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玄
见字如面
大家现在看到的很多SaaS都是在2004到2010年间成立,在2016到2020集中被并购或者独立上市
当美国的SaaS同行们在敲钟的时候,我们国内的SaaS才刚刚开始起步,这是客观的差距。
所以,我们整整晚了10年,市值规模相差十倍。
在美国SaaS圈还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已经是二炮了,也就是把公司卖掉后的二次创业。
他们第一次创业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经验,也是初出茅庐,能学习的对象就是sales force纯SaaS公司或者像微软oracle纯软件公司。
但是他们在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创业周期,成功把第一个项目卖掉之后,面对二次创业,特别是二次成功的创业,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重新踏上saas创业路,说明他们依然保留了刚出发时的行业认可和创业激情。
举几个二炮的例子
1、Ominiture → Domo
在创业的第一家SaaS公司Ominiture(网站分析工具)被Adobe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Josh James便着手创办了商业分析公司Domo。
2、Eloqua → Influitive
在自己创办的SaaS公司Eloqua(云营销软件管理商)被Oracle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Mark Organ创办了B2B营销公司Influitive。
3、LiveOffice → Gainsight
Nick Mehta之前是云数据存档与存储商LiveOffice的CEO,在LiveOffice被赛门铁克以1.15亿美元的价格被收购后,他便开启了自己的第二个SaaS项目:客户服务软件公司Gainsight。
4、Badgeville → BetterWorks
Kris Duggan之前是用户忠诚度培养平台Badgeville的创始人,后来又创办了员工奖励管理平台BetterWorks。
5、Boomi → Guru
Rick Nucci曾是SaaS整合方案提供商Boomi的创始人,在Boomi被戴尔收购后,他创办了团队知识管理软件Guru。
说实话,他们让我想起了09年到14年之间认识的那些扎根于电商创业的老炮们,多个品类,多个平台做的游刃有余。不光知道今年怎么做,更知道未来两年三年怎么对平台规则,按照自己已知的剧本去发展,创业规律都了如指掌,更容易拿到结果,也确实是一个一个结果去拿到很少有失手的。
今天从这篇文章开始,我们就看一看这些二炮们的建议
第一个建议:找到PMF并迭代他是SaaS公司最重要的事情
这也是所有的sa as创业者最容易踩坑的地方,这还是一个深坑。
根据外部官方数据总结
75%+的公司创始人,无法清晰的回答:
谁是你的客户,你解决了客户什么问题?
80%的公司从来没有找到过 PMF,没有造出过真正有人需要的产品(数据来源:Y Combinator)
在定义清楚 PMF 之前,98%的公司都把时间用错了地方(数据来源:Marc Andreessen)
70%公司失败的第一大原因是:产品不被市场需要
在硅谷,能完成PMF的创业公司不到10%,所以 PMF 是一件很难的事
世界上只有两种公司,有PMF的,和没有PMF的——PMF创始人Marc Andreesen
常见的几种情况和窘境
- 一是没有PMF就进行规模化获客,获客难度大,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部门之间出现矛盾,如销售部说产品不行,产品部门说销售对产品不熟悉等问题;
- 二是没有PMF就售卖,没有明确的目标客户,卖给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客户,每个客户带来不同需求,以至于陷入需求泥潭,核心功能迟迟不能有效打磨完善;
- 三是没有PMF就售卖,找不到目标市场,客户是不是真正需要我们的产品,导致产品卖不出去;
- 四是没有PMF就售卖,付出成本很高但流失率非常高,导致CAC成本高;
- 五是没有PMF就售卖,产品销售很快进入瓶颈,增长上不去,推到重建或增加新功能,投入巨大。
我们需要
PMF 是 CEO 和管理团队的头等大事,不仅是产品经理;
拉长 PMF 的时间,通常新场景和新产品的周期在12-24个月,广积粮、高筑墙;
设定清晰的 PMF 目标,例如目标客户画像、活跃用户数、付费客户数、NPS、严重缺陷率、没有定制化需要、销售轻松、切换竞品的能力;
PMF 是持续的,随着产品迭代而迭代;
同样的逻辑,做好一个聚焦行业客户的 PMF,再启动下一个行业客户的PMF;
尽量不做 PMF 以外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