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周报 | 科研及转化应用篇

文摘   健康   2023-03-27 09:00   北京  



科研


1. Cell:单碱基编辑有望治疗重症免疫缺陷(CD3δ-SCID)

2. Cell:颠覆性发现免疫治疗淋巴结切除时机的选择

3. Cell综述 :巨噬细胞如何协调肿瘤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

4. Nature:新型呼吸链超级复合体可潜在优化ATP合成环境

5. Nature :从原始 “计时器” 到 “生物节律控制器”

6. Nature:真菌细胞壁β-1,3-葡聚糖合成的分子基础和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产生机制

7. Nature:免疫球蛋白IgM被特异性受体FcμR识别的分子机制

8. Nature:三氯蔗糖降低免疫细胞活性,抑制免疫反应

9. Nature:将空气转化为电能的氢化酶Huc的结构解析

10. Science :相分离能力提高肠道菌群适应性的分子机制

11. Science :时间分辨、剂量梯度定量质谱系统解析药物作用机制



转化应用篇


获批动态

1. Aurion Biotech同种异体细胞疗法在日本获批治疗角膜内皮疾病

2. 赛诺菲/再生元度普利尤单抗在欧盟获批新适应症

3. 阿斯利康新一代BTK抑制剂阿可替尼在中国获批

4. Incyte的PD-1抗体Retifanlimab在美国获批

5. 蔼晨医疗系列创新人工晶状体在中国台湾地区获批

6. Ichnos Sciences的CD38 X CD47双抗获FDA孤儿药认定


临床进展

7. Capricor同种异体心肌细胞疗法治疗DMD临床新数据

8. Karuna Therapeutics精神分裂症疗法3期临床达主要终点

9. 诺华发布AAV基因疗法Zolgensma随访新数据

10. 誉衡生物启动赛帕利单抗治疗宫颈癌3期临床

11. 武田宣布TYK2抑制剂银屑病2b期临床成功

12. 艾伯维宣布多款产品临床进展

13. 创响生物创新IL-17A融合蛋白拮抗剂2b/3期临床数据

14. 恒瑞针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抗体药SHR-1707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15. 创胜集团靶向Gremlin1抗体完成美国首例患者给药

16. 艾美斐GPCR小分子拮抗剂在美国获批临床

17. 辉瑞CD47-SIRPα融合蛋白在中国获批临床

18. 博芮健制药TrkB受体激动剂在中国获批临床

19. 永泰生物双靶点 CAR-T疗法在中国获批临床

20. 默沙东Keytruda皮下注射剂型在中国获批临床

21. 阿斯利康长效补体C5蛋白抑制剂在中国获批临床

22. 赛诺菲RIPK1抑制剂在中国获批临床

23. 盛世泰科SGLT-2/DPP-4双靶点抑制剂在中国获批临床











科研新发现








Cell:单碱基编辑有望治疗重症免疫缺陷(CD3δ-SCID)


CD3δ重症联合免疫缺陷(CD3δ-SCID)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遗传性免疫缺陷疾病,由CD3δ基因的C-T单碱基突变所致。2023年3月20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Donald Kohn 实验室在 Cell 期刊发表了题为:Human T cell generation is restored in CD3δ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through adenine base editing 的研究论文,表明碱基编辑(Base Editing)技术存在可一次性治疗罕见而致命的遗传疾病——CD3δ重症联合免疫缺陷(CD3δ-SCID)的可能性。研究人员使用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BE)纠正了患者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HSPC)中CD3δ基因的致病单碱基突变,从而恢复了血液干细胞产生T细胞的能力,为CD3δ-SCID患者带来了一次性治疗新选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02.027




Cell:颠覆性发现免疫治疗淋巴结切除时机的选择


在癌症治疗时,通常会顺便切除肿瘤附近的淋巴结,以防止这些淋巴结中存在转移性癌细胞,从而导致癌症转移。支持切除淋巴结的证据来自于免疫疗法出现之前的早期研究。免疫疗法的目的是启动免疫反应,但当在治疗前切除附近的淋巴结时,实际上是切除了T细胞生存和可以被激活的关键位置。


2023年3月16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在 Cell 期刊发表了题为:Dynamic CD8+ T cell responses to cancer immunotherapy in human regional lymph nodes are disrupted in metastatic lymph nodes 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在头颈癌患者中进行的人体临床研究显示,在免疫治疗结束前保持淋巴结完整,可以提高对抗实体瘤的疗效。论文作者 Matthew Spitzer 教授表示,切除带有转移性癌细胞的淋巴结可能仍然很重要,但是在免疫治疗之前将这些淋巴结切除,可能就像救婴儿洗澡后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因此,可以考虑在免疫治疗结束前保留淋巴结一小段时间。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02.021




Cell综述 :巨噬细胞如何协调肿瘤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


2023年3月15日,荷兰癌症研究所Leila Akkari等研究人员在Cell发表综述Macrophages at the interface of the co-evolving cancer ecosystem,将肿瘤看做一个存在多种细胞协同互作网络并且持续动态演化的生态系统,分析了肿瘤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细胞-巨噬细胞维持组织稳态正常功能是如何被肿瘤生态系统 “挟持” 并协同促进肿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多面可塑”的巨噬细胞是如何受肿瘤生态系统影响“转型”;以及结合免疫与代谢调节,巨噬细胞又是如何在肿瘤生态生态系统通过细胞互作促进肿瘤的转移与耐药。最后,研究人员讨论了目前针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 (TAM))的新一代肿瘤辅助疗法的成就与不足。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3)00163-0




Nature揭示新型呼吸链超级复合体可潜在优化ATP合成环境


2023年3月22日,Nature上发布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 bending by the I–II–III2–IV2 supercomplex”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包含CII的超级复合体(I–II–III2–IV2)的结构,及其对线粒体内膜嵴形态影响,进而优化ATP合成环境。具体参见:Nature揭示新型呼吸链超级复合体可潜在优化ATP合成环境




Nature :从原始 “计时器” 到 “生物节律控制器”


2023年3月22日,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HHMI Dorothee Kern等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布了题为From primordial clocks to circadian oscillators的论文,解析了一种有近35亿年历史远古的 “计时器”-双组分复合物-KaiBC是如何响应外界昼夜变化,调节自身磷酸化状态。研究人员进一步结合与经典的原核生物三组分生物节律复合物-KaiABC,在生化特征与结构动态的比较,分析了原始“计时器”中核心组分KaiC自磷酸化(解抑制的loop)以及在KaiB调节下去磷酸化的结构机制(关键的coiled-coil远程别构“沟通”),以及功能完备的KaiABC生物节律复合物潜在演化机制。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5836-9





Nature:揭示真菌细胞壁β-1,3-葡聚糖合成的分子基础和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产生机制


β-1,3-葡聚糖是真菌细胞壁特有的核心多糖成分,其合成途径是开发抗真菌药物的关键靶点,长期以来,对真菌细胞壁β-1,3-葡聚糖的合成机制缺乏了解,虽然一些间接证据提示了FKS1是可能的葡聚糖合成酶,但至今仍缺乏二者联系的直接证据。

2023年3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与南方科技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fungal β-1,3-glucan synthase FKS1”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应用冷冻电镜技术首次报道了FKS1的高分辨率结构(3.4 Å),鉴定出了两个关键功能区域:近细胞膜的催化反应中心和半闭合的聚糖跨膜转运通道。研究人员进一步提出并确定了FKS1合成β-1,3-葡聚糖的催化和转运机制。


在其靶向药物的耐药产生机制方面,研究人员发现caspofungin(一种代表性棘白菌素类药物)对FKS1的作用因纯化条件而异,反映了FKS1功能对膜环境的敏感性。药物活性测试证实了耐药相关位点的代表性突变会显著降低FKS1对药物的敏感性,进而产生耐药性。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临床上最常见的代表性耐药突变体FKS1-S643P,证实了其突变引发了耐药热点区域的显著构象变化,并导致了附近脂分子的重排。这一研究对于应对侵袭性真菌感染这一临床问题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5856-5




Nature:免疫球蛋白IgM被特异性受体FcμR识别的分子机制


FcμR是哺乳动物中唯一的IgM特异性受体,可以与不同形式的IgM结合,包括膜结合型IgM单体、血清中的IgM五聚体和六聚体以及分泌型IgM,从而参与B细胞发育、免疫系统稳态调控和抗原呈递等过程。但FcμR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晰。2023年3月22日,肖俊宇研究组在Natur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 Immunoglobulin M Perception by FcμR 的研究成果,揭示了FcμR识别不同形式IgM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IgM五聚体核心区和FcμR胞外域组成的复合体结构,结果发现FcμR能够以4:1的比例结合在IgM五聚体的同一侧,这表明 IgM五聚体可能通过诱导FcμR四聚体的形成起始下游信号。该研究进一步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FcμR与分泌型IgM核心区形成的复合物结构,发现当分泌成分存在时,4个FcμR则同时结合在IgM平面的另外一侧。值得一提的是,结构分析表明J链在IgM平面两侧以不同方式引发了不对称性,使得不管在哪一侧,IgM五聚体最多都只能结合4个FcμR分子。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5835-w




Nature:三氯蔗糖降低免疫细胞活性,抑制免疫反应


2023年3月15日,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The dietary sweetener sucralose is a negative modulator of T cell-mediated response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高剂量的三氯蔗糖会限制小鼠T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降低免疫细胞活性,喂食高剂量三氯蔗糖的小鼠,对癌症或感染反应时激活T细胞的能力较差。如果这一发现在人类身上得到证实,那么就可以利用三氯蔗糖抑制免疫反应的能力,治疗人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5801-6




Nature:将空气转化为电能的氢化酶Huc的结构解析


土壤对大气中氢 (H2) 的氧化是塑造大气氧化还原状态的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来自至少九个门的多种好氧细菌可以氧化大气中的 H2,并且每年从大气中去除的 H2 总量占 75%(约 60Tg)。负责大气 H2氧化的氢化酶是否具有固有的高亲和力,或者它们的亲和力是否通过它们与呼吸链的相互作用来调节仍存在争议。


2023年3月8日,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Chris Greening和Rhys Grinter实验室合作在Natur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bacterial energy extraction from atmospheric hydrogen”的论文,解析了直接从好氧细菌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 中分离得到的氢化酶 Huc 的冷冻电镜结构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这些发现为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学上十分重要的大气H2氧化过程提供了机制基础,发现了一种依赖于长距离醌运输的能量耦合模式,并为开发环境空气中H2氧化的催化剂铺平了道路。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5781-7




Science :相分离能力提高肠道菌群适应性的分子机制


相分离指的是蛋白质-蛋白质或者蛋白质-RNA之间的依靠弱相互作用形成生物聚集体,这些聚集体形成非膜包被的组分调节RNA。2023年3月16日,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上发表了题为:Bacteria require phase separation for fitness in the mammalian gut 的研究论文,发现细菌利用相分离来增强对哺乳动物肠道的适应性,与人类共生的益生菌多形拟杆菌在小鼠肠道中的适应性依赖于转录终止因子Rho的相分离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多形拟杆菌中通过Rho的IDR结构域的相分离活性增加在肠道的适应性,揭示了益生菌在肠道中定植的新机制,有助于促进新的益生菌疗法的开发。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n7229




Science :时间分辨、剂量梯度定量质谱系统解析药物作用机制


2023年3月16日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Bernhard Kuster等研究人员在Science发表题为 Decrypting drug actions and protein modifications by dose- and time-resolved proteomics的论文,通过定量质谱分时间点分剂量梯度在13种细胞系解析了31种药物对其蛋白质组(包括蛋白量与其翻译后修饰变化)的影响,产生约180万个药物剂量-蛋白变化相关曲线,从而帮助进一步理解药物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action (MoA))。研究人员表示随着通过此平台对药物作用机制更系统的理解,将来可以通过比对肿瘤病人的翻译后修饰图谱,提供有证据支撑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e3925










转化应用








Aurion Biotech同种异体细胞疗法在日本获批治疗角膜内皮疾病


当地时间3月23日,Aurion Biotech宣布其创新细胞疗法Vyznova获得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上市批准,用以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根据新闻稿,这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以治疗角膜内皮疾病的同种异体细胞疗法。




赛诺菲/再生元度普利尤单抗在欧盟获批新适应症


3月21日,赛诺菲(Sanofi)和再生元(Regeneron)联合宣布,欧盟委员会 (EC) 已批准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用于治疗6个月到5岁的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儿科患者,这些患者适合接受全身治疗。


度普利尤单抗是由赛诺菲和再生元联合开发的一种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以抑制IL-4和IL-13蛋白的信号传导。该药的临床试验数据表明,IL-4和IL-13是2型炎症的关键驱动因素,2型炎症在哮喘、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CRSwNP)和特应性皮炎等炎症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赛诺菲和再生元新闻稿介绍,度普利尤单抗目前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用于治疗一种或多种适应症,包括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的特定特应性皮炎、哮喘、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CRSwNP)、结节性痒疹和嗜酸性食管炎(EoE)等疾病。




阿斯利康新一代BTK抑制剂阿可替尼在中国获批


3月22日,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最新公示,由阿斯利康研发的BTK抑制剂阿可替尼胶囊(acalabrutinib)已在中国获得上市批准,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


阿可替尼是新一代选择性BTK抑制剂,它可以与BTK共价结合,抑制其活性。在B细胞中,BTK信号导致B细胞增殖、转运、趋化和粘附所需的途径激活。2017年,阿可替尼获得美国FDA的加速批准,用于二线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CL)。2019年,阿可替尼再次获得FDA批准,作为初始疗法或后续疗法治疗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或小细胞淋巴瘤(SLL)成人患者。




Incyte的PD-1抗体Retifanlimab在美国获批


2023年3月22日,Incyte宣布其PD-1抗体Retifanlimab获得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转移性默克尔细胞癌,商品名为Zynyz。Retifanlimab最初由Macrogenics研发,是一种人源化的IgG4亚型的PD-1抗体。Incyte在退还恒瑞医药的PD-1之后,于2017年引进Retifanlimab。再鼎医药拥有Retifanlimab的大中华区权益。



蔼晨医疗系列创新人工晶状体在中国台湾地区获批


3月20日,蔼晨医疗(Affamed Technologies)宣布,该公司开发的景深延长型(EDOF)人工晶状体MINI WELL系列,以及单焦点人工晶状体MINI 4 Ready获得中国台湾地区食品药物管理署批准,用于白内障手术治疗。


据蔼晨医疗新闻稿介绍,本次在中国台湾地区获批的MINI WELL、MINI WELL PROXA和MINI WELL TORIC是老视矫正人工晶状体,代表了创新的白内障屈光解决方案,可以矫正近视、远视、老花眼及角膜散光,帮助患者实现术后脱镜,并在各种光线条件下带来高质量的全程视力。




Ichnos Sciences的CD38 X CD47双抗获FDA孤儿药认定


近日,Ichnos Sciences宣布该公司因其首创靶向CD38 X CD47的双互补位的双抗ISB 1442获得FDA的孤儿药认定(ODD),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该款双抗结合了两个专有的抗CD38结合臂,每个臂针对CD38上的不同区域,以及一个抗CD47臂,使其等同于三特异性抗体。




Capricor同种异体心肌细胞疗法治疗DMD临床新数据


在2023年3月19日至22日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举行的2023年肌营养不良协会(MDA)临床与科学会议上,一项同种异体细胞疗法CAP-1002报告了用于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的最新结果。


CAP-1002是Capricor公司研发的一种用于治疗晚期DMD的同种异体细胞疗法,由心脏来源细胞(CDCs)组成。CDCs是一种含有心脏祖细胞的特殊细胞群,它们通过释放包含微RNA、非编码RNA和蛋白的外泌体,改善DMD患者肌肉瘢痕或纤维化以及心脏功能。此外,CAP-1002还显示出有效的免疫调节活性,可能促进细胞再生。


此次报告数据来自根据HOPE-2期试验(NCT03406780)的开放标签扩展(OLE;NCT04428476)的新数据。报告称,接受CAP-1002治疗的非卧床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上肢表现(PUL)衰退的进展得到有效遏制。




Karuna Therapeutics精神分裂症疗法3期临床达主要终点


3月20日,Karuna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其在研产品KarXT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3期EMERGENT-3研究取得阳性结果。公开资料显示,这是该药物在第三项注册性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Karuna公司计划在2023年年中向美国FDA递交新药申请(NDA)。


KarXT(xanomeline-trospium)是一种口服、在研M1/M4首选毒蕈碱激动剂,主要开发用于治疗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精神症状。据再鼎医药新闻稿介绍,KarXT具有新颖且独特的双重机制,它不依赖多巴胺能或血清素能途径来治疗严重精神疾病症状,而是利用毒蕈碱受体M1和M4受体激动剂xanomeline的治疗潜力,同时通过毒蕈碱受体拮抗剂trospium管理疾病副作用。


再鼎医药此前与Karuna公司签订独家许可协议,拥有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开发、生产及商业化KarXT的权益。




诺华发布AAV基因疗法Zolgensma随访新数据


3月20日,诺华公司发布了AAV基因治疗药物Zolgensma的长期随访新数据,突显了该药物的疗效及药效持久性。其数据来自两项长期随访 (LTFU) 研究LT-001和LT-002。Zolgensma是一种治疗1型SMA的基因替代疗法,理论上一次给药长期甚至终生有效。此基因疗法用scAAV9载体经静脉输注将正常SMN1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产生正常的SMN1蛋白,从而改善运动神经元等受累细胞的功能。




誉衡生物启动赛帕利单抗治疗宫颈癌3期临床


3月23日,誉衡生物宣布赛帕利单抗治疗宫颈癌的3期临床试验首家启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顺利召开。本次启动的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研究(VICT-004),旨在评估赛帕利单抗注射液联合含铂化疗±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持续、复发/转移宫颈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赛帕利单抗(zimberelimab,GLS-010)注射液是一款全人源抗 PD-1单克隆抗体,已于2021年在中国获批治疗二线以上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2022年3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了赛帕利单抗的第二个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并将其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用于治疗接受过一线或以上含铂标准化疗后进展的复发或转移、PD-L1表达阳性(CPS≥1)的宫颈癌患者。本次启动的一线治疗持续、复发/转移宫颈癌患者的3期临床是赛帕利单抗的又一重要进展。




武田宣布TYK2抑制剂银屑病2b期临床成功


2023年3月18日,武田宣布TYK2抑制剂TAK-279治疗中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2b期临床取得积极数据,达到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TAK-279治疗12周5mg、15mg。30mg三个剂量的PSAI-75,90,100都获得显著的改善。该项目由武田从从Nimbus引进。




艾伯维宣布多款产品临床进展


2023年3月23日,艾伯维宣布IL-23抗体Risankizumab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三期临床INSPIRE达到主要终点和所有次要终点,此外,同时宣布了IL-23抗体Skyrizi治疗UC的三期临床、JAK1抑制剂乌帕替尼治疗SLE的二期临床积极数据。这两款产品也是艾伯维自免领域寄望于填补Humira专利到期后市场空白的关键。




创响生物创新IL-17A融合蛋白拮抗剂2b/3期临床数据


3月20日,在2023年美国皮肤病学会(AAD)年会上,创响生物发表其与合作伙伴Affibody公司及ACELYRIN公司共同开发的IL-17A融合蛋白拮抗剂izokibep(IMG-020)治疗中重度化脓性汗腺炎的2b/3期临床研究数据。数据显示izokibep治疗12周后化脓性汗腺炎患者临床反应(HiSCR)显著增高,其中脓肿和炎性结节总数量100%减少(HiSCR100)的受试者高达33%。


Izokibep是一种创新的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其分子量是普通抗体的约1/8,可有效靶向IL-17A和血清白蛋白。Izokibep皮下注射能达到一般抗体药物需要静脉注射才能达到的药物暴露水平,更小的分子量使其更可能到达抗体无法到达的目标组织。


创响生物从Affibody公司引进了izokibep的大中华区及韩国的商业化权利,并有权获得在全球其他地域中的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创响生物正与合作伙伴Affibody公司及ACELYRIN公司积极配合,在全球共同推进五个适应症的临床开发。




恒瑞针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抗体药SHR-1707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近日,据恒瑞医药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抗Aβ单克隆抗体SHR-1707注射液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Ib期临床试验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了首例患者入组及给药。




创胜集团靶向Gremlin1抗体完成美国首例患者给药


3月23日,创胜集团宣布,该公司开发的靶向Gremlin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TST003用于治疗实体瘤的美国1期临床研究成功完成首例患者给药。同时,该公司将在今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以壁报形式公布与TST003和抗CD25单抗TST010相关的两项临床前研究。



TST003是一种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靶向TGF-β超级家族成员Gremlin1。Gremlin1蛋白是一种高保守型分泌蛋白,在胚胎发育和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Gremlin1在多种实体瘤中上调。在检查点抑制剂耐药的难治性实体瘤(包括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和微卫星稳定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人源性组织异种移植肿瘤模型中,TST003展现出有前景的单药和联用活性。




艾美斐GPCR小分子拮抗剂在美国获批临床


3月21日,艾美斐(Immunophage Biotech)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创新药IPG11406获美国FDA的新药临床试验许可,并将在美国开展1期临床试验。IPG11406正是一款新型GPCR小分子拮抗剂,可阻断GPCR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抑制多种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向病灶部位迁移和增殖,完全清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灶部位的炎症细胞,降低促炎因子的表达,从而有效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进展,达到从根本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目的。




辉瑞CD47-SIRPα融合蛋白在中国获批临床


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辉瑞(Pfizer)开发的1类新药PF-07901801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用于治疗晚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根据辉瑞官网信息,PF-07901801为一款在研CD47-SIRPα融合蛋白。PF-07901801最初由Trillium Therapeutics公司开发,辉瑞2021年收购的Trillium Therapeutics公司从而获得该疗法。


CD47-SIRPα已被确定为癌症免疫治疗的一个重要信号通路。公开资料显示,PF-07901801是一种重组融合蛋白,由抗体的Fc区和SIRPα蛋白的工程变体组成。该药旨在阻断CD47-SIRPα相互作用,通过这种阻断作用,旨在促进巨噬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吞噬作用。此外,该药IgG的Fc端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的FcγR受体结合,促进巨噬细胞的抗癌活性。这款融合蛋白疗法几乎不和正常的血红细胞结合,从而降低了阻断CD47带来的贫血风险,并且由于不会在与肿瘤细胞结合之前就先被血红细胞捕捉到,该产品可能只需要更低的剂量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




博芮健制药TrkB受体激动剂在中国获批临床


2023年3月20日,上海博芮健制药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具有全新作用机制Ⅰ类创新药BrAD-R13片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AD)。BrAD-R13作为小分子TrkB受体激动剂,可以口服使用且具有良好的血脑屏障通透性,通过激活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TrkB信号通路,起到神经保护和调节突触可塑性等生理作用,从而改善患者在临床上学习与记忆能力衰退和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此外,最新研究表明,BDNF-TrkB通路可以下调在AD发病过程中关键酶AEP的活性(δ-secretase),同时降低Aβ和Tau的产生,减少其产生的神经毒性对神经元的损害,并调节神经炎症。




永泰生物双靶点CAR-T疗法在中国获批临床


3月21日,据CDE官网显示,北京永泰瑞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永泰生物)提交的T细胞治疗产品“迪诺仑赛注射液”IND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默示许可,适应症为:CD19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迪诺仑赛注射液(RC19D2)是永泰生物基于其独立拥有的免疫细胞药物研发平台开发的一款同时靶向CD19和TGF-β的CAR-T疗法,具备识别和杀伤表达CD19分子靶细胞能力并拮抗TGF-β信号的功能,可延长体内CAR-T细胞存活时间并促进CAR-T细胞浸润。其特性有利于大大提高CAR-T类产品对于r/r DLBCL的缓解率,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默沙东Keytruda皮下注射剂型在中国获批临床


3月2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默沙东(MSD)1类新药MK-3475A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治疗肺癌。根据默沙东公开资料,MK-3475A由抗PD-1单抗帕博利珠单抗与透明质酸酶组成,为皮下注射(SC)剂型,目前正在海外开展3期临床研究。


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是默沙东开发的PD-1抑制剂,可阻断PD-1与其配体PD-L1和PD-L2之间的相互作用,释放PD-1信号通路介导的免疫反应抑制,从而激活可能影响肿瘤细胞和健康细胞的T淋巴细胞,进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发现和消灭癌细胞的能力。2014年9月,帕博利珠单抗首次在美国获批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成为FDA批准的首款PD-1抑制剂。该药在中国也已经获批多个适应症。




阿斯利康长效补体C5蛋白抑制剂在中国获批临床


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最新公示,阿斯利康旗下Alexion公司申报的ravulizumab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定的适应症为:用于预防进行体外心肺循环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严重肾脏不良事件。公开资料显示,ravulizumab是Alexion公司开发的长效补体C5蛋白抑制剂,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补体蛋白C5处于补体级联反应的末端,因此靶向这一蛋白可以调控所有3种不同通路激活的补体信号。在多种补体介导的免疫疾病中,补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攻击患者自身的健康组织和细胞,导致不同组织和器官的损伤。抑制C5的活性可以抑制对自身的免疫攻击,从而缓解疾病症状。




赛诺菲RIPK1抑制剂在中国获批临床


3月20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赛诺菲(Sanofi)申报的1类新药SAR443122硬胶囊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公开资料显示,SAR443122是一款RIPK1抑制剂,目前正在海外开展2期临床试验。RIPK1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性信号蛋白,它能调节全身组织中的炎症和细胞死亡。研究表明,大脑中RIPK1活性升高会驱动神经炎症和细胞程序性坏死的产生,并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疾病相关。




盛世泰科SGLT-2/DPP-4双靶点抑制剂在中国获批临床


3月21日,盛世泰科宣布,其1类创新药SGLT-2/DPP-4双靶点抑制剂CGT-2201,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盛世泰科在新闻稿中表示,CGT-2201针对糖代谢重要相关靶点SGLT-2和DPP-4,可以更好的用于糖尿病及其衍生疾病的治疗,包括糖尿病肾病和非酒精脂肪肝等。






往期精选












解构科学
生命科学前沿内容分享与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