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三国局势波谲云诡。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治下的樊城岌岌可危。此时,徐晃力挽狂澜击败关羽,稳住了樊城战局。然而,曹操尚未来得及长舒一口气,后方邺城就传出魏讽谋反的惊天消息,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惊涛骇浪。
魏讽谋反一事,看似简单的未遂叛乱,实则迷雾重重。魏讽此人籍贯不明,王昶《诫子书》称他是济阴人,《魏晋世语》却记载为沛国人,南北朝时便已众说纷纭,裴松之也难断真伪。但从《资治通鉴》的编撰团队及引用资料看,魏讽为沛国人的可能性较大。沛国乃曹操故乡,曹操素爱提携故乡才俊,魏讽才华横溢、口才出众,声名显赫,引得众人交好,相国钟繇也将他召入府中任职。
但令人费解的是,魏讽身为低级官员,手无兵权,为何要在邺城谋反?彼时邺城是曹魏核心,叛乱成功希望渺茫。有人认为他欲与刘备、关羽里应外合,借蜀汉在汉中和樊城胜利之势打击曹操。可当时关羽尚未攻克樊城,军队距邺城甚远,即便魏讽拿下邺城,也难获援军,此计近乎自毁。不过,王昶将魏讽案与勾结孙权的曹伟案并提,董昭也曾上奏提及二者,可见魏讽与外部势力勾结的可能性极大。
再看魏讽同伙陈祎,身为长乐卫尉,这一职务通常在太后或太皇太后在位时设立,可当时汉献帝的母亲和祖母已逝,此职为何还在?合理推测是为曹操女儿、汉献帝的曹皇后所设,意味着陈祎工作地点或在许昌。若魏讽与许昌的陈祎密谋,那他们真实目标可能是许昌。《魏晋世语》说攻打邺城,或因陈祎为赎罪夸大其词,甚至可能是官方捏造供词,真相已无从考证。或许魏讽计划借陈祎掌控汉献帝与曹皇后,再向南求关羽援助,毕竟许昌靠近襄、樊战线,彼时曹操在长安,于禁援军覆灭,中原盗贼蜂起,若掌控许昌,后续变数极大,可惜陈祎退缩,计划夭折。
魏讽案后,曹丕大肆清查,牵连甚广。《资治通鉴》载数千人受牵连,实际核心涉案者仅几十人,多为因与魏讽亲近被波及。如刘廙、刘伟兄弟,刘廙与曹丕曾关系融洽,后因与曹丕对头丁仪交好遭怨恨;张绣之子张泉,因曹丕记恨张绣杀兄之仇;王粲之子,因王粲与曹植亲近,引发曹丕嫉妒;文钦性格粗暴,或无心得罪曹丕。这些人并无确凿谋反证据,多是含混表述,可见曹丕或借机铲除异己。
曹丕此举,尽显心胸狭隘。他曾因曹洪吝啬借钱怀恨多年,欲杀之;鲍勋公正执法、直言不讳,惨遭杀害。魏讽案中,杨俊身为曹植亲信、负责治安的中尉,为求自保自我弹劾,仍未逃过曹丕报复,几年后被处死。
曹操对魏讽案态度却与曹丕迥异。以往许昌之乱,曹操严惩不贷,此次却宽容许多。陈群为刘廙辩护,曹操以春秋先例救其一命,又因文钦父亲功劳赦免文钦,还为没能救下王粲之子叹息。究其原因,曹操深知此次事件影响有限,且曹丕所处置多为魏国臣子,不容他为私权滥杀,又顾及曹丕未来威望,便委婉救助。
值得玩味的是,推荐魏讽的钟繇先被牵连罢官,曹操去世后迅速复职,曹丕登基后又获晋升。这不禁让人揣测,魏讽谋反或许是曹丕虚构,只为打压异己,钟繇不过暂时蒙冤。
魏讽谋反事件虽如曹魏政权的小插曲,却折射出内部复杂矛盾。如今,且让我们将目光转回荆襄战场,徐晃胜利未彻底解局,关羽未退,而孙权即将搅局,荆州风云步入最终决战时刻,三国大势愈发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