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对话|博学笃行,不扶而直:姜玉平教授访谈

文摘   2024-06-23 23:10   意大利  

编者按:上期,毛丹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他走向科学史研究的心路历程及治学建议。本期,筹备组采访到姜玉平老师,为大家带来求学道路上的几个重要节点以及准备工作。



教师简介


姜玉平  1976年10月生,安徽怀宁人,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研究馆员、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博士生导师。1998年7月,获得安徽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科学技术史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

电子邮箱:ypjiang1005@sjtu.edu.cn

Q1:姜老师,请问科学技术史专业学生应为将来的学术道路做哪些准备?


姜老师:我个人觉得,学习与研究科学技术史专业,最为理想的条件是具备某个理工农医学科的专业背景。尤其是做内史研究,没有这样的专业基础,难以深入进去,也无法直面你所从事领域的重要问题。当然,缺乏这样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凭着兴趣、努力和毅力来学习和研究科技史,但必须努力补充某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我刚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系做硕士生的时候,就与科大七系(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一年级本科生一起听孙立广教授讲授《地球环境科学导论》,感觉很是受益。现在,既然我们选择了科技史这个专业,就应该做好学术道路的规划。

(一)关于课程学习

       对于科技史专业研究生,首先要重视课程学习。由于科技史学科没有本科教育阶段,硕士生基本上是刚刚接触科技史学科,自然要在专业课程学习上面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老师们的每一次授课,都是按照自己的研究专长、研究风格精心安排的,是同学们接受专业知识、学科规范、研究经验的重要途径。研究生课程属于研究性或探讨性课程,同学们通过课程的引导和熏陶,逐渐掌握研究方法,培养学术兴趣。当年,张秉伦先生给我们讲过《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方法》与《中国古代科技文献》,胡化凯教授讲过《物理学史》,石云里教授讲过《世界科学史》,等等。各位老师授课的侧重不同,风格各异,有的重在研究方法与考证,有的重在逻辑演绎,有的重在思想阐发。但这些课程都起到了指点门径、提示文献的作用,把我们引入了科技史这门学科。

       对于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同学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课程论文是老师指导研究生的重要方式,也是训练学术研究的基本功。从写作课程论文开始,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学术规范、文字表达、文献引用等方面严格要求,连标点符号这些细节都不能轻易放过,把它当成写作学术论文的预演。完成课程论文后,应主动请老师评点批改。以前,很多研究生的课程论文经过修改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我也曾在这个环节上受益很大,尤其是在学术规范的掌握方面。如文献引用方法,张秉伦先生曾给我讲过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夹叙夹引和转引的区别、用法和效果,并举例加以说明。

(二)关于专业阅读

       现在,很多学生喜欢阅读电子文献,不喜欢甚至排斥纸质文献。我觉得,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电子文献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我们绝对不能依赖它。大家在研究生阶段,应着手置备本专业必备的纸质版工具书、专业基础文献和其他相关重要文献。翻阅这些工具书和文献的感觉,与看电子文献明显不一样。还有,大家要勤去图书馆,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远远超过个人的私藏。纸质文献不只有书籍,还有档案、手稿等形式,这些文献很多时候只有纸质形式的,所以纸质文献是电子文献不能代替的。这两类文献,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对于科技史研究者来说,应特别重视阅读和使用各种原始文献。

       在阅读文献时,要树立两个意识。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本来不分学科和领域,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所以人为地划分出各种学科与专业。我们在学习与阅读过程中,不能带有太强的功利心,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都应设法学习一些,努力跳出自己从事研究的狭窄范围,养成一种“读闲书”的习惯。尤其是博士生,首先得“博”啊,要尽力让自己变得“广博”一些,太狭窄了是不行的。二要树立问题意识。我们确定研究方向或研究课题以后,就不能泛而无边,必须“由博返约”,带着问题针对性地阅读文献,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三)关于学术报告

       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讨论会,或旁听研究生论文答辩会,是我们了解学术动态、锻炼思维、激发灵感的重要途径。参加这些学术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扩宽眼界和知识面,或比较快地熟悉自己准备进入的领域,抓住这个领域的主要问题,避免闭门造车。有时,报告者的几句话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或灵感,我对此深有体会。

       我在科大科技史系读书的时候,通常在每周三下午安排学术活动,要求所有在学校的教师和研究生必须参加,对研究生是算学分的。内容或是同行专家、系内教师做学术报告,或是研究生做论文开题报告、研究进展报告。有些报告的内容对听众的要求很高,如有没有相当的基础,是听不懂的。我记得,有一次是请已经退休的李志超先生做学术报告。他一口京腔,融合古今,讲得天马行空、挥洒自如,让我大感佩服,但又感到自己程度太浅,跟不上他的思维和节奏。这样的报告,真是给人一种使劲往上拽的感觉。

     这个学术活动在形式上相当于讨论班(Seminar)。报告人讲完后,所有听讲者都可以发言或参与讨论,气氛非常活跃,让我们学生非常受益。张秉伦先生经常进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还提出改进建议。如果学生报告的质量比较差,他会当场提出严厉批评,有时让学生下不了台。所以,我们研究生如果没有“干货”、准备也不充分,是不敢上台做学术报告的。我第一次上台讲自己的论文,可是准备了很长时间,而且在讲叙过程中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经过这样的锻炼后,就不会再紧张,可以站稳讲台了。到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时,就不会有多大问题了,有的研究生能够把论文内容讲得非常精彩。

       另外,研究生在学术报告会上应积极与报告者交流,请益切磋,寻找知音,建立联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互联网时代更应如此。

(四)关于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的生命线,也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最为重要的标准。但学位论文的撰写,绝不是一步到位的事情,应从点点滴滴做起。

       学位论文的选题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学术兴趣和导师的专长选题。我鼓励学生自己选题,导师向学生讲清选题的原则和要求,帮助学生把好关。通过选题这个环节的锻炼,学生可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意识。这个过程往往是比较漫长和痛苦的,既是一种自我磨砺、自我规训、自我施压的过程,也是一个锻炼毅力和不断试错的过程。一个人的学术成长道路不可能都是顺利的,经常是在试错中成长,犯错并不可怕,有些错误是很有价值的。只有通过这样的磨砺,我们才能成长,才能发生蜕变。

       研究生一定要养成强烈的发表意识。学位论文的框架确定之后,就应着手研究解决论文中的主要问题,将其写成单篇学术论文,以发表为目标。一方面,这是满足申请学位的论文发表要求。另一方面,这是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中实现的“小目标”,有助于我们建立学术自信,增强继续向前的信心。如果一个研究生围绕学位论文选题,发表或完成达到发表水平的文章已有好几篇,那么他的学位论文的质量和进度就有了保障。学位论文的研究与撰写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研究生提升研究能力、淬炼意志品质的过程。

       所以,研究生的学术训练从写作课程论文开始的,然后撰写单篇学术论文,再去做学位论文,这是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完整地经历这个训练过程,可以全方位地提升自己。

Q2:姜老师,我们在学术道路上有时遇到不得不更换研究方向的困境,您能谈谈您的看法吗?


姜老师:我可以谈谈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我在科大科技史系做博士生的时候,做的是中国近代生物学史方面的工作。来到交大工作以后,我最初的工作是参与筹建钱学森图书馆,后来又负责管理校史博物馆。这些工作岗位,与我原来的研究方向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于是,我不得不根据工作岗位寻找新的研究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逐渐将研究兴趣确定在钱学森研究、交通大学工程教育史、中国导弹与航天科技史等方面。

      一个研究者在学术道路上,由于工作变动、兴趣转移、客观条件变化等原因,转换研究方向是正常的。一个学生也是如此,由硕士生到博士生,有时会根据导师的要求放弃硕士生阶段的研究方向,从零开始熟悉新的研究方向。这并非坏事,因为这会让我们的学术视野更加宽广,有助于毕业后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对此,我鼓励学生毕业后要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的同时,不要轻易放弃在博士生阶段开展的研究工作,如有可能,设法根据工作条件和环境继续做点研究。其实,优秀的科技史专业学生适应面是比较广的,完全可以将这个学科的学术规范推广到很多工作上。

Q3:请您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青年学生怎样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


姜老师:与其谈谈研究风格,不如讲讲我个人的研究取向或研究兴趣。

       首先,应从文献史料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文献,是科技史专业的基本要求,我从研究生时代就逐渐树立了这种意识。我们专业的学术研究必须建立在扎实完备的史料基础之上,否则很难拓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当然,有时也应重视口述资料。我在研究某个问题时,要广泛收集、购买或复印各种文献,有些还会把在网络上找到的文献打印出来。完成一项工作后,积累下来的文献资料是比较多的。

       其二,我比较注重科学人物学术思想的研究。10年前,我写过《钱学森与技术科学》,这本书集中反映了当时我对钱学森学术思想的认识水平。其基本思路是以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为主线,上溯到德国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然后讲这个学派学术思想的洲际传播及其对中国、美国国防科研工作的重要影响。从中可以发现,中美两国都曾受到源于德国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学术思想的深刻影响。后来,我在这个方面主持完成过1项国家级课题。由此延伸,我开展了中国导弹与航天科技史的研究,主持完成过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其三,至于如何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我觉得这不是一开始就要特意考虑的事。我们在研究生阶段,关注面、兴趣点应该宽广一些,经过广泛阅读和课程论文写作训练之后,就会逐渐清楚哪种风格是最适合自己的风格。

       最后,我还想提醒同学们的是,在文字表达、口头表达等方面要进行针对性训练,努力提高表达水平。所以,我鼓励大家参与各种学术报告会,一是展示研究进展,二是锻炼表达能力。这次夏至研究生学术报告会,就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预祝交大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第二十届夏至会议圆满举行。



硕博之路

当以广博见闻为要务

以笃心写作为己任

感谢姜老师的求学建议

希望你我都能践行

采访|姜蔚

编辑|汪娅 周颖 牟凯璇

审核|姜玉平 



第二十届夏至研究生学术论坛


会议时间:2024年6月23日

会议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主图信息楼八楼

“夏至论坛”会议室(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上海交大科史哲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