料二:

圣人见本然之政,知必然之理,故其制民也,如以高下制水,如以燥湿制火。故曰: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圣人有必信之性,又有使天下不得不信之法。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非其义也,饿不苟食,死不生。此乃有法之常也。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节选自《商君书·画策》)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仁者A能仁B于人C而不能使D人仁E义者能F爱于人G而不能使H人爱。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急,紧急,急迫,与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的含义不同。

B.计,谋划,盘算,与《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含义不同。

C.善,好,与《大学之道》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用法相同。

D.苟,随便,苟且,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鲁哀公的问询,孔子的建议是让民众富裕且长寿。鲁哀公却因为国家贫穷而不想做,孔子顺势指出,百姓富裕了,国家也会富裕。

B.孔子对卫灵公的问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否定,而是委婉说出了自己的谏言:单纯在朝堂上策划是治理不好国家的,还要爱人和懂得反省。

C.作为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君,宋国君主对治国的事问得比任何人都详细。针对宋国国君的谦虚,孔子鼓励他说,只要想做就都可以做到。

D.材料二以利用高低地势控制水流和用易燃物品的干湿来控制火来设喻,形象地指出,圣人治理百姓,就应当明白政治的准则和社会发展规律。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

2)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14.两则材料都涉及为政问题,它们的观点有何不同?请概括作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韦应物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宜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注】①韦应物于大历八年(773)秋冬之间[在安史之乱755763)之后十年],曾南下江淮,准备到广陵(今江苏扬州)去谋事。在广陵盘桓了八九个月,一事无成,于大历九年(774)秋天,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北归,在淮水边上遇见了过去在洛阳的同僚李主簿,写下了这首七律。②《庄子·列御寇》中有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之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照应了诗题,路向东”“大河通表明了诗人的行踪。

B乱流表面写流水在夕阳映照下起伏不定,实则表现内心之乱。

C.颈联中孤村一词,表现出安史之乱后伊水岸边残破萧条的景象。

D.本诗是诗人即景抒怀之作,写给僚友以表旅途之苦与思念之意。

16.简要说说你对扁舟不系与心同一句的理解。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                              

2)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写自己与妻子已生死殊途,虽强说         ,但始终难以忘怀。

3)《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武器,准备一同行动的句子是:           

4)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                         

5)《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首先强调修身和齐家,即                       ,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天下太平。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世说新语微信群发了一条微信,问询大家:林黛玉在当今社会里,适合什么岗位?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反馈踊跃,建议也 ,真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说,黛玉什么工作也干不了,原因在于黛玉不善于团结别人,谁愿意和一个事儿精共事?一位浸淫红学圈的朋友说:让黛玉还是去前台吧,别的啥也干不了。一位教授则说,让黛玉去养花吧,她可是爱怜花朵的美女啊……希望黛玉做企业策划的,也不在少数。黛玉是才女,精通诗词歌赋,又擅各种才艺,不去做策划,岂不是耽误了才情?

现实生活中的林黛玉到底还有没有?众多微友说, 。对林黛玉这样的现实中人,如何培养、使用?是多看缺点导致其一无所用,还是锻炼其内在潜力,成为特色鲜明的职场精英?

在读者头脑中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在信息时代的裹挟里,需要被动接受更多的现代信息。走出大观园面向世界的林黛玉,会用微信和抖音的林黛玉,乘坐无人驾驶汽车的林黛玉,懂得运用元宇宙平台的林黛玉,当然不会甘心再成为封建时代的殉葬品。当今世界,等待林黛玉的岗位其实  ,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女性拥有更多选择和更多体验的美好情景,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18.请在文中序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部分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合并起来形成一个偏正短语或句子,林黛玉一词只出现一次就可以了,文中却出现四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有没有遇到过下面这些情况?每月月初,你信心十足地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但到月末时,却沮丧地发现你不知道怎样才能完成?你一直很希望做好某件事,可不知道为什么总也开始不了?我们往往以为这是因为自己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但事实上,  。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但是不同的精力状态,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在体力劳动的时代,劳动时间和效率几乎成正比;而在脑力劳动的时代,精力代替时间成为了更重要的资源。

精力管理金字塔可以分为四种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精力,依次是体能、情感、思维、意志。这意味着身体不好的时候,心情也不好;  ,做判断容易失误;强大的思维能力背后,往往是坚定的意志力。  ,我们做事才能“全情投入”。了解了精力金字塔后,当我们重新看待很多人说的“状态不好”,就明白这实际上意味着很多东西。比如,脑力活动者的疲倦是思维疲倦,对他们来说,需要的不是体力休息,而是精力补充,他们应当散步、读书、听音乐、看电影,以这样的方式“换个脑子”

2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小丽呀,明天是教师节,我们送老师一张自己绘制的漂亮贺卡吧。

B.老校长说: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会踔厉奋发,不负韶华!

C.我们要照顾好各自学校的小菜园,劳动基地不能虚有其表啊。

D.有了我们这位小皓歌手,你想听歌太容易了,要多少,就有多少。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古代,万千学子千里迢迢进京赶考,以酬壮志、报国家。1949年3月,毛泽东主席把进驻北京筹划建国,比喻为进京“赶考”,并说希望能考出好成绩。70年来,中国人民秉承这种“赶考精神”,不断创造新辉煌,谱写新篇章。中华民族正奔赴在实现伟大复兴的“赶考”路上,而风华正茂的你们也在为未来的人生,挥洒汗水、锤炼本领。

对于赶考精神,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2A    3B    4.(1)两则材料都采用了总分总结构,思路清晰:材料一先总论中国诗词之美在于给人的感发作用,再从音韵和内涵两个方面阐释了中国传统诗词美在哪里,最后总结上文,再一次指出重视感发作用是中国诗词的生命;材料二先总说孔子关于道德修养与诗礼乐的关系的论述,再从学诗能促进人们加强道德修养、《诗经》的篇章内容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孔子诗教观对后世文学创作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等方面进行阐释,最后总结孔子诗教观的意义。

2)两则材料都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证有力。

3)语言风格上:引经据典,分析透彻;文辞优美,平实易懂,绝不晦涩。 5因为孔子认为促进人们加强道德修养,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首要在于学诗;从《诗经》已有的篇章记载来看,敬德、爱民、德政、忠孝皆与道德修养有关,孔子认为,学《诗》方能成为道德楷模;孔子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因此他提到不学《诗》,无以言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这感发力量都来源于外界的自然景物或人世间的生离死别错误。由材料一第一段使人心动的,除了外在的、大自然的景物外,人世间的死生离别更加使人心动可知,来源于外界的自然景物和人世间的生离死别只是列举了使人心动的两个方面,应该还有其他方面。选项表述绝对,曲解文意。

B.“这种平仄和结构的要求是中国传统诗词吟诵一开始就固定下来的错误。由材料一第二段中国的传统诗歌吟诵是结合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特色,经过一个必然的、自然而然的演化过程所形成的一种音调可知,平仄和结构要求是中华诗词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非一开始就固定下来。

C.“《诗经》……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思想资源错误。根据材料二第四段孔子的诗教观也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的是孔子的诗教观,不是《诗经》。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他认为错误。根据材料二第四段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源远流长,敬德、爱民、德政、忠孝成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精神内核可知,敬德、爱民、德政、忠孝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精神内核并不是孔子的看法。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外国诗歌,与两则材料谈论的中国传统诗词、孔子的诗学观不符。

6B 7D    8直接心理描写:他忽然感觉到自己罪恶深重是对成麻子心理的直接描写,写出了他出卖乡亲、害死乡亲后深重的负罪感。细节动作描写:”“喘着气”“腿自动地萎缩”“一滑到底等是对成麻子的动作描写,写出他的恐惧、痛悔的心理。幻觉想象描写:第二段中,写到成麻子追赶红云上的人们和被唾弃的这些虚幻境况,写出他无奈与后悔、痛苦与挣扎的复杂矛盾的心理。    9.示例一:狗皮更好。从情节上看,狗皮串联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从成麻子献计到偷狗皮,再到胶高大队披狗皮骗伪军立功,最后成麻子披狗皮自杀,狗皮串联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从人物形象上看,狗皮突出了成麻子亦人亦狗的形象。从主旨上看,狗皮使主题深刻,意蕴丰富。成麻子一前一后、亦人亦狗,反映了普通民众面对战争的生死选择,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理性反思。

示例二:奇死更好。从情节上看,奇死突出了情节的曲折离奇。既突出成麻子舍命复仇而不死的传奇色彩,又蕴含立大功后却自杀死去的离奇意味。从人物形象上看,奇死突出了人物形象的不同寻常。从主旨上看,奇死使主题鲜明,意蕴丰富。奇死体现了作者对成麻子赎罪复仇、舍命抗日的肯定以及最终在自责与悔恨的挣扎中死去的感慨。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B.“他的思想发生蜕变,自觉为革命献身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十四段这类似的情景并没有使他体会到报仇雪恨的快感,反而却有一线锐利的痛苦,像尖刀一样,在他心脏上划出一道深刻的裂痕可知,成麻子作战勇猛不怕死,是因为他想复仇赎罪,最后一段成麻子立功后自杀也证明了这一点,并不是成麻子思想发生蜕变,自觉为革命献身。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D.“给残酷的战争带来温暖的底色错。色彩强烈,带来视觉感官和心灵的冲击。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由原文他忽然感觉到自己罪恶深重可知,这是对成麻子的心理进行直接描写,写出了他出卖乡亲、害死相亲后深重的负罪感。由原文屋子里的爆炸声和受伤鬼子的惨叫声使他想起几年前日本鬼子往草鞋窨子里扔炸弹的情景。这类似的情景并没有使他体会到报仇雪恨的快感,反而却有一线锐利的痛苦,像尖刀一样,在他心脏上划出一道深刻的裂痕可知,马店镇战斗中他炸死鬼子后想起草鞋窨子被炸的情景,没有体会到报仇雪恨的快感,反而却有一线锐利的痛苦,直接表现了他内心的自责、悔恨与痛苦。所以文章运用直接描写的手法,表现成麻子内心的自责和悔恨。

由原文他不愿用枪,只愿用手榴弹,每次战斗,他都冲到最前边,把一枚枚木柄手榴弹闭着眼乱扔。距离敌人七八米远,他也敢扔手榴弹,而且从不弯腰躲避”“发疯地往瓦房扑去。他对准一个窗口,接二连三地投进去二十颗手榴弹可知,这是对成麻子战斗时的行动描写,表现了他对鬼子刻骨的仇恨以及复仇的决绝。由原文他倚在一棵树上喘着气,听着从各家各户传来的鬼哭狼嚎声,腿自动地萎缩。他的背擦着柳树枯燥的皮,一滑到底可知,”“喘着气”“腿脚自动地萎缩”“一滑到底等是对成麻子的动作细节描写,写出他的恐惧、痛悔的心理。由原文他眼前乌黑,直挺挺地摔倒了成麻子可知,这是成麻子发现妻子、女儿被害死后的动作细节描写,运用侧面烘托表现了他的悔恨与绝望。

由原文他追赶着玫瑰色天空中漂游着的一大片圆圆的红云,妻子、女儿,村里许多熟悉的男女老幼,都站在上边。他在地上飞跑,仰着脸,追赶那片缓缓移动的云。云上的人都不理他,都对着他啐唾沫,连妻子女儿也对着他啐唾沫。他急急忙忙地辩解着,说自己给日本人带路是怎样万般无奈。可是那云里的唾沫更像雨点般落下。他眼见着云团越飞越高,终于变成一个血红的亮点可知,原文运用了幻觉描写的手法,写到成麻子追赶红云上的人们和被唾弃的这些虚幻境况,写出他无奈与后悔、痛苦与挣扎的复杂矛盾的心理。运用幻境描写的手法,写出了成麻子无奈与后悔、痛苦与挣扎的复杂矛盾的心理。

10CEG 11C    12A    13.(1)减少劳役,减轻赋税,民众就会富裕;敦促礼仪教化,远离罪恶疾病,民众就会长寿。

2)圣明的帝王不重视道义而重视法律,而且法律必定要平明,君主的命令一定要贯彻执行,那就可以了。 14.材料一强调国君要实行仁政,既要爱百姓,也要与邻国和睦相处等;材料二则强调以法律治理国家。(意思对即可)

【导语】这两篇文言文分别出自《孔子家语》和《商君书》,探讨了不同的治国理念。孔子主张以仁政为本,通过减轻民众负担、推行礼教来实现国家富强和长治久安,强调道德教化和人心向善。而《商君书》则强调法治的重要性,认为治理国家应以法为重,法令明确、执行严格,才能有效管理国家。两者分别代表了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不同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策略。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讲求仁慈的人能够对别人仁慈,却不能使别人仁慈;讲求道义的人能够爱别人,却不能使别人相爱。

义者能爱于人仁者能仁于人句式对称,而不能使人仁而不能使人爱句式对称,各自独立成句,故在CEG处断开。

故在CEG处断句。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紧急,急迫/急躁。句意:治理国家最急迫的事。/林教头是个脾气急躁的人。

B.正确。谋划,盘算/计谋。句意:在朝堂上策划好国家大事。/等到燕太子丹想出了派荆柯去刺杀秦王的计谋。

C.错误。用法不同。形容词,好/名词,完善的境界。句意:好啊。/亲近爱抚民众,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D.正确。随便,苟且/如果。句意:死了也不能苟且偷生。/如果不扩充它们,那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鲁哀公却因为国家贫穷而不想做错,原文是寡人欲行夫子之言,恐吾国贫矣,意思是我想按您的话去做,又担心国家会贫穷,而不是因为国家贫穷而不想做。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减少;,减轻;,敦促;,远离。

2,重视;,严明;,贯彻执行。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邻国相亲,则长有国;……任能黜否,则官府治理相亲就是和睦相处,君惠臣忠国君仁爱,臣子尽忠,强调国君要做到仁爱,既要爱百姓,也要与邻国和睦相处等;

依据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可知:材料二则强调以法律治理国家。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治理国家的事,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最急迫的事,没有比让民众富裕和长寿更重要的了。”鲁哀公说:“怎么能做到呢?”孔子说:“减少劳役,减轻赋税,民众就会富裕;敦促礼仪教化,远离罪恶疾病,民众就会长寿。”鲁哀公说:“我想按您的话去做,又担心我的国家会贫穷啊。”孔子说:“《诗经》上说:‘平易近人的君子,是民众的父母。’没有儿女富裕而父母却贫穷的。”

卫灵公问孔子说:“有人告诉我说:‘拥有国家的君主,在朝堂上策划好国家大事,国家就会得到治理。’您认为怎么样?”孔子说:“大概可以吧。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厌恶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厌恶他;知道自身的好恶,也就知道别人的好恶。所说的不走出自己的屋子而能够了解天下大事,说的就是推己及人。”

孔子拜见宋国国君,宋国国君问孔子:“我想长期拥有国土,而且很多都邑都想治理好,我想使民众不困惑,我想使士人尽心竭力,我想使日月正常运行,我想使圣人自己前来,我想使官府得到治理。该怎么做呢?”孔子回答说:“拥有千辆战车的君主,问我这个问题的很多,但都没有像您这样问得详细的。然而您想要得到的都可以得到。我听说,和邻国和睦相处,就能长期拥有国土;国君仁爱,臣子尽忠,众多的都邑都能治理好;不杀害无率的人,不释放有罪的人,民众就不会迷惑;增加士人的俸禄,他们就会尽心竭力;尊奉天道,敬事鬼神,日月就会正常运行;崇尚道,尊崇德,圣人就会自己前来;任用有才能的人,罢免无能之辈,官府就能得到治理。”宋国国君说:“说得好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寡人没有才能,不足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啊!”孔子说:“此事并不难,只要想做就可以达到,如此而已。”

材料二:

圣人能发现社会本当如此发展的政治准则,明白社会一定那样发展的规律,所以他统治民众,就像利用高低的地势控制水流一样,又像用易燃物品的干湿来控制火一样。所以说,讲求仁慈的人能够对别人仁慈,却不能使别人仁慈;讲求道义的人能够爱别人,却不能使别人相爱。因此,懂得仁慈、道义的人不足以治理天下。圣人有一定让天下人信任的品德,又具有让天下人不能不信任的办法。这里所说的道义,是说作为臣子定要有忠心,做儿子一定有孝心,长幼之间有礼节,男女之间要有别;如果不合乎道义,就是饿死也不能苟且吃饭,死了也不能苟且偷生。这些不过是有法律国家的平常之事。圣明的帝王不重视道义而重视法律,而且法律必定要严明,君主的命令一定要贯彻执行,那就可以了。

15D 16本句字面意思是:我的心思就像不拴系的小船随波逐流。这句诗借庄子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境界的追求。同时也表现诗人感到一事无成而怅然若失之情。

【导语】韦应物的《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通过描绘舟行黄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思乡之情。首联点明行踪,颔联描绘寒树夕阳,颈联写孤村与大雁,尾联以扁舟不系象征心境自由。全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以表旅途之苦与思念之意分析不当,从诗中看不出旅途之苦与思念之意,更多的是表达诗人对自己仕途的思考。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

①“扁舟不系与心同扁舟不系应为不系扁舟,不拴系的小船;与心同,即我的心思也和这小船一样。本句字面意思是:我的心思就像不拴系的小船随波逐流。

注释告诉我们,此句为用典,庄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为功利所牵累。诗人意思是,我的心正像这不系之舟一样,在仕途上任其自然,以虚静无为的态度施政于民。借庄子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境界的追求。

再结合注释①“在广陵盘桓了八九个月,一事无成”“,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北归可知,像庄子那样不追求名利仕途,只不过是诗人的无奈之语,他是很想有所作为的,因此这句话也表现诗人感到一事无成而怅然若失之情。

17.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弘毅、茫、戟、偕作、焉。

18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不乏其人/不胜枚举;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19.修改为:是多看缺点导致其一无所用,还是挖掘其内在潜力,让其成为特色鲜明的职场精英?    20①“林黛玉一词四次出现,形成反复,使林黛玉成为语意表达的焦点,突出强调信息时代的林黛玉与封建时代完全不同;用不同的现代生活情景作林黛玉的定语,结构整齐,节奏感强,读之朗朗上口。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俗语)的能力。

语境是说众人的建议多种多样,应填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多种多样:多方面,各种各样或有变化。

语境是说众多微友认为林黛玉这样的人在现实中还不少,应填不乏其人/不胜枚举不乏其人意思是那样的人为数不少。不胜枚举:指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语境是说岗位很多,应填比比皆是/数不胜数。比比皆是:形容到处都是。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一是搭配不当,锻炼……潜力动宾不搭配,应改为挖掘……潜力

二是成分残缺,应在成为特色鲜明的职场精英前加上让其”“使其”“使之等成分。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

修辞上,林黛玉出现四次,修辞手法上形成反复反复手法的作用是突出、强调。这样就使林黛玉成为语意表达的焦点;另外,每个林黛玉前面的定语都不同,分别是走出大观园面向世界的”“会用微信和抖音的”“乘坐无人驾驶汽车的”“懂得运用元宇宙平台的,富有现代气息和时代特色,突出强调信息时代的林黛玉与封建时代完全不同。

句式上,用不同的现代生活情景作林黛玉的定语,构成四个“……的林黛玉的偏正短语,结构整齐,节奏感强,读之朗朗上口。

21A 22我们或许缺乏的是精力管理能力

情绪不佳的时候

只有管理好这四种精力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人称代词的能力。

原文中的我们实指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

A.“我们实指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

B.“我们实指听话的人,不包括说话的人,相当于你们

C.“我们包括说话的人、听话的人和其他人,意义虚化,在这里作句子主语。

D.“我们包括说话的人、听话的人和其他人,意义虚化,在这里作句子定语,相当于我们的

故选A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下句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但是不同的精力状态,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可知,讲的是精力,不同的精力状态,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再结合上文我们往往以为这是因为自己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但事实上可知,事实上我们并不是因为自己缺乏时间管理能力,而或许缺乏的是精力管理能力,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我们或许缺乏的是精力管理能力

第二空,结合上句这意味着身体不好的时候,心情也不好可知,讲的是心情不好;再结合下句做判断容易失误可知,应该是在情绪不佳的时候,做判断容易失误,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情绪不佳的时候

第三空,上文内容讲的是体能、情感、思维、意志这四种精力,精力不好的时候判断容易失误,精力好的时候思维强大,可见要想我们做事才能全情投入,就要管理好这四种精力,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只有管理好这四种精力

2024年广东省各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广东省各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记叙文阅读汇编
2024年广东省各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广州市各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广东省各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广州市各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九份高一期末汇编全套40
八份高二期末汇编全套45

八份高三期末汇编全套40


九份七年级期末汇编全套40
九份八年级期末汇编全套45
九份八年级期末汇编全套40
九份九年级期末汇编全套45
九份九年级期末汇编全套40


二模8个专题全套40yuan
全套九份一模汇编45元

一模9个专题全套45yuan

广州各区一模9个专题全套30yuan


需要汇编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获取

彦师语文课堂
能讲解考场答题技巧,也补充忽视的好玩的好笑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