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调
(五年级)
授课教师:李沙沙
(焦作市山阳区富康路小学)
本课例选自《河南省中小学戏曲教学课例选编》
学情分析
从心理上分析,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重要的心理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和老师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对京剧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通过了解国粹、感受体验京剧,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国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形成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京剧的唱腔有的悠扬委婉,有的铿锵有力,念白也具有音乐性。表演富有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乐队主奏乐器为京胡,其他还有京二胡、月琴及锣、钹、鼓等,是我国影响较广的一种戏曲。本课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等特点,通过听、看、演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京调作品的音乐特点,感受京剧的魅力。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赏民乐合奏《京调》,初步了解京剧音乐的韵味与特色,认识京剧伴奏的几件主要乐器。
(二)通过聆听,听辨其乐段的不同情绪,准确区分两个不同的段落。
(三)在听、模仿动作等体验活动中,感受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京调》。
(四)通过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一)通过欣赏《京调》,能够听辨《京调》中乐段的不同情绪;并准确区分两个不同的段落。
(二)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一系列的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
(一)欣赏视频,感受京韵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视频,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同学们,精彩吗?一起说说咱们刚才欣赏的是什么?(京剧)
2.复习京剧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课堂一开始就以精彩的京剧视频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引子赏析,锣鼓敲起
1.初听引子。
(1)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乐器?
(2)如果想为京剧表演中的演唱部分伴奏,你们认为应该用哪类乐器?为过场和武斗场面伴奏呢?
2.教师出示乐器,与学生互动。
(1)教师出示乐器,学生辨认乐器,聆听乐器的声音。
(2)出示锣鼓经,学生念锣鼓经。
(3)请两位学生用乐器演奏锣鼓经,其余学生念锣鼓经。
3.和着引子念锣鼓经,演奏乐器。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不错!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音乐再表演一次,看看这个时候是谁来了。
【设计意图】从京剧伴奏乐器入手,出示乐器,再结合锣鼓经,让学生学着念锣鼓经,感受京剧文化最传统的练习方式。了解京剧的过场和不同场景需要的典型伴奏乐器,再通过演奏锣鼓经,层层推进,体验和感受京剧的魅力。
(三)欣赏乐曲A乐段
1.初听A乐段。
(1)音乐情绪如何?
(2)主奏乐器是什么?
2.复听A乐段。
3.出示旦角照片,简单介绍梅兰芳。
4.教师示范旦角的身段。
5.教师分解动作教授,学生模仿学习。
6.教师带领学生跟音乐做身段,体验旦角的俏皮娇羞。
7.聆听《苏三起解》。
(1)简单介绍《苏三起解》的故事情节。
(2)找出与《京调》A部分主题旋律的联系。
【设计意图】聆听《苏三起解》的时候,教师简单说明京剧早期旦角由男性反串,为接下去的身段表演埋下伏笔,避免男学生学习旦角身段时感到害羞。继而跟着音乐做身段,让学生完全融入到A部分的音乐中。如此一来,脑海里的“旦角”形象便会更加具体生动,有利于更好地去体验京剧旦角。
(四)欣赏乐曲B乐段
1.初听B乐段。
(1)这个时候又是谁来了呢?
(2)这段音乐的情绪如何?(抒情的)
(3)除了抒情之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豪迈)
2.教师表演生角身段。
3.教师分解动作教授,学生模仿学习。
4.演唱B乐段乐谱。
(1)哪些地方最能体现生的豪迈气魄及情绪?(长音的部分)
(2)教师指导学生要演唱出生的豪迈气魄及情绪,注意节拍的稳定。
5.对比聆听第一、第二乐段,问:同样是由笛子演奏的乐段,为什么会给我们两种不同的情绪感受?
(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是由于节奏的不同。A乐段节奏紧密,给人欢快活泼的感觉;B乐段节奏舒展,给人抒情的感觉。
【设计意图】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感受音乐情绪的同时想象其音乐形象。这里“豪迈”的情绪比较难体会,因此教师要加以引导。对于身段的体验,让学生能感受到生角与旦角不同的感觉。
(五)完整聆听《京调》
1.请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出相应的身段。
2.你们能听出A、B乐段的排列顺序吗?
教师小结:A、B乐段的排列顺序为ABABA,是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做相应的身段,既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熟悉度,又能再次感受旦角和生角的形象。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国粹京剧。其实京剧的魅力不止于此,短短的40分钟,我们只感受到了京剧的冰山一角,老师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更多地关注京剧,喜欢京剧。
总顾问 | 张晓华
顾问 | 许华伟 郑雄
审核 | 王汉伟
责编 | 王建华
责校 | 党 华
排版 | 王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