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军团在谭家桥战役中失利以后,一时已无力与敌人再进行大规模野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战役中未能吃掉王耀武的补一旅,没有起到歼敌一路震慑其它敌人的作用,因此俞济时指挥的20多个团敌人纷纷围了上来,并且气焰比较嚣张,反过来说那就有了其二,即红十军团的部队士气和战斗信心也大受影响。
剧照
当然还有第三点,那就是本来就弹药匮乏的红军部队,一旦把歼灭战打成了消耗战,则不能通过缴获敌人来补充自己,手中的弹药可就所剩无几了,自然无力与敌人再打大仗,只能暂避锋芒。
所以1934年12月14日的谭家桥战役,对红十军团能否顺利在皖南地区站住脚,确实是性命攸关,那么作战失利后,后面怎么办呢?
红军主力撤出战斗转移后,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召开了研究下一步行动方案的会议,会上主要形成两种意见,第一种是参谋长粟裕和政委乐少华提出来的,建议部队化整为零,就地展开游击战和发动群众,然后利用红军特有的优势在皖南山区坚持下来。
第二种是方主席和刘畴西的意见:军团主力撤离皖南,回到闽浙赣苏区休整补充。
剧照
两种意见本质上的区别在于,红十军团是否还要成建制以大兵团形式行动和作战,事实上,历史已经证明,红军在当时的条件下,与敌人进行大兵团正规作战是不合适的,不仅兵力、装备和火力差距悬殊,也没有可靠的后勤补充。
然而,缺乏军事经验的方主席最终拍板,选择了第二种意见,即全军成建制向闽浙赣苏区撤退。
这次会议是在浙皖交界的遂安县境内召开的,时间是1935年1月10日,也就是说,在谭家桥战役之后,红十军团又跟敌人周旋了半个多月了,期间发生过十几次小规模战斗,都因为刘畴西没有集中优势兵力而功亏一匮。
更严重的问题是 ,浙江保安处长俞济时已经利用这段时间,调集重兵完成了对红十军团的封锁和包围。
剧照
从遂安到闽浙交界的老苏区,直线距离只有200余里,然而敌人也不是傻子,早已经在沿途设立了好几道封锁线,以防止“龙回大海”。
而主力红军长征胜利的经验告诉我们,较大规模的红军部队若想在敌人重兵合围下破茧而出,必须秉承机动灵活的战法,速度和决心才是第一位的,遗憾的是,红十军团的决心首先已经错了,因为敌人能够基本判断出来我军的目的。
然后就是速度了,如果红十军团能以果敢的动作迅速突破敌人的封锁线,从而在敌人追击部队完成战役合围前跳出去,可能会有一定损失,但是军团主力应该可以脱险。
红十军团原有三个师7000余人,其中战斗兵员5000余人,在谭家桥和之后的战斗中伤亡了2000余人,此时还有5000人左右,算下来大约二个整团的兵力(红军的番号和兵力不太匹配),全力对付敌人一个团还是没有问题的。
剧照
1935年1月12日的下午,经过两天的行军,红十军团到达江西吉安的南华山脚下,翻过此山就是闽浙赣苏区的边缘地带了,军团参谋长粟裕建议全军应尽快翻过南华山,一口气前出到苏区附近,然而刘畴西认为部队过于疲劳,坚持要宿营休整一个晚上。
无奈之下,方主席和粟裕只得率领机关和后勤人员,以及没有了弹药的迫击炮连、重机枪连约800人,率先翻过南华山继续前进,红军大队则耽误了一夜时间。
第二天也就是1月13日上午,当军团主力出发时,却遭遇了浙江一个保安团的阻击,这个团是刚刚赶到的,据考该敌占领阵地仅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大家要注意,浙江保安团的装备和战斗力还是蛮强的,后来的第74军第58师就是以三个浙保团重建的。
尤其是谭家桥战后,敌人的气焰上来了,并且还占据着有利地形,一个保安团就敢拦截缺乏弹药的红十军团主力。
剧照
刘畴西指挥部队连续进攻数次,直到傍晚时分也未能突破敌人的阻击线,只好撤出战斗绕道而行,这一天的时间是致命的,在俞济时的严令下,敌人14个正规团和保安团近30000人正从几个方向围过来,而黄埔一期的刘畴西并没有意识到敌情的严重性。
1935年1月15日,红十军团主力总算到达化袤德地区,再通过敌人最后一道封锁线就是闽浙赣苏区了,结果部队又停止了前进。
在前面开路的粟裕特别着急,方主席也派人送信给刘畴西,要求军团主力不顾疲劳一定跟上来,然后于16日共同突破敌人的最后一道封锁线。
结果到了1月16日下午6点,方和粟率领的小部队整队准备出发时,大部队还是没有赶上来,得到的回话是:人员特别疲劳,需要休息一晚。
粟裕一听就急了:“情况这样紧张,哪能再迟啊,今天晚上我们必须全部通过封锁线”!
剧照
方主席当然也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担心刘畴西再耽误下去会失去突围的良机,当即决定由粟裕指挥小部队先行出发,自己折回去劝说和督促刘畴西继续前进,方、粟两人就此分开。
粟裕当夜就指挥小部队强行突围,敌人的封锁线是由半永备碉堡和工事组成的(分割苏区所用),尽管火力挺猛,但是粟裕组织部队利用夜暗,以佯攻为掩护,第一时间突了出去,幸存的400余人成为了未来红军挺进师的种子。
而方主席折回去找到军团主力时,已经是1月16日的深夜,此时红十军团因为伤亡和失散,以及前面先撤的800人,主力仅余不到3000人。
就在方、刘终于统一意见,决定立即出发的时候,整整14个团的敌军已经分路赶到,将红十军团包围在怀玉山地区,位置在江西省玉山县西北60公里处。
而这个时候,弹尽粮绝的红十军团基本丧失了成建制强行突围的能力,形势变得万分危急起来。
剧照
左突右冲激战两日后,红十军团主力剩余的1000余人还有最后一次机会,那就是在一名老乡的引路下,走小路冲到了封锁线上的金竹坑地区,如果冲出去也是胜利。
然而由于部队严重缺乏弹药,尽管守敌不多却是火力密集,突围再次受阻,战斗中刘畴西右臂负伤(左臂已经失去),只好重新撤回怀玉山上隐蔽,时间是1935年1月19日。
在敌人的大举进攻和搜山下,红十军团余部很快被打散,干部战士们只能以小股的形式各自为战,江南的冬天也很冷,这一期间怀玉山是雨雪交加,粮弹两尽的红军战士,在寒冷的天气下甚至无力拉动枪栓,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坚持了一周左右后,红十军团最终归于失败,1935年1月27日刘畴西被俘,两天后方主席被俘,同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救义。
当时敌人本来已经准备撤围了,是方主席的警卫员下山寻找食物时被俘叛变,供出了首长仍然藏在山上的情况,可恶!
剧照
悲情谭家桥:红十军团打蛇不成反被蛇咬,粟裕突围十四年后终雪耻
红十军团余部400人能够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粟裕的指挥艺术是关键
如果您喜欢,
请转发一下并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