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舜旦:莫高窟之叹

文摘   2024-09-08 00:00   湖南  


本刊欢迎惠赐原创佳作,文体不限,唯求朴实、真诚,不唱高调,观照现实。平台可开通赞赏,赏金全归作者。


邮箱:13973582906@163.com

微信:a906007(东耳)   L412720223(楚木)



莫高窟之叹
文丨肖舜旦


走进“藏经洞陈列馆”,一块巨石上赫然刻着陈寅恪“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几个大字,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有良知的文人学者的心底的痛楚,这才是真正的反思,这才是真正的历史难以承受之沉重。相比之下,余秋雨对王道士的奚落和讽刺,简直无异于阿Q欺辱小尼姑后的得意和轻狂,实在不足为智者言。然而,陈寅恪的反思也仅仅是着眼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从国家政体的角度来考虑,就应该是:敦煌者,吾国国力积贫积弱之象征也!


由乌鲁木齐坐汽车经由吐鲁番、柳园,日夜兼程,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又连汽车,穿越了几千里的戈壁荒漠,风尘仆仆,身心俱疲,终于来到了敦煌,来到了莫高窟。

当我面对那灰黄、古朴、浑厚、苍凉,既熟悉又陌生的莫高窟层层崖壁的宏大山体时,一种神圣的近乎宗教朝拜的激情涌上我的心头,一刹那间,我有些噤住了呼吸:这就是著名的莫高窟了!这就是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宝库、佛教艺术圣地、1987年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莫高窟了!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飞天”神女的故乡——敦煌莫高窟了!

随着人流来到售票点,就看到了一座不高不矮的普普通通的圆塔,似乎并没有任何文字标示,但看见有不少人对着它摄影,料想必是有些来历,于是赶紧“效颦”,也拿起相机;转过来才发现,这原来只是塔的背面。塔的正面是一块大碑石,上面刻满了碑文。有行家告诉游人,这就是“道士塔”,并且还加了一句“千古罪人”的强调。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余秋雨的著名散文《道士塔》,想起了余秋雨笔下的“千古罪人”王道士。
走近碑石,密密麻麻的碑文,看不甚清,只看清了石碑最上方的四个篆体字“功垂百世”,明白这塔是为纪念王道士而立的。回家后在“百度”上再搜得这“碑文”原文,其中有赞辞曰:“积卅余年之功果,费廿多万之募资……神灵有感,人民受福矣……陆前县长嘉其功德,委为道会司以褒扬之。今者羽轮虽渺,道范常存,树木垦田,成绩卓著,道家之香火可续,门徒之修持有资,实足以垂不朽而登道岸矣。”这个评价委实不低,也应该是客观而公正的。
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如何可以怪罪于王道士?认真参观了“藏经洞陈列馆”后,我才进一步明白了当年的王道士对于“藏经洞”众多经卷文物的价值其实并非无知,他曾经多次“上访”“申诉”,甚至餐风露宿、跋涉800多里,越级向上上一级的政府部门报告,请求帮助,但是一切徒然,他最后灰心绝望了,这才是他的最大悲哀与无奈。我相信,王道士对于那些外国的探险家或考古家的目的意图其实一目了然,绝不像余秋雨所说的那么愚昧;但是,他最后还是对这些文物放行,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外国人把文物带走,也许正是出于一种保护的考虑。
中国有一句俗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那么,可以再续一句“敦煌经卷为赏识者存”。当王道士看到这些外国冒险家考古家对这些经卷爱不释手的狂热着迷神态时,他心中应该感到释然。与其让风沙、狂风、战乱、当时官员的贪婪、腐败、昏庸来毁灭这些宝贵的经卷,还不如让它们各得其所,“相忘于江湖”更好。今天的轻薄文人痛斥王道士的无知、出卖文物,完全是一种不顾历史事实的信口开河。殊不知国人对文物价值的认知与保护也不过最近十几二十余年才有的,而在这之前,如文革期间人为毁灭的国宝级文物无以数计,比之王道士的对经卷保护的力度,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在这些人面前,王道士完全是一个文物保护的先知先觉者。甚至可以说,王道士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采用了一种最好的方式,保全了大量的文物,尽管流离海外,但是正如“科学无国界”的一样,作为世界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真正的文化也是无国界的,敦煌文化亦然。

王道士的做法依然是功德无量,完全当得起碑文上的“功垂百世”的意义,何罪之有?在“藏经洞陈列馆”就了解到这样一个确切的事实: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精品,掠走5000件之后,把这些文物在京城展出了一部分,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不久,清政府才决定把“藏经洞”的剩余文物全部运回京城,但这次运输的结果,却简直是一次灾难,一方面是盗贼的抢劫,另一方面则是各级官员的无耻掠夺,运到京城的有价值的文物寥寥无几。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可悲现实,试想,王道士当时让这些文物远走他乡,是不是一种更明智的选择?
当然,今天的国人面对敦煌文物流失的事实理当感到沉重。走进“藏经洞陈列馆”,一块巨石上赫然刻着陈寅恪“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几个大字,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有良知的文人学者的心底的痛楚,这才是真正的反思,这才是真正的历史难以承受之沉重。相比之下,余秋雨对王道士的奚落和讽刺,简直无异于阿Q欺辱小尼姑后的得意和轻狂,实在不足为智者言。然而,陈寅恪的反思也仅仅是着眼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从国家政体的角度来考虑,就应该是:敦煌者,吾国国力积贫积弱之象征也!

作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宝库、佛教艺术圣地的莫高窟,据介绍共有洞窟735个,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等。按照一般的理解,有这么丰富的艺术品资源,来到这的旅游者一定可以得到一次艺术盛宴的享受,但结果却不免让人大失所望。因为据说是出于对莫高窟艺术品的保护,只能有条件的展出部分洞窟,而在洞窟内也只能保持自然光源。所以,现在对游客开放的洞窟其实只有15个,而洞内大都是黑咕隆咚的,除了影影绰绰的大大小小的塑像模糊的造型外(而这些模糊的形象还要借助于讲解员微弱的电筒光的照射才得见一二),简直就是毫无所见。在这15个洞窟里,我甚至连一幅像模像样的壁画都未能见着,更别说瞻仰“飞天神女”的经典造型了;而那些塑像的真容在讲解员手电筒几秒钟的局部光照下,比昙花一现的存在还要短,简直就是瞬息即灭,典型的“见光死”。如此境况下,塑像的“庐山真面目”又何由得见?但另一方面,却依然游人如织,啧啧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虽然我能够充分理解敦煌文物管理部门的这种做法,但我还是极度的失望,还是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要知道160元的门票,跋涉几千里的辛苦,结果就只是为了看几眼这些模糊的塑像的“幻影”?旅游部门既要保护文物,但又想从游客口袋中赚得人民币;所以,耍出了这手不伦不类的招数,委实高明。虽然不敢说自己想全身心地接受一次敦煌艺术的美的熏陶(我不是艺术家,只是一介俗人、粗人),但在黑咕隆咚的洞窟里,连起码的色彩之美都难以感觉到,这反差也太出乎意料了吧!
在这十五个洞窟的游览过程里,虽然也时有震惊(由此可见,莫高窟的艺术魅力之大,即便模糊的“幻影”也能震撼人心),但更多的是遗憾,那种“来到宝山,空手而返”的遗憾,那种与尖顶艺术“咫尺天涯”“对面不得见”的遗憾,于是剩下的最惬意的感觉就只有在午后炎热的阳光暴晒下走进阴凉的洞窟时的凉爽之感了,这不仅让人想起成语“买椟还珠”的荒谬意味。
虽然我的许多同伴都拼命抱怨时间有些紧,十五个洞窟没能一一游完;但是我游览完了十五个洞窟后,时间还绰绰有余。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那是因为一般的人太依赖讲解员的作用了。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在洞里看不清多少鬼鬼怪怪的东西,只好听讲解员在黑暗中说故事了。这样的游客太多,就造成了犹如上海世博的排队等候的现象。这样一来,时间当然不够。我不喜排队,也不愿听故事,只想感受一下气氛;所以,逢排队就越过,先去没人排队的洞窟,回头再弥补空缺,于是畅通无阻地把所有洞窟一一游遍。这样游的唯一缺点就是没有讲解员的讲解,因为讲解员看见三三两两的游客才懒得理你。
当我游完所有洞窟走向 “藏经洞陈列馆”时,还看见我的有些同伴还在前几个洞窟的长队中苦苦的等待,我只有佩服他们的等待耐心。“藏经洞陈列馆”在莫高窟崖壁对面的僻静的一角,里面显得安静肃穆娴雅,游客很少,但资料丰富,对莫高窟的历史流变有很详尽客观的说明介绍,其实所有讲解员的内容都来自这里。在这里,我盘桓了许久,心灵逐渐感到沉静、沉重、澄明。
走出陈列馆,艳阳高照,人声嚷嚷,一派俗世喧闹的盛景,我在广场觅得一树荫下的空闲的座椅,喝了一口水,然后闭目养神,等待同伴的归来。
游完莫高窟,心里的感觉复杂难言,感叹莫名。虽然有与艺术失之交臂的遗憾,虽然有被忽悠被欺骗的上当的感觉,但是莫高窟的原始气势氛围还是感动了我。我想,圣洁之物毕竟还是不可玷污的,尽管世人给它平添了无数的世俗的色彩,但历经千年历史风霜洗礼的莫高窟的伟岸身形依然苍凉、浑厚、古朴、神圣、高洁,仅仅感觉到这一点,也可以算是不虚此行了。


肖舜旦,江西吉安人,中学退休教师,碌碌无为,平平淡淡人生。兴趣不多,对文学常加关注,闲暇也喜欢说三道四,东拉西扯,虽然卑之无甚高论,算是一点小癖好



八月精彩原创

刘明彰:土豆花开

清风:我想抱抱那个倔强的老太太

伍玉求:未曾淡化的思念

萧鹤洲:这一年

吕友德:苦酒

肖舜旦:人间瑶池——国家大剧院印象

轶明:那年穷百姓家的理想和幸福

曾经的经典《夜走灵官峡》为何移出教材,重读或有所思

莱珂:我在那里——写在毕业之际

纵横阡陌:高考过后,谁的压力最大?

纵横阡陌:在老公面前,我独自过了属于我的生日

任展宏:花果岛的来人

彭明生:我的父亲(人间大爱,泪目)







魏源风
大处明世事,小处说人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