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对话|真的读书,万事随缘:江晓原教授访谈

文摘   2024-06-19 14:05   意大利  

编者按:值此夏至会议20周年,暨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建系25周年,筹备组有幸邀请到江晓原老师、姜玉平老师、柳海涛老师、闫宏秀老师、穆蕴秋老师、毛丹老师进行采访对话,为大家解答学术道路上的常见疑惑。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江晓原老师的访谈内容。


教师简介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第一位天文学史专业博士。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1999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已在国内外出版著作约百种,发表学术论文约两百篇。

万事随缘:江老师谈学术道路以及心路历程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其实对于什么是学术道路没有什么概念,那时候也不懂这个事情吧。我只不过因为从小就喜欢看书,在获得书籍比较困难的年代,我因为特殊的机缘,可以看到很多书,自己也很喜欢看喜欢琢磨。

我初中毕业就进工厂做了工人,当电工。等到1977年高考的时候,我已经工作到第6年了,在这之前我没念过一天高中。但在工作的6年里呢,我没荒废自己的时间,因为我一直在看书。我在工厂期间工作生活得都很好,各种人际关系都非常好,那时候我19岁就做了党务秘书。只不过我觉得工厂的生活体验6年也足矣,所以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就想去一个以后不会再回到工厂的专业,然后拿着报纸挑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专业报考,最后选择了“天体物理”专业。

到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那时候我仍然不知道学术道路是什么。当时大家都在考研,我的一个同学跟我说,他看到一个很奇怪的专业,那个专业考三门课分别是:天文学导论、中国历史、古代汉语。他对我说:“这三门课一般人不可能去考,因为经得起第一门天文学导论的理科生,多半经不起后面两门;学文科的人又肯定经不起天文学的考试。但对你来说,你不是连复习都不用复习吗?”他这么说,我就去看了,果然看到有这专业,然后就去考试了,最后成绩很好,被录取了。当时招考天文学史专业的老师就是席泽宗院士,报考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导师是何等人物,去读研时才知道席院士是国内科学史界的学术泰斗,可以算是误打误撞进入泰斗门下。

我在导师门下念书时,才知道所谓学术道路是什么。席院士就是走学术道路的专业学者,然后我觉得学术道路挺符合我从小喜欢看书的志趣,于是就萌生以学术为业的想法。等到我硕士毕业的时候,席院士认为我很有学术潜力,问我读博的意愿,因为导师对我能力的信任,我继续修读博士。

要说有什么心路历程,我没有经历过什么纠结啊,焦虑啊,努力啊,这种都没有。日后归纳起来也就四个字:万事随缘,我走学术道路就是随缘而形成的。

兴趣驱动,笔耕不辍:江老师谈印象深刻的写作故事


要说印象深刻的写作,我想谈谈跨文本写作,尝试不同文本的写作,对我来说挺有趣的。

我经常会写一些书评和影评。一次媒体问我说:“您少年时代有没有什么理想?”我努力按他们的启发想我的理想,发现自己少年时代谈不上理想,但是自己很想做的一件事是有机缘把我读过的各种各样的书产生的想法写作出来,和大家分享。其实这个角色就是今天的书评人。但那时候我不知道有这种身份。走上学术道路之后,读书一方面是我个人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工作需要,我时常会为自己读后有感触的书写书评。

有一次北京大学出版社将三大册名为《中国历史研究手册》的书寄给我,希望我写书评。我概览这本书之后发现很有意思,于是就答应写。但写评论需要先渎这部书,而书又卷帙浩繁,我从阅读到完成书评,前后花费了两年之久,最终这篇书评发表在《中华读书报》上,学界反馈十分不错。

类似的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家出版社出版了六卷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批评集》,出一卷就给我寄一卷,我在大学之前阅读过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对这部作品非常感兴趣。出于对出版社的感谢,加之自身的兴趣爱好,我在读完六卷书后,着手完成了两万字的书评,后来发表在出版业的CSSCI期刊上。

跨文本写作对于我来说,它对我的学术研究有补充和拓展的作用,同时还有令我愉快的一面,所以我乐在其中。

延伸与融合:江老师谈跨界研究


我有一个状态,研究对象跨界比较多。每次跨界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特别剧烈地转型需求驱动,我从来不使用转型这个词汇,我更愿意使用“延伸”这个词汇。我只是将研究兴趣又延伸到了另一个领域里去。我原先的领域并没有放弃,尽量让不同的领域之间融合起来,能够建立起联系。

但是具体说转移的契机,又得回到我前面的说法:万事随缘。举一个具体事例,我开始介入科幻的研究,算起来20年了,针对科幻研究也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和大众文本。进入科幻领域的机缘是20年前,非典疫情期间学校停课,我发现当时好多店铺因为疫情歇业,唯独卖电影碟片的店生意红火。店里的老板借给我一套19部《007》电影,看完之后我就写了第一篇影评,发表在《书城》杂志上。

之后不断收到报纸杂志影评专栏的约稿。我开始认真地思考影评写作的事情,各种影评里,最不能让我满意的是科幻影评,科幻电影最重要的思想价值没有得到重视。于是我开始大量地观看科幻影片,并写作科幻影评。随着自己对科幻领域的知识储备和个人感悟不断积累,我开始把科幻这个主题,写成学术文本和大众文本,陆陆续续发表,其中包括数十篇CSSCI论文,开创了一个我称之为“对科幻作品的科学史研究”的研究方向。

我感觉学术本应是高度自由的,可以研究各种各样的东西,关键是要运用学术视角研究出成果。研究领域的延申和拓展,不是我刻意追求的结果,我只是遇到合适的契机,顺应机缘。

多读善思,勤于写作:江老师给硕博生的学习建议


关于硕博研究生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培养提升自身学术素养这一问题,江老师认为:

这个事情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捷径,我觉得就是花时间多读书,多想问题。同时,不能只是埋头读书,那样获益是有限的。读书之余,要找到同仁一起讨论。除了读书和讨论之外,就是写作。写作特别有用。写作是对自身所学所想的梳理和检验。通过写作,才能在更深层面检验自身所学所想是否逻辑清晰,经得起推敲。所以要养成写作的习惯,无论是日常小事还是研究中的细小想法,都有意识地写下来,这对学术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对于硕博生科研过程中,面临的研究课题进行不下去的烦恼,江老师谈到:

对于一个领域来说呢,这种情况相对就不那么突出。因为深耕一个领域,随着知识储备的不断增加,会不断有新的感悟出现。对具体的课题来说,这种现象,比较容易产生。

具体课题做不下去的,要从两个角度来调整:一个是反思我们原先对这个题目的构想是不是有问题;另一个方面是毅力问题。学术总是越做越难的,课题进行不下去很可能是因为功夫还没下够。这跟打游戏很像,针对论文课题,需要持续投射火力,这个火力包括什么,看文献,论文做不下去的就去看文献,看文献的过程就是把火力对着一个点持续地打。另外还有一个建议是讨论,写一个东西老没进展,可以找人来讨论,讨论会化解很多问题。把问题陈述清楚这件事,本身就有助于解决问题。

首开先河:江老师谈建立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的始末


建立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到现在已经25年了。那时候我已经在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工作了15年。1998年上海交通大学向我抛出橄榄枝,并表示可以支持我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科学史系是国内科学史老前辈们想建多年,却一直没有实现的夙愿。现在在上海交通大学有可能建成,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振奋的事情。

于是我开始与上海交通大学认真接洽建系事宜。在多方配合,精心筹划下,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于1999年3月成立。当时正是全国两会期间,尽管如此交大科学史系建立的消息还是上了新闻联播。央视还专派摄制组来交大报道建系情况,新华社也发布全球通稿,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科学史系在全国影响非常大。在此之后,科学史系一直得到交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借助上海交通大学这一顶尖学术平台,蓬勃发展。现在全国有科学技术史院系的高校已经有不少,科学史学科还在不断发展,展现新的活力。

       值此夏至会议20周年,暨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建系25周年,江老师对后辈学子的勉励:

        赠给同学们八个字:真的读书,万事随缘。



采访|兰妙苗 牟凯璇

编辑|牟凯璇

审核|江晓原



第二十届夏至研究生学术论坛



上海交大科史哲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