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顾 | 上海交大科学史院第二十届冬至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文摘   2024-12-27 23:23   上海  

第二十届

冬至研究生学术论坛

2024年12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第二十届冬至研究生学术论坛在闵行校区图信楼八楼成功举办。论坛由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主办,2023级科技哲学和科技史硕士生负责此次论坛的筹备与会务工作。


本届冬至论坛以“思源交道,理窟通天”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江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五十所国内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参会,共收到80余篇投稿,选择了其中12位优秀青年学子对论文进行了精彩展示和汇报,内容涉及科技史、科技哲学等多个研究领域。


本次论坛特邀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王幼军老师,上海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伟老师莅临指导。此外,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江晓原、现任院长李侠,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师姜玉平、陆群峰、史斌、穆蕴秋、刘铮、吴新忠、沈辛成、毛丹,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博士后牛琮、王怡萌等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



领导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李侠指出,交大冬至会议已走到了第二十年,并对远道而来的同学表示了欢迎。他期望每位进行汇报的同学都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鼓励师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


此外,他还详细介绍了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与哲学学科的概况及其发展轨迹,表达了通过“两至论坛”这一独特的学术活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生们搭建一个学术实践舞台的愿望,诚挚邀请同学们在闲暇时间参观风景如画的交通大学校园。

论文汇报

1

报告一

孙品

科技创新社会支撑系统:理论阐释、功能作用与优化路径


该文章为考察和实现社会环境对科技创新的正向影响,以系统的科学思维为指导, 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系统论为基点,从纷繁复杂的社会因素中提炼出可以支撑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建构出一个科技创新社会支撑系统的理论框架。认为科技创新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其发展演化受到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为更好发挥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核心作用,应在把握科技创新社会支撑系统所面临的开放环境的前提下,持续推动系统要素的发展完善、结构的有序调整、整体的优化演化,以形成对科技创新的长期有效支撑。

王幼军老师首先肯定该文章在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选题很应景、很特色。但是作为一篇需要投稿的学术论文,问题意识略有不足,需要“小题大做”;并且论证方面的严密性需要加强,一些观点的阐释不够深入;最后文史哲论文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应该需要增加若干事例。


李侠老师认为,政治功能扩大化对科学研究可能并非全是帮助,也可能存在掣肘。孙品同学的回应是,该文对于政治功能的撰写重心放在了制度保障。


史斌老师指出,该文章题目呈现的概念太多;论文行文过于四平八稳,缺少“问题”和实证;“系统”在文中的使用,建议替换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难点”等更聚焦、提炼的问题。


2

报告二

黄菲菲

迈克·威廉姆斯对阿格里帕三难的消解及其局限


黄菲菲同学认为威廉姆斯对三难问题的消解方案存在问题:默认挑战的辩护观忽视了日常中一无所知的询问者的存在,从而对询问者施加了过重的义务,这是询问者不应该承担的;默认挑战辩护观中的核心概念——默认辩护——具有相对主义的色彩,使得辩护的概念变得模糊;默认辩护因其不完全覆盖而存在漏洞,对没有获得默认辩护的信念的挑战将重新开启阿格里帕三难问题,因此,威廉姆斯的默认辩护无法完全消解阿格里帕三难问题。

陆群峰老师首先赞扬黄菲菲同学尽管学习历史,但敢于向哲学发问,并且文章逻辑很强,层层深入,论证有说服力。不足方面包括标题可以再斟酌和调整等,并建议黄菲菲同学未来可以探讨对阿格里帕认识论难题的一些解题路径。


3

报告三

赵长征

科学史的漩涡:“福曼命题”的认识论困境及可能方案


赵长征同学首先对“福曼命题”的认识论困境进行历史性回顾和阐释,并指出,虽然围绕福曼命题的争论经久不衰,但福曼本人并未下场对其观点加以辩护,2022年,福曼终于正式发文,对半世纪以来的争论作了总结性回应,他认为对福曼命题的批评与反驳经历了两个认识论阶段,而这两个阶段中所采取的认识论框架都不能成功反驳福曼命题。福曼的回应为给出一个适用的认识论框架提供了可能。

沈辛成老师认为,该文章选题有意思,但哲学思维不够深入。文章显示出来对原文的认识不足,因而文章论述的是“别人怎么论证福曼的”而不是福曼本身,没有属于自己的深度和结论;不敢于批评外国学者,只是简单的材料的堆积。


4

报告四

程一玮

“实验室里的大象”:早期原子科学家的辐射观念与实践


程一玮同学认为,放射性不仅是打破旧有科学认识、代表新科学未来前景的预兆,同时还迎合了科学家与公众从炼金术出发的神秘主义想象,所以具备了特殊的社会文化含义。从而使科学家在对放射性展开认识活动前已经有了正面的预设。放射性的这一特征影响了科学认识的过程,使得辐射损害风险成为实验室中被忽视的“大象”。

李伟老师首先肯定该文章下了一定功夫,认为程一玮同学的文章具有创新性,随后指出了论文脚注、页码、引言等规范性问题,并认为文章重要观点“迎合了科学家与公众从炼金术出发的神秘主义想象,所以具备了特殊的社会文化含义”等论证和说明的分量不够。


史斌老师指出,研究炼金术大胆但可能踩空,建议不妨继续做下去,将论文内容做得更深。


5

报告五

欧洋

医疗数字孪生技术是否会成为另一种利维坦?


该文章从“利维坦”诞生的始基——自我持存加以考察。在自我持存的驱使下,人们通过社会契约的方式将自然权利让渡给一个至高权威利维坦,然而权力的集中可能带来专制并威胁自我持存。相比传统医疗技术,医疗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对病患的全方位监测与隐蔽的规训,可能带来数据集权和生命政治统治,由此产生的“利维坦”将带来诸多后果。

陆群峰老师的建议是,首先,“利维坦”放在标题里尽管很新颖但是或许并不适用于“医疗技术”;其次应该增强学科的范式,即尽量多用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的理论来阐述;再次引用文献应该再加强。


刘铮老师表示“利维坦”的概念还是太强了,和论证的内容不太搭配。


沈辛成老师则建议欧洋同学要对医疗行业进行基本调研,要基于一线的,实际的技术发展情况进行思考和讨论。


6

报告六

万慧宇

物或非物——数字时代下哈曼“物导向本体论”对物的重构


万慧宇同学的文章讨论了“物是什么”。在数字时代,一方面随着信息物、数码物等一些新的物的出现,物极大地丰富了;另一方面在面对物的传统秩序逐渐被数字化秩序所取代这一事实时, “非物化的恐慌”逐渐替代了“物化的恐慌”。所以,在面对数字化秩序下“物” 这一哲学概念的混乱以及“非物”对“物”的驱逐,需要重启“物是什么?”这 一古老哲学问题的追问。

刘铮老师认为,从一般的“外国哲学”的学科范式来看,文章的质量很高,条理清晰,引用详尽,严谨通备,但缺乏学术上的独创性与竞争力,未能体现哲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养,过多概念和理论的引用使文章性质而缺乏自己的论点,性质与综述类似,是从文本到文本的梳理,将可能在未来面临人工智能的冲击。


刘铮老师进一步警示各位同学,哲学理论的公开性导致该学科文章容易落入缺乏自身思考的窠臼,应当在哲学研究中用已有理论论证属于自己的观点,着重现实关怀,聚焦具体的技术问题,避免走向“掉书袋”的歧路。同时刘铮老师还提出了作报告时应注意与台下观众的互动及其反馈,让包括外行在内的聆听者理解报告思想是报告中需考量的重要问题。


吴新忠老师指出,万同学的写作模式完全按照哲学史进路来书写,需要进一步加强文章的思想性,应当对文章中所涉及的某个具体哲学家的思想作深入了解,深入辨析物质的概念、实在与虚构的差别,以提升文章的深度与自我思想的占比。吴老师还指出,不要引入过多晦涩的哲学家言论,使文章停留在晦涩思辨的状态,也不要将实际问题虚无化,应当用分析哲学让文章变得更有条理。同时,吴老师还强调了清晰明了的哲学观点在当代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7

报告七

张岗

汉代纸张原料与制作技术的演变及其使用问题


张岗同学通过悬泉置出土的纸文书分析汉代纸张的使用情况。汉代的早期古纸起初被用于包装或衬垫物品,随着纸张表面加填料及涂布施胶工艺的出现,纸张具备了书写文字的条件,先后被用于书写药物名称、进行书信交往等;伴随抄纸法的出现,纸张被用于抄写典籍中的内容。到西汉末期,悬泉置所使用的官方书写材料中可能已出现了纸张。结合传世文献 及古纸实物可知,“赫蹏”可能是指一种外表呈赤色以麻纤维为主要原料,表面加有填料且进行了涂布施胶,质地较薄,且能用于书写的古纸。

王怡萌老师肯定该文章的实在性,行文自然,逻辑流畅,适合外行阅读,并对当下许多学术热点有所关切,针对文章中的一些细节问题,王怡萌老师也提出了一些疑问及商榷,例如个例与普遍性的问题,由西北地区的发现是否能得出全国范围内麻纤维为早期原材料的逻辑是否成立;引用文献的恰当性问题,用东汉文献、隋书等论证西汉古纸问题的合理性值得商榷,且孤证不立,应多引用同时代文献,提高论证的严谨性。王老师还指出学术论文应清晰提出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而该论文的硬伤为问题不明确,在过小的篇幅中企图解决太多问题,有些“蜻蜓点水”;还应当更加关注“造纸”问题在科技史领域的争论缘起与历程,对“纸”的定义更多地了解、更多地着墨,并提高对作为“纸”的定义的技术标准的重视,避免对“纸”概念的泛化,抛开民族思想,客观看待问题。最后,王怡萌老师又提出了历史学学生走向技术史研究的两条进路:其一,专精技术,古代技术的重现领域还存在较大空白,以古代文献为本还原纸张实体,并以其为一手精确材料论证,提高研究的专业性;其二,专注文献,通过列举大量古文字简牍进行论证,对涉及的古文献、概念达到精解、贯通、综合、扎实的程度,为技术审批专家提供相对扎实的文本基础。


史斌老师提出从外史、科学社会学角度来看,可以从农业生产问题、社会需求与造纸的关联等角度入手,为讨论纯技术问题提供更宽阔的研究土壤;并强调了区分改良与迭代的概念的重要性。


8

报告八

孟昭员

试论“情感-科学”史研究的传记方法——基于ISIS与OSIRIS相关文献的编史学考察


孟昭员同学介绍,传记是科学史领域最为经典和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但它的撰写存在对情感难以处理的症结。情感史是富有新意且近几十年来在史学领域日益发展的重要分支,科学史将其引入并形成“情感-科学”史研究。其中的传记方法有效地弥合了情感与科学的割裂,独特的研究视角也填补了科学史叙事中情感的相对缺略,并对产生这种缺略的客观性和“主观-客观”的二元划分提出质疑。孟同学以科学史权威期刊 ISIS 和 OSIRIS 中相关文献为基础,并援引其他文献对“情感-科学” 史传记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编史学考察,有助于开阔国内科学史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穆蕴秋老师首先肯定了文章所用文献的全面性与专业性。接下来,穆蕴秋老师又对文章提出了以下建议:一,研究对象不够明晰,应该在绪论中就作出明确的界定,绪论中的部分理论引用冗余容易导致读者对其研究对象产生误解;二,对“情感-科学”史的定义不够精准详细,穆老师初步归纳了三种“情感-科学”的互构模型,科学家的情感生活对其研究活动产生的影响,科学家对研究对象投射的情感,研究对象的情感活动导致的某种倾向和状态,希望同学能够凝练出更为确切明白的定义,避免用高度开阔的话来阐述观点;三,结论不够清晰。最后穆老师还指出文章引入“情感-科学”史作为新的编史学纲领,相对于传统理性科学编史学会具备怎样新的作用并不明确。


吴新忠老师指出文章试图构建客观与主观、情感与科学的关联,但跳跃性过强。


江晓原老师指出,一般的“情感-科学”史著作缺乏对没有被情感生活影响到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的关注,使得“情感-科学”史的编史方法概念根基不够牢固,无法在编史学上提供新的意义。鉴于许多科学家的科学生活与情感生活并无显著关联,那么“情感-科学”史的编史方法是否具有与传统科学史研究方法所不同的独特价值,乃至该学科是否成立值得所有人深思。最后,江老师对孟同学在此领域的研究寄予期待,希望他认真思考情感编史学的进路的意义,能够找出情感生活不影响科学工作的科学家的例子,并使用“情感-科学”史的编史学路径进行传记撰写,做出真正有价值的成果。


9

报告九

胡新雨 

从斋醮到世俗——鹤氅的界定、纹样及宗教属性转变


胡新雨同学通过西京玉虚观宗主大师阎公墓中出土的实物、图像资料和史料文献的综合分析,认为早期鹤氅源于羽衣,其命名可归因于羽制、形似鹤、绣鹤纹三大因素,三者均绕不开“鹤”的核心母题。鹤代表长寿,承载着圣洁祥瑞的寓意,道教将其视为驾云升仙的象征。在两宋辽金时期,道教发展繁盛,也使得鹤纹流行一时,在众多存世织物中均可见其踪迹。从使用方面来看,鹤氅产生了宗教属性转变,走向斋醮与世俗两条不同路径,成为道教与世俗社会交融的见证产物。

毛丹老师从逻辑结构、规范性角度对文章提出许多建议:首先,“宗教属性转变”文章中反复出现,但对“宗教属性转变”进行概念辨析,应当是从一种到另一种,而文章中提及的宗教属性消失应表述为世俗化;其次,标点符号使用、脚注中人名标注等的严谨性也存在问题;再次,文章总体时间脉络为宋辽到明清,乃至上溯汉唐,用了大量篇幅描述汉代但马上跳跃到宋代,对叙述中时间上的不连续性至少应当提出解释,如果有技术困难应当删除前面的部分,突出重点。毛丹老师还赞赏了该同学图文并茂的写作方式,但存在不证自明的预设如官物必佳等,认为从默认假设开始论证不妥,需要对假设进行论证,并且对于所用的历史文献未进行批判,将古人所说奉为圭臬,不经论证就加以使用,不能对他人引用的真实性负责,从单薄的话语中引申出的结论的可靠性值得质疑;同时文章还存在部分结论前置论证不明的问题,应该更为审慎地处理,剔除与主旨不相干且未经论证的言论。


史斌老师指出,文章的“头”与“尾”有些弱。首先,鹤在道教之前的地位未被提及,是否有类似“鹤氅”的存在,是否为道教所首创,在此基础上对道教如何产生影响;其次,文章谈及鹤走向世俗时有些简单,应当加强对其与其他宗教、其他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再次,是否可以从动物学的角度对鹤的分类与“鹤氅”之间的关系作出讨论;最后,史斌老师也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即鹤是否始终代表祥瑞,值得去做一些研究。


江晓原老师进一步指出,对鹤的意象的研究会使文章内容更加丰满。


王怡萌老师也给出了对“宗教属性转变”这一提法的补充,即这一宗教学领域的舶来概念是否能与道教服饰之间合理地套用需仔细辨析。

吴新忠老师建议同学可以从龟作为宗教相关动物的历史为参考,寻找鹤成为古代流行符号的缘由。


10

报告十

历安彤

在学术与社会之间:晚清民国法人在华震旦博物院的科学实践(1883-1942)


历安彤研究认为,19世纪以来,西方博物学家进入中国内地进行实地考察,积累自然标本。法国传教士韩伯禄于上海创办的徐家汇博物院应运而生。该院创办于租界内,诞生之初侧重于学术层面,服务西方的自然史研究;20世纪30年代迁址震旦大学后更名为“震旦博物院”,从学术研究、对外科普两方面进行科学实践,扩大影响力。1953年1月25日,上海市文化局代表中央文化部,会同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办理接收手续,它化为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的组成部分。学术交流的 “全球化”与走向社会的“本土化”倾向是震旦博物院在华发展的重要线索,亦是其生存策略的体现。综观之,与其他外人所办的殖民地博物院相比,震旦博物院体现的文化殖民因素并非明显,引发对“科学帝国主义”之说的反思。

史斌老师首先充分肯定了文章的完整性与丰富性,内容详实,没有把文章写成一篇大事记,跨越了教科书讲故事的台阶,并且使用了许多一手的档案资料,同时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己的史观,是很值得肯定的。但是,文章中对科学帝国主义问题的讨论仍不够透彻、不够大胆,只要在史料扎实的基础上,可以更加放开手脚;另外,文章的结论部分结构也不够严谨。史斌老师提出,可以将震旦博物馆与重大历史事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力量关联起来,乃至对博物馆承载的自然概念以及变迁、中西对比进行探讨,以扩展文章的广度与深度。最后,史斌老师从科技史的方向出发,提出了博物馆与科学的两条进路——数理科学和博物学之间的关联与异同的问题,期待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11

报告十一

戴淑琳

汉方渊源:中国传统医学与日本汉方医学的承继


戴淑琳同学系统梳理了中医传日与汉方医学形成的历史动因,并认为这有助于窥探海上丝绸之路与中日交流历史的密切联系,也为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外“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提供有益借鉴。

牛琮老师首先肯定了文章在历史叙述方面的完备性,从海上丝绸之路、医家学者的各种流派的视角谈论问题,同时具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点。但同时,论文在行文上仍有“综述”气息,问题意识虽有,但不够充足;结论仍然囿于辉格史观的框架,在论述中缺少对历史进程中阻碍因素的关注,未出窠臼;希望对日本人愿意学习中国医学的原因详细论述;结构上分人、书籍、流派的三部分论述有所重复,需改进文章具体框架。


吴新忠老师提出,文章应当增加对日本医学回流中国的关注,结论中提及了回流但前文并未涉及中国医学界的反应,回流中是否发生变异未提及。


江晓原老师则指出,文章没有使用第一手文献,建议戴同学更多阅读第一手史料,以提高文章的创新性与专业性。需要在参考文献中体现,不要走捷径,看提及的《医心方》原始文献,会使文章有很大改观。


12

报告十二

顾铭晨

改革开放下的跨国科技交流: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之历史考察 (1977-1988)


顾铭晨同学研究认为,随着文革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开启,在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下,中国重启高能物理计划,并寻求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美国也敏锐地捕捉到中国的需求,并试图以科学技术作为重新进入中国的手段。顾同学随后对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历史(1977-1988)进行介绍。

姜玉平老师对于文章的全面性、丰富性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文章在史料的使用方面详尽完备。接着,姜老师又给出了一些建议:第一,文章题目略有不妥,与文章内容间略有错位;第二,文章内容过于庞杂,描述事实的篇幅过大,有待精炼;第三,文章的一部分表达不够准确,引用内容存在官方宣传性括号,科学性、正确性值得推敲;第四,结语部分不够凝练,观点不够鲜明,需要进一步突出重点。老师还补充了高能物理在中国得到重视和冷落的历史过程,并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中国政府一直喜欢大科学,认为这个问题可以放到文章中。应区分“科学”“技术”“工程”三个概念。


江晓原老师针对文章内容,提出了为何美国对中美科技交流如此积极的问题,希望顾同学能够加大对此方面的关注,关注除和平演变之外的理由,并结合现实,以赋予文章更高的现实意义。


穆蕴秋老师则针对《无尽的前沿》这份文献,提供了另一个史料方面的视角,由于该史料中涉及信件的真实性存在争议,应使用更严谨的表述。



会议结果

现场专家组成评议组,根据12位报告人的论文和报告情况进行了综合评定,评选结果如下:


一等奖

顾铭晨


二等奖

胡新雨、历安彤


三等奖

程一玮、赵长征、黄菲菲


优秀奖

张岗、戴淑琳、孙品、欧洋、万慧宇、孟昭员

会议结语

江晓原老师致结束辞。他指出,冬至会议一直以来由学生负责组织,老师只负责点评,这也是同学们要面对的学术生活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组织和参与积累经验;冬至会议一开始只是内部会议,渐渐他校也有参与,影响和水准也不断提高,本次会议对参会报告有所筛选,没选上的同学们不要沮丧,会议是交流性质,有效的学术交流才是会议举办的目的。投票时老师的理念与投票选择并不完全绑定,试图脱离学术见解,基于报告本身进行评价,这样的方法体现了公平以及多元化的理念。最后,江老师对与会人员的到来与会务同学的付出表达了感谢。



精彩瞬间



上海交大科史哲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