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朱老总父子相见才知道:坐专列的是父亲,开专列的儿子

文化   2024-11-16 17:32   山东  

1953年的一天,一列中央首长的专列在大地上运行。一名年轻军官走过火车司机室对司机说:“中央首长说,你这列车开得好,又快又稳,首长想见见你,请你停车后马上到车厢去。”

列车到站了,这位司机连工作服都没有换,手也没来得及洗,就急匆匆地来到了首长车厢。

当首长和司机见面时,二人都不禁愣住了。司机大喊一声:“爸爸!”就快步走上前去。

首长也惊喜万分:“朱琦,是你?”

这位首长就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总司令朱德,而这位普通的火车司机就是朱老总唯一的儿子朱琦。

坐在老总身旁的康克清忙说:“朱琦,快到这里来坐。”三个人愉快地交谈起来,都为这次戏剧性的相遇而高兴。

朱老总与儿子儿媳

老总一生只有前妻生下的两个孩子,儿子叫朱琦,女儿叫朱敏。在那动荡的战争年代,子女都没能同朱老总一起生活。朱琦1937年被接到延安,不久,朱老总就叫他到基层部队去锻炼,1943年他在战斗中右膝负伤,变成残废,后来一直在基层工作。全国解放前夕他转业到地方,学会了开火车,当上了火车司机,一-当就是五年。

这次意外相遇,当父亲的格外高兴。朱老总紧紧握住朱琦的双手,看着满身油渍、双手汗污的儿子,高兴地说:“你学会开火车了,这很好。你掌握了一门技术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了。”

然后又说:“你是真正的工人阶级一分子了,我希望你除了钻研技术外,还要挤出时间更多地学习政治。技术上要精益求精,政治上要不断进步,要谦虚谨慎踏踏实实地工作,创造出更好的成绩来报答党和人民对自己的培养。”

就是这样,朱老总对儿子的要求十分严格。

朱老总专列

朱琦是1937年参加革命的干部,按说也是老资格了,可是-一直到他1974年病逝,仍然坚持在基层工作,并未因父亲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而有丝毫特殊。

女儿朱敏也是这样,从小吃苦长大的。

1941年,朱敏被送到苏联国际儿童院学习。1943年苏德战争爆发,15岁的朱敏和20个国际儿童院的孩子沦为德国人的囚徒,被送到法西斯集中营做苦工,直到1945年1月才被苏联红军解救出来送进了难民收容站。

1946年1月,朱敏重新回到莫斯科,完成了中学和大学学业。1952年,朱敏毕业后回国,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长期住在学校的职工宿舍。

和刘诤结婚后,朱敏生下儿子刘建,产假一满,朱老总便催促她快去上班。

朱老总说:“我们都是搞社会主义革命的,也要互相帮助嘛,你去上班工作,孩子就放在我这里。我替你安排好,你不要惦记。”

朱老总怀抱外孙

孩子就这样留下来了,长期由康克清照看、抚养。康克清把朱老总前妻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都视同己出,因此,康克清与朱琦、朱敏以及朱琦、朱敏的孩子相处得一直非常好。

朱老总的儿女、孙子、孙女、曾孙子、曾孙女以及朱老总老家的亲属,都曾得到康克清的热情关怀,朱琦的儿子朱和平出生后刚刚8个月,由于朱琦的妻子赵力平在天津工作,康克清便担负起了养育这个孩子的责任。

康克清在全国妇联、在儿童“保委会”的工作很繁忙,但她总是尽量抽出时间照看孙子,有时还在夜间带孩子睡觉、给孩子换洗尿希、织毛衣毛裤。

朱老总为报答四川老家中兄弟们曾经替他赡养年老的父母,供他求学,支持他闹革命等等的情谊,决定为兄弟每家抚养一个孩子。

这下可就麻烦了,第一次来了五个,第二次又来了五个。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孩子,每个孩子都要吃、要喝、要穿、要住,家里简直就像个幼儿园、小学校,可康克清总是乐呵呵的,从来没有为此发过一次脾气。

农村来的孩子都脏乎乎的,全身上上下下全是虱子。康克清耐心地为这些孩子们洗头、洗衣服。闹了半天,头发里还有虱子,康克清便让孩子们都剃成光头,衣服用开水烫……七弄八弄,总算把虱子消灭了。

看着康克清做着这一切,许多人都深受感动。大家都说,康克清不仅是我国妇女运动的领袖,而且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式的贤妻良母。还说,后妈历来同前妻的孩子都极难相处,康克清能处理得这么好,实在是难能可贵。

朱琦的儿子朱和平长大后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公道话:

“爷爷说了一句话,奶奶受了半生累。换了任何一位女性,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许多人都会以为,像朱老总这样的我国最高领导人之一,住在中南海里,生活条件一定是十分优越的,衣、食、住、行一定是非常讲究的。解放前几十年吃了那么多的苦,受了那么多的罪,九死一生,如今解放了,掌权了,还不该享享福吗?

朱老总、康克清与家人

其实不然,朱老总和康克清的家庭生活一直都是十分俭朴的。这也许同他们二人都出身贫苦有关,但也不尽然。有一些出身贫苦的人,在解放前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艰苦奋斗,甚至出生入死在所不惜,但解放后环境变化了,掌权了,便讲究起衣、食、住、行来,甚至被糖衣炮弹打中,腐化堕落,蜕化变质,成为人民的罪人。

朱老总在一首诗中曾写到: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水久是真言。”

他对子女们说:“我们的国家一穷二白,只有增产节约才能变得富起来。光增产,不节约,等于没增产。勤俭持家,勤就是增产,俭就是节约,两件事不可分嘛。”

朱老总、康克清一家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来做的。

为了使朱老总集中精力从事革命工作、管理国家大事,朱老总和朱老总一家的生活管理几十年来一直是由康克清负责的。

朱老总和朱老总一家人的吃饭非常简单,一般都是四菜一汤,只要有炒青菜、炒辣椒就行了。

有一次炊事员买了一点对虾,朱老总和康克清就对炊事员说:

“以后再不要买这些东西了,它可以出口换取外汇,支援国家建设。”

孩子们见到对虾当然高兴,朱老总和康克清就对他们说:

“在旧社会,我们这些人都是吃野菜、红薯、南瓜长大的。现在好了,可不能忘记过去啊!”


史源历史专栏
《开国将帅风云录》作者,全网粉丝200万+。百度匠心作者奖获得者,百家榜上榜作者,今日头条青云奖获得者,360星势力上榜作者,网易达人加薪计划创作者,搜狐星图上榜作者,百家讲堂签约作家,SFA创始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