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护理服务|共情体验,“患”位思考,止疼有道,成就安宁人生

学术   2024-10-22 17:32   北京  












作为责任护士,你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如果满分是10分,你所分管的患者说他(她)疼,你觉得他(她)疼的可信度有几分?我们对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做了一个调查,有打2、3分的,有打6、7分的,最高的也只有8分。


如果作为责任护士的我们,都无法相信患者是真的疼,又怎么更好地为患者止疼呢?紧接着我院开展了让护士分享自己最疼的那一刻的经历和感觉的活动。


“患”位思考,疼要大声说出口


护士A:剖宫产以后坐月子是我最疼的时候,每当哺乳之际,宫缩的剧痛与伤口的撕扯便交织而来,那一刻,我不想看见我的孩子,一看见他,我就开始恐惧,我怕疼。疼痛,带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情绪的改变,使我变得易怒且难以平静,甚至有些抑郁。而我那个时候最希望的就是家人多多关心我,重视我,而不是把重点全都放在孩子身上。


护士B:我素来就有头疼的毛病,从来没有吃止痛药,可是有一天晚上我就头疼得不行了,我想着这次和之前一样,忍一忍,睡一觉就不疼了。可是到了半夜,疼痛愈发难以承受,哭着拿头撞墙,想转移我的疼痛,当时把我爱人吓坏了,天一亮,赶紧去给我买了止疼药。那一刻,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迫切地需要药物来缓解这难以忍受的疼痛。


护士C:我也是剖宫产,我最疼的经历莫过于术后拔除尿管后,膀胱功能尚未恢复,导致我陷入无法排尿的困境。那一刻,腹痛如绞,痛楚难当,我双手紧握床栏,身体不住地颤抖,真切体会到了“活人能让尿憋死”的无奈与绝望。我爱人三番五次去找大夫,却屡次得到“宫缩痛,属正常现象”的答复。


最终,在家人的搀扶下,我艰难地步入卫生间,强忍着憋胀与疼痛,咬紧牙关,当尿液终于排出的那一刻,我仿佛重获新生,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


时至今日,那段经历依旧历历在目,那份疼痛依旧刻骨铭心。当时的我,多么渴望医生能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理解,哪怕只是简单地询问一句:“你还好吗?”


护士D:我年纪尚轻,因此经历尚浅。在我记忆中最为深刻的疼痛经历,是某次上班时,我不慎将脚踢到了坚硬的铁板。那一刻,我生无可恋,全身冒汗,我茫然无措,不知该如何应对。我不断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尝试着进行深呼吸,幸运的是,不久之后,疼痛逐渐得到了缓解。


护士E:我记忆中最深刻的疼痛是我生产的时候,当时遭遇了胎膜早破、胎儿胎位不正及产程延长等重重挑战。产科医生果断决定使用催产素来辅助分娩,但随之而来的疼痛却让我几近崩溃,甚至不由自主地捶打着自己的头,试图以此减轻那份难以忍受的煎熬。


然而由于麻醉医师正忙于其他手术,无法立即前来为我进行穿刺操作。经过漫长的等待,镇痛泵终于被安置妥当,但镇痛药物却迟迟未能进入我的体内。再次请麻醉科会诊,当麻醉医生赶到时才发现,是我压到的管路,导致管路堵塞。当药物进入我身体的那一刻,我感觉瞬间舒服很多。


护士F:我最痛的经历就是当时肚子疼,以为是胃疼,结果去医院一检查才发现是胆总管结石,当时我们县城医院不能手术,好在是个节假日,邀请了外院的专家来给我做的手术,术后虽然引流管牵拉的我疼痛,好在医护对我的处置很及时,使我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护士G:我的疼痛经历是我坐月子的时候,当时牙疼,还不能吃药。真是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我深有体会。我就想:如果我有错,也别让牙疼折磨我。脸也肿了,嘴巴也张不开了,睡觉睡不着。等三个月断奶了以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去补牙。


你的痛苦,我感同身受


通过聆听学员和老师的分享,我们深刻体会到,在面对各自的疼痛经历时,每个人的需求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人渴望快速有效的止痛,有人则更需要心灵上的慰藉与陪伴。当疼痛得到及时且恰当的处理时,个体的舒适度无疑会显著提升。


通过站在“患者”的角度深入思考,我们不禁恍然大悟:当疼痛袭来,家属那句“忍一忍,再坚持会儿”以及护士口中的“等一下”,对患者而言,竟是如此难以承受。诚然,这世间并无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患者的无助与需求,我们却能深切体会。


有时,他们或许仅仅需要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有时,他们需要的只是无声的陪伴;而更多时候,他们迫切期望的是医护人员能够有效控制疼痛,为他们带来解脱与安宁。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疼痛确立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与脉搏、体温、呼吸、血压并列,凸显了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2022年2月,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的癌症统计数据,揭示出2016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数量惊人,达到了约406万例,相当于每分钟就有7人被确诊为癌症。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无数家庭的辛酸与无奈。


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显示,约57.4%的癌症患者正遭受着癌痛的煎熬,而在中晚期癌症患者中,这一比例更是攀升至高达80%。每年,有1800万人在无尽的疼痛与痛苦中离世,他们的生命质量因此大打折扣。


面对这样的困境,一位肺癌合并肝转移、淋巴结广泛转移的患者王阿姨,用她质朴的话语表达了对疼痛的恐惧:“闭上眼睛,我害怕看到黎明,因为黎明往往意味着疼痛的到来。我不怕死,但我真的怕疼,那种疼让我甚至想过去死。”


当病情不可逆转时,应如何做到“生死两相安”?答案是全面的症状管理与深刻的人文关怀。症状管理是安宁疗护的基石,它致力于缓解患者的身体痛苦;而人文关怀则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它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与精神世界。只有当身体得到舒适、心灵得到慰藉时,患者才能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无痛苦、有尊严地离去。


种无痛的种子,开幸福的花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院特别成立了疼痛专科小组,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组成,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的医疗知识,更懂得如何倾听患者的心声,理解他们的痛苦。疼痛管理不仅是采用药物治疗那么简单,它需要医护人员用心去感受患者的痛苦,用行动去减轻他们的负担。


在日常工作中,鼓励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更多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疼痛经历和感受。当患者能够表达自己的痛苦时,他们的情绪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因此,定期举办疼痛管理工作坊,邀请患者分享他们的故事,让其他患者知道他们并不孤单,他们的痛苦是可以被理解和支持的。


此外,与心理治疗师合作,为患者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疼痛带来的心理压力。相信通过综合性的疼痛管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关怀,让他们在面对疾病和疼痛时,能够更加坚强和自信。


在疼痛专科小组的不懈努力下,我院不仅在疼痛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还积极推广疼痛教育,让更多的患者和家属了解疼痛管理的重要性。定期举办疼痛知识讲座,邀请疼痛管理专家为患者和家属讲解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疼痛,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措施来缓解疼痛。


其次,还将疼痛评估嵌入到电脑系统,帮助患者更准确地描述自己的疼痛感受,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这些评估工具,能够更好地监测患者的疼痛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确保疼痛得到有效的控制。


此外,精心打造了疼痛智慧化管理公众号,旨在为居家患者提供不间断的支持与指导。借助家庭访视、电话随访等多种渠道,确保患者在离开医院后仍能享受到专业的疼痛管理服务,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疼痛管理不仅仰赖于医疗技术的精进,更深刻关联着人文关怀的细腻传递。诚挚地鼓励每一位医护人员,在日常的医疗服务中,不仅要细致入微地关注患者的生理健康需求,更要敏锐地体察并满足他们的心理与情感诉求。我们坚信,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奋斗与不懈追求,定能为患者播撒下更多希望的种子,让这些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幸福与安康的花朵。












信息

文章作者:郭燕晶 韩梅 武丽华

作者单位:山西白求恩医院  

图片由作者提供

中国护理管理
本刊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本刊以宣传报道卫生方针政策,推广护理管理科学方法和经验,促进护理科研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我国护理管理水平为宗旨,欢迎各界护理同仁关注我们并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