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销售,应该“挖需求”,还是“挖成果”?

科技   2025-01-23 13:01   河北  

挖掘客户需求,已经成了软件销售的习惯。但对于SaaS销售来说,挖掘需求对于销售并无明显作用,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实际上,很多来自客户的需求,其实并非是业务要求,而是客户对功能的表述。比如,我就遇到过客户提出的一项需求,需求列表上是这样写的:“自动计算加工零件合格率指标,并在首页右上角高亮显示”。遇到这种需求,如果是做软件,很容易开发出来,而SaaS就很难满足或者花费额外的工作量。

实际上,如果你知道这个“需求”背后的业务目的,就完全可以用更直观的展示方式,同样能满足对应的业务目的。比如在这个例子中,“展现合格率指标”是为了给工厂参观者展示产线加工良品率的真实水平。知道了业务目的,完全可以用更合适的方式,同样能实现更好的效果。

所以你看,“挖需求”与“挖成果”并不是同一层面上的事:一个是有目的地挖,一个是随处乱挖。

而更多的情况是,也许客户自己也不能清楚地提出和表达需求。因此,围绕客户需求的销售竞争,很可能在一开始,就偏离了客户的业务目标。无论是销售方的原因,还是客户的原因,总之是将项目引向了一条前途未知的道路。而最后的“赢家”,往往并不是能解决问题的,而是善于实现客户功能需求的。

实际上,挖掘客户需求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进入销售过程后,再去挖掘客户需求已经迟了。这很可能给客户留下的印象是,既不是有备而来,也不了解他们业务

其实,有一种方法可以避免需求挖掘带来的销售困境,那就是不去挖掘需求,而是直接去挖掘客户想要的成果(Customer Outcomes)。

不熟悉这种方法的销售通常会存有疑虑:如果挖掘出的成果,不被现有功能支持怎么办?其实这种担忧是多虑的,挖成果反而是用SaaS方式解决问题的更有效方法。

这里的基本逻辑是:虽然通常需求与功能是一一对应的;但客户成果与功能之间,往往是一对多的关系。这样,你无需修改功能,也可以实现客户想要的成果。换言之,不同的实现方式都可以满足客户对成果的要求,而不一定非要按照客户要求的实现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规避SaaS无法定制化开发的问题。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直接从客户成果切入展开销售,只是挖成果与挖需求所采用的方法有很大区别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三种情况:

第一,你已经掌握了客户的业务成果,而所谓的成果挖掘,只是让客户认为你很快就抓到了业务的核心。如果你已有现成的业务成果,那自然是最理想的。其实这并非完全是一种幸运,事实上,如果你长期专注于某一行业或领域,这是完全可能的。

第二,你没有直接可用的业务成果,但有可参考的行业案例。此时的成果挖掘,只是划定了一个深入挖掘的范围,而客户的经验正好可以帮助你厘清和确定成果。这种情况,挖掘客户成果的工作可能会麻烦一些,因为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现有的客户成果能完全适用于同行业或另一个领域。不过,你也不需要过于担心,因为我们可以借助客户成果金字塔框架,结合同行业中类似的客户业务目标、ROIKPI等,也能较快地挖掘出新的业务成果。

第三,完全没有可参照的业务成果,也没有类似的行业案例。这就需要从头开始挖掘了,而且挖掘客户成果的工作会更加复杂和耗时。由于公司之前在这个行业或领域的服务经验较少,所以只能从零开始。幸运的是,你已经掌握了客户成果金字塔框架,可以从ROIKPI、责任人到产品对应,依次套用。哪怕得到一个初步的结果,对于赢单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你后面还有机会,与客户进行补充和确认所定义的业务成果是否正确

当然,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个客户与你的ICP偏差很大,甚至完全不符合你的ICP。在这种情况下,放弃或许是最佳选择,这样你就可以腾出时间来寻找合适的潜在客户。

顺带多说一句,如果你正在使用CRM系统,那么其中一定有一个名为客户需求的字段。过去,这个字段中记录的可能是客户口头提出的需求,或者是你自认为的客户需求。但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销售人员在这个字段后面增加了一个业务成果字段,并将这两个字段进行关联。表面看来只是在CRM中增加了一个字段,其实却意味着SaaS销售思路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你可能常常羡慕那些销售高手,他们能够使用客户的语言,对客户行业提出独到的见解,所发掘的需求很受客户认可,因此他们更容易获得订单。

但现在,你有了超越他们的机会,那就是通过挖掘客户成果来实现。虽然深入了解一个行业并非易事,更何况是多个行业如果能凭借熟练挖掘和分析客户成果,就能形成一套更高级的销售方法。

这样就有可能在“客户成果”这个弯道上实现超车。

ToBeSaaS
SaaS商业效率顾问,提供SaaS全业务运营的咨询服务。著有《SaaS商业实战:从好模式,到好生意》、《SaaS商业实践:从增长到盈利的秘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