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脲是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抗恶性肿瘤药物,临床上广泛应用于MPN的治疗,甚至还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1、2]。然而,随着其应用范围的扩大,羟基脲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关注。
羟基脲的不良反应您了解吗?如何减少它的不良反应?一起来看看吧!
羟基脲的不良反应多种多样,主要涉及皮肤及其附件、全身性损害以及消化系统。其中,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占比高达92.41%,且皮肤顽固性溃疡是这一类别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占比达到76.71%。其他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还有烟酸缺乏症、肿瘤溶血综合征、胰腺炎等,危害同样不容小觑[1]。
长期应用羟基脲,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使骨髓产生正常血细胞的组织功能下降,临床较常见的有白细胞减少、贫血或红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约为40%,少见的有血小板减少等[3]。一般在停药后1~2周可逐步恢复。图源:摄图网
●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初始治疗产生的急性过敏反应:临床一般通过减量、停药等,同时给予地塞米松,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抗过敏药治疗[4]。●皮肤顽固性溃疡:结合致溃疡原因, 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也可通过补充免疫蛋白增强肌体免疫力。●白细胞减少:结合白细胞指标及肝肾功能基础,及时调整羟基脲剂量, 如发生白细胞 <2.5×109/L和(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时应立即停药。图源:摄图网
减少羟基脲不良反应的发生,关键在于合理用药和密切监测。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合理用药:患者根据医生指导使用羟基脲进行治疗,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原患疾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患者严格遵守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加强监测: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及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是皮肤、全身性和消化系统等方面的变化。每月定期监测血小板、白细胞以及血中尿素氮、尿酸及肌苷浓度[1],一旦发生溃疡,及时处理。图源:摄图网
羟基脲作为一种重要的抗肿瘤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通过合理用药、密切监测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少羟基脲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让药物发挥最佳疗效,为康复助力!
[1]戴婷,钱锡芬. 71例羟基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2017,14(4):226-229. DOI:10.3969/j.issn.1672-8629.2017.04.010.[2] 肖志坚.我国骨髓增殖性肿瘤的诊治现状及挑战[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0,19(02):101-103.DOI:10.16150/j.1671-2870.2020.02.001.[3]王林,王捷,哈力达·亚森,等.Ph/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ET/PV患者的随访管理及羟基脲稳定剂量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0,43(05):582-586.[4] 刘畅,韩滨.羟基脲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12):1550—1552.
申请好友时请备注疾病类型
咨询和交流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