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代孕机构相关人员的行为可能涉嫌非法行医罪、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等,对此比较容易理解。然而,针对代孕者、代孕机构在婴儿出生后和客户“一手交钱一手交人”的行为,其实质是一种婴儿买卖或人口交易活动,那么是否能够评价为拐卖儿童犯罪,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代孕”?
代孕指将受精卵子植入代孕者子宫,由代孕者替他人完成怀孕的过程。现在的代孕方式,可细分为三种:
1、由需方提供精子和卵子,受精后由代孕者代孕生产。婴儿的遗传基因均来自于需求方,与代孕者无关。
2、由需方提供卵子或精子与第三方提供的精子或卵子结合,受精后由代孕者生产。我国法律禁止卵子或精子买卖,《民法典》第一千零七条规定: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违反规定的买卖行为无效。
3、由需方(男方)提供精子与代孕者的卵子结合,受精后由代孕者代孕生产。
这种方式代孕的婴儿与代孕者具有血缘遗传关系,因而容易产生亲子权方面的纠纷,争议极大。有的需方在怀孕中途毁约“退货”,有的代孕者怀孕途中因染病或其他原因造成被“退单”而人财两失,有的代孕者在怀孕过程中对婴儿产生了感情而争夺抚养权,有的指定性别代孕中胎儿因性别不符被堕胎,有的婴儿出生后存在先天缺陷被随遗弃等等。
代孕后有偿交付婴儿的行为是否构成拐卖儿童犯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儿童罪】第二款规定: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第16条: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出卖亲生子女的,应当以拐卖妇女、儿童罪论处。
第17条:要严格区分借送养之名出卖亲生子女与民间送养行为的界限。区分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获利的目的。应当通过审查将子女“送”人的背景和原因、有无收取钱财及收取钱财的多少、对方是否具有抚养目的及有无抚养能力等事实,综合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获利的目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属于出卖亲生子女,应当以拐卖妇女、儿童罪论处:
(1)将生育作为非法获利手段,生育后即出卖子女的;
(2)明知对方不具有抚养目的,或者根本不考虑对方是否具有抚养目的,为收取钱财将子女“送”给他人的;
(3)为收取明显不属于“营养费”、“感谢费”的巨额钱财将子女“送”给他人的;
(4)其他足以反映行为人具有非法获利目的的“送养”行为的。
不是出于非法获利目的,而是迫于生活困难,或者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私自将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送给他人抚养,包括收取少量“营养费”、“感谢费”的,属于民间送养行为,不能以拐卖妇女、儿童罪论处。对私自送养导致子女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符合遗弃罪特征的,可以遗弃罪论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代孕者通过中介机构向需方有偿交付婴儿的行为,客观上符合拐卖儿童罪的犯罪构成。但根据现实中存在的不同代孕方式,笔者认为应当分情形进行讨论:
情形一:需方不具备我国法律认可合法有效婚姻关系(包括需方仅为一人),仅提供精子或者是卵子
·需方一方提供精子,与代孕者的卵子结合,受精后由代孕者代孕,生产后有偿交付婴儿给未提供精子的一方
·需方一方提供卵子,与第三方精子结合,受精后由代孕者代孕,生产后有偿交付婴儿给未提供精子的一方
——以上两种情形中,鉴于婴儿与代孕者存在生物学上的血缘关系,且与交付的需方不存在生物学上的血缘关系,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关于“出卖亲生子女”的相关规定进行综合认定,也即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出卖亲生子女的,应当以拐卖妇女、儿童罪论处。”
情形二:需方二人分别提供精子和卵子,受精后由代孕者代孕,生产后有偿交付婴儿
——鉴于婴儿与代孕者无生物学上的血缘关系,而与需方存在生物学上的血缘关系,笔者认为不宜直接套用《意见》第16、17条之相关规定,即便存在“将生育作为非法获利手段,生育后即卖出婴儿”的,也不应一概认定为拐卖儿童犯罪。
笔者认为,此类行为实质属于将子女“贩卖”给其亲生父母。如果仅在拐卖妇女、儿童罪范畴内讨论而暂不考虑他罪,那么即便是对代孕者或者机构支付了巨额钱财,因亲生父母天然对子女负有抚养、教育的权务,“收买自己的子女”必然不构成犯罪,所以将子女有偿交付给其亲生父母的行为,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也不宜评价为拐卖儿童罪,是否构成其他犯罪再论。
情形三:需方具备我国法律认可的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二人仅提供精子或者卵子,受精后由代孕者代孕,生产后有偿交付婴儿
——无论婴儿是否与代孕者存在生物学上的血缘关系,其与需方中的一方必然存有血亲关系,代孕者有偿交付婴儿的行为是否构罪论述同上文,即存在“代孕者将子女贩卖给其亲生母亲”、“亲生母亲(代孕者)将子女贩卖给其亲生父亲”的情形,是否构成现行法律体系下的拐卖儿童犯罪需审慎认定。
另仅在现行拐卖妇女、儿童罪法律范畴框架下讨论,基于需方二人系婚姻关系,同时排除了未提供精子或卵子的一方在接受、养育该婴儿过程中的违法可能性。
最后,最高人民法院在1991年曾就“关于夫妻离婚后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如何确定”进行过复函(〔91〕民他字第12号):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一致同意进行人工受精,所生子女应视为夫妻双方的婚生子女,父母子女之间权利义务关系适用《婚姻法》的有关规定。
该复函已在2021年1月1日被废止,但从复函内容中可看出,我国在对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所生子女法律地位问题上,基于社会关系稳定性等考虑,曾将婚姻关系作为父母子女权务认定的考量因素。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不可否认代孕等现象已对现有法理和社会伦理产生了极大冲击。原有的法律规定应当予以补充完善,以规制钻法律漏洞的行为。
鲜活的生命不是工业产物,孩子不是私人定制的玩偶,不应也禁止被随意贴上商业的标签。我国严禁代孕,不允许任何机构和个人通过从事或提供相关服务而谋求商业利益。当下绝不是去考虑松动现有对代孕的严格禁令,相反,原有的法律规定亟待进一步强化与细化,填补一切可能出现的漏洞,对涉嫌非法行医、拐卖儿童等犯罪行为应予严厉打击。
——end——
作者 | 周一鸣
编辑 | 段和段合肥品牌部
•段和段合肥办公室合伙人,刑事法律服务团队
•安徽大学法学硕士
•曾就职于大型上市国企业务部门,负责海外项目营销工作;从业以来独立或参与办理了多起省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刑事案件,取得良好的代理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得到当事人的充分认可
声明:
本文内容转自公众号“段和段合肥金牌律师”。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可将其视为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书或者结论。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