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曾经的动乱年代,中国大地涌现出了许多抗日英雄,同样也有许多民族的败类坑害无数中国同胞,蒋介石就是民国时期举足轻重的人物,关于他的评价也褒贬各异。
有人认为蒋介石带领国民党军队打击日本鬼子,国民党为了抗日更是损失无数将士,可以称得上是英雄。也有人认为蒋介石为了自己的私人目的杀害了许多共产党员,还妄想借助其他国家驱逐日寇,是一位过大于功的人。
不论过程怎样,蒋介石最后的结果就是退守台湾,无法前进一步。而对于自己的失败,蒋介石完全推给了李宗仁和马歇尔。
李宗仁与蒋介石
虽说李宗仁被蒋介石当成了阻碍自己前进的绊脚石,但最开始李宗仁与蒋介石是结拜兄弟,还是蒋介石为了拉拢李宗仁自己提出的结拜,而二人之后的相爱相杀则因为蒋介石的私信。
在北伐战争中,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的军队都得到了最大程度地扩充,总数达到了两百多万。可面对这次战争胜利的果实,蒋介石却升起了归为己有的心思。
可其他三个集团军司令与自己并不友好,每个人都存着自己的小心思,况且李宗仁等人也不受自己控制。为了增加自己的实力,降低李宗仁等人的军队人数,蒋介石想出了裁军的手段。
在那个军队就代表实力的年代,李宗仁等人当然不会同意蒋介石的提议。心思活跃的李宗仁很快就想到了蒋介石的真实目的,并且联系了阎锡山等人共同商议对付蒋介石的办法。
但这种情况没多久就被蒋介石打破了,先是李宗仁的军队主力军官被蒋介石各个击破,而后又被蒋介石联合其他军队以武力打败。几十万的军队在蒋介石的“阴谋”之下仅仅3个月就荡然无存。
李宗仁的副总统之路
蒋介石与李宗仁的恩怨不仅仅止于军队的分崩离析,在之后的副总统竞选中同样存在着两个人的明争暗斗。
副总统看似是个位高权重的职位,其实什么权利都没有,只有在总统没法做出决定时才会由副总统接替,也就是说副总统其实是总统的“备胎”。
虽说是备胎,可蒋介石同样不愿意副总统职位落到李宗仁身上,因为他不确定当上副总统的李宗仁会不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在竞选前后蒋介石做出了很多行动。
在竞选之前,蒋介石直接开门见山地劝李宗仁退出竞选,两个人在经过几回需要交锋之后都十分恼火,可也都奈何不了对方。
为了让自己当选,李宗仁包下一座酒店为所有有选举身份的人免费提供吃住,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而为了不让李宗仁当选,蒋介石企图通过舆论迫使李宗仁放弃选举。
令人意外的是,虽然舆论下李宗仁退出了竞选,可蒋介石推举的候选人同样因为舆论退出竞选。没办法之下只能重新选举,这回蒋介石没有了应对之法,李宗仁当选了副总统。
马歇尔与蒋介石
马歇尔是美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样是五星上将,对于中国来说,他同样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调解员。而蒋介石与马歇尔的矛盾就来源于东北之争。
当时的苏联想获得东北铁路建设的参与权和30年的使用权,实际上是想将东北变成苏联的另一个营地。马歇尔和美国都练习蒋介石大量派遣军队占领东北,并赶走林彪。
蒋介石希望借助苏联的力量赶走林彪,没想到因此和苏联交恶,反倒是辽沈战役中被林彪打垮了几十万大军。正是经此一站,国民党开始了衰败之旅。
若是说与李宗仁的争斗耗费的是蒋介石的经历,失去的是潜在的利益,那辽沈战役失去的几十万军队就是直接的优势了。而这次战役的失败并没有引起蒋介石对国民党军队腐败的重视。反倒是将所有原因推给了马歇尔。
总结:
在蒋介石的观念里,李宗仁的存在使得国民党内部出现了不一样声音,使得自己对于国民党内部没有绝对的控制权。而马歇尔的建议直接使得蒋介石损失了几十万人,失去了整体的战斗资本。
不论蒋介石如何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他曾经为了一己之私置中国百姓于不顾是事实,李宗仁和马歇尔只是他失败的一个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失去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