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李宁 寻找中国公共科技政策过程的理论框架:以中长期科技规划为例

文摘   2024-10-24 19:59   上海  

讲座纪要|李宁 

寻找中国公共科技政策过程的理论框架:以中长期科技规划为例

20241017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专家讲座“寻找中国公共科技政策过程的理论框架:以中长期科技规划为例”在马克思主义学院B401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美国东华盛顿大学政治学与公共政策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访问教授李宁教授主讲,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李侠教授主持,吸引校内外诸多师生热情参与。

讲座伊始,李宁教授先界定了本次讲座的核心概念,包括政策、科技政策和政策过程等。政策是政府关于要做什么或者不要做什么的一个陈述,通常体现为指导意见、法律、规章制度、行政命令等形式;科技政策包括科技政策、国家政策等;政策过程是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过程,包括横向协调与指导、计划与预算、确定优先领域、资源分配和管理等。

随后,李宁教授展示了一个传统的“国家科技政策的概念框架”,指出该框架主要对国家科技政策体系进行了分类,但是问题是该框架是一个描述性而非理论性的框架,故不适用于解释政策的过程。基于此,李宁教授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政策过程中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寻找一个更适合解释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框架。

李宁教授逐一分析比较了当代政策过程的主要模型及其优劣,包括线性阶段模型(linear stages model)、四阶段模型、倡导联盟模型(advocacy coalition model)、间断均衡模型(punctuated equilibrium model)、多源流模型(multiple streams model)等。李教授在分析中强调,以上大多数模型或是偏向于静态分析,或是强调特定的利益共同体,或是存在“西学东用”的水土不服问题。其中多源流框架略显优势,将政治流、问题流、政策流结合,更符合政策制定的动态过程,但存在模糊性、临时性等不足。

最后,运用优化后的多源流模型,李宁教授以《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例,探讨中国科技政策制定过程的演化与创新,包括议程制定、政策形成、政策实施和评估等,思考科技政策制订过程的中国特色,并提出若干思考。

讲座结束后,李侠教授对李宁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李侠教授指出,这两个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在中国科技政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也被各界公认为是相当成功的。至于它为什么成功?有哪些经验教训?我们是否会在科技政策制定上形成路径依赖?这些问题都缺乏系统性的梳理。李侠教授称赞李宁教授对上述问题做了深入而有洞见的分析与探索。

问答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李宁教授分别回答了好的政策理论框架是否能更好解释现实的复杂性、成为政策企业家需要什么条件等问题,整场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落下帷幕。


撰稿人:李双、谷昭逸



上海交大科史哲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