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东亚评论】主编笔记:创新区域国别学研究

文摘   2024-12-03 16:53   山东  
文章来源:《东亚评论》总字第40辑

《东亚评论》


《东亚评论》(原《黄海学术论坛》)创建于2003年,由山东大学主办,现由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承办,为半年刊。本刊面向国际问题研究,以东亚研究为重点,突出东北亚研究。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张蕴岭担任主编,聘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为编委。

作者介绍

张蕴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区域国别学属于交叉学科,是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就研究层面和理论构建而言,可以分为区域和国别,二者既为一体,也为别体,因此,在理论上,有区域国别学体系,也有区域学和国别学。从结构上认识,区域是国家的地缘载体,国家是区域的构成基础。
为了深入研究区域层面的问题,我主编了三部基础理论书:《国际区域学概论》《国际区域治理概论》和《国际区域认同研究》,意在帮助大家深刻认识区域和重构对区域的认知,也为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提供教学参考书。
在有关国际区域的研究中,地区主义(regionalism)是一种视角,也是一种理论归纳,重点是研究区域合作的问题。比较区域主义(comparative regionalism)主要是把不同地区的合作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既认识不同,也归纳共性。在关于区域问题的讨论中,对于什么是地区主义,什么是区域主义,什么是区域合作,有一种基本的认知:凡进行制度性建设的是地区主义,不进行制度性建设的则被视为区域合作。就区域运动而言,地区主义要比地区合作的层次高。然而,随着区域运动的发展,简单地做这样的区分似乎不能认识问题的本质。
将地区主义定义为制度构建,可能主要是基于对欧洲合作的认知,其他地区被认为是有合作而没有制度构建。随着其他地区的区域运动发展,学者们逐渐将研究视野扩展,把不同国际区域的地区主义现象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至少承认了欧洲以外的国际区域也在积极开展区域运动,并且,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欧洲不同,体现了不同的区域特征。
我主编三本书的初衷是,推动构建有关国际区域学的理论。理论构建的核心理念是:国际区域是一个地缘客观存在,是相关国家的共处、共生之地,区域构建既是基于现实利益的需要,也是源于区域自身的规律。人类社会原本以区域为生活空间。古代,不仅国家形态是灵活的,其所占地缘空间也是变动的,所谓“边界”只是力所能及的界定和以此为基础的治理空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治理单元综合力量的增强,作为国家存在的区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在综合力量下降,或者在相互争斗失败的情况下,国家的地理边界和治理范围也可以变小。历史上,一些大国都是通过不断进行地缘区域扩张形成的。
然而,随着现代民族国家制度的确立,区域被分割为具有法律保护性质的不同国家,由此,区域成为不同国家间的依法共处的国际区域。现代民族国家制度保证了国家的疆界和治权的不可侵犯和不可干涉性,有利于国家的治理和发展,但是,也导致了很多问题,因为国家划分,并没有完全消除区域的地理和其他要素属性,大量的区域问题存在,其治理超出任何单个国家的能力。
现代民族国家制度在欧洲确立后,没能阻止国家间发生战争。本来,欧洲的初衷是,通过民族国家的建立来阻止大国扩张,侵犯别的国家,进而发生战争。然而,由于国家实力的差异和种种矛盾,国家间的冲突并未得到遏制,反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使得欧洲人开始对现代民族国家和区域进行深刻反思。一战后,建立欧洲合众国的思想和倡议就已出现;二战后,建立欧洲联邦的思想获得诸多国家的高度共识。为了寻求欧洲稳定、和平与发展,多个国家牵头建立区域合作机制,从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市场、欧洲共同体,再到联盟,在参与国家数量和治理能力上逐步扩大和提升,构建了超越民族国家边界的区域治理制度机制。我把这个转变称为区域重构,其重要意义在于,区域的重要性被高度认可,共建区域层面的互联互通机制,区域构建得到法律保护。民族国家的边界不是完全对外封闭的,需要相互开放,国家治理的边界是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相互延伸的,国际区域合作制度是开放与延伸的承载体。
现代区域运动的基本原则是自愿、平等参与,在共识基础上共建合作制度,目标是实现成员国间的共处、共生与共享。如今,不管欧盟自身和成员间存在多少问题,但区域认同、区域制度、区域法规等成为各方的共同价值观和利益支柱。东盟创建了不同的区域构建模式,在确保参与方国家主权和治理权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合作机制下的协商,凝聚合作共识,实现东盟的合作发展与合作安全。在世界其他地区,区域层次的合作机制以多种形式构建,力图解决地区国家和平共处、合作发展的诸多问题。
全球化和区域化是世界发展的两大潮流。全球化冲破了民族国家的固有框架,演变为全球范围的生产分工、供应链和消费网络。全球化浪潮中,各方通过开放参与共同构建全球生产分工、供应链体系。这是民族国家制度下的一个重大发展。全球化使得各方认识到,大家共居一个地球,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如今,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各方以更为紧密的方式连接起来,正在创建超越国家的虚拟—现实新世界网络。全球化引发和积累了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参与不平衡、受益不均衡的问题,气候带来的综合影响问题,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各方合作的方式应对,而不是通过去全球化的方式解决。全球治理不仅涉及经济,而且涉及政治、安全、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区域化就是在有相关国家共处的区域范围推动合作治理。参与各方以自愿、平等的方式,共同推动区域开放连接、开展合作,建立区域治理制度,创建超越单个民族国家的共享利益。区域是多个国家的共处、共生之地,维护地区的和平、推动地区的发展符合各方的利益,有着内在的利益驱动。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挑战都表明,只有通过开放、合作的方式才可以应对面临的问题,寻求解决之道。
欧盟国家通过构建超越民族国家的区域治理制度和法律,实现了区域重构的重大突破。区域治理就是在共同和自愿选择的基础上,行使超国家边界的职能。如今,没有一个国家是可以封闭实现发展的。区域治理的基础是合作共建,是以合作的方式在区域层面来解决区域的问题。例如,一条河流流经多个国家,上下游国家需要协同处理水资源问题。水资源本身具有共享性,但国家边界把水分割成不同归属的资源,为水而战往往是国家间发生战争的一个重要根源。通过区域治理,可以让水资源回归其共享的本源属性。海洋问题也是如此。海洋专属经济区把大片的海洋划归所在国管理,产生了诸多共同的问题,除了资源利用和治理边界的归属争端,一些重要的区域性问题凸显,如海洋污染问题、垃圾抛放问题、生态保护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所在国开展合作来解决。
区域国别学下的国际区域问题要有新的方法,要走出现行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导向。在现行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认知下,区域更多的是属于地缘政治、地缘关系范畴,主要是从大国或集团的利益角度来研究和定位的。区域国别学下的区域就不同了,其出发点在于区域是各方的共处、共生区域,在共处、共生的基础上研究定位、关系、利益、方式等。因此,区域国别学下的国际区域理论要走出现行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关系的定式,创建新的理论,推进新的国家政策取向。
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是一个具有特殊区域地位的国家。这里说其特殊,是指其具有广阔的周边地区,与20多个国家接邻、近邻共处。因此,中国的区域研究既要有共属性,也要有特色性;既要借鉴现有的理论和实践,也要创新,推出具有影响力和导向性强的国际区域学理论、政策和实践经验。
历史上,中国曾有着独特的区域共处范式。中国近代衰落,传统的区域共处范式随之瓦解。如今中国重新崛起,所走道路与西方大国崛起不同。中国宣誓不走西方大国崛起的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基于共处、共生的理念,提出并推动构建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和平共处,建设共同安全、共同发展的周边区域。事实上,合作理念和导向的区域构建是一种新文明,因为所创建的是一种新的区域共处、共生关系和秩序,不同于对抗、纷争、称霸的区域和国家间关系。
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应提出新的理念和理论,希望通过理论体系的构建,推动中国在国际新秩序、新关系上有新的作为,发挥引领作用,让世界、区域变得更好。我目前所做的主要是国际区域学理论的创新,国别学也需要创新理论。如今,世界的一个新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群体,或称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崛起。这个变化正在改变西方崛起后所推动构建的世界和地区格局、关系和利益结构。区域国别学科的设立,既为我们研究新问题、提出新理论和行动议程提供机遇,也对我们提出新的要求。
时不我待,责无旁贷,除了奋发努力,没有别的选择。

END


编辑:闫甜甜

责编:杨洋

审核:杨延龙

山大国际观察

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2月,旨在落实“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有效整合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资源,就重大国际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打造国际问题研究高端智库,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国际问题高等研究院。
“山大国际观察”微信公众号由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运营,以追踪国际形势发展新趋势,探究国际热点问题新动向,展现国际研究新成果为创办宗旨。公众号设热点聚焦、院长专栏、亚洲观察、欧洲观察、研究报告、资讯库等版块,负责转发和梳理国际热点问题、理论成果,跟踪和公布研究院的重要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如您对此感兴趣,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山大国际观察
追踪国际形势发展新趋势,探究国际热点问题新动向,展现国际研究新成果,构建高校国际研究新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