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 年),关羽亲率七万荆州精锐挥师北上,剑指襄樊。襄樊告急,曹魏大将曹仁虽擅守御,却也在关羽的凌厉攻势下陷入困境,曹操遂急遣五子良将于禁率七军三万余人驰援。
于禁,久经沙场,其军事才能素来为曹操所倚重。七军之众,依理论而言,本应成为解襄樊之围的中流砥柱,彼时关羽军围困樊城已三月有余,人困马乏,于禁若能把握战机,或可扭转战局。然而,天不遂人愿,一场突如其来的汉水暴涨,让局势急转直下。《华阳国志》记载:“魏王遣左将军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樊,汉水暴涨,皆为羽所获。”于禁将兵马屯于低洼之地,这一致命失误,无疑为关羽的水攻创造了绝佳条件,七军瞬间陷入绝境,未及施展拳脚,便被关羽以水为兵,一举击溃。
兵败之后,于禁的选择令人唏嘘不已。这位曾在曹魏军中声名赫赫的将领,竟然选择了投降关羽,三万大军也随之陷入尴尬境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先锋大将庞德,面对同样的绝境,庞德毫不退缩,坚决死战,最终血洒疆场,被关羽斩杀。庞德出征前,曾在曹操面前立下誓言,抬棺明志,其忠勇之举,与于禁的投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因此赢得了后世的敬重,而于禁则饱受诟病。
那么,于禁七军之中,除庞德外,还有哪些将领呢?跟随于禁支援襄樊的战将中,有几位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光彩的印记。徐州刺史浩周,在水攻之后,率先弃甲投降关羽。浩周,字孔异,上党人氏,他在这场战争中,全然忘却了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一心只求自保。关羽兵败后,他辗转投身孙权麾下,后又被孙权送回曹魏,但从此再未得到启用。身为刺史,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未能坚守大义,不仅未能协助主将稳定军心,反而成为了投降的表率,实在是有负皇恩与百姓的期许。
南阳太守东里衮,作为于禁帐下的司马,负责战马的管理与调配,这一职位对于军队的战斗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在生死关头,他同样选择了投降之路,其经历与浩周如出一辙,先从关羽,后至东吴,最终被孙权遣返曹魏,却也未能再获重用。身居要职却未能尽职,在战争的考验面前,暴露出了其怯懦的本质。
庞德的副将董衡和董超,亦是于禁帐下将领。当战事陷入绝境时,他们心生降意,试图投降关羽。但庞德忠勇无双,怎能容忍部将的这种不忠之举,果断将二人斩杀。董衡和董超或许是当年随庞德一同投降曹操的西凉兵将,然而他们未能继承庞德的忠诚与勇猛,在关键时刻的动摇与怯懦,使他们成为了历史的反面教材,死在自己人手中,也成为了这场战争中的一个悲凉注脚。
庞德帐中的督将成何,虽名气不显,却有着敏锐的军事洞察力。他曾多次提醒于禁屯兵低洼处的隐患,可惜于禁未能听从其劝告。水淹七军后,成何与庞德并肩作战,至死不降,最终英勇战死,他的忠诚与勇敢,在一众降将的衬托下,显得尤为可贵。
这场襄樊之战,于禁的战败与投降,无疑是曹魏集团的一大耻辱。曹操起初甚至被关羽的声势所震慑,一度打算迁都以避其锋芒,幸得蒋济和司马懿力谏,才转而联合孙权,共抗关羽。孙权觊觎荆州已久,关羽抽调守军后,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兵力空虚,吕蒙趁机白衣渡江,智取傅士仁,收降糜芳,荆州局势瞬间崩塌。曹操也派遣徐晃统率徐商、吕建等将出击,更有王牌大将张辽赶赴襄樊前线,只是张辽尚未抵达,关羽已被徐晃击败。
回顾这段历史,于禁的失败,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曹魏集团战略决策与用人失误的体现。于禁率七军救援,却未战先降,空耗兵力,令人扼腕叹息。而那些在战争中选择投降的将领,他们的行为也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后世警醒的范例。这场战争的风云变幻,深刻地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走向,也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值得深思的话题。