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提“过紧日子”了?

财富   2025-01-03 18:51   安徽  

导读:如题。

【正文】

一、“小作文”再现(基本为真):传公职人员加薪

(一)这几天,关于公职人员加薪的小作文传得沸沸扬扬,如传本次公职人员的工资进行调整,且调整幅度为10年来最大幅度,即每人每月500元(一年合计6000元)。再比如,有些公职人员这两天突然收到补发的工资、奖金等收入,且之前未提前告知。

(二)经过确认,目前这一小作文基本为真,应该是上面有发个文,要求补发之前欠发的薪资,资金由财政出,当然不同地方可能在落实节奏与力度上会存在差异,中央及有钱的地方落实的比较好,没钱的地方则可能会通过转移支付或腾挪的方式兑现。

(三)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在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约400万人、离退休干部约1500万人,按此推算此次受益人群数量在6000万左右(含高校),每年需要的财政支出在3600亿附近(这部分资金需要纳入第一本账)。

二、与“小作文”相对应,财政系统不再提“过紧日子”

与上述公职人员加薪的“小作文”相对应,另外一则传言是多个省市不再需要“过紧日子”。就后面这个传言而言,我想应该来源于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新闻稿。

(一)和2023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六次提及“过紧日子”相比,2024年的财政工作会议居然没有一次也没有提。初步统计来看,2018-2023年连续六年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新闻通稿中,均有提及“过紧日子”,故基本可以认为今年没有提属于异常现象。

(二)更有意思的是,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在这种情况下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反而有意或无意忽略掉“过紧日子”这一极具政治站位的表述,我想并非偶然。它至少说明,某些领导确实在发行一些变化。

(三)笔者注意到,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之前还特别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有意思的是,这里把“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与“促消费、增后劲”放在一起阐述的,这应能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上述小作文的真实性。

其中,基层“三保”具体指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三、结语:财政态度的变化说明什么?

经过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上述两个小作文具有一定程度的可信性,这说明一些变化确实在悄悄发生者,即决策层的思路出现了一些调整。

(一)实际上,往前追溯来看,“过紧日子”的提法在2012-2013年就已经有了,当时的提法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随后这一提法被一直沿用至今。当时提出“过紧日子”的背景大致有两个(可参见人民日报于2013年的评论员文章《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一是财政面临较大压力、财政偏紧的状况将成常态;二是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正逐步接近一些中等发达国家,需要控制好这一比例。

(二)本次针对公职人员(含事业单位)的“加薪+补薪”举措受到市场高度关注,原因是非公职人员大多正处于降薪的困境中,公职人员薪资的逆势调整让人颇觉得不可思议。不过它至少说明,“过紧日子”是有底线,即不能影响稳定和社会预期。此次调薪举措显然有维护公职人员队伍稳定和提振社会预期的考虑在内。

(三)有人认为,之所以针对公职人员调薪,原因是这类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每年花个几千亿的财政支出便可以推动消费体量成倍放大。这种理解当然没错,毕竟公职人员队伍庞大,高达6000万人。但是也需要注意到,当前传出的信息仍然仅限于层级比较高、区域比较好的公职人员队伍,更多基层公职人员队伍的调薪情况还不是十分明朗。

当然,考虑到目前这种调薪具有全局性,一些财政实力较弱的地方应会通过腾挪或争取转移支付等方式获得相关资金,以完成针对公职人员的调薪这一政治任务。

(四)笔者认为,公职人员调薪只是开始。实际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出”,这说明相关动作只是开始,应该还会有后续。

(五)如果决策层在财政支出方面的态度有所松动,那为弥补财政支出而主动加杠杆的意愿也会有所增强,这显然是好事。

…………



下为公号交易圏自营课程广告*与上述文章出处及内容无关









银行间金融市场培训与招聘信息 | 同业智通


在线教育服务平台 | 弘禾金融

交易圈
最具价值的银行间金融市场资讯与知识,优质的同业交流与合作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