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宁贵 | 1990年代:BB机、二哥大、大哥大

文摘   2025-01-03 05:18   浙江  



1990年代:BB机、二哥大、大哥大





文/葛宁贵


有事呼我!


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同朋友、领导、同事、客户说得最多的四字常用词汇,很多人大概还记得挂在腰间的BB机或寻呼机吧。

    
根据资料显示,八十年代末BB机已经进入宁海,并成为当时少有的通讯工具,到了九十年代初才得以普遍应用。BB机是一种可以实现即时通讯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短信和接收通知。BB机在当时被视为一种时尚的通信工具,打破了当时电子通讯必须依靠电话线的限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即时通讯的便捷性。


1991年我在县地方工业供销总公司上班,单位给我配了一部BB机。“哔哔哔、哔哔哔……”此后,在家或在单位,腰间总会时不时地接收到信号。后来由于响声频繁,进出频繁,家人也给BB机起了个“呼狗机”的不雅名称。



BB机上方有一小条窄窄的屏幕,也只会在机上看见呼叫方的传来的数字——仅是对方的电话号码数字,或不需回电话时的密码。传呼台还给我们配了一本密码本,有时忘记了密码,会找小本本来对照确认,极似以前地下工作者的秘密通信或特务之间接头。“寻呼机+电话亭”也是当时宁海的一大风景,有时人在外面,我会满大街地找电话回给传呼者。


第二年,县公安局成立了中文寻呼台,便又配了一只摩托罗拉大汉显BB机,类似于现在的微信信息,可接收简单文字信息的功能,原来的BB机密码本功能也随之消失。



当时的移动电话俗称“大哥大”,价格是29000元,单位仅大吴配了一部。但很少有响声。于是,他会预先给我打电话,叫我在约几点钟左右给他去个电话,让他的大哥大也响几声,装装逼。尤其是他傍晚坐在人力三轮车过大街,或参加聚餐时。


一次在宁波,由我发起搞了一个聚会,其中大多都是金属公司的头头,就餐时大家都把大哥大放在餐桌显眼的位置上。当时大哥大铃声单一,一机响起,众人均不约而同起身或抻手提起自己的大哥大,我便酸酸地说了:“忽闻铃声起,亦复随群趋”。为此鄞县金属材料公司老总便与大吴说了,得给我也配一部。其实,这个倒不是我的迫切需求,原因是电话费有点小贵,且也无项目可报销。



我只想拥有一部SN-739无绳电话,也称二哥大,不想这个需求却在餐后便实现了。一家全民性质的金属公司进了一船国外特殊钢料头,急需抛出,我便借用他的大哥大给一个在浙南有锻打设备的朋友联系了,竟帮他谈成一笔数量不少的业务。当即他便叫公司职员送过来一台SN-739二哥大,是他在拥有大哥大前使用过的、二手的送给我。一台诺大黑色机盒加一只的天线、一部形似小砖块的黑色通讯设备。回来后在北大街公司楼顶置放天线,与座机相联。一次去桥头胡竟也能清晰听到通话,不过通话时二哥大的可伸缩天线得拉出很长很长。


由于二哥大离开座机10公里外便没信号,外出通讯仍不方便。当大哥大降价到17800时,终于倾尽全力自费购来一部。还与杭州的一个商界大佬到奉化波导,花了500元钱购来一根可折叠的铜质小天线,终让大哥大的固定天线没露出大哥大专用包,自己也从二哥大变成了大哥大。



可这个近乎打胖脸充胖子而配置的大哥大却让我出了个小洋相。


一次与杭州朋友去萧山国际俱乐部,疯到凌晨3点才想起回宁海。由于包厢灯光如梦似幻, 斑斓色彩,我与一个朋友昏头昏脑,出门时竟将一模一样的手机拿错了。等到了绍兴境内,接了一个电话,是一女人,开口在骂:“内在那儿,则撒!脑西搭牢,‌撒辰光啦,入魔窟啦,倒茅坑啦!”


本来杭州话软糯婉转,轻清柔美,可出她口里说出竟如此难听,并且还破坏了我的美梦,便用上路杭州腔回道:“尼索老几!内吃隔夜螺蛳啦,啥人啊,哦7哦8,么么个62!”挂机一想,不对,听声音像是我等圈子私下称“大虫”的朋友爱人。马上想到电话拿错了,随即回拨,不想大哥大没电了——那时的大哥大电池不经用,待机也费电。


怪只怪我半醒半困,言语“起揢头”,想到朋友肯定被我“牵头皮”,只有门分账赶回杭州,马上叫司机掉头。


等到了朋友家门口,发现平常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的他,竟一皮包一砖机,耷拉着装满商业智慧的脑袋,蜷缩在门角边。


后来,我这个乡下人用粗暴方式终让美丽的“大虫”自愿地打开家门。




元旦休息一天,整理一些杂物,发现自己许多使用过的旧手机,唯独没了BB机与二哥大,大哥大。搬过几次家,估计也就丢了吧。


手机的变迁不仅反映了技术的进步,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想起我从BB机、模拟机到1G的摩托罗拉;从2G的诺基亚到3G的iPhone;从4G的ViVO到5G的ViVO,不知换了多小只,自2011年后我便一直使用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国产智能手机ViVO。


看到一堆不同年代,不同型号的手机,便觉得它们像是积淀了岁月的混血美人,见证着岁月的一份弥足珍贵的科技发展景致。还觉得我们聪明的中国人用自身的智慧,所抄的科技近道,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也让我更加期待未来的国产手机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和变革。







作者简介

葛宁贵

葛宁贵,1963年出生,大专文化,宁海县作家协会会员,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会员。

□编辑:海燕文化

□审核:娄开宇/朱宗建/丁小雅

□图片:愚者多闻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欢迎转发请注明出处评论和点赞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微信idmuziyehan09 关注海燕文化

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投稿邮箱:ccff505@163.com

谢谢您的支持!

海燕文化工作室
嗨,你好,朋友! 很希望能够与您通过文字寻找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并将之升华为一种饱满的精神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