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在黄安(今红安)高桥镇李家大屋,一个男孩出生了,他是李家最小的孩子,上边还有7个哥哥姐姐。谁也没想到这个孩子,将来会有多大的能耐和影响力,他就是李先念。
虽然李先念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却没有享受到家人的宠爱,因为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动荡社会,普通百姓连吃饭都成问题,李家也是如此。不过那时,各地家族有为本族子弟免费开蒙的私塾,通常被称为族学。只有几岁的李先念在族学中表现最为突出,学习刻苦,成绩是所有学生中最好的。
读完
当时国内外的形势,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汉口的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国共两党的革命主张深深触动了李先念。那时老蒋还没有背叛革命,北伐军顺利攻克武汉,革命思潮进一步传播,李先念辞去了工作,毅然返回家乡,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去,那年他还只有17岁。
李先念虽然年纪小,却展现出一名优秀革命者出众的能力,他见多识广,对待运动中不同的问题能提出实用且独到的见解,很快他就被选为农协的执行委员。1927年11月,李先念任高桥镇工人纠察队大队长,他以各乡镇的农民自卫队员为骨干,进行扩编,很快就在各村建立起义勇队。不久后,李先念就带着他组建的革命武装,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起义一开始进行得比较顺利,但敌人很快集结重兵回来报复,鄂东军民奋起抵抗,打退敌人多次进攻。
怎奈双方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对方攻进了黄安县城,起义军只得选择突围。剩余的兵力
红军优秀政工干部稀缺,李先念在1932年升任红11师政委。第二年红11师扩编为30军,李先念又被升为军政委,那时他才刚满24岁。仅仅两年时间,从团级升到军级,让李先念成为当时红四方面军最年轻的军政委,前程远大。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共开始二次合作,我军为了顾全大局开始缩编,许多干部都是降级使用。李先念刚从抗大学习归来,被调到129师当营长,从军级到营级,降了六级,可李先念并不在意职位高低。主席很早就知道李先念这位优秀的年轻干部,觉得降六级太委屈他了,就把他找来谈话,并把李先念调到新四军第四支队担任参谋。
为了建立中原地区的抗日根据地,中央决定选派一员得力干将。得到主席垂青的李先念,很快又被调回鄂豫边区。1939年他在鄂豫边区以160多人为骨干,短短几年内就把队伍扩编成新四军第5师,他成为了第5师师长兼政委。解放战争期间李先念领导了著名的中原突围战,此后担任过中原军区的第二副司令,司令员和第一副司令,是未来的两位开国元帅:刘帅和陈老总。
全国解放前夕,李先念被调到家乡湖北,致力于发展当地的经济民生。1954年,在主席的提议下,李先念成为财政部长,且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他在财政部门辛勤工作了22年,是总理的得力帮手。也正因为脱离了部队工作,1955年评议军衔时,原本在开国大将候选人之列的李先念,最后放弃了授衔。他虽然与军衔失之交臂,但几十年来为革命事业和新中国建设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巨大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李先念在1982年成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位列正国级干部,并在次年当选为国家主席。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