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季远 | 一诺千金 情深似海

文摘   2025-01-03 05:18   浙江  



一诺千金 情深似海





文/麻季远




“朝朝为妾画红妆,病骨沐香汤。不觉窗外寒暑,情韵正悠长。 


别梓里,是清狂,笑风霜。此心如玉,身老徽州,一诺天荒。”


这是词人方华清献给她的丈夫阿春的,写在木婚纪念日。





认识阿春与方华清夫妇已经十几年了。


在我的印象里,内蒙古人多剽悍,勇武有余,斯文不足。接触到方华清的丈夫阿春(原名吴旭春)之后,颠覆了我对内蒙古人的刻板印象。


在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深处,有一个叫鄂温克族的部落,吴旭春——不,他的少数民族名字叫阿格迪,就出生这里。七岁因树枝扎伤右眼,导致右眼失明;八岁,父母离异;两年后,唯一疼他的姐姐丧命于车祸;父亲靠酗酒来逃避现实……一个从小父母离异的孩子,内心肯定是自卑的,他最害怕听到别人家孩子的妈妈那一声“回家吃饭了”,因为他已经没有家了。


十七岁,吴旭春开始外出打工,初到哈尔滨,第一次被包工头骗了工钱;第二次被中介骗去了仅有的五十元中介费,导致他差点冻死在零下十几度的哈尔滨冬夜的街头


2007年,三十一岁,与朋友合伙开了个烧烤摊,本想生活有所改善,有奔头,却没想到烧烤摊被人打砸了美好的希望成了泡影。


命运对吴旭春似乎没有半点温情,就在他万念俱焚 ,准备走极端的那一刻,一则网上征婚帖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帖子里附了一首诗:


假如我能站起来/我会天天给你做爱吃的菜/让你不再孤单消瘦/一直的白白胖胖。


假如我能站起来/我会天天把温热的水烧开/慢慢地亲手洗去/你劳作一天的疲惫和尘埃。


而你不知道/我透明的泪光背后/情深似海。


这首诗的作者叫方华清,安徽歙县人,自幼重残,生活不能自理。


这首诗触动了浪子吴旭春的心弦,他觉得这首诗里表达的东西恰好是他内心想要的,一个网络上素不相识的人写出了他内心的感受,让他感觉温暖,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于是,他们开始在网络上交往,每天下班后,到网吧和方华清在QQ上互诉衷情,是吴旭春那段时间最幸福的事。他们相爱了,他叫她姐姐,她叫他阿春,从此,阿春就是他的名字,是他生命的春天。阿春对她许下一生的承诺:他要和她共度今生,做她的腿,带她去看大海、草原、沙漠,让她过上正常女孩该有的生活。


网络的那头,方华清可是个只有两根食指可以动,吃喝拉撒睡都需要人“伺候”的瘫痪者,许下这样的承诺是需要巨大的勇气,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当阿春从网上奔向现实,等待他们的却是暴风疾雨……


两个本无交集的人,从相差六千里地的距离走到一起,就像一块巨大的陨石从遥远的太空掉进古老的新安江里,激起了巨大的浪潮在这个叫深渡的小镇里,世世代代生活在新安江畔的人们,对“网恋”这个词还是陌生的,方华清和阿春的事情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他们都有理由怀疑阿春这个陌生男人的动机,很多人认为他是骗子,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人会选择一个瘫痪女人做老婆的,这不符合常理。




更难受的是,方华清的母亲在这场舆论风暴中倒向对立面,被世俗蒙蔽了心智,她也认为外界的各种猜疑是对的,不相信这个内蒙古男人会一直对她的女儿好。于是,处处为难他,想让阿春知难而退,阿春的隐忍和克制并没有换来事情的转机。


阿春被逼得“出走”,他回内蒙古了。其实他只是短暂地回内蒙古休整,不然一个人在那种巨大的压力下会被逼疯的。阿春并不是退缩,他没有放弃对华清的承诺。


方华清这个外表孱弱的女子,容易让人联想到电影《红河谷》里那场愚昧残忍的求雨祭奠仪式,那个被锁上铁链的红衣少女差点就被扔进咆哮的黄河里当了祭品。好在方华清不是电影里的红衣少女,她和阿春这对恋人,面对世俗这个洪水猛兽,始终意志坚定,心心相印,经历种种磨难,他们没有成为世俗流毒的祭品,最终打赢了这场爱情保卫战!


阿春和方华清很快就结婚了,华清挣脱了那个禁锢了她三十七年的房间,阿春让她实现了生命的自由,只要时间宽裕、天气许可,阿春就会推着华清出门溜达,让华清感受世间万物的美好。在美丽的徽州,古老的石板路上,轮椅发出的“咯噔噔”声,是向世间宣告:他们也和健全人一样拥有美好的爱情,甚至比健全人更幸福!
 


阿春,这个豁达大度的内蒙古男人,他用行动诠释了他对方华清的承诺,对爱情的坚守!一诺千金,是他作为男人的荣耀!






爱情,不是索取,而是付出;不是抱怨,而是包容。


方华清这样的身体就像一个永远养不大的“巨婴”,照顾她很多时候比照顾一个孩子更累,是很多人避之不及的重担。


因为双手抬不起来,华清无法自己“对镜贴花黄”。


于是,每天早上阿春扶她起床后,先抱她上厕所,然后给她打洗脸水,帮她洗脸。华清用大拇指和食指“压着”牙刷,手臂靠着桌边,勉强可以自己刷牙,这是她为数不多的可以“自理”项目之一。洗漱完毕,阿春站到华清背后,开始给华清梳头,一手托着头发,一手拿头梳,动作从容娴熟,还不忘夸几句华清的头发好,这情景像极了一位慈祥的母亲为女儿梳头一样。


下午三点左右,是华清的如厕时间。照顾习惯了,以至于阿春出门不在家的时候,一到这个时间也会条件反射地站起来,准备给华清“如厕”,才发现自己今天不在华清身边。


晚上九点左右,只要天气还好,阿春就着手烧水暖场,准备给华清洗澡,他要让自己的爱人每天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瘫痪者的身体是没有支撑力的,需要消耗阿春很大的体力。洗毕,还适时地给华清畸形的双脚做按摩,让她舒舒服服的。如果天气冷,则选择在中午洗澡。


以上这一系列“行动”,十几年如一日地重复着……这就有了那首词里写的:“朝朝为妾画红妆,病骨沐香汤。”


他们外出的时候,阿春是华清的专职司机——推轮椅,人家推的话阿春不放心。
 




2012年,他们坐火车去北京参加方华清和其他几个残疾作者的新书发布会,晚上临睡前,阿春抱着华清穿过火车的过道去上厕所。迈出厕所的时候,阿春脚下一滑就要摔倒,就在倒下去的瞬间,阿春本能地告诉自己不能让华清受伤!于是,他选择跪倒,重重地跪倒在火车过道的铁板上!用膝盖承受了两个人的重量!即便疼痛使他面容扭曲,说不出话来,他心里想到的还是怀里的爱人有没有受伤?死死地抱着她,心里则怪自己太马虎。


他这是把爱人当作亲生骨肉来对待啊,这是一种怎样刻骨铭心的爱哦?!


华清因为残疾,严重体寒,无论多热,都不能开空调,甚至不能吹风,那就意味着和她在一起必须忍热受闷,并且这种情况是一种常态,而不是一两天。


生活拮据的他们,机缘巧合下获得在深圳的工作机会,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辈子还可以和白领一样坐在写字楼的办公室里工作,他们的能力得到公司老总的赏识,让他们好好工作,日后成为公司的骨干,并且许诺给他们一点股份。


奈何,每天坐在空调房里,华清的身体吃不消了,即使穿着厚厚的外套,还是觉得很冷;即便阿春每天给她煮姜汤、做艾灸理疗,华清的身体状况还是越来越糟糕,只要她一进空调间,就浑身不舒服,头昏脑胀,脸面浮肿……




一开始,阿春还抱着侥幸……


最后,华清实在受不了,阿春权衡利弊后,果断做出决定:回家吧!华清的身体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华清问:“你舍得吗?”


阿春说:“无论什么事,你就是我的选择,但凡和你有关的,我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你。”


看看,这是一个多么的爷们啊!这是一种怎样的广阔胸怀哦!


爱情,也不是一方施舍(帮助),另一方被动接受(照顾),嗟来之食,那是不平等的。真正的爱情,是心甘情愿的,灵魂上是平等的。


诚然,像方华清这样的身体状况,在外人看来,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照顾,几乎不可能有什么回馈之举,就像华清书里写的那样:阿春累倒了,病了,作为他的爱人,她却无法为他做什么,别说为他端水,喂食,就连近在咫尺,摸一下他额头有没有发烧,这样的事都做不到。为此,华清很自责,她觉得自己不配妻子这个角色,没有做好他的老婆。


也许是为了弥补华清心里的失落感,劳累了一天的阿春有时候会趴在华清的腿上“撒娇”,让华清给他抓痒,尽管一只手只有一根食指可以活动的华清,痒的地方没有抓到,不痒的地方被抓痛了,但是,阿春乐于享受这样的“服务”。再比如,阿春的衬衣开缝了,华清却凭着两根手指,不可思议地把衣服修补得“天衣无缝”。努力做一些作为妻子该做的,以回馈阿春深厚的爱。




他们的婚姻之所以出彩,最重要的在于灵魂上的默契,互相成就了对方。阿春是被华清的诗词吸引的,一首诗让阿春找到华清,找到了家。阿春敬畏文字,尊敬华清,他认为华清这辈子是注定为文字而生。所以这些年在照顾华清的同时,也被华清的诗词感染着,阿春也在学习诗歌创作,经常用写诗的方式,用文字的方式,进行彼此的灵魂交流,文字滋润着他们的情感和生活。在方华清不断地写作出书的时候,阿春写的书《浮生有你》也出版了,他们成为一对作家夫妻。毫无疑问,阿春和华清是琴瑟和鸣的诗意伴侣,也是文学史上的佳话。
 


阿春是华清的丈夫、保姆、厨师、保健师、轮椅司机、茶友、诗友。而华清是阿春的妻子、参谋、精神导师、诗歌老师。




至今,他们已经携手走过了十几年的风雨,他们的爱情,就像渔梁古坝一样,巨大的青石板,嵌入燕尾榫和元宝钉,紧密相连,任凭洪水肆虐,屹然不动!


如果,你想近距离地了解他们,那不妨找个合适的时间,到美丽的徽州古城,到渔梁老街的“大鱼春华诗歌民宿”,与阿春和华清夫妇把盏言欢,共叙佳话。


注:


方华清:安徽歙县人,自幼重度残疾。词人、作家,被评为中国好人。吴旭春是她的丈夫,他们的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作者简介

麻季远

麻季远,宁海县桑洲镇人,人工耳蜗植入者。出生于1976年的龙,自幼双耳患重度感应神经性聋。曾长期从事木雕造像工作,文字是其理解世界的“声音”。

□编辑:海燕文化

□摄影:麻季远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欢迎转发请注明出处评论和点赞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微信idmuziyehan09 关注海燕文化
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谢谢您的支持!
学会快乐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


海燕文化工作室
嗨,你好,朋友! 很希望能够与您通过文字寻找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并将之升华为一种饱满的精神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